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

1、水景为主,庭景为辅,水、庭景交融中部的北部主要为水景,南部主要为庭院。但是两部却虚中有实、实中带虚,相互渗透、相互融通。
2、水面划分有独到之处水面所谓面积虽大(占1/3),但是却被岛、廊、桥分划为若干形状各异的小块,形成水景、山景、庭景相互渗透、相互融通的格局。
3、线性水景的处理尤为突出如从小沧浪北望荷风四面亭、从倒影楼南望宜两亭等,这些线性水景处理得有层次、有轴线、有对景,成为佳景的范例。
4、对景的设置巧妙老到如远香堂——雪香云蔚亭、见山楼——香洲、倒影楼——宜两亭、小沧浪——荷风四面亭等对景,有大小、形状、尺度等的变化,丝毫没有人为的牵强之感。
5、空间的关键转换点都有强调和处理如荷风四面亭为三块水面交汇之处,见山楼为水面转折拐点,从远香堂折向东南进入琵琶园时的园门框景等等。
6、空间有收放、抑扬、开合的变化如进园时,迎面有黄石假山为屏障,循廊绕山转入远香堂,却顿觉豁然开朗等。


更多“简要分析苏州拙政园的造景手法与特点。 ”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中国园林的特点、构景要素与构景手法。


    正确答案: 特点:
    1.源于自然,高于自然
    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高度统一
    3.诗画情趣
    4.意境的涵蕴
    构景要素:
    1.园林地貌
    2.植物景
    3.园林建筑景
    构景手法:
    1.主景与配景
    2.借景
    3.对景
    4.分景
    5.抑景又称障景
    6.框景
    7.夹景
    8.漏景
    9.添景
    10.藏景
    11.点景

  • 第2题:

    简述造景的基本手法。


    正确答案: 造景的基本手法有:
    (1)主配手法;
    (2)层次手法;
    (3)借景手法;
    (4)景观组织手法;
    (5)前景处理手法。

  • 第3题:

    苏州寒山寺照壁所用的构景手法为()。

    • A、对景
    • B、障景
    • C、借景
    • D、框景

    正确答案:B

  • 第4题:

    常用的园林造景手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借景、对景、分景、夹景、框景、漏景、点景、添景。

  • 第5题:

    列举园林造景的艺术手法


    正确答案: (1)主景与配景。堆山有主次宾配,建筑要主次分明、植物也要有主体树与次要树搭配
    (2)抑景与扬景。欲扬先抑
    (3)实景与虚景
    (4)夹景与框景
    (5)前景与背景
    (6)俯景与仰景
    (7)内景与外景
    (8)季相造景。

  • 第6题:

    园林造景有何手法?


    正确答案: 主景、配景、借景、分景、对景、障景、框景、点景、夹景、添景、漏景

  • 第7题:

    以下园林经常采用“造景”建筑手法的是()。

    • A、皇家园林
    • B、圆明园
    • C、苏州园林
    • D、承德避暑山庄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多选题
    在颐和园后山的苏州河中划船,远方的苏州桥主景,为两岸起伏的土山和美丽的林带所夹峙,构成明媚动人的景色。此构景手法属于造园手法中的(  )。
    A

    抑景

    B

    框景

    C

    夹景

    D

    添景


    正确答案: C,B
    解析:
    当甲风景点在远方,如果视线的两侧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使甲风景点更显得诗情画意,这种构景手法即为夹景。A项,抑景俗称“先藏后漏”、“欲扬先抑”,即将最好的景色藏于最后。B项,框景指空间景物不尽可观,而择平淡间有可取之景,利用门框、窗框、树框、山洞等,有选择地摄取空间的优美景色以进入眼帘。D项,添景之意为:当远方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如果中间或近处没有过渡景观,眺望时就缺乏空间层次。

  • 第9题:

    问答题
    简要分析苏州拙政园的造景手法与特点。

    正确答案: 1、水景为主,庭景为辅,水、庭景交融中部的北部主要为水景,南部主要为庭院。但是两部却虚中有实、实中带虚,相互渗透、相互融通。
    2、水面划分有独到之处水面所谓面积虽大(占1/3),但是却被岛、廊、桥分划为若干形状各异的小块,形成水景、山景、庭景相互渗透、相互融通的格局。
    3、线性水景的处理尤为突出如从小沧浪北望荷风四面亭、从倒影楼南望宜两亭等,这些线性水景处理得有层次、有轴线、有对景,成为佳景的范例。
    4、对景的设置巧妙老到如远香堂——雪香云蔚亭、见山楼——香洲、倒影楼——宜两亭、小沧浪——荷风四面亭等对景,有大小、形状、尺度等的变化,丝毫没有人为的牵强之感。
    5、空间的关键转换点都有强调和处理如荷风四面亭为三块水面交汇之处,见山楼为水面转折拐点,从远香堂折向东南进入琵琶园时的园门框景等等。
    6、空间有收放、抑扬、开合的变化如进园时,迎面有黄石假山为屏障,循廊绕山转入远香堂,却顿觉豁然开朗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苏州寒山寺照壁所用的构景手法为()。
    A

    对景

    B

    障景

    C

    借景

    D

    框景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造景的基本手法。

    正确答案: 造景的基本手法有:
    (1)主配手法;
    (2)层次手法;
    (3)借景手法;
    (4)景观组织手法;
    (5)前景处理手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园林造景手法可概括为主景与配景手法﹑层次手法借﹑景用法和()
    A

    景物布局手法

    B

    主次分明手法

    C

    若隐若现手法

    D

    主景升高手法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苏州拙政园的“小飞虹”采用了()的造景手法。

    • A、利用空廊互为因借
    • B、利用景窗互为渗透
    • C、利用门洞互为引伸
    • D、利用影射丰富园景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园林造景手法可概括为主景与配景手法﹑层次手法借﹑景用法和()

    • A、景物布局手法
    • B、主次分明手法
    • C、若隐若现手法
    • D、主景升高手法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列举园林造景的艺术手法,并简要解释。


    正确答案: (1)主景与配景。堆山有主次宾配,建筑要主次分明、植物也要有主体树与次要树搭配。
    (2)抑景与扬景。欲扬先抑。
    (3)实景与虚景。
    (4)夹景与框景。
    (5)前景与背景。
    (6)俯景与仰景。
    (7)内景与外景。
    (8)季相造景。

  • 第16题:

    简述景观设计造景手法。


    正确答案: (1)组景类型。
    (2)山石组景手法。
    (3)植物组景手法。
    (4)水面组景手法。

  • 第17题:

    简述举两例说明苏州拙政园的园主如何寄情于景来创造园林景观的。


    正确答案: 苏州拙政园园主王献臣因官场失意还乡而兴建了拙政园,因此在造成园时借景抒情,来表达自己的失意以及平淡疏朗、自身高洁的心境……
    例:远香堂前的荷花池、与谁同座轩、听雨轩。(可任选两个并展开论述)

  • 第18题:

    现存的苏州拙政园、常州的燕园、上海的豫园,都是明清时代园林造山的佳作。()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简述我国古典园林的特点和造景手法。


    正确答案: 特点:出于自然而又超于自然。
    造景的主要手法有:借景、对景、障景、框景、夹景、抑景、透镜、漏景。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要分析苏州留园(中部)的造景手法与特点。

    正确答案: 1、环池布景,略显郁闭中部水池西北两年为山景,东南两面为建筑。由于建筑与山景、树木体量较大,水池较小又再加以分划,因此整个水池空间围合感较强、略显郁闭。
    2、山景向阳山景位于池西北两面,应是最佳位置,因为第一是不至于遮挡过多,二是有较佳的观赏面。
    3、人行线路空间的安排收放有致、抑扬得当从园门进入时,需经过狭长封闭的曲廊空间,视觉为之收敛。至“古木交柯”一带,略事扩大,右行至“绿荫”,空间豁然开朗。这样的手法在整个园景安排中随处可见。
    4、植物配置得当园内有高大古树10余株,与较低的灌木、石山相配,竖向空间层次分明,空间丰满。
    5、叠石有大意,但细部失之琐碎。
    6、水面的划分略显局促中部水池本来不大,但中央偏北处置小蓬莱,东部又伸出一小半岛,岛与岛、岛与岸又置曲桥相连,这样就使得水池空间略显局促闭塞。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要分析无锡寄畅园的造景手法与特点。

    正确答案: 1选址有借景、有活水寄畅园西靠惠山,东南有锡山(龙光塔)、泉水充沛,可引水入园,特别是可将周围山色因借入园。
    2整体分区设景整个寄畅园南部为水景,西部为石景。水池西面有一座大假山作为屏障将西部分区隔开来。建筑很少,多偏于一隅。
    3主景为东部水景,采用环池布景的手法。东岸有廊、西部有山、南北岸为建筑。
    4水面的处理是精华所在
    (1)岸线:曲折迂回,有利于多视点布景。
    (2)水面形态:有聚有分、有断有连,水面在鹤步滩——知渔槛一线一收,在七星桥处一连,将水面划分为南、中、北三部。南部开敞、中部收缩、北部幽闭,形成不同的观感。5游览线路多样化有廊、有径、有桥,提供不同视点,达致步移景异的效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苏州拙政园的“小飞虹”采用了()的造景手法。
    A

    利用空廊互为因借

    B

    利用景窗互为渗透

    C

    利用门洞互为引伸

    D

    利用影射丰富园景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以下园林经常采用“造景”建筑手法的是()。
    A

    皇家园林

    B

    圆明园

    C

    苏州园林

    D

    承德避暑山庄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