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古印度法的历史地位。 ”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古印度法中四大种姓的法律地位。


    正确答案: 古印度制度将居民划分为四个种姓,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古印度法律坚持维护这一制度,对印度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第一,二等级是僧侣贵族和武士,掌握祭祀和军政大权,是统治阶级;
    (2)第三等级是普通劳动大众,主要从事农牧业和商业活动;
    (3)第四等级是被雅利安人征服的土著居民,一般从事农业,手工业,渔猎,社会地位最为低下,其中有些属于奴隶。

  • 第2题:

    简述教会法的历史地位。


    正确答案: ①是西欧中世纪三大法律支柱之一。
    ②是西方法律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3题:

    简述巴赫的声乐创作及其历史地位。


    正确答案:巴赫(J.S.Bach,1685—1750)是巴罗克晚期的德国作曲家,在他浩如烟海的作品中,声乐作品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其中主要包括大量的宗教康塔塔和一些世俗康塔塔,以及受难乐、清唱剧和弥撒曲等。在1723年到1729年期间,巴赫为莱比锡几个主要教堂的路德教仪式创作了四套可供整个教会年使用的康塔塔,每套有大约60首,共200多首保存至今。康塔塔在念福音书之后演唱,经常是用音乐对福音书的内容加以评论。巴赫也有一些康塔塔是对自己以前作品的改编。他的很多康塔塔包括以众赞歌的歌词和旋律为基础的乐章。这样的众赞歌康塔塔一般用一首基于众赞歌曲调的合唱开始,并以同一首众赞歌简单的四部和声式的合唱起来结束。中间的乐章通常是咏叹调、重唱和宣叙调,常常改编众赞歌歌词,有时也引用众赞歌的旋律。例如他著名的康塔塔《基督躺在死亡的枷锁中》和《上帝是我们的坚固堡垒》。除了宗教康塔塔,巴赫还写了少量的世俗康塔塔,其中最著名的有《太阳神和牧神的争吵》、《咖啡康塔塔》和《农民康塔塔》。在这些作品中,巴赫运用了一些属于“华丽风格”(galantstylE.的新手法,例如避免精致的伴奏,优雅而平衡地分成两个呼应乐句的旋律等。巴赫的《马太受难乐》和《约翰受难乐》用音乐表现了《圣经》中对耶稣受难过程的描述。它们是为了莱比锡教堂在受难节期间演唱的需要而创作的。在这两首受难乐中,一个独唱男高音担任了福音书叙述者的角色,其它的人物分配给各位独唱者,它们演唱宣叙调和咏叹调。合唱表达群众的的情绪,对情节加以评论,演唱全曲首尾的两个大型乐章以及用四部和声谱写的众赞歌。这些作品实际上已超越了宗教仪式音乐的局限,具有很强的戏剧性,集中体现了巴赫作品中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B小调弥撒》是巴赫晚年用他自己以前创作的作品汇集而成的,创作过程横跨了20多年。它包括了传统的常规弥撒曲中的五个段落,体现了巴赫在拉丁文复调音乐方面的理想。除了天主教仪式音乐的“古代风格”的因素,巴赫在这部作品也混合了一些新的风格,例如《信经》的“在圣灵中”这一句和其它一些咏叹调风格的乐章中,便出现了当时流行的“华丽风格”的因素。总的看来,巴赫可能是想把它写成一部超越教派的、带有普遍的宗教作品,其中汇总了适合宗教音乐创作的各种手法。巴赫的音乐在他死后的很多年中只在他的学生和崇拜者的小圈子里流传。在18世纪末一种新的更加简单明快的古典主义音乐风格兴起后,巴赫的音乐被认为是复杂而臃肿的,因而受到了人们普遍的忽视。对巴赫音乐的全面的再发现开始于19世纪,1802年,尼克拉斯•福克尔的第一部巴赫传记出版,德国作曲家采尔特大力推动了《马太受难乐》的重新上演,1892年,这部沉睡多年的作品终于在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的指挥下在柏林得到公演,此举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对巴赫音乐的兴趣,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从此复兴巴赫的运动就广泛而深入地开展起来。今天,人们终于认识到了巴赫在音乐史上所处的中心地位。他生活在欧洲社会由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转型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在音乐史上也是欧洲古代音乐向近代音乐过渡的重要时期,因此,巴赫不仅是巴罗克音乐的一个辉煌的终点,而且也是后来的西方音乐发展的一个取之不尽的源泉。

  • 第4题:

    问答题
    古印度法中四大种姓的法律地位。

    正确答案: 古印度制度将居民划分为四个种姓,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古印度法律坚持维护这一制度,对印度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第一,二等级是僧侣贵族和武士,掌握祭祀和军政大权,是统治阶级;
    (2)第三等级是普通劳动大众,主要从事农牧业和商业活动;
    (3)第四等级是被雅利安人征服的土著居民,一般从事农业,手工业,渔猎,社会地位最为低下,其中有些属于奴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问答题
    简述古印度法的渊源。

    正确答案: ①吠陀:印度最古老的传世文献,婆罗门教最神圣的经典。
    ②法经:解释并补充吠陀的经典,附属于吠陀。
    ③法典:婆罗门祭司根据吠陀经典、累世传承和古来习俗编成的教法典籍。
    ④国王诏令:在古印度其法律渊源的作用受到宗教轻视,但阿育王的诏令除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伊斯兰法的历史地位。

    正确答案: 1.伊斯兰法是伊斯兰法系的灵魂
    2.伊斯兰法始终是伊斯兰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准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古印度法中四大种姓的法律地位。

    正确答案: 古印度制度将居民划分为四个种姓,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古印度法律坚持维护这一制度,对印度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第一,二等级是僧侣贵族和武士,掌握祭祀和军政大权,是统治阶级;
    (2)第三等级是普通劳动大众,主要从事农牧业和商业活动;
    (3)第四等级是被雅利安人征服的土著居民,一般从事农业,手工业,渔猎,社会地位最为低下,其中有些属于奴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古印度法中四大种姓的法律地位。


    正确答案: 古印度制度将居民划分为四个种姓,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古印度法律坚持维护这一制度,对印度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第一,二等级是僧侣贵族和武士,掌握祭祀和军政大权,是统治阶级;
    (2)第三等级是普通劳动大众,主要从事农牧业和商业活动;
    (3)第四等级是被雅利安人征服的土著居民,一般从事农业,手工业,渔猎,社会地位最为低下,其中有些属于奴隶。

  • 第9题:

    简述古印度法的产生。


    正确答案: 古印度法是伴随着婆罗门教和印度国家的产生而逐渐形成的。公元前1000——公元前600年,印度的氏族制解体,逐渐形成了奴隶制国家。约公元前7世纪,婆罗门教产生,并很快发展成为国教,婆罗门教的经典成为法律的重要渊源。公元前8——公元前3世纪,古印度出现了与法律有直接联系的经典《法经》,标志着古代印度法的正式形成。

  • 第10题:

    简述农政思想的历史地位。


    正确答案:(1)我国传统农业社会所形成的农政思想其核心是:“政绩”观和“勤农”观。
    (2)春秋时期,孔子就把“足食”放在统治者管理国家策略的首位,这是明确的农政言论。儒家一直把人口兴旺、农业发达当作管理国家的政治纲领。
    (3)到唐代,经济昌盛、文化开放,我国再度呈现出东方农业大国的恢弘气象。
    (4)宋元明清时农政思想仍占有很大优势。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古印度法的基本特点。

    正确答案: (1)与宗教密不可分;(2)严格维护种姓制度;(3)是法律、宗教、伦理等各种规范的混合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欧洲联盟法的历史地位。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3题:

    问答题
    简述古印度法的历史地位。

    正确答案: ①在印度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②对周边国家的法律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是印度法系的母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4题:

    问答题
    简述日耳曼法在两欧法律史上的历史地位。

    正确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