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了()的存在A.电子B.原子核C.中子D.原子

题目

1911年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了()的存在

A.电子

B.原子核

C.中子

D.原子


相似考题

2.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关于“原子结构”的内容要求为:“了解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历史以及有关经典实验。” 材料二某版本高中物理教科书关于“a粒子散射实验”的教学内容如下: a粒子是从放射性物质(如铀和镭)中发射出来的快速运动的粒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质量为氢原子质量的4倍、电子质量的7300倍。 1909年,英籍物理学家卢瑟福指导他的学生盖革和马斯顿进行a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时,所用仪器的俯视图如图18.2—2所示。R是被铅块包围的a粒子源,它发射的a粒子经过一条细通道,形成一束射线,打在金箔F上。M是一个带有荧光屏S的放大镜,可以在水平面内转到不同的方向对散射的d粒子进行观察。被散射的仅粒子打在荧光屏上会有微弱的闪光产生。通过放大镜观察散光就可以记录在某一时间内向某一方向散射的a粒子数。从a粒子源到荧光屏这段路程处于真空。 当a粒子打到金箔时,由于金原子中的带电粒子对a粒子有库仑力作用.一些a粒子的运动方向改变,也就是发生了a粒子的散射。统计散射到各个方向的a粒子所占的比例。可以推知原子中电荷的分布情况。 (1)简述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内容。 (2)结合所给材料,完成“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教学设计,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

更多“1911年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了()的存在 ”相关问题
  • 第1题:

    著名的卢瑟福散射实验使用的散射粒子是:()

    • A、电子
    • B、质子
    • C、α粒子
    • D、阴极射线

    正确答案:C

  • 第2题:

    下列叙述中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 B、玻尔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各种原子的发光现象
    • C、爱因斯坦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 D、赫兹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正确答案:C

  • 第3题:

    卢瑟福用于证明原子中有一个带正电荷原子核的实验()

    • A、α粒子的散射实验
    • B、电子衍射
    • C、阴极射线能推动叶片转动或作功
    • D、原子光谱

    正确答案:A

  • 第4题: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提出是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中()

    • A、绝大多数α粒子散射角接近180°
    • B、α粒子只偏2°~3°
    • C、以小角散射为主也存在大角散射
    • D、以大角散射为主也存在小角散射

    正确答案:C

  • 第5题:

    下列说法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A、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
    • B、麦克斯韦提出了能量子概念
    • C、法拉第发现了天然放射性
    • D、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正确答案:A

  • 第6题:

    单选题
    1911年,物理学家卢瑟福完成了α粒子散射实验:用α粒子“轰击”金箔,并对散射的α粒子进行统计。根据实验结果,他提出原子内部存在着(    )。
    A

    中子

    B

    质子

    C

    原子核

    D

    电子云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著名的卢瑟福散射实验使用的散射粒子是:()
    A

    电子

    B

    质子

    C

    α粒子

    D

    阴极射线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进行卢瑟福理论实验验证时发现小角散射与实验不符这说明()
    A

    原子不一定存在核式结构

    B

    散射物太厚

    C

    卢瑟福理论是错误的

    D

    小角散射时一次散射理论不成立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1911年,物理学家卢瑟福完成了α粒子散射实验:用α粒子“轰击”金箔,并对散射的α粒子进行统计。根据实验结果,他提出原子内部存在()。
    A

    中子

    B

    质子

    C

    原子核

    D

    电子云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下列叙述中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

    玻尔理论很好地解释了氢原子的光谱

    B

    汤姆生发现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C

    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提出了原子的能级假设

    D

    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提出是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中()
    A

    绝大多数α粒子散射角接近180°

    B

    α粒子只偏2°~3°

    C

    以小角散射为主也存在大角散射

    D

    以大角散射为主也存在小角散射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下列实验事实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关系正确的是()
    A

    电子的发现:道尔顿的原子结构模型

    B

    α粒子散射: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

    C

    α粒子散射:玻尔原子结构模型

    D

    氢原子光谱: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进行卢瑟福理论实验验证时发现小角散射与实验不符这说明()

    • A、原子不一定存在核式结构
    • B、散射物太厚
    • C、卢瑟福理论是错误的
    • D、小角散射时一次散射理论不成立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1911年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了()的存在

    • A、电子
    • B、原子核
    • C、中子
    • D、原子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物粒子只具有粒子性,不具有波动性
    • B、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 C、光波是概率波,光子在前进和传播过程中,其位置和动量能够同时确定
    • D、在工业和医疗中经常使用激光,是因为其光子的能量远大于γ光子的能量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下列实验事实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关系正确的是()

    • A、电子的发现:道尔顿的原子结构模型
    • B、α粒子散射: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
    • C、α粒子散射:玻尔原子结构模型
    • D、氢原子光谱: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物理史上,有许多规律的发现或学说的建立是在科学家们之间相互启发、相互印证的过程中逐步完成的.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后来由卡文迪许在实验室证明并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的数值
    • B、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波理论,后来由赫兹证实电磁波的存在
    • C、汤姆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后来由他的学生卢瑟福通过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予以证实
    • D、贝克勒尔最早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后来一些科学家利用放射线轰击其它元素的原子核,相继发现了原子核内存在的质子和中子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单选题
    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重要贡献,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A

    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总结并提出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定

    B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

    C

    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

    D

    法拉第经过多年的实验探索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在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有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其原因是()
    A

    原子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B

    正电荷在原子中是均匀分布的

    C

    原子中存在着带负电的电子

    D

    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1911年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了()的存在
    A

    电子

    B

    原子核

    C

    中子

    D

    原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下列叙述中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B

    玻尔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各种原子的发光现象

    C

    爱因斯坦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D

    赫兹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1911年,物理学家卢瑟福完成了α粒子离散实验:用α粒子“轰击”金箔,并对散射的α粒子进行统计。根据实验结果,他提出原子内部存在着( )。
    A

    中子

    B

    质子

    C

    原子核

    D

    电子云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在卢瑟福建立原子有核模型时,他是依靠下列哪种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现象?()
    A

    α粒子

    B

    β粒子

    C

    γ射线

    D

    中微子流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