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马丁—路德所提出的宗教改革学说,其核心就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阐述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


    参考答案:1、他提出“因信称义”,不靠事功。
    2、他提出改革教会的主张。
    3、他的教俗权力分离的思想他的宗教改革理论当中包含着重要的革命思想,不但有益于破除罗马教会对人们的精神束缚,同时还鼓舞了个人与民族精神,为欧洲近代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当然,他的思想并不是彻底的。

  • 第2题:

    什么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正确答案: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1483~1546)在维登堡教堂门口贴出《九十五条论纲》,反对教会兜售赎罪券,点燃了德国人民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烈火,并演成席卷整个西欧的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打破了天主教会的一统天下。此后路德宗、加尔文宗和圣公会等新教派相继出现,并独立于罗马天主教会而自成体系并自行传教。目前路德宗信徒总数近8000万人,约占新教总数的1/4。1847年路德宗教传入中国。

  • 第3题:

    简述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正确答案: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改革的社会背景、主要内容和对天主教会统治的冲击。马丁•路德的改革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由于本课涉及的宗教问题理论性较强,对学生而言理解起来有很大的难度,建议教师精讲一些概念,如赎罪券、“因信称义”、“教随国定”、新教等,并组织学生讨论、分析,逐步深入探究宗教改革的实质,为下一课理解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打下基础。

  • 第4题: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认为教会的核心是()

    • A、教徒
    • B、教廷
    • C、教皇
    • D、主教

    正确答案:A

  • 第5题:

    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在维腾贝格大教堂前贴出了《九十五条论纲》。从而拉开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马丁·路德神学思想的核心是()


    正确答案:因信称义

  • 第6题: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解放了人的个性。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发起宗教改革,并再次提出“因信称义”的是马丁·路德。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判断题
    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并再次提出了“因信称义”。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学说

    正确答案: 首先是“唯信称义”说。这一观点的核心是信仰获救。他认为,人要获得拯救,就应当将对上帝的信仰建立在内心体悟的基础上。只有在内心中有虔诚信仰,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与交往,才能去恶向善,获得上帝的拯救。
    其次是“《圣经》权威”论。他认为,人的真正信仰来自于《圣经》,《圣经》是人们信仰的唯一的神圣权威。
    第三是“凡信徒皆为祭司”说。他认为,既然人人都能与上帝直接交通和自主地阅读和理解《圣经》,那么人人在上帝与《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都是领受了圣职的教士,也就根本不需要教士等级和教会作为人们与上帝交通的中介。
    马丁·路德还鼓吹俗权高于教权,强调国家权力为神所授,是唯一合法的权力;每个国家都有权建立本国的民族教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关于宗教改革,说法错误的是()。
    A

    中世纪有很多不同人发起的宗教改革

    B

    马丁•路德第一次在改革中系统地提出了新的学说

    C

    路德和教会通过出版物进行了大量的论战

    D

    路德的宗教改革带有自上而下民主运动地特点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认为教会的核心是()
    A

    教徒

    B

    教廷

    C

    教皇

    D

    主教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发起宗教改革,并再次提出“因信称义”的是马丁·路德。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宗教改革时,提出“预定论”的是( )。

    A.加尔文
    B.马丁·路德
    C.闵采尔
    D.希普勒

    答案:A
    解析:
    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思想核心就是“预定论”。主张上帝预定了人会获救还是会沉沦,即所谓的选民或弃民。选民受上帝赐予的救恩和生命;弃民却必定沉沦。上帝的预定的旨意,不因人的行为而改变。

  • 第14题:

    简述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学说


    正确答案: 首先是“唯信称义”说。这一观点的核心是信仰获救。他认为,人要获得拯救,就应当将对上帝的信仰建立在内心体悟的基础上。只有在内心中有虔诚信仰,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与交往,才能去恶向善,获得上帝的拯救。
    其次是“《圣经》权威”论。他认为,人的真正信仰来自于《圣经》,《圣经》是人们信仰的唯一的神圣权威。
    第三是“凡信徒皆为祭司”说。他认为,既然人人都能与上帝直接交通和自主地阅读和理解《圣经》,那么人人在上帝与《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都是领受了圣职的教士,也就根本不需要教士等级和教会作为人们与上帝交通的中介。
    马丁·路德还鼓吹俗权高于教权,强调国家权力为神所授,是唯一合法的权力;每个国家都有权建立本国的民族教会。

  • 第15题:

    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并再次提出了“因信称义”。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核心思想认为,“义人必因信得生”,这就是后来人们称道的“因信称义”。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倡导者是()。

    • A、马丁·路德
    • B、约翰·胡斯
    • C、威克里夫
    • D、马丁·路德·金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马丁•路德是法国人,首先倡导宗教改革观点。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正确答案: 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改革的社会背景、主要内容和对天主教会统治的冲击。马丁•路德的改革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由于本课涉及的宗教问题理论性较强,对学生而言理解起来有很大的难度,建议教师精讲一些概念,如赎罪券、“因信称义”、“教随国定”、新教等,并组织学生讨论、分析,逐步深入探究宗教改革的实质,为下一课理解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打下基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填空题
    马丁—路德所提出的宗教改革学说,其核心就是“()”。

    正确答案: 信仰可以获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什么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正确答案: 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1483~1546)在维登堡教堂门口贴出《九十五条论纲》,反对教会兜售赎罪券,点燃了德国人民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烈火,并演成席卷整个西欧的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打破了天主教会的一统天下。此后路德宗、加尔文宗和圣公会等新教派相继出现,并独立于罗马天主教会而自成体系并自行传教。目前路德宗信徒总数近8000万人,约占新教总数的1/4。1847年路德宗教传入中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马丁-路德所提出的宗教改革学说,其核心就是“信仰可以获救”。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阐述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

    正确答案: 1、他提出“因信称义”,不靠事功。
    2、他提出改革教会的主张。
    3、他的教俗权力分离的思想他的宗教改革理论当中包含着重要的革命思想,不但有益于破除罗马教会对人们的精神束缚,同时还鼓舞了个人与民族精神,为欧洲近代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当然,他的思想并不是彻底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判断题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核心思想认为,“义人必因信得生”,这就是后来人们称道的“因信称义”。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