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E
更多“23岁初产妇,测坐骨结节间径7.5cm.为判断其能否自然分娩,此时还应测量A、耻骨弓角度B、对角径C、坐骨 ”相关问题
  • 第1题:

    测孕妇坐骨结节间径7cm时,还应测量
    A.耻骨弓角度

    B.对角径

    C.坐骨鰊间径

    D.出口前矢状径

    E.出口后矢状径


    答案:E
    解析:

  • 第2题:

    初产妇,妊娠38周,骨盆外测量为:对角径12.5cm,坐骨棘间径9cm,坐骨结节间径7.5cm,耻骨弓角度80°。

    估计胎儿体重3800g,其适宜的分娩方式为
    A.等待自然分娩
    B.试产
    C.剖宫产
    D.阴道手术助产
    E.加强宫缩促进自然分娩

    答案:C
    解析:
    1.坐骨棘间径、坐骨结节间径和耻骨弓角度均偏小,故为中骨盆狭窄。
    2.胎儿较大,而产妇骨盆狭窄,宜行剖宫产。

  • 第3题:

    测孕妇坐骨结节间径7cm时还应测量

    A.耻骨弓角度
    B.出口前矢状径
    C.坐骨棘间径
    D.对角径
    E.出口后矢状径

    答案:E
    解析:
    因临床常用坐骨结节间径与出口后矢状径之和估计骨盆出口大小,两者之和大于15cm时,多可经阴道分娩。

  • 第4题:

    测孕妇坐骨结节间径7.5cm时,还应测量

    A:出口前矢状径
    B:出口后矢状径
    C:对角径
    D:坐骨棘间径
    E:耻骨弓角度

    答案:B
    解析:
    坐骨结间径正常值8.5~9.5cm,当测量孕妇坐骨结节间径值<8cm时,为充分评估骨盆情况,还应测量出口后矢状径。

  • 第5题:

    23岁初产妇,测坐骨结节间径7.5cm.为判断其能否自然分娩,此时还应测量

    A.耻骨弓角度
    B.对角径
    C.坐骨棘间径
    D.出口前矢状径
    E.出口后矢状径

    答案:E
    解析:
    坐骨结节间径也称出口横径,是指孕妇仰卧,两腿向腹部屈曲,双手抱双膝,测得的两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正常值为8.5~9.5cm。此径线可反映骨盆出口的横径长度,若此径线值<8cm,应加测出口后矢状径。若坐骨结节间径十出口后矢状径>15cm,表示骨盆狭窄不显著,可严密观察;若<15cm,为骨盆狭窄。故答案选E。耻骨弓角度可反映骨盆出口横径的宽度,与坐骨结节间径临床意义相同。对角径为骶岬上缘中点到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坐骨棘间径可反映中骨盆是否狭窄。产科检查无出口前矢状径的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