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秦兵马俑坑的发现及意义?

题目

简述秦兵马俑坑的发现及意义?


相似考题
更多“简述秦兵马俑坑的发现及意义? ”相关问题
  • 第1题:

    秦兵马俑在山西被发现。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题:

    三座秦兵马俑各自的象征意义?


    正确答案: 一号坑象征着步兵和车兵联合编组的军阵;二号坑象征着步兵、骑兵、和战车混合编组的军阵;三号坑象征着统领一号坑和二号坑的军事指挥所。

  • 第3题:

    简述发现边塞汉简所反映的情况及意义?


    正确答案: 边塞汉简所反映并不仅仅是边塞地区的情况。在很多方面,西北边塞和全国其他地方的情况是一致的。而且边塞汉简的有些内容,如某些诏书和中央机关发的公文,本来就是面向全国的。因此无论是研究汉代的西北边塞地区,还是全面地研究汉代史,汉简都是十分重要的史料。通过六七十年来对汉简的研究,在汉代的边防设施(包括烽燧制度)、屯田制度、兵制、官制、行政制度(包括文书制度)以及汉代社会的经济、文化和阶级关系等方面,都获得了很多新的知识。

  • 第4题:

    秦兵马俑


    正确答案:①惊人的数目和巨大的体积在世界美术史是罕见的;
    ②造型简练,崇尚写实,面部刻画细致,绘彩逼真,表情丰富,姿态多样;
    ③整个秦俑具有宏伟壮阔的气势,又有活跃变化的动感。

  • 第5题:

    简要说明秦兵马俑出土地点、规模、创作主题思想、艺术成就及历史价值。


    正确答案: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完成统一大业的秦王朝在国都咸阳修建了气势恢宏的宫殿,配合宫苑建筑的大型纪念性雕塑在秦代已相当流行。
    1974年在秦始皇陵东发现了大型陶兵马俑从葬坑,这一发现震动了全世界,被称为世界奇迹。秦王朝存在短暂,对于研究原来掌握材料不多的秦代历史和文化艺术,秦始皇兵马俑坑的发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秦始皇即位之初便穿治骊山,开始为自己营造陵墓。置放兵马俑的地下坑道大约在秦统一中国之前便开始修造,公元前209年项羽领兵攻入咸阳将秦始皇陵区焚毁,置放兵马俑的地下坑道遭到破坏。目前秦始皇陵区共发现共四个俑坑,总面积达25380平方米。兵马俑坑原为土木结构,最大的一号坑面宽九间,四周围绕回廊,前有五个门道,总面积约12600平方米。一号坑为战车与骑兵、步卒混合编队的长方形军阵,估计有兵马俑6000件。二号坑呈平面曲尺形状,为战车和骑兵、弩兵、步兵混合编队的军阵。三号坑面积较小,平面呈凹字形状,有木质战车和持殳的仪仗,当为军队的指挥部。陶制兵马与真人和真马等大或稍大,制作方法为翻模和泥塑兼用,分段制作,先装成粗胎,然后敷以细泥,采用贴塑方法细致刻画眉目须发和衣褶铠甲,塑成后入窑烧制,最后彩绘。有的陶俑至今仍然保留红、绿、蓝、紫、白等色彩。前不久发现的绿面俑便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兴趣。
    陶俑形象多种多样,不仅真实地刻画了人物的外貌,精神气质也有成功的表现。将军俑头戴双卷尾长冠,穿战袍著铠甲,手按宝剑,面相刻画生动传神,脸盘饱满,剑眉隆鼻,双唇紧闭,神态威武刚毅;武官俑头戴单卷长冠,披铠甲,有的一手握武器,一手作指挥状,神态风度与将军俑类似;骑士俑戴圆形介帻,穿窄袖短袍,着齐腰铠甲,精神抖擞立于战马旁边;武士俑或戴帽,或挽髻,或披甲,或仅穿褐袍,或握弓执箭,身材魁梧,振奋昂扬,从外形可推想他们的不同年龄、性格和经历,不同人物、不同身份有着不同的装束打扮,少有雷同。战马昂首直立,竖耳,张口,双目圆睁,仿佛正待命出击,寓动于静,展现雄健的风貌。秦兵马俑坑阵容庞大,组织严整,巨大的规模和恢宏的气势,是秦王朝强盛国力的展现,是秦始皇丰功伟业的赞颂。兵马俑高超的陶器工艺制作和雕塑写实水平,体现出了中国封建社会上升阶段生气蓬勃的时代精神,在中国雕塑发展的历史上具有典范的意义。

  • 第6题:

    简述甲骨文的发现及其意义。


    正确答案:1898年前后,河南省安阳县小屯村附近的农民,在耕作中发现了许多奇特的古代龟甲兽骨,有人称其为“龙骨”。“龙骨”经古董商人之手(如山东潍县商人范春清)被带进了天津和北京,作为一种中药材摆进了各大中药房。当时在京城作国子监祭酒的山东福山人王懿荣因患病抓药,则成为发现和收集“甲骨文”的第一人。1900年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王懿荣自杀。刘鹗购其甲骨萃印为《铁云藏龟》。此后罗振玉、孙怡让王国维及郭沫若等在收集研究甲骨文方面均做出了重大贡献。
    甲骨文的出土是世界文化史上最重大的发现之一。甲骨文的发现在学术上促进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形成,拓宽了古文字学的领域,并且推动了古史的重建;甲骨文又是非常珍贵的艺术品,它的发现对中国艺术史的研究及对现代艺术的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

  • 第7题:

    简述坑槽的处治方法。


    正确答案: 1.路面基层完好,仅面层有坑槽时,按照“圆洞方补、斜洞正补”的原则,划出所需要修补坑槽的轮廓线,其范围应略大于坑槽。
    2.沿所划轮廓线开凿至坑底稳定部分,其深度应略大于坑槽的最大深度。
    3.清理槽底、槽壁的松动部分及粉尘等杂物,并涂刷粘层沥青。
    4.填入沥青混合料并整平。
    5.用小型压实机具压实。如果坑槽较深,应将沥青混合料分两次或三次摊铺和压实。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秦兵马俑坑的发现及意义?

    正确答案: 兵马俑坑在秦始皇陵城外以东1252米处,1974年春,西杨村一批村民打井时发现,当年山西省文物考古部门真是开始发觉,探出总面积12600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的俑坑,编为1号坑,1976年在1号坑北探出2号坑,2号坑西探出3好坑,并在2,3号坑之间发现4号坑。
    兵马俑坑不但出土俑的数量巨大,而且设计的兵种齐全,阵列整齐,形象地在线了当时的阵列,是研究秦代军队阵列的可靠资料。陶俑的制作体现出非常高的指套技术,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俑坑出土的青铜兵器制作精密,在冶金工艺中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同时,兵马俑坑对于秦陵朝向的确定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兵马俑坑是我国的一逼厚重的文化财产,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请简述进入底坑作业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A、必备的工具:厅门钥匙,手电筒;
    B、打开厅门,使厅门固定,将门关至最小开启位置,按外呼验证厅门回路有效;
    C、放好厅门安全警示障碍/护栏,将电梯开至最底层,在电梯内分别按上两个楼层的内呼按钮,把电梯停到上一层:检查乘客;
    D、打开厅门,按下“急停”开关,关闭厅门,按外呼按钮,验证“急停”开关有效;
    E、打开厅门,打开照明开关(如果有照明开关),将厅门固定在开启位置,顺爬梯进入底坑;
    F、将厅门可靠固定在最小的开启位置,开始进行底坑工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秦兵马俑造型特点和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 造型特点简洁明快的艺术风格;而已严谨主题突出;形象写实;陶塑均施彩绘而且色彩配置丰富多样。艺术特点;秦兵马俑阵容规模的庞大体现了强大的冲击力,以使它成为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7000多个风貌大致相同的陶俑在平面上排列铺展成大型军战阵容,这个秩序井然的组合营造出宏伟气势,正是为了表达王权对永恒稳定一统的追求,兵马俑的奇迹更在于艺术之外的更宽泛的社会性文化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三座秦兵马俑各自的象征意义?

    正确答案: 一号坑象征着步兵和车兵联合编组的军阵;二号坑象征着步兵、骑兵、和战车混合编组的军阵;三号坑象征着统领一号坑和二号坑的军事指挥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弧坑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方法。

    正确答案: 焊道末端产生的凹陷,且在后续焊道焊接之前或过程中未被消除的现象称为弧坑。这种凹陷常含有裂纹、缩孔、夹渣等缺陷,因此是一种非常有害的焊接缺陷。产生弧坑的主要原因是:熄弧过快;薄板焊接时电流过大;焊工操作技能差;停弧或收尾时没有填满熔坑等。防止弧坑的措施是:提高焊工操作技能,适当摆动焊条以填满凹陷部分;在收弧处短时停留或做几次环形运条,以继续增加一定量的熔化金属是填满弧坑的好办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秦兵马俑坑的发现及意义?


    正确答案: 兵马俑坑在秦始皇陵城外以东1252米处,1974年春,西杨村一批村民打井时发现,当年山西省文物考古部门真是开始发觉,探出总面积12600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的俑坑,编为1号坑,1976年在1号坑北探出2号坑,2号坑西探出3好坑,并在2,3号坑之间发现4号坑。
    兵马俑坑不但出土俑的数量巨大,而且设计的兵种齐全,阵列整齐,形象地在线了当时的阵列,是研究秦代军队阵列的可靠资料。陶俑的制作体现出非常高的指套技术,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俑坑出土的青铜兵器制作精密,在冶金工艺中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同时,兵马俑坑对于秦陵朝向的确定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兵马俑坑是我国的一逼厚重的文化财产,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 第14题:

    据报道,考古专家在秦兵马俑一号坑首次发现完整的弓弩,其弓弦清晰可见,通过对这件弓弩的研究,获得了许多有用的信息。这些信息的载体是()。

    • A、弓弩
    • B、考古专家
    • C、秦兵马俑一号坑
    • D、秦兵马俑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简述鱼鳞坑的适用条件及设计要求?


    正确答案:适用于地形破碎、土层较薄、不能采用带状整地的坡地。每坑平面呈半圆形,长径0.8—1.5m,短径0.3—0.5m,坑内取土在下沿筑成弧状土埂,高0.2—0.3m(中间高,两端低)。各坑在坡面基本沿等高线布置,上下两行坑口呈“品”字形错开排列。根据设计造林行距和株距,确定坑的行距和穴距,树苗种植在坑内距上沿0.2—0.3m范围,坑两端开挖宽深均为0.2—0.3m的倒“八”字形截水沟。

  • 第16题:

    简述胎动及意义。


    正确答案:胎儿在子宫内冲击子宫壁的活动称胎动。胎动是胎儿情况良好的表现。妊娠12周后可用听诊器经孕妇腹壁听及胎动,孕妇于妊娠18~20周开始自觉胎动,胎动每小时约3~5次。妊娠周数越多,胎动越活跃,但至妊娠末期胎动渐减少。

  • 第17题:

    简述秦兵马俑造型特点和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造型特点简洁明快的艺术风格;而已严谨主题突出;形象写实;陶塑均施彩绘而且色彩配置丰富多样。艺术特点;秦兵马俑阵容规模的庞大体现了强大的冲击力,以使它成为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7000多个风貌大致相同的陶俑在平面上排列铺展成大型军战阵容,这个秩序井然的组合营造出宏伟气势,正是为了表达王权对永恒稳定一统的追求,兵马俑的奇迹更在于艺术之外的更宽泛的社会性文化性。

  • 第18题:

    简述三星堆遗址发现的意义。


    正确答案: 远离中国文明中心(黄河中游地区)的三星堆遗址的发现,颠覆了传统的“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一元论”(中原地区)观点,学术界逐渐确立了“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多元论”的观念“黄河流域摇篮说”-------“满天星斗说”(苏秉琦)东北红山文化太湖流域良渚文化长江中游吴城文化(新干商墓)长江上游三星堆遗址传统夏代大一统国家政体理论到古国(五帝时代)---方国(夏商周三代)---帝国(秦汉)理论。

  • 第19题:

    单选题
    据报道,考古专家在秦兵马俑一号坑首次发现完整的弓弩,其弓弦清晰可见,通过对这件弓弩的研究,获得了许多有用的信息。这些信息的载体是()。
    A

    弓弩

    B

    考古专家

    C

    秦兵马俑一号坑

    D

    秦兵马俑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判断题
    秦兵马俑在山西被发现。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秦兵马俑发现于()。

    正确答案: 1974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长沙马王堆汉墓发现的意义。

    正确答案: 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dai)侯利仓及其家属的墓葬。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东郊。马王堆汉墓的发掘,为研究西汉初期手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其中,墓中女尸经病理解剖表明,虽然经历了2100年,但身体个不问和内脏器官仍然相当完整,且临床医学表明死者深浅患多种疾病和病变,这位研究尸体的保存以及古组织学,古病理学,古代疾病史和中国医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资料。另外,出图了马王堆帛书、汉墓中的乐器都是中国考古学上的重大发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鱼鳞坑的适用条件及设计要求?

    正确答案: 适用于地形破碎、土层较薄、不能采用带状整地的坡地。每坑平面呈半圆形,长径0.8—1.5m,短径0.3—0.5m,坑内取土在下沿筑成弧状土埂,高0.2—0.3m(中间高,两端低)。各坑在坡面基本沿等高线布置,上下两行坑口呈“品”字形错开排列。根据设计造林行距和株距,确定坑的行距和穴距,树苗种植在坑内距上沿0.2—0.3m范围,坑两端开挖宽深均为0.2—0.3m的倒“八”字形截水沟。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