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古代埃及历史发展线索 ”相关问题
  • 第1题:

    ()是人们已知的历史最悠久的古代东方国家。

    • A、古代埃及
    • B、古代印度
    • C、古代中国
    • D、巴比伦

    正确答案:D

  • 第2题: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正确答案:1949年10月至1956年9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取得社会主义改造的决定性胜利,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七年可分为两个阶段:前三年,主要是祖国大陆的统一,巩固政权、没收官僚资本和恢复国民经济。后四年,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引下,我国开始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并开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9月至1976年10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艰苦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曲折中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分为两个阶段:1956年到1966年,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1966年到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至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时期。在最初的两年中,党在指导思想上是非没有得到应有的澄清,拨乱反正呈徘徊局面,但局部的拨乱反正和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为历史转折的实现作了准备。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92年,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的召开,标志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 第3题:

    简述古代埃及法老专制制度的表现?


    正确答案: (1)法老是最高统治者,集各种大权于一身。
    (2)建立了一整套直接受法老控制的官僚机构。
    (3)建立了一支军队。
    (4)君权神授思想。
    (5)建造法老死后的宫殿——金字塔。

  • 第4题:

    简述近代学校体育发展的线索。


    正确答案: 1、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影响,人再次被人自身认识、重视,这是西方体育得以复兴的前提条件。意大利教育家维多里诺“快乐之家”开始实施德智体全面教育;
    2、宗教改革中夸美纽斯提出“适应自然”教育原则,把体育引入学校,并将其列为一门正式课程,
    3、近代体育的实施起始于德国的学校。“德绍五项”是德国博爱教育家巴泽多将古希腊体操、传统骑士项目和民间游戏揉和在一起加以发展、创造而成的体育教学形式,内容包括跑步、跳高、攀登、平衡和负重。奠定了近代学校体育的基本模式。

  • 第5题:

    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

    • A、古代希腊
    • B、古代埃及
    • C、古代斯巴达
    • D、古代雅典

    正确答案:D

  • 第6题:

    简述古代埃及美术特色?


    正确答案:1)埃及艺术是为法老和少数贵族服务的,歌颂王权,强调国家的政权和等级制度。
    2)宗教对埃及艺术产生影响,艺术是为死者服务的,埃及艺术称为“来世的艺术”。
    3)埃及艺术的形式,是壮丽、宏伟、明确、稳定,有严格的规范,又具有写实基础上的美化。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古代公文产生与发展的主要线索。

    正确答案: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在上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结绳记事”的方式,在共同劳动与共同生活中表达思想,相互联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越来越复杂的生产与生活需要,又渐渐产生了表意与表声的原始刻写符号与文字。文字是语言的载体,文字的创造发明是人类文化演进的重要里程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论述中国古代中枢系统发展演变的线索。

    正确答案: 中央行政体制从组织机构与相应的官制配置来看,可以分为以宰相为核心的中枢系统和一般政务执行系统两个层级。所谓中枢核心系统指官僚机构中奉行君主旨意议策、决策,总领政务的机构,它的主体即宰相机构及其制度配置。中国封建官制中的中枢机构从战国到清,总体线索是由将相制到三公制、三省制、二府制、一省制、内阁制和军机处。
    战国时期随着封建制度在各国的逐次建立,封建的职官制度也相应形成,将、相分治始成定制。秦朝中央官制以三公九卿为主干,其中的"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职权最重,由丞相府、太尉府、御史大夫寺构成中央的中枢核心机构。汉承秦制,西汉初年仍以三公系统为中枢核心机构。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制逐渐向三省制过渡,三省制初步形成。隋唐五代中枢机构以三省制为主体、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太尉、司徒、司空)虽置,均为荣誉性职位,无实权,无僚属。宰相机构为三省。唐朝立国后,上承隋制,继续完善和发展了三省制。宋代,中枢机构又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三省制向"二府制"过渡。"中书门下"与枢密院这种所谓"二府制",构成宋代的中枢系统。明朝废除相权后为保证君权不至旁落,又便于处理政事的需要,内阁制开始产生。内阁成为事实上的全国行政中枢机构。清代的中枢机构几经变化,较为复杂,名义上的最高行政机构仍为内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
    A

    古代希腊

    B

    古代埃及

    C

    古代斯巴达

    D

    古代雅典


    正确答案: C
    解析: 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雅典的教育。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汉字的性质及其古今发展演变线索。相关试题:(1)阐述汉字形体的历史变革。(2)汉字的历史演变过程。

    正确答案:
    (1)汉字的性质
    ①汉字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用于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它的本质是记录语言的系统书写符号,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②汉族是世界上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民族,汉字也是世界上起源很早的文字之一。同时作为表意体系的文字,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而且一直使用到现在的唯一的文字。
    (2)汉字的古今发展演变线索
    ①汉字的起源
    中国自古就有“书画同源”一说,这是因为最早的文字来源就是图画,书与画有很多内在的联系。汉字的起源就是原始的图画,原始人在生活中用来表达自己的“图画”形式,慢慢的从原始图画变成了一种“表意符号”。
    ②汉字的产生—甲骨文的产生
    大约是在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表意符号”演变成了比较定型的“甲骨文”。这被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
    被刻在动物的骨头上和乌龟的龟板上的文字就是“甲骨文”,从殷墟中发现的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直系祖先,这一点就可以证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这一时期的文字具有很强的象形性,有些还具有图画意味。
    ③汉字进一步的发展—金文的出现
    西周时期,青铜器的大量使用,而被刻在青铜的钟鼎和石鼓上的文字即——“金文”。亦有钟鼎文和石鼓文之称。相传是周宣王时期太史所创写。这时期的金文虽向前发展,但还具有一些象形的痕迹。这一时期的文字,因为受到封建割据的影响,四分五裂,各自为政,文字就呈现出了多样性,是我国文字产生后,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继续发展的重要的体现。
    ④汉字的统一—小篆的产生
    秦朝时期,秦始皇统一文字,对当时的文字进行收集整理然后进行删繁就简美化加工后,这种统一后的文字被称为——“小篆”,亦称为“秦篆”。这个时候的文字几乎已经完全没有象形文字的痕迹了。
    ⑤汉字的重大改革—隶书的出现
    a.秦朝末年,小篆书写过于规范,书写起来速度很慢,于是民间就出现了许多的简便字体。这种字体的特点是变“小篆”的圆为方。改“小篆”的曲为直,并分出了一些偏旁部首,被称之为——“秦隶”。
    b.到了汉朝,隶书十分盛行,“秦隶”并没有完全摆脱“小篆”的结构特点,基本上是方形,而“汉隶”就完全发挥了毛笔的特点,出现了“蚕头雁尾”的波折之笔,书写起来轻松自如。西汉时期流行的这种隶书。称之为——“汉隶”。
    c.汉隶的产生就标志着汉字完全脱离象形意味,结束了古文字的阶段,使中国文字进入更为定型的阶段,是古代汉字成为现代汉字的起点。这一重要演变在汉字的发展是史上称为“隶变”。
    ⑥现代汉字的初步发展—楷书的形成和盛行
    形成于汉代,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楷书,是我国汉字发展史上的另一重要转折。晋代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楷书的真正创始人,同时吸取了篆书圆转笔画,也保留了隶书的方正平直,去掉了“蚕头燕尾”。使汉字的结构大体的固定了下来,当时被称之为——“真书”。
    楷书的出现标志着汉字书写成为一种艺术,不再仅仅停留在文字的发展上,而是为追求字形书写美观。
    ⑦汉字艺术形式的重大发展—草书和行书的盛行
    草书和行书是汉字在书写草稿过程中形成的,起源较早,在唐朝后成为汉字艺术书法的流行形式。草书有章草、今草和狂草三种形式;而行书则是居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书法形式。
    ⑧印刷字体
    印刷术发明后,为适应印刷,尤其是书刊印刷的需要,文字逐渐向适于印刷的方向发展,出现了横平竖直、方方正正的印刷字体—宋体。其发端于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宋朝,定型于明朝,故日本人称其为“明朝体”。由于宋体字适于印刷刻版,又适合人们在阅读时的视觉要求,是出版印刷使用的主要字体。
    ⑨电脑字体
    随看文化事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在西方文字体的影响下,又出现了黑体、美术字体等多种新的字体,如海报体、综艺体、勘亭流、少女字体等,及更多的宋体之变形,如仿宋、扁宋等。并将各类汉字电脑化,运用的范围更加广泛。
    总的来说,汉字的形体演变分为字形体态的变化和字形结构的变化。汉字字形体态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笔势和笔意的走向、呈现的状态,即一般所说的字体风格,或书体。字形结构的变化,则表现为结构的繁复和简化、分化和同化,以及讹变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古代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化的同异。

    正确答案: (1)同:①从城邦走向统一,形成奴隶制神权政治;②宗教与神话在社会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人们用它来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及生与死的秘密,用它来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和道德,并以它作为文学与艺术表现的主题。
    (2)异:①发展进程:古埃及文化基本保持了单一的发展进程;而美索不达米亚则是以苏美尔人的文化成就为基础,通过与其他文化的融合而得到丰富和发展。②文化基调:古埃及文化的基调较为乐观,其宗教的神也大多是对人类友善的;而美索不达米亚文化中渗透了较多的悲观色调。③建筑风格:埃及用巨石修建的宏伟壮观的金字塔和神庙,留存至今;而美索不达米亚由于石头匮乏,建筑材料主要是使用土制的砖块,庙塔等建筑也比较小,无法保存至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汉谟拉比法典》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它出自于()
    A

    古代巴比伦

    B

    古代埃及

    C

    古代印度

    D

    古代希腊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论述中国古代中枢系统发展演变的线索。


    正确答案: 中央行政体制从组织机构与相应的官制配置来看,可以分为以宰相为核心的中枢系统和一般政务执行系统两个层级。所谓中枢核心系统指官僚机构中奉行君主旨意议策、决策,总领政务的机构,它的主体即宰相机构及其制度配置。中国封建官制中的中枢机构从战国到清,总体线索是由将相制到三公制、三省制、二府制、一省制、内阁制和军机处。
    战国时期随着封建制度在各国的逐次建立,封建的职官制度也相应形成,将、相分治始成定制。秦朝中央官制以三公九卿为主干,其中的"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职权最重,由丞相府、太尉府、御史大夫寺构成中央的中枢核心机构。汉承秦制,西汉初年仍以三公系统为中枢核心机构。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制逐渐向三省制过渡,三省制初步形成。隋唐五代中枢机构以三省制为主体、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太尉、司徒、司空)虽置,均为荣誉性职位,无实权,无僚属。宰相机构为三省。唐朝立国后,上承隋制,继续完善和发展了三省制。宋代,中枢机构又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三省制向"二府制"过渡。"中书门下"与枢密院这种所谓"二府制",构成宋代的中枢系统。明朝废除相权后为保证君权不至旁落,又便于处理政事的需要,内阁制开始产生。内阁成为事实上的全国行政中枢机构。清代的中枢机构几经变化,较为复杂,名义上的最高行政机构仍为内阁。

  • 第14题:

    简述中国古代园林发展的历史特征。


    正确答案: (1)商周时期的“苑囿”更多地体现纯自然的野生状态和野蛮意味。
    (2)春秋战国时期,自然山水成为园林中重要的核心,园林艺术由苑囿向园林转折。
    (3)秦、汉时期出现大型皇家园林,园林中不但强调山水本身,更讲究山水的“神采灵气”,有了“一池三山”营造模式,客观上为园林文化奠定了发展的基础,这一时期应是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的萌芽期。
    (4)魏晋南北朝,继承汉“一池三山”的传统,开创山水园林的基本形式。这一时期的寺庙园林也得到了大力的发展。
    (5)隋、唐时期,园林建筑艺术承继汉时旧制,规模浩大,园林建筑极尽博大与奢华。这一时期叠石、理水、堆山、造景等成为园林艺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手法。同时,禅意的融入与禅宗思想的形成,使唐代园林追求自然景色的巧妙安置,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有具有澹微之思的韵味。
    (6)五代时江南造园风气隆盛,犹以苏州之地的官僚、富豪私家园林为最。南汉主刘兖在广州建南苑药洲,开岭南园林之先例。
    (7)宋代园林建筑艺术崇尚山水传神,花木得意,体现隐逸超世,寄情山水的意趣。这一时期的园林建造融合“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山水画理论,使园林艺术达到全盛时期,并且将园林城市的思维继续发扬光大。
    (8)辽金因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残酷激烈,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影响,这一时期园林发展处于停止状态。
    (9)明清时代是中国园林建筑精深发展时期,明中叶在苏州形成一个园林建筑高潮后,园林建筑的布局理念、营造计法都成定式。明末计成园艺著作《园治》既是中国古园林建筑的指导理论,也是中国古园林建筑的历史总结。
    (10)清代以集锦式的布局方法,构造主题风景,将园林诗化,把中国的园林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形成中国古园林建筑的三大体系:以北京及其附近皇家园林与行宫为代表的北方园林体系;以及岭南园林体系。

  • 第15题:

    《汉谟拉比法典》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它出自于()

    • A、古代巴比伦
    • B、古代埃及
    • C、古代印度
    • D、古代希腊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强调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方法比较灵活的教育是()。

    • A、古代印度
    • B、古代埃及
    • C、斯巴达
    • D、雅典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西方戏剧发展的历史线索


    正确答案:源于古希腊罗马一中世纪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灭亡一中世纪后期—14至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一世纪古典主义戏剧一18世纪启蒙运动到浪漫主义时期—19世纪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兴起一19世纪后期现代主义的戏剧

  • 第18题:

    简述我国古代公文产生与发展的主要线索。


    正确答案: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在上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结绳记事”的方式,在共同劳动与共同生活中表达思想,相互联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越来越复杂的生产与生活需要,又渐渐产生了表意与表声的原始刻写符号与文字。文字是语言的载体,文字的创造发明是人类文化演进的重要里程碑。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古代埃及法老专制制度的表现?

    正确答案: (1)法老是最高统治者,集各种大权于一身。
    (2)建立了一整套直接受法老控制的官僚机构。
    (3)建立了一支军队。
    (4)君权神授思想。
    (5)建造法老死后的宫殿——金字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是人们已知的历史最悠久的古代东方国家。
    A

    古代埃及

    B

    古代印度

    C

    古代中国

    D

    巴比伦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中国古代园林发展的历史特征。

    正确答案: (1)商周时期的“苑囿”更多地体现纯自然的野生状态和野蛮意味。
    (2)春秋战国时期,自然山水成为园林中重要的核心,园林艺术由苑囿向园林转折。
    (3)秦、汉时期出现大型皇家园林,园林中不但强调山水本身,更讲究山水的“神采灵气”,有了“一池三山”营造模式,客观上为园林文化奠定了发展的基础,这一时期应是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的萌芽期。
    (4)魏晋南北朝,继承汉“一池三山”的传统,开创山水园林的基本形式。这一时期的寺庙园林也得到了大力的发展。
    (5)隋、唐时期,园林建筑艺术承继汉时旧制,规模浩大,园林建筑极尽博大与奢华。这一时期叠石、理水、堆山、造景等成为园林艺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手法。同时,禅意的融入与禅宗思想的形成,使唐代园林追求自然景色的巧妙安置,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有具有澹微之思的韵味。
    (6)五代时江南造园风气隆盛,犹以苏州之地的官僚、富豪私家园林为最。南汉主刘兖在广州建南苑药洲,开岭南园林之先例。
    (7)宋代园林建筑艺术崇尚山水传神,花木得意,体现隐逸超世,寄情山水的意趣。这一时期的园林建造融合“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山水画理论,使园林艺术达到全盛时期,并且将园林城市的思维继续发扬光大。
    (8)辽金因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残酷激烈,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影响,这一时期园林发展处于停止状态。
    (9)明清时代是中国园林建筑精深发展时期,明中叶在苏州形成一个园林建筑高潮后,园林建筑的布局理念、营造计法都成定式。明末计成园艺著作《园治》既是中国古园林建筑的指导理论,也是中国古园林建筑的历史总结。
    (10)清代以集锦式的布局方法,构造主题风景,将园林诗化,把中国的园林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形成中国古园林建筑的三大体系:以北京及其附近皇家园林与行宫为代表的北方园林体系;以及岭南园林体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古代埃及美术特色?

    正确答案: 1)埃及艺术是为法老和少数贵族服务的,歌颂王权,强调国家的政权和等级制度。
    2)宗教对埃及艺术产生影响,艺术是为死者服务的,埃及艺术称为“来世的艺术”。
    3)埃及艺术的形式,是壮丽、宏伟、明确、稳定,有严格的规范,又具有写实基础上的美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古代埃及历史发展线索

    正确答案: (1)早王国时期(3100BC-2686BC.:出现了国家形式,并开始了统一运动
    (2)古王国时期(2686BC-2181BC.:埃及历史进入了统一的时代,王权得到加强,也叫法老的时代。
    (3)第一中间期(2181BC-2040BC.:埃及历史上一个比较动乱的时期
    (4)中王国时期(2040BC-1786BC.:经过长期激烈的争夺,南方的底比斯崛起,重新统一了埃及
    (5)第二中间期(1786BC-1567BC.: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农民起义和外族入侵(希克索斯人)共同作用,使埃及历史经过又一个动乱时期。
    (6)新王国时期(1567BC-1085BC.:埃及重新统一,并进入极盛时期,对外战争进行多次征战,建立了地跨亚非两洲的大帝国。
    (7)后王国时期(1085BC-332BC.:埃及历史上比较衰弱的时期。这一时期,阶级矛盾尖锐,外族入侵频繁以及宫廷内部争斗十分激烈。
    (8)希腊人和罗马统治时期(332BC-642AD.:埃及沦为马其顿和罗马附庸的时期。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