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公元前356年,商鞅进行第一次变法,内容包括哪些? ”相关问题
  • 第1题:

    商鞅变法是秦国统一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请回答,商鞅变法的内容?任答三点即可。


    正确答案: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军功爵 ;废分封行县制;连坐制

  • 第2题:

    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 第一次变法的重点是打击奴隶主贵族的政治势力。整顿户籍,立连坐法防止隐匿坏人;奖励告奸;奖励农业生产;奖励军功。
    第二次变法的重点是废除奴隶制的土地制度。重申“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的禁令;取消分封制,普遍建立郡县制;废除井田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统一度量衡制度。
    通过变法改革,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特别是秦国,改革比较彻底,国势日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

  • 第3题:

    试述商鞅变法的社会背景.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正确答案: 原因:秦在春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落后于关东各大国,贵族保守势力强大,争权夺利,国力薄弱,秦孝公即位,决心彻底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孝公任他为左庶长,开始变法。主要内容:商鞅变法是分两次进行的。第一次开始于公元前359年,第二次于公元前350年。变法涉及内容很多,主要内容:
    (1)政治方面:彻底废除旧的以嬴氏贵族为主体的“世卿世禄”制,建立新的为中央集权所需要的官僚政治制度为重点。
    ①制定二十爵制——废除旧世卿世禄制,根据人们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官吏从有军功的人中选用;
    ②实行县制——废除分封制,以县为地方政区单位;
    ③实行什伍制度——在基层行政单位,居民登记于户籍,分五家为一伍,两伍为什,什伍之内各家互相纠察。
    (2)经济方面:商鞅对经济的改革是以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为重点。
    ①废井田,开阡陌——在全国范围废除井田制度,实行土地私有制度;
    ②重农抑商政策——奖励耕织,凡努力耕织.生产多的,免除徭役;
    ③统一度量衡——颁行标准度量衡器,全国都要严格执行,不得违犯。
    (3)社会方面:主要推行小家庭政策,以利于增殖人口.征发徭役和户口税等。
    意义:商鞅变法,侵犯了贵族们的利益,因之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后商鞅被迫害致死。但通过变法,秦的国势继续发展,为后来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 第4题:

    商鞅的变法是彻底的,其变法内容主要体现在《更法篇》中。


    正确答案:错误

  • 第5题:

    青苗法是以下哪个变法的内容?()

    • A、王安石变法
    • B、戊戌变法
    • C、商鞅变法
    • D、吴起变法

    正确答案:A

  • 第6题:

    商鞅第一次在秦国变法的主要内容有()。

    • A、设立连坐法
    • B、奖励告奸
    • C、奖励农业生产
    • D、奖励军功

    正确答案:A,B,C,D

  • 第7题:

    多选题
    商鞅第一次在秦国变法的主要内容有()。
    A

    设立连坐法

    B

    奖励告奸

    C

    奖励农业生产

    D

    奖励军功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开始商鞅变法。
    A

    公元前356年

    B

    公元前369年

    C

    公元前366年

    D

    公元前359年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公元前356年,商鞅进行第一次变法,内容包括哪些?

    正确答案: (一)颁发法律,制定连坐法,轻罪用重刑;(二)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颁布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三)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特别奖励垦荒;(四)焚烧儒家经典,禁止游宦之民。公元前350年,商鞅又进行第二次变法,进一步从经济和政治上进行改革,内容包括:(一)废除贵族的井田制,「开阡陌封疆」,(二)普遍推行县制,设置县一级官僚机构;(三)迁都咸阳,修建宫殿;(四)统一度量衡制,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五)开始按户按人口徵收军赋;(六)革除残留的戎狄风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两次变法,使得秦国大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名词解释题
    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

    正确答案: 战国中期,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主要内容如下:
    ①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②编户籍,五家为伍,二伍为什,有罪连坐。③奖励耕战,生产粟帛多的,免除徭役;私斗有罪,有军功受爵;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穷困的,连家属罚作官奴婢。④废除贵族特权,宗室没有军功的不给爵位。⑤把乡聚合并设县,由国家直接派官吏治理。此外,还定咸阳为都城,统一度量衡制度。
    作用:秦孝公死后,商鞅遭贵族诬告被杀。商鞅虽死,“秦法未败”,秦国很快强盛起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商鞅在秦国的第一次变法内容包括()。
    A

    整顿户籍,设立连作法,防止隐匿坏人

    B

    奖励告奸

    C

    奖励农业生产

    D

    奖励军功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青苗法是以下哪个变法的内容?()
    A

    王安石变法

    B

    戊戌变法

    C

    商鞅变法

    D

    吴起变法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秦孝公十年(公元前352年),商鞅因变法有功而升为大良造。两年后,商鞅进行第二次变法,进一步改革经济和整治。主要措施有:()。

    • A、推行县制
    • B、废除井田制
    • C、按劳分配制
    • D、统一度量衡

    正确答案:A,B,D

  • 第14题:

    商鞅变法始于()。

    • A、公元前366年
    • B、公元前369年
    • C、公元前359年
    • D、公元前356年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


    正确答案: 战国中期,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主要内容如下:
    ①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②编户籍,五家为伍,二伍为什,有罪连坐。③奖励耕战,生产粟帛多的,免除徭役;私斗有罪,有军功受爵;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穷困的,连家属罚作官奴婢。④废除贵族特权,宗室没有军功的不给爵位。⑤把乡聚合并设县,由国家直接派官吏治理。此外,还定咸阳为都城,统一度量衡制度。
    作用:秦孝公死后,商鞅遭贵族诬告被杀。商鞅虽死,“秦法未败”,秦国很快强盛起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 第16题:

    简述商鞅变法的内容。


    正确答案:(1)经济措施:
    ①废井田、开阡陌。
    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③统一度量衡。
    (2)政治措施:
    ①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
    ②除世卿世禄制,鼓励宗室贵族建立军功。
    ③改革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
    ④推行县制。
    ⑤定秦律,“燔诗书而明法令”。

  • 第17题:

    试论商鞅变法的内容及意义。


    正确答案: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1)改“法”为“律”,扩充了法律内容(2)运用法律手段推行“富国强兵”的措施(3)用法律手段剥夺旧贵族的特权(4)全面贯彻法家的“以法治国”和“明法重刑”主张,强调轻罪重刑、不赦不宥、刑用于将过、鼓励告奸、实行连坐。
    商鞅变法的意义:商鞅变法是一次极为深刻的社会变革,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过了这一时期其他诸侯国的改革。这次变法不仅给秦国守旧势力以沉重打击,而且为秦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秦国的封建法制也在变法过程中得以迅速发展与完善。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一跃成为七国之首,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 第18题:

    问答题
    商鞅变法是秦国统一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请回答,商鞅变法的内容?任答三点即可。

    正确答案: 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军功爵 ;废分封行县制;连坐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商鞅变法是商鞅在秦国实施的改革,对战国末年秦国的崛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商鞅变法的时间是:()
    A

    公元前354年

    B

    公元前345年

    C

    公元前356年

    D

    公元前365年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多选题
    秦孝公十年(公元前352年),商鞅因变法有功而升为大良造。两年后,商鞅进行第二次变法,进一步改革经济和整治。主要措施有:()。
    A

    推行县制

    B

    废除井田制

    C

    按劳分配制

    D

    统一度量衡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商鞅先后在公元前359年和公元前350年在秦国主持两次变法。根据历史分期,商鞅变法在时间上属于(   )。
    A

    西周时期

    B

    春秋时期

    C

    战国时期

    D

    两汉时期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用法令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和允许自由买卖;
    2、均平田税,訾粟而税;
    3、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建立军功爵制;
    4、实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的政策;
    5、鼓励分居立业,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业,规定成年男子必须与父母分居,另立门户,女子到一定年龄必须出嫁,否则加倍课赋;
    6、实行按人口征收军赋的制度,即人头税,史称“口赋”。
    7、划一度量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公元前359年,法家著名代表人物商鞅在秦国实施变法改革,史称“商鞅变法”。从法律变革角度看,商鞅变法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

    改法为律,扩充法律内容

    B

    用法律手段剥夺旧贵族的特权

    C

    运用法律手段推行“富国强兵”是变法的终极目的

    D

    全面贯彻法家“以法治国”和“明法重刑”的主张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