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7月,中朝两军代表与“联合国军”代表签署《朝鲜停战协定》的地点是()A.仁川B.平壤C.板门店D.汉城

题目

1953年7月,中朝两军代表与“联合国军”代表签署《朝鲜停战协定》的地点是()

A.仁川

B.平壤

C.板门店

D.汉城


相似考题
更多“1953年7月,中朝两军代表与“联合国军”代表签署《朝鲜停战协定》的地点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美国组织“联合国军”干涉朝鲜战争,其根本意图是( )。

    A.执行全球扩张战略
    B.打垮社会主义阵营
    C.侵略中国
    D.维护朝鲜半岛和平

    答案:A
    解析: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为了阻止社会主义阵营的东扩,出兵朝鲜来满足自身世界扩张战略的需要。其它选项提法有误。

  • 第2题:

    《中朝商民水陆贸易章程》是中国清朝与朝鲜王朝签订的平等的贸易条约。


    正确答案:错误

  • 第3题:

    1953年7月27日,朝中方面代表团和美方代表团在朝鲜()签署停战协定,至此,历时3年多的抗美援朝战争宣告结束。

    • A、平壤
    • B、板门店
    • C、汉城
    • D、开城

    正确答案:B

  • 第4题: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经过重庆谈判,于1945年10月10日签署了(),即双十协定。

    • A、《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 B、《国共停战协定》
    • C、《和平建国纲领》
    • D、《对目前时局的宣言》

    正确答案:A

  • 第5题:

    根据中俄双方达成的共识,“和平使命—2013”中俄联合反恐军事演习从2013年7月27日至8月15日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举行。中俄两军举行这次联演不针对第三方,主要目的是巩固和发展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高两国战略协作水平;加强中俄两军战略互信,深化两军务实合作;演练两国军队遂行联合反恐任务的组织指挥、协作和联合行动保障,提高两国军队共同应对恐怖主义威胁的能力。这次联演是落实中俄两国元首共识,增进政治互信、加强两军友好务实合作的重要举措,有利于维护和促进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近年来,中俄两国关系成熟牢固,两军友好合作和务实交流不断深化。此次联合军演必将在两军发展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为两军务实交流合作注入强大活力,成为中俄两军友好交往历史上的里程碑。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说明中俄两军友好交往的历程。


    正确答案:(1)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中俄两军友好合作和务实交流不断深化,说明这种合作是不断发展的。
    (2)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中俄反恐军演属于新事物,注定为两军务实交流合作注入新的强大活力。
    (3)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种合作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反恐合作有利于维护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因此,前途是光明的。此次联演必将在两军发展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成为中俄两军友好交往历史上的里程碑。

  • 第6题: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在板门店美国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正确答案:1953年7月27日

  • 第7题:

    ()年7月27日,当时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克拉克,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标志着朝鲜战争结束。

    • A、1951
    • B、1952
    • C、1954
    • D、1953

    正确答案:D

  • 第8题:

    单选题
    联合国军迅速向中朝边境推进,周恩来向斯大林表示,即使没有苏联空军支援,中国也决定出兵。中国出兵朝鲜的最主要原因是:()
    A

    金日成的紧急请求

    B

    苏联的授意

    C

    发扬国际主义精神

    D

    美国的干涉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1953年7月,中朝两军代表与“联合国军”代表签署《朝鲜停战协定》的地点是()
    A

    仁川

    B

    平壤

    C

    板门店

    D

    汉城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1953年7月27日,朝中方面代表团和美方代表团在朝鲜()签署停战协定,至此,历时3年多的抗美援朝战争宣告结束。
    A

    平壤

    B

    板门店

    C

    汉城

    D

    开城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中朝商民水陆贸易章程》是中国清朝与朝鲜王朝签订的平等的贸易条约。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联合国难民署驻华代表处作为地区代表处,所负责的地区为()
    A

    中国大陆、港澳、蒙古和朝鲜

    B

    中国大陆、港澳、韩国、台湾

    C

    中国大陆、韩国、日本、新加坡

    D

    中国大陆、朝鲜、韩国、日本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在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中写道:“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美国“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是指()

    • A、《朝鲜停战协定》
    • B、《凡尔赛和约》
    • C、《雅尔塔协定》
    • D、《慕尼黑协定》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联合国军迅速向中朝边境推进,周恩来向斯大林表示,即使没有苏联空军支援,中国也决定出兵。中国出兵朝鲜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金日成的紧急请求
    • B、苏联的授意
    • C、发扬国际主义精神
    • D、美国的干涉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当联合国军向中国边境推进时,麦克阿瑟放话:我要让亚洲共产党国家血流成河,不能期望联合国军在鸭绿江边停止不前。由此可见美国发的朝鲜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A、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安全
    • B、帮助韩国征服朝鲜
    • C、帮助台湾统一大陆
    • D、打击社会主义阵营,维护和扩大其在东亚的利益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联合体中标的,应指定牵头人或代表,授权其代表所有联合体成员与招标人签订合同,负责整个合同实施阶段的协调工作。但是,需要向招标人提交由所有联合体成员法定代表人签署的授权委托书。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1953年7月,中朝两军代表与“联合国军”代表签署《朝鲜停战协定》的地点是()

    • A、仁川
    • B、平壤
    • C、板门店
    • D、汉城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陆军第12集团军是解放军序列里有名的善战之师,1953年在朝鲜战场上,该军与第15军一起打赢著名的()战役,粉碎美军企图“用大炮获得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东西”,为朝鲜停战协定的签署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 A、长津湖
    • B、上甘岭
    • C、云山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朝鲜停战协定》签署时间是()

    • A、1950年
    • B、1951年
    • C、1952年
    • D、1953年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单选题
    ()年7月27日,当时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克拉克,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标志着朝鲜战争结束。
    A

    1951

    B

    1952

    C

    1954

    D

    1953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经过重庆谈判,于1945年10月10日签署了(),即双十协定。
    A

    《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B

    《国共停战协定》

    C

    《和平建国纲领》

    D

    《对目前时局的宣言》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朝鲜停战协定》签署时间是()
    A

    1950年

    B

    1951年

    C

    1952年

    D

    1953年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当联合国军向中国边境推进时,麦克阿瑟放话:我要让亚洲共产党国家血流成河,不能期望联合国军在鸭绿江边停止不前。由此可见美国发的朝鲜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

    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安全

    B

    帮助韩国征服朝鲜

    C

    帮助台湾统一大陆

    D

    打击社会主义阵营,维护和扩大其在东亚的利益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