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明代的琉璃技术及重要建筑实例 ”相关问题
  • 第1题:

    结合典型实例,简述中国近代“固有形式”建筑思潮的表现特征和形成。


    参考答案:

    中国近代“固有形式”建筑思潮主要有三种表现特征:宫殿式;混合式;以装饰为特征的现代式。
    形成原因主要是:1.西方技术的科学性和先进性;2.中国近代的爱国主义思潮;3.中国传统的文化特质;4.建筑师的素质。


  • 第2题:

    简述药师琉璃光佛塔的造型。


    正确答案:药师琉璃光佛塔三面都是药师佛,正前方的药师佛左手拿一串佛珠,右手拿一颗药丸;右手边的药师佛,左手拿一个药钵,右手拿一个药杵;左手边的药师佛,左手拿一个药师塔,右手呈现出一个与愿印。三佛塔通高80米,三尊铜像高36米,重达500余吨,面部浇注的黄金重达2000余克,佛像呈现五种不司的颜色,体现出水天佛国琉璃世界的神韵。

  • 第3题:

    沈阳故宫区别与北京故宫的特点是:()。

    • A、宫高殿低、账殿式建筑
    • B、建筑上覆盖黄琉璃瓦绿剪边及黑琉璃瓦
    • C、八旗制度在建筑形式上的体现
    • D、大正殿融汇了满蒙汉藏的建筑风格

    正确答案:A,B,C,D

  • 第4题:

    西周建筑上出现与使用了选项中的何种结构,解决了屋顶防水问题,是中国古建筑的一个重要进步是()

    • A、制砖技术
    • B、瓦
    • C、琉璃瓦
    • D、屋顶

    正确答案:B

  • 第5题:

    简述明代的琉璃技术及重要建筑实例


    正确答案: 明代琉璃砖瓦采用白泥(或称高岭土、瓷土)制坯,烧成后质地细密坚硬,强度较高,不易吸水。琉璃面砖广泛用于塔、门、照壁等建筑物。坯体质量高,预制拼装技术、色彩质量与品种等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南京报恩寺塔山西大同的九龙壁北京的琉璃门、琉璃牌坊

  • 第6题:

    简述明代建筑发展特点与技术成就。


    正确答案: 1)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墙;
    2)琉璃面砖,琉璃瓦的质量提高了,应用面更加广泛;
    3)木结构方面,经过元代的简化,到明代形成了新的定型的木构架,斗拱的结构作用减小,梁柱构架的整体性加强,结构卷杀简化;
    4)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
    5)官僚地主私园发达;
    6)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
    7)明代家具闻名于世。

  • 第7题:

    汉简述阙的特点及代表实例


    正确答案: 汉阙是汉代的一种纪念性建筑,石制仿木结构遗存。雕刻精美,可用于墓前、祠庙前、或作为旌表之用而建于里门之前。
    代表实例:四川雅安高颐墓阙,四川梓潼李业阙。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明代建筑发展的主要成就。

    正确答案: 1、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墙
    大量使用空斗墙,砖工精巧、砖雕娴熟,出现无量殿(如北京皇史宬、长城)。
    2、琉璃面砖、琉璃瓦质量提高,广泛应用
    琉璃饰面预制拼装、色彩样式与品种极大丰富,应用广泛。
    3、木构架简化形成新定式
    ▲斗拱
    斗拱结构作用基本消失,演变成纯粹的装饰构件,因此尺度变小,装饰化意味更浓。
    ▲梁架
    梁架更趋简化,构件卷杀简化,升起与侧脚减弱,外檐重量由内梁直接挑出承托,构架整体性加强。
    4、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如明孝陵,明十三陵,故宫的布局,轴线、层次、变化的手法技巧已趋成熟。
    5、私园发达
    6、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
    门窗隔扇、天花彩画、斗拱梁枋、瓦当脊饰、砖雕石刻等日趋定型化、图案化、程式化。
    7、明代家具达到古代社会的最高水平
    明式家居体型秀美简洁,雕饰线脚不多,构件断面细小、多作圆形,榫卯严密坚固,能与造型和谐统一,油漆能发挥木材本身的色彩和纹理的魅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明代砖的普及带来建筑建造和建筑类型上的改变

    正确答案: 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墙。元代之前,虽有砖塔、砖墓、水道砖拱等,但木架建筑均以土墙为主,砖仅用于铺地、砌筑台基与墙基等处。明以后才普遍采用砖墙。由于明代大量应用空斗墙,从而节省了用砖量,推动了砖墙的普及。砖墙的普及又为硬山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明代砖的质量和加工的技术都有提高。从江南一带住宅、祠堂等建筑可以看出,“砖细”(砖作细做的简称,即用刨子加工砖面及线条,可得到极为平直的效果)和砖雕加工已经很娴熟。各地的城墙和北疆的边墙——长城也都用转包砌筑。这些都说明制砖工业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效率的提高。随着砖的发展,出现了全部用砖拱砌成的建筑物——无梁殿,多用作为防火建筑,如佛教的藏经楼、皇室的档案库等,重要实例有明中叶所建南京灵谷寺无梁殿(原称无量殿)、北京皇史宬及山西太原永祚寺、苏州开元寺等处的无梁殿。由于石灰用煤来烧制,产量大增,成本降低,大大促进了它在砌筑胶泥及墙面粉刷方面的使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不属于明代建筑成就()。
    A

    砖已普遍使用,砖的质量和加工技术都有提高

    B

    琉璃面砖、琉璃瓦质量得以提高

    C

    形成新的定型的木构架

    D

    建立了元大都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北京天坛的重要建筑都是蓝色的琉璃瓦。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近代建筑的主体结构三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及实例。

    正确答案: 1、砖(石)木混合结构
    ▲特点:砖石承重墙、木架楼板、人字木屋架,大量使用砖券。
    ▲实例:1916年的北京大学红楼(4层)1906年上海汇中饭店(6层)
    2、石钢骨混凝土混合结构
    ▲特点:墙体用很厚的砖石承重墙,楼层用工字钢密肋,中间加砖小拱再填以混凝土,或用工字钢外包混凝土作梁,梁间搭工字钢密肋。这种结构费钢量较大,主要用于外国人建造的重要工程,这种结构很快就被砖混结构所取代。
    ▲实例:1901年上海华俄道胜银行(砖石钢骨结构)1905年青岛提督公署(砖石钢骨结构)
    3、架结构(钢框架或钢筋混凝土框架)
    ▲特点:由梁和柱组成的框架承重,墙体仅起围护和分隔作用。1925年前,我国多层建筑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1926年开始,钢框架结构成为高层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
    ▲实例:1908年的上海电话公司(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1923年上海汇丰银行(8层,钢框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塔的类型及代表性实例。


    参考答案:

    1)楼阁式塔: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江苏苏州虎丘云岩寺塔、江苏苏州报恩寺塔、福建泉州开元寺双石塔、南京报恩寺琉璃塔
    2)密檐塔:河南登封嵩岳寺塔、陕西西安荐福寺小雁塔、山西灵丘觉山寺塔
    3)单层塔:河南安阳宝山寺双石塔、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河南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墓塔
    4)喇嘛塔:北京妙应寺塔、西藏江孜白居寺菩提塔
    5)金刚宝座他:北京正觉寺塔、北京西黄寺清净化成塔
    6)傣族小乘佛教塔:云南景洪曼飞龙塔


  • 第14题:

    北京天坛的重要建筑都是蓝色的琉璃瓦。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简述装饰琉璃制品的特点及用途。


    正确答案: 特点:由于其特殊的烧制工艺,在建筑装饰琉璃制品表面形成了釉层,在完善表面美观效果的同事,也提高了表面的强度和防水能力,具体特点有质地细密,表面光滑,坚实耐用,色彩夺目,形制古朴,民族气息浓厚等,是我国特有的建筑艺术制品之一。
    用途:琉璃制品造型复杂,制作工艺繁琐,成本造价高,因而主要应用于体现我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建筑群和具有纪念意义的建筑,如园林式建筑中的亭、台、楼、阁中,形成高级屋面材料,还应用于当代建筑的各个角落,用以体现古代与近代的完美结合。

  • 第16题:

    简述明代砖的普及带来建筑建造和建筑类型上的改变


    正确答案: 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墙。元代之前,虽有砖塔、砖墓、水道砖拱等,但木架建筑均以土墙为主,砖仅用于铺地、砌筑台基与墙基等处。明以后才普遍采用砖墙。由于明代大量应用空斗墙,从而节省了用砖量,推动了砖墙的普及。砖墙的普及又为硬山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明代砖的质量和加工的技术都有提高。从江南一带住宅、祠堂等建筑可以看出,“砖细”(砖作细做的简称,即用刨子加工砖面及线条,可得到极为平直的效果)和砖雕加工已经很娴熟。各地的城墙和北疆的边墙——长城也都用转包砌筑。这些都说明制砖工业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效率的提高。随着砖的发展,出现了全部用砖拱砌成的建筑物——无梁殿,多用作为防火建筑,如佛教的藏经楼、皇室的档案库等,重要实例有明中叶所建南京灵谷寺无梁殿(原称无量殿)、北京皇史宬及山西太原永祚寺、苏州开元寺等处的无梁殿。由于石灰用煤来烧制,产量大增,成本降低,大大促进了它在砌筑胶泥及墙面粉刷方面的使用。

  • 第17题:

    简述明代建筑发展概要


    正确答案: ①砖普遍用于民居砌墙
    ②琉璃面砖、琉璃瓦的应用
    ③形成新的定型木构架强化整体结构性能/简化施工/斗拱装饰化,“生起”和“侧脚”的程度有所减弱,形成一种与宋代不同的特色,形象较为严谨稳重,但不及唐宋的舒展开朗。
    ④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
    ⑤明代后期私家园林发达⑥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

  • 第18题:

    不属于明代建筑成就()。

    • A、砖已普遍使用,砖的质量和加工技术都有提高
    • B、琉璃面砖、琉璃瓦质量得以提高
    • C、形成新的定型的木构架
    • D、建立了元大都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多选题
    沈阳故宫区别与北京故宫的特点是:()。
    A

    宫高殿低、账殿式建筑

    B

    建筑上覆盖黄琉璃瓦绿剪边及黑琉璃瓦

    C

    八旗制度在建筑形式上的体现

    D

    大正殿融汇了满蒙汉藏的建筑风格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明代的琉璃技术及重要建筑实例

    正确答案: 明代琉璃砖瓦采用白泥(或称高岭土、瓷土)制坯,烧成后质地细密坚硬,强度较高,不易吸水。琉璃面砖广泛用于塔、门、照壁等建筑物。坯体质量高,预制拼装技术、色彩质量与品种等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南京报恩寺塔山西大同的九龙壁北京的琉璃门、琉璃牌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明代建筑发展特点与技术成就。

    正确答案: 1)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墙;
    2)琉璃面砖,琉璃瓦的质量提高了,应用面更加广泛;
    3)木结构方面,经过元代的简化,到明代形成了新的定型的木构架,斗拱的结构作用减小,梁柱构架的整体性加强,结构卷杀简化;
    4)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
    5)官僚地主私园发达;
    6)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
    7)明代家具闻名于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明代建筑发展概要

    正确答案: ①砖普遍用于民居砌墙
    ②琉璃面砖、琉璃瓦的应用
    ③形成新的定型木构架强化整体结构性能/简化施工/斗拱装饰化,“生起”和“侧脚”的程度有所减弱,形成一种与宋代不同的特色,形象较为严谨稳重,但不及唐宋的舒展开朗。
    ④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
    ⑤明代后期私家园林发达⑥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西周建筑上出现与使用了选项中的何种结构,解决了屋顶防水问题,是中国古建筑的一个重要进步是()
    A

    制砖技术

    B

    C

    琉璃瓦

    D

    屋顶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填空题
    我国应用金黄色琉璃制品的著名建筑(),采用蓝色琉璃制品的著名建筑()

    正确答案: 明代十三陵,九龙壁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