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为了赔偿日本商人在战争中工厂的损失,清政府接受日本提出的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等屈辱条件,清政府长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宣告结束。以上表述正确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题目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为了赔偿日本商人在战争中工厂的损失,清政府接受日本提出的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等屈辱条件,清政府长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宣告结束。以上表述正确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相似考题
更多“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为了赔偿日本商人在战争中工厂的损失,清政府接受日本提出的割地、赔款、开放通商 ”相关问题
  • 第1题:

    李大钊曾将日本的三次侵华罪行概括为“三甲”(甲午、甲辰、甲寅)战争,其中的“甲寅”战争是指()

    • A、甲午中日战争
    • B、日俄战争
    • C、出兵侵占山东
    • D、全面侵华战争

    正确答案:C

  • 第2题:

    中国近代史上,国门洞开。福州、厦门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在()

    • A、鸦片战争之后
    •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 C、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正确答案:B

  • 第3题: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担任日本首相的是()


    正确答案:伊藤博文

  • 第4题:

    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用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1)上述三则材料内容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哪三个不平等条约?


    正确答案: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 第5题:

    《马关条约》中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阻碍最大的一条是()

    • A、赔款白银二亿两
    • B、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给日本
    •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 D、增辟通商口岸

    正确答案:C

  • 第6题:

    《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予日本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

    • A、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
    • B、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 C、给予日本巨额赔款
    •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正确答案:D

  • 第7题:

    问答题
    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用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1)上述三则材料内容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哪三个不平等条约?

    正确答案: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多选题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清政府与日本于1895年4月17日在日本马关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根据条约规定,中国割让(  )给日本。
    A

    辽东半岛

    B

    澎湖列岛

    C

    香港岛

    D

    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


    正确答案: A,B
    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1894年()中日战争,涌现了许多爱国将领,如黄海大战中的()。最后中国失败并签订《()》:清政府割()、()、()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大大地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正确答案: 甲午,邓世昌,马关条约,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日本的战争赔偿责任》—文中写道: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赔偿日本白银2亿两,这笔巨额赔偿相当于当时日本四年的国家预算额。日本把这把这笔巨款的84.7%用于军事,其他部分用于皇室费用及教育基金等。以下对这則材料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

    日本利用这笔巨款,开始向欧美国家学习

    B

    日本利用这笔巨款,建立了一支效忠天的军队

    C

    这笔赔款为日本扩充海陆军军备提供了大量资金

    D

    这笔赔款为日本本对中国进行经济扩张奠定定了基础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用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2)请指出与这三个不平等条约相对应的列强侵华战争名称。

    正确答案: 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列杭州为通商口岸,()沦为日本租界。
    A

    拱宸桥

    B

    北新关

    C

    卖鱼桥

    D

    德胜坝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据1895年《纽约时报》报道,恭亲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自己并不了解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目的,抑或日本人想从战争中获得什么。他说:“难道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的省份吗?他们这样做苍天会答应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上述材料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 A、清军战斗力不强
    • B、清政府内部不团结
    • C、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
    • D、清政府对形势认识不清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请从日本的角度,简述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其对当时中国产生的影响。


    正确答案:原因:“明治维新”开始后,日本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国力逐渐强盛。但由于改革不彻底,仍保留浓厚的封建残余,国内市场狭小,人民起义不断。统治集团急需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求出路,为此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日本乘机派兵开进朝鲜。起义平息后,日本拒绝撤军,反而继续大量增兵,蓄意挑起战争。
    影响:①政治上:战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导致包括台湾在内的大片中国领土被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并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此后,帝国主义各国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②经济上:巨额的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无力偿还,不得不大量举借外债,方便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新的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总之,《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人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 第15题:

    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用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3)请概括指出材料三内容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严重影响。


    正确答案: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度半封建社会。

  • 第16题:

    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用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2)请指出与这三个不平等条约相对应的列强侵华战争名称。


    正确答案: 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第17题:

    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大借外债主要是为了()

    • A、偿付对日赔款和“赎辽费”
    • B、大规模修筑铁路
    • C、筹措资金,发展民族工业
    • D、筹借军费,镇压农民起义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1894年()中日战争,涌现了许多爱国将领,如黄海大战中的()。最后中国失败并签订《()》:清政府割()、()、()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大大地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正确答案:甲午;邓世昌;马关条约;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 第19题:

    问答题
    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用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3)请概括指出材料三内容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严重影响。

    正确答案: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度半封建社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为了赔偿日本商人在战争中工厂的损失,清政府接受日本提出的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等屈辱条件,清政府长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宣告结束。以上表述正确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错误;
    理由:甲午战争结束后签订的《马关条约》中才规定,允许日本人在中国开设工厂。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闭关锁国政策宣告结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予日本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
    A

    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

    B

    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C

    给予日本巨额赔款

    D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正确答案: D
    解析: 与战前相比,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可以免收关税,促进了日本对华贸易增长,方便了日本对华经济侵略。敌苯题选D。

  • 第22题:

    单选题
    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列杭州为通商口岸,拱宸桥一带沦为日本租界。
    A

    南京条约

    B

    辛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北京条约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在(),清政府被迫在台湾开放通商口岸。
    A

    鸦片战争中

    B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

    甲午中日战争中

    D

    中法战争中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