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

历史进入20世纪,随着一批新兴知识分子的产生,各种宣传革命的书籍报刊纷纷涌现,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1903年,章炳麟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反对康有为的保皇观点,强调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邹容创作了《革命军》,阐述在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和正义性,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陈天华创作了《警世钟》、《猛回头》两本小册子,痛陈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清政府已经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号召人民推翻清政府。
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过程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也在各地相继成立。从1904年开始,出现了10多个革命团体,其中重要的有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等。这些革命团体的成立为革命思想的传播及革命运动的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组织力量。


更多“简述资产阶级革命派所进行的宣传和组织工作 ”相关问题
  • 第1题:

    1905年至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进行论战的意义及革命派的局限性。


    答案:
    解析:
    论战的意义是:(1)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参加到革 命的行列。(2)论战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三民主义学说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壮大,为推翻清王朝统治的革命斗争奠定了思想基础。革命派的局限性:(1)他们未能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不仅不敢旗帜鲜明地提出反帝口号,反而希望争取列强的支持。(2)革命派停留在对民主制度的形式理解上,缺乏对民主建政的深入认识,所提方案也不十分具体和具有可操作性。(3)革命派无法真正解决农民土地问题。这些阶级的和历史的局限不不可避免地影响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进程和结局。

  • 第2题: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和组织工作主要是创办刊物和革命读物、组织成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正确答案:正确

  • 第3题:

    简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正确答案: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阶级基础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力量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 第4题:

    简述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1905年至1907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分别(民报)和(新民丛报)为阵地,内容如下:第一,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第二,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第三,要不要社会革命(土地)

  • 第5题:

    简述资产阶级革命派所进行的宣传和组织工作


    正确答案: 历史进入20世纪,随着一批新兴知识分子的产生,各种宣传革命的书籍报刊纷纷涌现,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1903年,章炳麟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反对康有为的保皇观点,强调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邹容创作了《革命军》,阐述在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和正义性,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陈天华创作了《警世钟》、《猛回头》两本小册子,痛陈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清政府已经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号召人民推翻清政府。
    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过程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也在各地相继成立。从1904年开始,出现了10多个革命团体,其中重要的有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等。这些革命团体的成立为革命思想的传播及革命运动的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组织力量。

  • 第6题:

    在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中间,也有一批专门用传统古文的形式宣传变法、宣传革命的作家,这以()为最著名的代表。


    正确答案:严复、章炳麟、刘师培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资产阶级革命派所进行的宣传和组织工作

    正确答案: 历史进入20世纪,随着一批新兴知识分子的产生,各种宣传革命的书籍报刊纷纷涌现,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1903年,章炳麟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反对康有为的保皇观点,强调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邹容创作了《革命军》,阐述在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和正义性,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陈天华创作了《警世钟》、《猛回头》两本小册子,痛陈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清政府已经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号召人民推翻清政府。
    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过程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也在各地相继成立。从1904年开始,出现了10多个革命团体,其中重要的有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等。这些革命团体的成立为革命思想的传播及革命运动的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组织力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民生论”的思想渊源。

    正确答案: (1)继承了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
    (2)借鉴了西方各种流派的非科学社会主义思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辩论所暴露出的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

    正确答案: 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主张,对“革命是否会招致帝国主义干涉”的问题不敢作出理直气壮的正面回答,只是希望通过“有秩序的革命”来避免动乱和帝国主义的干涉。
    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他们所说的“国民”,主要还是指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而不是广大的劳动群众。
    没有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土地改革制度,他们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否应该改革的问题也是语焉不详,并且反对贫苦农民“夺富人之田为已有”。
    总之,这些理论和认识的局限不可避免地会影响辛亥革命的进程和结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

    正确答案: 1、明确提出为革命办报的主张。
    2、公开承认报纸的党派性,明确宣布自己的报纸是"党报"和"机关报",必须大力宣传党的纲领和主张。
    3、把报纸视为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
    4、认为报纸应反映民意、影响舆论和指导舆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革命派知识分子广泛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其中陈天华发表了《()》和《()》。

    正确答案: 猛回头,警世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民生论”的思想渊源。


    正确答案: (1)继承了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
    (2)借鉴了西方各种流派的非科学社会主义思想。

  • 第14题:

    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革命派知识分子广泛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其中陈天华发表了《()》和《()》。


    正确答案:猛回头;警世钟

  • 第15题: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有()

    • A、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 B、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
    • C、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 D、组织军队和进行议会斗争

    正确答案:A,B,C

  • 第16题:

    简述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


    正确答案: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的发展。随着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民族资产阶级及与它相联系的社会力量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为了冲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桎梏,发展资本主义,需要自己政治利益的代言人和经济利益的维护者。这正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

  • 第17题:

    简述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辩论所暴露出的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


    正确答案: 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主张,对“革命是否会招致帝国主义干涉”的问题不敢作出理直气壮的正面回答,只是希望通过“有秩序的革命”来避免动乱和帝国主义的干涉。
    没有发
    动广大人民群众,他们所说的“国民”,主要还是指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而不是广大的劳动群众。没有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土地改革制度,他们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否应该改革的问题也是语焉不详,并且反对贫苦农民“夺富人之田为已有”。
    总之,这些理论和认识的局限不可避免地会影响辛亥革命的进程和结局。

  • 第18题:

    简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


    正确答案: 1、明确提出为革命办报的主张。
    2、公开承认报纸的党派性,明确宣布自己的报纸是"党报"和"机关报",必须大力宣传党的纲领和主张。
    3、把报纸视为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
    4、认为报纸应反映民意、影响舆论和指导舆论。

  • 第19题:

    问答题
    2.简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至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进行论战的意义及革命派的局限性。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在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中间,也有一批专门用传统古文的形式宣传变法、宣传革命的作家,这以()为最著名的代表。

    正确答案: 严复、章炳麟、刘师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

    正确答案: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的发展。随着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民族资产阶级及与它相联系的社会力量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为了冲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桎梏,发展资本主义,需要自己政治利益的代言人和经济利益的维护者。这正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反对君主立宪的主要论据。

    正确答案: 第一,实行君主立宪势必要保留满族皇帝,保留满族皇帝与民族革命是相违背的;
    第二,清朝政府绝不可能实行真正的立宪,其所进行的预备立宪只是对人民的欺骗;
    第三,民主共和为世界各国政治发展的大趋势,欧洲的部分君主立宪国家也逐渐转向民主共和,中国应顺应世界潮流,越过君主立宪直接由革命而为明主共和政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3.简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

    正确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