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国经济思想史》的诞生的三个阶段。

题目

简述《中国经济思想史》的诞生的三个阶段。


相似考题
更多“简述《中国经济思想史》的诞生的三个阶段。 ”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述对中国经济思想史的认识。


    参考答案:

    (1)总结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说和理论,总结中华文明宝库中丰富的经济思想、提炼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经验与理论之长,这些对于经济改革、政策制定、国情认知、观念变革、企业文化建设等等都有重要作用。
    (2)有利于从深层结构上探究别于西方现代化的发展模式,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历史和经验借鉴。
    (3)注意历史地、客观地、辨证地看待具体的理论和政策问题。
    (4)在尝试借鉴某些理论和政策措施时,应该首先从我国的具体问题出发去分析问题,注意我国和西方国家之间在相关环境和条件方面的差异。既不能食古不化;更不能食洋不化。陈岱孙教授说,西方经济学并不是灵丹妙药,它在西方的成功不一定昭示移植到中国也会成功。
    (5)熊彼特在传世巨著《经济分析史》开篇说,经济分析有三项基本、统计、(经济)理论。其中历史最重要,“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理解任何时代(包括当前)的经济现象。”


  • 第2题:

    简述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及特征。


    正确答案: 我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按照罗斯斯文文托的阶段划分法,他把我国进入起飞的年代定在20世纪50年代,如果剔除十年动乱,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起飞的后期。按照波特的竞争优势发展阶段理论,我国正处于生产要素导向阶段向投资导向阶段过渡的时期。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现阶段的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以下特征:
    1.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2.我国保持了较高的储蓄率和投资率。
    3.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和资本的投入。
    4.我国的产业结构正经历着剧烈的变动。
    5.我国的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正发生深刻的变革。

  • 第3题:

    简述近代中国经济思想发展的四个个阶段。


    正确答案:近代中国是中国经济思想的转变时期。它是中国人逐步接受西方经济思想的影响使之与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相结合,从而产生新的经济思想的过程。从鸦片战争至共和国的建立时期,中国经济思想的演变明显地表现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840~1860年)的经济思想是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继续发展,虽然已有人主张学习西方,发展机器工业,但都没有接触过西方的经济理论。
    第二阶段(1860~1894年)进入了学习西方的实践时期,人们对西方经济制度加深了了解,对西方的经济理论仍然所知不多。
    第三阶段(1895~1919年)西方经济学在中国广泛传播,有些中国学者已经用西方经济理论来观察、分析中国的经济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经济理论和主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开始在中国传播并发生初步的影响。
    第四阶段(1919~1949年)五四以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经济学基本上已和西方接轨。

  • 第4题:

    简述《中国经济思想史》的诞生的三个阶段。


    正确答案:1.新中国成立前50年为草创起步阶段。
    2.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为学科建立基业阶段。
    3.改革开放以后至今为开始初步繁荣发展阶段。

  • 第5题:

    简述剪辑的三个阶段。


    正确答案: 1、准备:修改脚本,准备设备;
    2、编辑:归整挑选镜头,组合排列镜头;
    3、检查:检查意义表达,画面声音,逻辑表达。

  •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近代中国经济思想发展的四个个阶段。

    正确答案: 近代中国是中国经济思想的转变时期。它是中国人逐步接受西方经济思想的影响使之与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相结合,从而产生新的经济思想的过程。从鸦片战争至共和国的建立时期,中国经济思想的演变明显地表现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840~1860年)的经济思想是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继续发展,虽然已有人主张学习西方,发展机器工业,但都没有接触过西方的经济理论。
    第二阶段(1860~1894年)进入了学习西方的实践时期,人们对西方经济制度加深了了解,对西方的经济理论仍然所知不多。
    第三阶段(1895~1919年)西方经济学在中国广泛传播,有些中国学者已经用西方经济理论来观察、分析中国的经济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经济理论和主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开始在中国传播并发生初步的影响。
    第四阶段(1919~1949年)五四以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经济学基本上已和西方接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对管理思想史的研究总体上可分为()阶段。
    A

    两个

    B

    三个

    C

    四个

    D

    五个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中国经济思想史》的诞生的三个阶段。

    正确答案: 1.新中国成立前50年为草创起步阶段。
    2.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为学科建立基业阶段。
    3.改革开放以后至今为开始初步繁荣发展阶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歌剧诞生的阶段和过程。

    正确答案: 16世纪末,在佛罗伦萨贵族的文艺沙龙里,聚集着贵族群中的人文主义者,他们受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热衷于古希腊、罗马艺术的研究,古老的歌曲用希腊字母谱记载,没有人会唱,伽利莱伊作了研究,从中得到启示,他取材于但丁的神曲中的地狱篇的诗,仿效古希腊单声部旋律的歌调形式,谱写成单音歌调乐曲,用中提琴伴奏,这种大胆的尝试,为歌剧形式的确立做了贡献,在此基础上,为了实现复兴希腊悲剧艺术的理想,诗人里努契尼根据有关阿波罗的神话,撰写《达芙妮》的脚本,由佩里谱曲,于1597年演出,这是第一部有记载的歌剧。里努契尼和佩里再次合作,写了歌剧《犹丽狄茜》,它作为第一部完整的歌剧作品得以保存下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对管理思想史的研究总体上可分为()阶段。

    A两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


    A

  • 第11题:

    简述歌剧诞生的阶段和过程。


    正确答案:16世纪末,在佛罗伦萨贵族的文艺沙龙里,聚集着贵族群中的人文主义者,他们受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热衷于古希腊、罗马艺术的研究,古老的歌曲用希腊字母谱记载,没有人会唱,伽利莱伊作了研究,从中得到启示,他取材于但丁的神曲中的地狱篇的诗,仿效古希腊单声部旋律的歌调形式,谱写成单音歌调乐曲,用中提琴伴奏,这种大胆的尝试,为歌剧形式的确立做了贡献,在此基础上,为了实现复兴希腊悲剧艺术的理想,诗人里努契尼根据有关阿波罗的神话,撰写《达芙妮》的脚本,由佩里谱曲,于1597年演出,这是第一部有记载的歌剧。里努契尼和佩里再次合作,写了歌剧《犹丽狄茜》,它作为第一部完整的歌剧作品得以保存下来。

  • 第12题:

    简述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正确答案:中国经济思想史是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历史发展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历史上人们关于经济问题的思想,理论以及对政府的经济方针、政策、措施、方法的主张和观点。

  • 第13题:

    论述西周到宋元时期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关于农业和商业关系思想的演变。


    正确答案:西周统治者非常重视和强调农业生产,把重农作为基本国策。但重农的同时绝不轻商,肯定农、工、商、虞都是社会所必需的,说明西周还没有抑制工商的思想。
    荀子说:“士大夫众则国贫。工商众则国贫„„故田野县鄙者,财之本也。”(《荀子•富国》)荀于是古代中国真正的重农主义者,肯定农业是财富创造的直接而唯一的根源。为增加国民财富,荀子主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工商业。春秋战国以来对待工商业的态度,在荀子这里才起了显著变化,形成一种重农抑工商的新趋势。但是,荀子不根本否定工商的社会职能。商鞅重农,以发展农业生产为富国的唯一途径,但他把农看作是为战服务的,把农战政策看作是实现国富兵强的唯一政策。在提倡重农的同时,又主张对工商业加以禁限、打击,他提出了一系列严厉措施,包括限制商人经营范围、加重商人所负担的徭役等。主张对农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征收更重的税,主张“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商君粟•外内》),“重关市之赋”(《商君书•垦令》)。为维护农业,商鞅还提出了事本禁末、重农抑商的农商本末关系论。韩非重农抑商思想和李悝、商鞅一脉相承,但却更深刻。他明确地把“末”解释为工商业,进一步明确农和工商是本末的关系,针对它们之间的矛盾,提出了重农抑工商的主张。《管子》的经济思想还具有全面性,既重视农业在创造财富中的的基础地位,同时又看到林、矿、工在创造财富中的作用和商业对创造财富的促进作用,在农商关系方面,重农而不轻商。
    汉初为了恢复濒于崩溃的国民经济,巩固新生的地主阶级政权,重农抑商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和强化。桑弘羊是中国古代重商理论的倡议者。桑弘羊否定农业是创造财富唯一来源的观点,提出商业致富论。东汉时期的王符对于以往的农本商末的思想进行了新的解释,他认为农、工、商各有其本末,并非凡农皆本,凡工商皆末。唐、宋、元时期商品经济空前发展,思想家在逐渐否定和批判传统“讳言财利”思想的基础上,纷纷重视商业经济,并出现了许多崇富的观点主张。

  • 第14题:

    问答题
    论述西周到宋元时期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关于农业和商业关系思想的演变。

    正确答案: 西周统治者非常重视和强调农业生产,把重农作为基本国策。但重农的同时绝不轻商,肯定农、工、商、虞都是社会所必需的,说明西周还没有抑制工商的思想。
    荀子说:“士大夫众则国贫。工商众则国贫„„故田野县鄙者,财之本也。”(《荀子•富国》)荀于是古代中国真正的重农主义者,肯定农业是财富创造的直接而唯一的根源。为增加国民财富,荀子主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工商业。春秋战国以来对待工商业的态度,在荀子这里才起了显著变化,形成一种重农抑工商的新趋势。但是,荀子不根本否定工商的社会职能。商鞅重农,以发展农业生产为富国的唯一途径,但他把农看作是为战服务的,把农战政策看作是实现国富兵强的唯一政策。在提倡重农的同时,又主张对工商业加以禁限、打击,他提出了一系列严厉措施,包括限制商人经营范围、加重商人所负担的徭役等。主张对农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征收更重的税,主张“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商君粟•外内》),“重关市之赋”(《商君书•垦令》)。为维护农业,商鞅还提出了事本禁末、重农抑商的农商本末关系论。韩非重农抑商思想和李悝、商鞅一脉相承,但却更深刻。他明确地把“末”解释为工商业,进一步明确农和工商是本末的关系,针对它们之间的矛盾,提出了重农抑工商的主张。《管子》的经济思想还具有全面性,既重视农业在创造财富中的的基础地位,同时又看到林、矿、工在创造财富中的作用和商业对创造财富的促进作用,在农商关系方面,重农而不轻商。
    汉初为了恢复濒于崩溃的国民经济,巩固新生的地主阶级政权,重农抑商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和强化。桑弘羊是中国古代重商理论的倡议者。桑弘羊否定农业是创造财富唯一来源的观点,提出商业致富论。东汉时期的王符对于以往的农本商末的思想进行了新的解释,他认为农、工、商各有其本末,并非凡农皆本,凡工商皆末。唐、宋、元时期商品经济空前发展,思想家在逐渐否定和批判传统“讳言财利”思想的基础上,纷纷重视商业经济,并出现了许多崇富的观点主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5题:

    问答题
    简述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及特征。

    正确答案: 我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按照罗斯斯文文托的阶段划分法,他把我国进入起飞的年代定在20世纪50年代,如果剔除十年动乱,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起飞的后期。按照波特的竞争优势发展阶段理论,我国正处于生产要素导向阶段向投资导向阶段过渡的时期。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现阶段的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以下特征:
    1.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2.我国保持了较高的储蓄率和投资率。
    3.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和资本的投入。
    4.我国的产业结构正经历着剧烈的变动。
    5.我国的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正发生深刻的变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问答题
    简述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正确答案: 中国经济思想史是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历史发展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历史上人们关于经济问题的思想,理论以及对政府的经济方针、政策、措施、方法的主张和观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问答题
    试述对中国经济思想史的认识。

    正确答案: (1)总结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说和理论,总结中华文明宝库中丰富的经济思想、提炼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经验与理论之长,这些对于经济改革、政策制定、国情认知、观念变革、企业文化建设等等都有重要作用。
    (2)有利于从深层结构上探究别于西方现代化的发展模式,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历史和经验借鉴。
    (3)注意历史地、客观地、辨证地看待具体的理论和政策问题。
    (4)在尝试借鉴某些理论和政策措施时,应该首先从我国的具体问题出发去分析问题,注意我国和西方国家之间在相关环境和条件方面的差异。既不能食古不化;更不能食洋不化。陈岱孙教授说,西方经济学并不是灵丹妙药,它在西方的成功不一定昭示移植到中国也会成功。
    (5)熊彼特在传世巨著《经济分析史》开篇说,经济分析有三项基本、统计、(经济)理论。其中历史最重要,“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理解任何时代(包括当前)的经济现象。”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