患者女,36岁。已婚,闭经8个月。查子宫稍小。肌内注射黄体酮20mg连用3日,未见撤药性流血,再给予己烯雌酚1mg连服20日,后3天加用甲羟孕酮10mg,出现撤药性流血。本例应诊断为A、子宫性闭经B、Ⅰ度闭经C、Ⅱ度闭经D、垂体性闭经E、下丘脑性闭经

题目

患者女,36岁。已婚,闭经8个月。查子宫稍小。肌内注射黄体酮20mg连用3日,未见撤药性流血,再给予己烯雌酚1mg连服20日,后3天加用甲羟孕酮10mg,出现撤药性流血。本例应诊断为

A、子宫性闭经

B、Ⅰ度闭经

C、Ⅱ度闭经

D、垂体性闭经

E、下丘脑性闭经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女,36岁。已婚,闭经8个月。查子宫稍小。肌内注射黄体酮20mg连用3日,未见撤药性流血,再给予己烯 ”相关问题
  • 第1题:

    36岁已婚妇女,闭经8个月。查子宫稍小。肌注黄体酮20mg连用3日,未见撤药性流血,再给予己烯雌酚1mg连服20日,后3天加用安宫黄体酮l0mg,出现撤药性流血。本例应诊断为

    A.子宫性闭经

    B.第一度闭经

    C.第二度闭经

    D.垂体性闭经

    E.下丘脑性闭经


    正确答案:C

  • 第2题:

    38岁已婚妇女,闭经10个月。查子宫稍小。肌注黄体酮20mg连用3天,未见撤药性流血,再给予己烯雌酚1mg连服20日,后3天加用安宫黄体酮10mg,出现撤药性流血。本例应诊断为

    A.子宫性闭经
    B.第一度闭经
    C.第二度闭经
    D.垂体性闭经
    E.下丘脑性闭经

    答案:C
    解析:
    单纯孕激素应用后无撤药性出血,雌孕激素联合应用后有撤药性出血,提示子宫内膜功能正常,可排除子宫性闭经,引起闭经的原因是患者体内雌激素水平低落,为Ⅱ度闭经。对雌孕激素试验阳性者,为确定原发病因在卵巢、垂体或下丘脑,需作血FSH、LH、PRL放射免疫测定,PRL正常值为0~20μg/L,PRL>25μg/L时称高催乳素血症,PRL升高时应进一步作头颅X线摄片或CT检查,排除垂体肿瘤。月经周期中FSH正常值为5~20U/L。LH为5~25U/L。若FSH>40U/L,提示卵巢功能衰竭;若LH>25U/L,高度怀疑为多囊卵巢;若FSH、LH均<5U/L,提示垂体功能减退,病变可能在垂体或下丘脑,应进一步做垂体兴奋试验,典型方法为将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100μg溶于生理盐水5ml中,30秒钟内静脉注射完毕。注射前及注射后15、30、60、120分钟分别采取2ml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LH含量。若注射后15~60分钟LH值较注射前2~4倍或4倍以上,说明垂体功能正常,对LHRH反应良好,病变在下丘脑;若经多次重复试验,LH值仍无升高或增高不显著,提示病变在垂体。可根据本题提供的信息,最佳答案应选C项。

  • 第3题:

    36岁已婚妇女,闭经8个月。查子宫稍小。肌注黄体酮20mg连用3天,未见撤药性流血,再给予己烯雌酚1mg连服20日,后3天加用安宫黄体酮10mg,出现撤药性流血。本例应诊断为

    A.子宫性闭经
    B.第一度闭经
    C.第二度闭经
    D.垂体性闭经
    E.下丘脑性闭经

    答案:C
    解析:
    难,此激素试验阳性说明体内缺乏雌激素,病变部位可能在卵巢或垂体。

  • 第4题:

    36岁已婚妇女,闭经8个月。查子宫稍小。肌注黄体酮20mg连用3天,未见撤药性流血,再给予己烯雌酚1mg连服20日,后3天加用安宫黄体酮10mg,出现撤药性流血。本例应诊断为

    A、子宫性闭经

    B、第一度闭经

    C、第二度闭经

    D、垂体性闭经

    E、下丘脑性闭经


    参考答案:C

  • 第5题:

    患者女,36岁。已婚,闭经8个月。查子宫稍小。肌内注射黄体酮20mg连用3日,未见撤药性流血,再给予己烯雌酚1mg连服20日,后3天加用甲羟孕酮10mg,出现撤药性流血。本例应诊断为

    A.子宫性闭经
    B.Ⅰ度闭经
    C.Ⅱ度闭经
    D.垂体性闭经
    E.下丘脑性闭经

    答案:C
    解析:
    停药后3~7日发生撤药性出血者为阳性,提示子宫内膜功能正常,可排除子宫性闭经。引起闭经的原因是患者体内雌激素水平低落,为Ⅱ度闭经,应进一步寻找原因;无撤药性出血者为阴性,应重复检查一次,若仍无出血,提示子宫内膜有缺陷或被破坏,可诊断为子宫性闭经。故C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