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红旗》杂志发表文章,号召成立大公社。不久,北戴河会议通过《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随后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潮。这充分反映了()A.平均主义和“共产风”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共同愿望B.国家发展经济毫无计划和目标C.国家在发展经济时没有制定出总的路线方针和政策D.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尽快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

题目

1958年,《红旗》杂志发表文章,号召成立大公社。不久,北戴河会议通过《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随后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潮。这充分反映了()

A.平均主义和“共产风”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共同愿望

B.国家发展经济毫无计划和目标

C.国家在发展经济时没有制定出总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D.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尽快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


相似考题
更多“1958年,《红旗》杂志发表文章,号召成立大公社。不久,北戴河会议通过《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 ”相关问题
  • 第1题:

    阅读以下材料。
    人民公社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目前形势下,建立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互相结合的人民公社,是指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并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所必须采取的基本方针。
    一一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
    决议》(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通过)
    北戴河会议以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实际上就是搞“一平二调”。所谓大,就是将原来一二百户的合作社合并成为四五千户以至一二万户的人民公社。一般是一乡一社。所谓公,就是将几十上百个经济条件、贫富水平不同的合作社合并后,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多者不退,少者不补,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部分的供给制(包括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叫做共产主义因素),造成原来的各个合作社(合并后叫大队或小队)之间、社员与社员之间严重的平均主义。同时,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也都被收归社有。在各种、“大办”中,政府和公社还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资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这些实际上都是对农民的剥夺,使农民惊恐和不满,纷纷杀猪宰羊,砍树伐木,造成生产力的很大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一一摘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结合材料回答:
    (1)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方式两个方面概括指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及其危害。
    (2)简要指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教训。


    答案:
    解析:
    (1)生产资料所有制:“一大二公”,盲目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严重地脱离了当时农业生产力水平。
    分配方式:“一平二调”,实行平均主义和无偿调用,完全违背按劳分配的原则。
    危害: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生产力遭到很大的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是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2)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搞建设必须从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不应片面追求高速度。
    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能只凭主观意愿和意志办事。

  • 第2题:

    人民公社从成立第一天起就被称为农村的共产主义的经济社会组织。


    正确答案:正确

  • 第3题:

    1958年8月召开的北戴河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把()运动迅速推向高潮,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

    • A、“大跃进”
    •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 C、人民公社化

    正确答案:B

  • 第4题: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8月15日,江西省第一个人民公社()人民公社在修水县成立。到10月底,全省基本实现了人民公社化,由2.3万个高级社扩大、合并为1131个人民公社,入社农户402万户,占总户数的99%,每个公社平均户数达3380户。

    • A、高级社
    • B、修水
    • C、红太阳
    • D、“太阳升”

    正确答案:D

  • 第5题:

    由毛泽东主持起草,确定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贯彻按老分配原则,废除供给制,停办公共食堂的文件是()

    • A、《关于人民公社的十八个问题》
    • B、《十年总结》
    • C、《农村人民公社条例(草案)》
    • D、《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的紧急指示信》

    正确答案:C

  • 第6题:

    1958年8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9月《人民日报》根据《决议》精神发表了“先把人民公社的架子搭起来”的社论;到11月,就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人民公社。这一运动()

    • A、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 B、导致了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 C、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 D、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正确答案:C

  • 第7题:

    1979年9月的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提出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部署和一系列方针政策。

    • A、《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
    • B、《中共中央关于农村成立人民公社的若干问题的决定》
    • C、《中共中央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

    正确答案:A

  • 第8题:

    ()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了集体土地"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所有权制度。

    • A、《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规章》
    • B、《土地登记规则》
    • C、《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
    • D、《农村人民公社条例修正草案》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单选题
    1959年夏,中共中央为了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存在的错误,召开了()
    A

    成都会议

    B

    南宁会议

    C

    庐山会议

    D

    北戴河会议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由毛泽东主持起草,确定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贯彻按老分配原则,废除供给制,停办公共食堂的文件是()
    A

    《关于人民公社的十八个问题》

    B

    《十年总结》

    C

    《农村人民公社条例(草案)》

    D

    《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的紧急指示信》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1958年8月召开的北戴河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把()运动迅速推向高潮,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
    A

    “大跃进”

    B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C

    人民公社化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在其革命阶段,以「土地改革」为号召。但其政权成立后,土地政策却有很大的变化,以下关于中共政权成立之后的农业土地政策何者的叙述为是?()
    A

    先实施「人民公社」型的集体农场制,其后改行小农体制,邓小平改革后又回到集体农场制

    B

    先实施小农体制,「人民公社」实施后改为集体场制,邓小平改革后重回小农体制

    C

    先承认大地主,「人民公社」实施后改为集体农场制,邓小平改革后则发展小农体制

    D

    先实施集体农场制,实行「人民公社」制时改行大土地所有制,邓小平改革后回复集体农场制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红旗车标的一面红旗代表()。

    • A、毛泽东思想
    • B、总路线
    • C、大跃进
    • D、人民公社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1958年8月,中央政治局在()举行扩大会议,正式决定当年钢产量比上年翻一番,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这次会议把“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迅速推向高潮.

    • A、北戴河
    • B、西柏坡
    • C、井冈山
    • D、庐山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不断探索,执政能力不断提高。这体现在() ①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②北戴河会议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④中国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
    • D、③④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1959年夏,中共中央为了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存在的错误,召开了()

    • A、成都会议
    • B、南宁会议
    • C、庐山会议
    • D、北戴河会议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1975年的宪法规定农村人民公社是政社合一的组织,人民公社的人民代表大会和革命委员会是基层政权组织。人民公社体制是行政权力对农村的全面支配。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8题:

    1958年8月的(),作出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 A、八大二次会议
    • B、庐山会议
    • C、西山会议
    • D、北戴河会议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1956年6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初步建立了集体土地"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所有权制度。

    • A、《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规章》
    • B、《关于人民公社的十八个问题》
    • C、《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
    • D、《农村人民公社条例修正草案》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根据中共中央又发出了《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的相关规定,指出现阶段人民公社的根本制度是()。

    • A、一平二调
    • B、一大二公
    • C、三级所有,队为基础
    • D、劳动、土地、耕畜、农具必须坚决实行四固定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单选题
    ()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了集体土地"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所有权制度。
    A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规章》

    B

    《土地登记规则》

    C

    《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

    D

    《农村人民公社条例修正草案》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红旗车标的一面红旗代表()。
    A

    毛泽东思想

    B

    总路线

    C

    大跃进

    D

    人民公社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1975年的宪法规定农村人民公社是政社合一的组织,人民公社的人民代表大会和革命委员会是基层政权组织。人民公社体制是行政权力对农村的全面支配。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1958年,《红旗》杂志发表文章,号召成立大公社。不久,北戴河会议通过《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随后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潮。这充分反映了()
    A

    平均主义和“共产风”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共同愿望

    B

    国家发展经济毫无计划和目标

    C

    国家在发展经济时没有制定出总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D

    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尽快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