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

1、分封制亦称封建,即封邦建国。周王朝为有效统治被征服广大地区,大规模地分封诸侯、代周天子行使地方统治权、分封制与宗法制密切相关,分封制也是分级立宗制。不仅天子分封诸侯,诸侯也要在国内分封。
2、周初分封的诸侯有王室子弟、异姓功臣和古代帝王之后。
3、西周的主要封国有卫、陈、宋、鲁、齐、晋、燕等。


更多“简述西周分封制和主要的封国。 ”相关问题
  • 第1题:

    阅读下列《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分布表》。从中得出的正确信息有()①分封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②同姓诸侯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③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疆域④分封制加强了西周王室的权威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正确答案:D

  • 第2题:

    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 A、甘肃、河北
    • B、宁夏、安徽
    • C、山东、山西
    • D、西藏、广西

    正确答案:C

  • 第3题: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初“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说明()①周的封国中,周王亲属做诸侯的居多;②利用血缘纽带跟分封制度相配合,团结同姓贵族;③西周初年民族隔阂严重;④利用同姓贵族排斥功臣和先代贵族。

    • A、①②
    • B、①②④
    • C、③④
    • D、①④

    正确答案:D

  • 第4题:

    简述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正确答案: (1)周初的分封制:所谓分封制,即周王室在整个统治区内封邦建立各个诸国,各地诸侯王“受民受疆土”,以达到“以藩屏周”的政治目的。周初先后分封了71国,姬姓独居53。其中主要的封国有:鲁、晋、卫、齐、燕、宋、吴等。
    (2)分封制评析:分封的核心内容是授民授疆土。除了“天子建国”的分封外,下面还有“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贰宗”的层层分封。经过大分封,形成了“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统治格局。分封制在当时是进步的,它是从方国林立走向专制帝国的必经阶段。不过,分封制所建立的诸侯国也有它的相对独立性,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周王权力的集中。
    (3)宗法制的内容与作用:所谓宗法制,就是在同一血缘关系的奴隶主贵族中间,按嫡庶、长幼、亲疏的不同,确定尊卑、大小、上下的等级区别。宗法制是从原始社会后期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到西周时才最后形成为严密的政治制度。它的核心内容,是在维护父权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兄权,确保嫡长子继承的世袭特权。
    宗法只适用于同姓贵族,但由于周人同姓百世不婚,就利用婚姻关系把异姓贵族联系起来。周天子称同姓诸侯为伯父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叔舅。这样,国家就宛如一个庞大的家族系统,形成族权和政权的结合。
    宗法制的作用: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的亲疏进行财产和权力再分配的制度,是调和统治者内部关系以便加强统治的制度。
    1.使族权和政权合一,各级贵族有不同的政治地位和经济特权,形成奴隶制国家的体制。
    2.通过宗法制使各级奴隶主牢固树立“尊主”、“敬宗”观念。
    3.以周王为首的姬姓贵族占首要地位,并联合异姓贵族以扩大统治阵营。
    4.依据宗法关系,确定贵族的等级区别并形成奴隶制度的各种名分。

  • 第5题:

    简述西周分封国家的文化


    正确答案: 燕国:是周的同姓召公爽的封国,可能原建都于今北京房山县的董家林一带,后迁至蓟,即北京城西南角附近。这是周王朝北疆的一个诸侯大国。
    文化有接受商人的影响,也有保存自己固有独特的色彩,同时还接受了草原的影响以及西边羌人的影响,它本身就是很有包容性的混合体。今天北京附近的燕国所在地,从这里我们看得清清楚楚,里面有商人文化的地盘,有周人文化的地盘,也有土著民族文化的地盘,三者共存;由此可见周人又采取了所谓包容性极强的政策,对于旧日的敌人商人,采取尊敬、合作的态度,对于土著也采取合作、共存的态度,这种精神是很了不起的。

  • 第6题:

    下列西周分封国属于商族后裔的是:()。

    • A、晋国
    • B、宋国
    • C、楚国
    • D、郑国

    正确答案:B

  • 第7题:

    简述西周分封制的特点及其后果。


    正确答案: 特点:一、从分封的布局结构上看,有明显的战略考虑。二、从分封的对象来看,受封的主体是周王室贵族。三、从分封的人口结构上来看,大多数的封国都采取了周族连同其盟友、被征服的商人和土著三者结合的人口组合方式。
    后果:分封制造成了有史以来最大一次移民活动,从而带来了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民族重组与融合。

  • 第8题:

    西周实行分封制,诸侯国以周室同姓为多,异姓较少。主要的封国有()()()()。


    正确答案:齐、鲁、卫、晋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西周分封制的历史作用。

    正确答案: 西周分封制的历史作用主要有三点:
    ①作为一种制度,分封实际承认了包括商人在内的异族人生存的权力。周人并没有把被他们征服的族群全部变成奴隶踩在脚下。在封建各国的同时,周也对商遗民进行了分割,如将“殷民六族”分配给鲁,将“七族”分配给卫,将“顽民”迁移到周等,但成族地分配,只是对强大的商族群体进行拆解,意在消除他们的反抗的力量。殷遗民在周朝社会里,甚至有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如可以按他们的习惯去经商等。周对商遗民尚如此,对其他族群,也不至于太差。另外,周人还有意利用婚姻,广泛地与异性贵族建立稳固的亲戚关系。这些措施最大的好处,是为渐渐消除族群间的仇恨乃至文化界限,提供了前提和保证。因此,分封制的实施,实际完成的是这样一项重大的变革:在一个广大地域上,众多的林立的人群,敉平各自的族姓界限,走向融合。西周王朝的历史功绩在于它“孵化”出一个统一的文化人群,中华民族的基干由此生成,后世一切统一家国社会的建立,都仰仗这一基础。
    ②旨在维护王室统治的分封,实际形成的是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周朝的分封,各诸侯国是有自己的土地:军队、人民的,是实体性的政权存在。王朝要使诸侯有效地捍卫周室,就必须向他们让渡权力,而诸侯要想保证自己的存在,必须捍卫王朝的权益。分封制是一种富于“弹性”的制度,与后代王权专制有重大的差别,那种认为中国自周代就是专制社会的看法是不符合实际的。
    ③分封制是一个激发历史创造力的制度。在周初异性族群林立的情况下,每一个分封出去的国家,必须完全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开辟生存空间。这就必须因地制宜地去寻求自己发展的道路。如在东夷文化区立国的鲁是变俗革礼,地利饶衍的齐国则广开渔盐之利。分封制超出制度本身的意义,是多姿多彩的上古文化局面的开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西周分封制的特点及其后果。

    正确答案: 特点:一、从分封的布局结构上看,有明显的战略考虑。二、从分封的对象来看,受封的主体是周王室贵族。三、从分封的人口结构上来看,大多数的封国都采取了周族连同其盟友、被征服的商人和土著三者结合的人口组合方式。
    后果:分封制造成了有史以来最大一次移民活动,从而带来了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民族重组与融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西周实行分封制,诸侯国以周室同姓为多,异姓较少。主要的封国有()()()()。

    正确答案: 齐、鲁、卫、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西周封国鲁国是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时人称“周礼尽在鲁矣”。《礼记·明堂位》也记载说:“凡四代之服、器、官,鲁兼用之。是故鲁,王礼也,天下传之久矣。”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对山东的影响分别是()
    A

    宗法制礼仪之地

    B

    分封制儒学发源地

    C

    分封制经济大省

    D

    宗法制儒学发源地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阅读下列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分布表,从中得到的正确信息有() ①分封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同姓诸侯多被分封在经济富庶地区 ③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疆域 ④分封制导致诸侯割据混战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西周的分封制与西汉初年的封国制()

    • A、都是中央集权制
    • B、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 C、都是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而实行
    • D、都是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而瓦解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西周初年,主要的封国有()

    • A、鲁
    • B、齐
    • C、宋
    • D、燕

    正确答案:A,B,C,D

  • 第16题:

    西周分封制


    正确答案: 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西周的分封制又称为“封建”、“分土封侯”制,即封邦建国。周灭商后,为了有效的统治被其征服的广大地区,大规模的分封诸侯,派遣王室子弟或其他贵族到各地去建设诸侯国,代表周天子行使对地方的统治权,以拱卫王室。相传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周初分封的诸侯有三类:一是王室子弟。这类诸侯国不仅数量多,所在位置也多为要冲之地,与王室关系密切,是西周诸侯国的主体部分。二是异姓诸侯。这些人虽不是王室子弟,但世代与周人有同盟关系,于是分封他们去建立诸侯国,以诸侯的身份继续为周王室效力,齐国和宋国就属于这种类型。三是古代帝王的后代。这类封国一般比较小,有的只是象征性的,在西周政治中作用不大。西周的封国,有的是原来就建立的,周重新明确了跟它们的关系,有的是经过一番开辟草莱的活动,建筑了城郭宗庙才开始建立起来的。诸侯对天子有隶属关系,有镇守疆土、捍卫王室、交纳赋税、朝觐述职的义务。诸侯在封国内是君主,初封时就是半独立状态,在封国内亦实行分封。国内土地的一部分归诸侯直辖,一部分土地作为采邑分封给他的卿大夫,卿大夫又以同样的情况分土地给士,士直接统治、剥削庶民。分封制也是与宗法制相结合的,就是嫡长子世袭制。从西向东,重要的封国在黄河北岸的是晋、卫、燕,在黄河南岸的许、蔡、陈、宋、曹、鲁、齐。东南最远的吴和建立较晚的秦和郑,后来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国。王室分封宗亲功臣的既定制度,辅以明确天子权力和诸侯义务的周礼约束,决定了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中央王国对地方诸侯的纵向联系加强。同时,西周的诸侯国之间多有同宗共祖的宗亲关系或互通婚姻的姻亲关系,横向关系也较以前密切。从强化中央控制能力和促进地方之间联系两方面看,西周分封制在历史上具有积极意义。

  • 第17题:

    西周分封国家的文化(★燕国)


    正确答案: 燕国:是周的同姓召公爽的封国,可能原建都于今北京房山县的董家林一带,后迁至蓟,即北京城西南角附近。这是周王朝北疆的一个诸侯大国。文化有接受商人的影响,也有保存自己固有独特的色彩,同时还接受了草原的影响以及西边羌人的影响,它本身就是很有包容性的混合体。今天北京附近的燕国所在地,从这里我们看得清清楚楚,里面有商人文化的地盘,有周人文化的地盘,也有土著民族文化的地盘,三者共存;由此可见周人又采取了所谓包容性极强的政策,对于旧日的敌人商人,采取尊敬、合作的态度,对于土著也采取合作、共存的态度,这种精神是很了不起的。

  • 第18题:

    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 A、河南(豫)、河北(冀)
    • B、湖南(湘)、湖北(鄂)
    • C、山东(鲁)、山西(晋)
    • D、广东(粤)、广西(桂)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西周封国鲁国是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时人称“周礼尽在鲁矣”。《礼记·明堂位》也记载说:“凡四代之服、器、官,鲁兼用之。是故鲁,王礼也,天下传之久矣。”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对山东的影响分别是()

    • A、宗法制礼仪之地
    • B、分封制儒学发源地
    • C、分封制经济大省
    • D、宗法制儒学发源地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单选题
    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

    河南、河北

    B

    湖南、湖北

    C

    山东、山西

    D

    广东、广西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西周分封制和主要的封国。

    正确答案: 1、分封制亦称封建,即封邦建国。周王朝为有效统治被征服广大地区,大规模地分封诸侯、代周天子行使地方统治权、分封制与宗法制密切相关,分封制也是分级立宗制。不仅天子分封诸侯,诸侯也要在国内分封。
    2、周初分封的诸侯有王室子弟、异姓功臣和古代帝王之后。
    3、西周的主要封国有卫、陈、宋、鲁、齐、晋、燕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正确答案: (1)周初的分封制:所谓分封制,即周王室在整个统治区内封邦建立各个诸国,各地诸侯王“受民受疆土”,以达到“以藩屏周”的政治目的。周初先后分封了71国,姬姓独居53。其中主要的封国有:鲁、晋、卫、齐、燕、宋、吴等。
    (2)分封制评析:分封的核心内容是授民授疆土。除了“天子建国”的分封外,下面还有“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贰宗”的层层分封。经过大分封,形成了“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统治格局。分封制在当时是进步的,它是从方国林立走向专制帝国的必经阶段。不过,分封制所建立的诸侯国也有它的相对独立性,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周王权力的集中。
    (3)宗法制的内容与作用:所谓宗法制,就是在同一血缘关系的奴隶主贵族中间,按嫡庶、长幼、亲疏的不同,确定尊卑、大小、上下的等级区别。宗法制是从原始社会后期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到西周时才最后形成为严密的政治制度。它的核心内容,是在维护父权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兄权,确保嫡长子继承的世袭特权。
    宗法只适用于同姓贵族,但由于周人同姓百世不婚,就利用婚姻关系把异姓贵族联系起来。周天子称同姓诸侯为伯父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叔舅。这样,国家就宛如一个庞大的家族系统,形成族权和政权的结合。
    宗法制的作用: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的亲疏进行财产和权力再分配的制度,是调和统治者内部关系以便加强统治的制度。
    1.使族权和政权合一,各级贵族有不同的政治地位和经济特权,形成奴隶制国家的体制。
    2.通过宗法制使各级奴隶主牢固树立“尊主”、“敬宗”观念。
    3.以周王为首的姬姓贵族占首要地位,并联合异姓贵族以扩大统治阵营。
    4.依据宗法关系,确定贵族的等级区别并形成奴隶制度的各种名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西周初年,主要的封国有()
    A

    B

    C

    D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