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对中外贸易规定了一系列的限制措施,其中从事对外贸易主要是()A.开放通商口岸B.增设通商口岸C.限定通商口岸D.内地通商口岸

题目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对中外贸易规定了一系列的限制措施,其中从事对外贸易主要是()

A.开放通商口岸

B.增设通商口岸

C.限定通商口岸

D.内地通商口岸


相似考题
更多“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对中外贸易规定了一系列的限制措施,其中从事对外贸易主要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清政府对外贸易的限制政策包括哪些?
    (1)限定通商口岸从事对外贸易。
    (2)对进出口货物也实行严格地限制。
    (3)对于外国来华贸易的商人,政府也对他们的活动加以种种限制。
    (4)从事对外贸易的机构是中国政府特许设立的商行看,即洋行,也称“牙行”、“公行”。

  • 第2题:

    从中英鸦片战争开始,晚清一系列的中外战争的主要性质是()

    • A、法权战争、政制战争
    • B、贸易战争
    • C、军事战争
    • D、民族战争

    正确答案:A

  • 第3题:

    从业禁止是指对外贸易经营者违反对外贸易法有关的规定的,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禁止其从事有关对外贸易经营的活动。()


    正确答案:正确

  • 第4题:

    中国在鸦片战争前的中外贸易中长期处于出超地位,其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
    • B、外国商品只能行销一口
    • C、外国商品在华市场狭小
    • D、中国商品技术含量高

    正确答案:C

  • 第5题:

    鸦片战争之前,清政府执行的是()的对外贸易政策。


    正确答案:闭关锁国

  • 第6题:

    2004年《对外贸易法》在1994年《对外贸易法》的基础上对外贸易秩序方面的规定作了一系列的补充,其中不包括()。


    正确答案:禁止不公平竞争行为

  • 第7题:

    明清政府实行的海禁政策的含义是()

    • 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
    • B、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 C、封闭边界固守疆土
    • D、禁止国人出海、限制外人来华贸易

    正确答案:D

  • 第8题:

    判断题
    从业禁止是指对外贸易经营者违反对外贸易法有关的规定的,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禁止其从事有关对外贸易经营的活动。()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根据我国《对外贸易法》的规定,对外贸易救济措施不包括()
    A

    对外贸易调查

    B

    反倾销

    C

    反补贴

    D

    保障措施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鸦片战争之前,清政府执行的是()的对外贸易政策。

    正确答案: 闭关锁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我国《对外贸易法》规定了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金融政策措施,(  )属于这类措施。[2005年真题]
    A

    设立对外贸易发展基金

    B

    提供进出口信贷

    C

    出口退税

    D

    设立风险基金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我国《对外贸易法》第九章规定了对外贸易促进的内容、任务及实施机构等一系列推动对外贸易发展的措施,体现了我国政府加强对外贸易法制建设,依法管理对外贸易活动,支持和鼓励对外贸易发展的政策,具体包括:建立和完善为对外贸易服务的金融机构,设立对外贸易发展基金、风险基金;国家采取进出口信贷、出口退税及其他对外贸易促进措施;进一步加强进出口商会的作用;扶持和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对外贸易;扶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开展对外贸易。

  • 第12题:

    填空题
    清政府一直实行()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正确答案: 闭关锁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贸易;对中国出海的商民限制返回,如逾期不归则不准回国。该规定说明清朝()

    • A、禁止对外贸易
    • B、实行闭关锁国
    • C、加强思想控制
    • D、鼓励商业发展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在贸易救济方面,根据我国对外贸易法的有关规定,对外贸易救济措施不包括对外贸易调查。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对中外贸易规定了一系列的限制措施,其中从事对外贸易主要是()

    • A、开放通商口岸
    • B、增设通商口岸
    • C、限定通商口岸
    • D、内地通商口岸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是()。

    • A、鸦片战争前的中外贸易是严格的对外贸易限制,中国一直处于出超地位
    • B、甲午战争前的中外贸易,“公行”制度被废除,关税自主权丧失(协定关税、子口税),洋行、买办势力的增长
    • C、“五口通商”时期:外国工业品在中国严重滞销;鸦片贸易泛滥,长期占据进口商品首位
    • D、清末至北洋时期的对外贸易,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出口贸易增长了两倍多,年均增长率为5.9%;进口贸易增长了3倍多,年均增长率为7.4%
    • E、国民政府前期的对外贸易呈现衰落的态势。30年代中国对外贸易的衰落:1931-1936年平均每年对外贸易额比1921-1930年低得多

    正确答案:A,B,C,D,E

  • 第17题:

    清政府一直实行()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正确答案:闭关锁国

  • 第18题:

    广州三十行是()

    • A、清政府的对外驻办机构
    • B、清政府的外交机关
    • C、清政府的特许的对外贸易机构
    • D、清政府从事纺织业经营的商业组织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填空题
    2004年《对外贸易法》在1994年《对外贸易法》的基础上对外贸易秩序方面的规定作了一系列的补充,其中不包括()。

    正确答案: 禁止不公平竞争行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判断题
    在贸易救济方面,根据我国对外贸易法的有关规定,对外贸易救济措施不包括对外贸易调查。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清政府对外贸易的限制政策包括哪些?

    正确答案: (1)限定通商口岸从事对外贸易。
    (2)对进出口货物也实行严格地限制。
    (3)对于外国来华贸易的商人,政府也对他们的活动加以种种限制。
    (4)从事对外贸易的机构是中国政府特许设立的商行看,即洋行,也称“牙行”、“公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个人对外贸易经营者从事货物贸易外汇收支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个人对外贸易经营者从事货物贸易外汇收支需按规定以自然人身份进行

    B

    个人对外贸易经营者从事货物贸易外汇收支需按规定以企业身份进行

    C

    个人对外贸易经营者的贸易外汇收支业务适用自然人的各类管理要求

    D

    个人对外贸易经营者的贸易外汇收支业务适用一般企业的各类管理要求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有哪些?

    正确答案: 1.限定通商口岸从事对外贸易
    2.对进出口货物也实行严格的限制
    3.对于外国来华贸易的商人,政府也对他们的活动加以种种限制
    4.从事对外贸易的机构是中国政府特许设立的商行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