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建国初,建立国营企业的主要意义是()A.消灭了官僚资本主义B.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C.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D.实现国家财政的稳定

题目

新中国建国初,建立国营企业的主要意义是()

A.消灭了官僚资本主义

B.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C.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D.实现国家财政的稳定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B
更多“新中国建国初,建立国营企业的主要意义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建国初针对那些没有或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使其重新找回生活的能力和信心是摆在新中国面前的一项非常特殊的()任务。

    A社会救助

    B社会救济

    C社会扶助

    D社会扶贫


    标准答案:A

  • 第2题:

    《建国大业》是庆祝新中国成立()的献礼作品。

    A、60周年

    B、70周年


    答案:B

  • 第3题:

    新中国对外贸易建立的途径()。

    A.没收官僚资本的对外贸易

    B.建立中外合资企业

    C.新建国营进出口企业

    D.改造私营进出口


    参考答案:A, C, D

  • 第4题:

    在新中国建国第一年里,同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有()

    • A、17个
    • B、19个
    • C、22个
    • D、25个

    正确答案:A

  • 第5题:

    试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正确答案: 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有三点1、“另起炉灶”,即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通过谈判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即必须先肃清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势力和影响,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的关系。3、“一边倒”,即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一边。这三项对外基本方针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必要决策和深重选择,是以一定历史、理论为基础,以显示利益为依据提出来的。首先,国民党残余势力还存在,中国大陆一些边远山区、岛屿尚待解放,美帝国主义仍未放弃对蒋介石国民党的支持,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特权、势力和影响在大陆还严重存在,如果不割断外国同国民党的残余力量的公开的、潜在的、军事的、政治的、外交的、经济的,以至文化思想方面的联系,要想建立并巩固人民政权,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另起炉灶”,创建由我们自己的干部组成的新型外交队伍。在肃清帝国主义在华影响和势力之后,在独立自主的原则下与他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其次,“一边倒”是当时国内外政治形势下唯一的选择。虽然中共希望并一度采取了力争中立美国的策略,但美国实行扶蒋反共的政策,关上了与中共发展关系的大门。待国民党政府大势已去,美国又采取加紧扶植日本以取代国民党中国在亚洲的地位的战略部署,并将中国视为苏联的附庸,在政治上加以反对,在经济上加以封锁。这使得中共感到安全受到威胁,也给中国的经济重建造成极大的困难。而苏联则在我三大战役取得胜利之后,立即派人与我商讨新政权成立的问题,并商定一俟新中国成立,立即予以承认。且斯大林向中国同志承认他在中国革命问题上曾经犯有错误,赢得了中国的尊敬。此外,苏联不仅在亚洲是抵抗美日的中坚力量,可以成为中国可靠的战略后方,而且为新中国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可以遵循的模式。一言蔽之,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和现实利益,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稳定,并为将来开展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 第6题:

    1986年颁布的《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正式的失业保险制度。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试阐述建国初设置签报的积极意义、实际使用的不便之处、签报消亡的原因。


    正确答案: 积极意义:签报明确要求首长批答,有利于重要事项得到及时处理,不致贻误。
    不方便的地方:
    (1)如果不是很重要的事情,一般不应使用签报。
    (2)要求直接送上级首长,如果受地隔两处或不能当面上交的限制,那么就难以运用。
    (3)由首长亲笔书写,如果使用过多,势必加重其负担。
    (4)由于不经过普通的公文手续,而且又由受文首长批示返还,有可能造成作批答的首长所在领导机关的档案中缺乏记载,并可能导致该领导机关其他领导人毫不知情。
    签报消亡的原因:1957年10月,随着请示文种确立,签报公文已经失去存在价值,很快绝迹。

  • 第8题:

    为什么说建国初期是新中国电影的“光彩夺目的片头”?


    正确答案:1946年10月1日,中共在接收日伪电影企业“满映”的基础上,在东北解放区建立了第一个电影制片厂——东北电影制片厂(简称“东影”),1955年3月改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简称“长影”),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电影生产基地,被称作新中国电影的摇篮1949年4月20日正式成立了北平电影制片厂(后改为北京电影制片厂,简称“北影”)。1949年11月16日,正式成立了上海电影制片厂。
    三个国营电影制片厂的建立,以及新政权在财力物力上对电影事业的支持,为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上、财力上和物力上的保证。1951年3月8日开始,文化部在全国20几个城市同时举行“国营电影厂出品新片展览月”活动。在活动过程中,陆续展映了《新儿女英雄传》、《白毛女》、《翠岗红旗》、《上饶集中营》、《民主青年进行曲》、《团结起来到明天》、《陕北牧歌》、《大地重光》、《刘胡兰》、《内蒙人民的胜利》等20部故事片和《中国人民大团结》等6部新闻纪录片。从1950年起,新中国电影参加了在捷克斯洛伐克举办的主要由社会主义国家参加的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有多部初期的故事片及其创作者获奖。
    这一时期的电影创作初步形成了一种新的风格:简单、质朴、热情、充满时代气息。当时解放战争还没有完全结束,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涌现许多英雄人物和事迹,电影艺术家们以一种真诚饱满的热情,真实地记录它们、展示工农兵的精神世界,表达自己对火热生活的记忆和对理想的信念。这一时期的电影,编、导、演及全体创作人员,都充满一种来自时代的“真情实感”。

  • 第9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进行了几次重大税制改革。()是调整利益格局最为明显、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重大制度创新.奠定了中国特色的税收制度基础,在我国现代税收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 A、1950年建立新税制
    • B、1958年简化工商税制
    • C、1983年国营企业“利改税”
    • D、1994年分税制改革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多选题
    新中国对外贸易建立的途径()。
    A

    没收官僚资本的对外贸易

    B

    建立中外合资企业

    C

    新建国营进出口企业

    D

    改造私营进出口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1986年颁布的《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正式的失业保险制度。()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阐述建国初设置签报的积极意义、实际使用的不便之处、签报消亡的原因。

    正确答案: 积极意义:签报明确要求首长批答,有利于重要事项得到及时处理,不致贻误。
    不方便的地方:
    (1)如果不是很重要的事情,一般不应使用签报。
    (2)要求直接送上级首长,如果受地隔两处或不能当面上交的限制,那么就难以运用。
    (3)由首长亲笔书写,如果使用过多,势必加重其负担。
    (4)由于不经过普通的公文手续,而且又由受文首长批示返还,有可能造成作批答的首长所在领导机关的档案中缺乏记载,并可能导致该领导机关其他领导人毫不知情。
    签报消亡的原因:1957年10月,随着请示文种确立,签报公文已经失去存在价值,很快绝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述关于建国初期的新中国的表述错误的是()。

    A.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B.阶级斗争为纲的新中国

    C.市场经济体制的新中国

    D.计划经济体制的新中国


    答案:C

  • 第14题:

    建国初期党的主要任务是:一方面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另一方面是建设新中国。( )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1986年国务院颁发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第一次明确对国营企业职工实行(),它标志着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1999年1月20日颁布实施的《失业保险条例》,是我国建国以来最为完备的一项失业保险法规。


    正确答案:待业保险制度

  • 第16题:

    新中国对外贸易建立的途径()。

    • A、没收官僚资本的对外贸易
    • B、建立中外合资企业
    • C、新建国营进出口企业
    • D、改造私营进出口

    正确答案:A,C,D

  • 第17题:

    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曲折坎坷的发展历程。下列突出反映出不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建国初农村大兴水利
    •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大炼钢铁运动
    • C、人为利用杂交技术促使水稻增产
    • D、建国以来大规模兴修公路、铁路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新中国建国初,建立国营企业的主要意义是()

    • A、消灭了官僚资本主义
    • B、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 C、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 D、实现国家财政的稳定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国务院颁布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正式的失业保险制度。

    • A、《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
    • B、《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
    • C、《失业保险暂行条例》
    • D、《失业保险条例》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建国初我国禁毒的主要措施不包括()

    • A、取缔烟馆
    • B、强制戒毒
    • C、教育自戒
    • D、群众举报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多选题
    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时期,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有三种建国方案摆在中国人民的面前,但是,从根本上说,可供中国选择的方案主要是()
    A

    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

    B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

    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D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新中国建国初,建立国营企业的主要意义是()
    A

    消灭了官僚资本主义

    B

    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C

    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D

    实现国家财政的稳定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1986年国务院颁发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第一次明确对国营企业职工实行(),它标志着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1999年1月20日颁布实施的《失业保险条例》,是我国建国以来最为完备的一项失业保险法规。

    正确答案: 待业保险制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新中国建立初期,“三反”、“五反”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正确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