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丘浚“自为”的人性论。 ”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荀子的人性论观点。
    (1)荀子提出了与孟子“性善”论截然相反的“性恶”论的观点。
    (2)他认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质朴的一种自然属性。表现为“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所以人性就是“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
    (3)人性的“善”则是后天人为(即“伪”)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善”是后天环境和教化学习的结果,“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才,谓之伪”。先天赋予的“性”和后天学事的“伪”是一对矛盾,要解决矛盾通过“化性起伪”,就是通过学、事而改变“性”。“性”和“伪”是对立统一的,“无性则伪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只有做到“性伪合,然后圣人之名一”。
    (4)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有极大的区别,但就通过所谓的“圣王之教”来教育感化民众这一目的而言,他们又是一致的。

  • 第2题:

    下面哪个不属于四大才子()

    • A、解缙
    • B、王桐乡
    • C、丘浚

    正确答案:A

  • 第3题:

    海南历史上四大才子是指()。

    • A、王佐
    • B、海瑞
    • C、张岳崧
    • D、丘浚
    • E、符确

    正确答案:A,B,C,D

  • 第4题:

    在海南古代中被称为“海南双壁”的是()。

    • A、王佐
    • B、姜唐佐
    • C、丘浚
    • D、海瑞

    正确答案:C,D

  • 第5题:

    简述丘浚安富论。


    正确答案:①养民
    “朝廷之上,人君修德以善其政,不过为养民而已。”“人君之治,莫先于养民。”养民对于统治者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天下盛衰在庶民,庶民多,则国势盛,庶民寡,则国势衰。盖国之有民,犹仓廪之有粟,府藏之有财也。是故为国者,莫急于养民。”
    ②富人的重要性
    “富家巨室,小民之所依赖,国家所以藏富于民者也”“天生众民,有贫有富”“欲夺富与贫以为天下,乌有理哉?”
    ③主张中外通商
    国家富有万国,故无待于海岛之利,然中国之物自足其用,固无待于外夷也,而外夷所用,则不可无中国物也,私通溢出之患,不可绝”。

  • 第6题:

    简述丘浚经济思想的土地问题及具体措施。


    正确答案:从“民多田少”的前提出发谈土地问题,反对井田制与限田、均田等办法,认为这些措施“拂人情而不宜于土俗”。提出一种“配丁田法”,其基本原则“因其已然之俗而立未然之限,不追咎其既往而惟限制其将来”。
    具体措施:丘浚试图通过土地买卖形式,影响土地的再分配。

  • 第7题:

    简述董仲舒的人性论。


    正确答案: 1)性善情恶论这是他从天人关系直接推导出的。“天人同类”天有阴阳,与此相似,人身上也存在着贪、仁两种性。董仲舒把“仁”叫性,把“贪”称为情欲,就是说人身上同时存在着可导向善的性和导向恶的情,因此董仲舒提出要人们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主动弃恶向善。
    2)性待善论(性未善论)。
    A.董仲舒认为人性虽包含于善的素质,但不经过教化还不能成为善只能说人性待善。
    B.为统治者进行道德教化提供理论依据,要达到性善,必须经过圣王的教育,而担当教育者的责任就是封建统治者,圣王的任务就是“继天成性”既奉天命教化百姓,使百姓成为善良的人。
    3)性三品论董仲舒在人性论问题上,提出了性三品说,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圣人之性是在于仁,天生的善,斗筲之性是天生的恶,都是不可改变的,因此,也可以不叫做性,只有中民之性,可以进经过教化成为善性,可以叫做性。总之,董仲舒的人性论为君王统治人民提供了理论依据,因为君王的任务是遵从天意,统治民众的重要的工作是教化民众,使他们向善。

  • 第8题:

    明初著名学者丘浚认为:“食货者,生民之本也。„„人各持所有于市之中而相交易焉,以其所有,易其所无,各求得其所欲而后退,则人无不足之用。”下列观点与丘浚一致的是()

    • A、重视农业
    • B、工商皆本
    • C、富国强兵
    • D、重农抑商

    正确答案:B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扬雄人性论的内容。

    正确答案:
    扬雄是汉朝道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者,其人性论立足前人,立论较之前人更加全面。
    (1)学习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扬雄在综合前辈人性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性善恶混的观点。他指出:“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善恶混不是说善恶不分,而是说善恶混杂,即人性中不仅有善的因素,还有恶的因素,其发展有两种可能:成为善人或成为恶人。后天的“修”决定了其发展方向。他在《学行》中指出“习非”可以“胜是”,“习是”可以“胜非”,“学则正,否则邪”。由此可见,学习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2)善恶是兼承于人性中的对立因素
    扬雄的人性论继承了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观点。尽管其对人性本质的阐释,仍没有摆脱承认天赋道德的思想体系,但是它综合了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立论更为全面;也不同于“性三品”说所说的上品性善、下品性恶、中品可恶可善的机械划分,而主张善恶是兼承于人性中的对立因素,人人皆有善有恶,人人都可为善为恶,承认转化的可能性。特别是在强调环境与教育的决定作用方面,具有更充分的理论前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丘浚“自为”的人性论。

    正确答案: “人之所为人,资财以生,不可一日无焉者也。所谓财者,谷与货而已。谷所以资民食,货所资民用。有食有用,则民有以为生养之具,而聚居托以相安矣。”
    “人心好利,无有纪极,财者,人之所同欲也,通商牟利之事,断不能绝,虽律有明禁,但利之所在,民不畏死,若官府禁之,非徒无其利,而又有害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丘浚经济思想的财政问题。

    正确答案: (一)国家预算。
    主要以年份的(亦即预算执行的前一年份)实际财政收入为预算编造基础。
    (二)反对重复征课。
    以酒税为例,谷麦既税,用谷为酒就不应再税。
    (三)重视审计与会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丘浚安富论。

    正确答案: ①养民
    “朝廷之上,人君修德以善其政,不过为养民而已。”“人君之治,莫先于养民。”养民对于统治者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天下盛衰在庶民,庶民多,则国势盛,庶民寡,则国势衰。盖国之有民,犹仓廪之有粟,府藏之有财也。是故为国者,莫急于养民。”
    ②富人的重要性
    “富家巨室,小民之所依赖,国家所以藏富于民者也”“天生众民,有贫有富”“欲夺富与贫以为天下,乌有理哉?”
    ③主张中外通商
    国家富有万国,故无待于海岛之利,然中国之物自足其用,固无待于外夷也,而外夷所用,则不可无中国物也,私通溢出之患,不可绝”。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海南第一个举人是()。

    • A、海瑞
    • B、姜唐佐
    • C、符确
    • D、丘浚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简述孔孟荀人性论的区别。


    正确答案: (1)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所以重视后天的社会环境,以此做为人性分析基础。
    (2)孟子认为人皆有四端之心,这是不学而成的良知良能,四端经由涵养即成仁义礼智四德,所以人性善。
    (3)荀子认为生之谓性,不学成能,不事而成的是人的自然需求,如饥餐渴饮。顺此而为必会产生争夺,造成恶果,所以要隆礼重法,化性起伪。

  • 第15题:

    古代海南人中官做得最大的是()

    • A、丘浚
    • B、海瑞
    • C、苏东坡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15世纪的思想家丘浚在《大学衍义补》中提出:“善于富国者,必先理民之财,而为国理财者次之。”“民自为市,则物之良恶,钱之多少,易以通融,准折取舍。”其蕴含的经济思想是()。

    • A、自由经济
    • B、国家干预
    • C、工商皆本
    • D、重农抑商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简述丘浚货币与利息的观念。


    正确答案:(一)以白银为基础的三本位制
    白银只作巨额支付之用,也担负了稳定铜钱或纸币兑换购买力的功能,将铜钱或纸币兑换比率“钉住”在白银之上。
    (二)利息
    反对国家从事货币贷放业务并谴责这种作法是不义的行为。相反,私人从事货币贷放却是正义而合理的,政府应该加以保护。

  • 第18题:

    简述丘浚“自为”的人性论。


    正确答案: “人之所为人,资财以生,不可一日无焉者也。所谓财者,谷与货而已。谷所以资民食,货所资民用。有食有用,则民有以为生养之具,而聚居托以相安矣。”
    “人心好利,无有纪极,财者,人之所同欲也,通商牟利之事,断不能绝,虽律有明禁,但利之所在,民不畏死,若官府禁之,非徒无其利,而又有害焉”。

  • 第19题:

    简述孟子人性论的基本观点。


    正确答案: 孟子用来论证“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他的抽象的天赋道德的“性善说。”“善”即行为符合道德要求,孟子认为“善”是人生而俱来的本性。他说:“仁义礼智,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认为,人生来都有一种最基本的共同天赋本性,这就是“不忍之心”,或者说对别人的“同情心”。古代帝王所以有“仁”政,那就是因为他有“不忍之心”。除此之外,人还有其他的天赋本性,即“四端”。
    (1)“四端”
    “四端”即四种道德观念的萌芽。“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犹其有四体也”这四种“心”,就是孟子说明天赋道德观念和论证人性本善的根据。孟子甚至认为,人跟禽兽的差别极其微小,仅仅在于人是有这些“心”和“仁义”等道德观念。因此,如果没有这四种“心”,就不能算作人。
    (2)“大体”与“小体”
    “大体”指心,即先验的“善性”,“小体”指耳目之欲,即人欲。“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意思是说,“大人”善于保存心中的善性,不使它丧失,并且用“心”来主导耳目之欲,所以是“大人”;而“小人”则不善于保存心中的善性,使它失掉了,而听任耳目之欲无限发展,所以就是“小人。”但在实践中,孟子严格区分“君子(大人)”和“小人”,认为“仁、义、礼、智”这些善行,只有“君子”能保存、能恢复,而“小人”是不会保存,也不可能恢复的。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丘浚听民自为论。

    正确答案: 他认为自秦汉以来,成功的发展经济的政策都是“听民自为”的,所以反对由国家规定田制及对私人占地施加种种的限制,认为这些做法都是徒劳无益的。在对待工商业、市场等问题上,他明确主张“苟民自便,何必官为”,主张“民自为市”,反对侵犯富人和商人的利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丘浚《五指参天》的主要特色在于(  )。
    A

    写景细腻

    B

    气势非凡

    C

    立意高远

    D

    想象出奇


    正确答案: A
    解析:
    《五指参天》以指、掌、臂,这些五指山形的特征为主线,用非凡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极写五指山的高峻与瑰伟。中间两联分别以夜晚的星斗、早晨的烟霞、雨后的玉笋、当空的皓月等与五指山相联想,瑰丽而雄伟,在一种大胆浪漫想象中将五指山的高峻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所以说它主要的特色在于想象出奇。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丘浚经济思想的土地问题及具体措施。

    正确答案: 从“民多田少”的前提出发谈土地问题,反对井田制与限田、均田等办法,认为这些措施“拂人情而不宜于土俗”。提出一种“配丁田法”,其基本原则“因其已然之俗而立未然之限,不追咎其既往而惟限制其将来”。
    具体措施:丘浚试图通过土地买卖形式,影响土地的再分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海角天涯胜迹联》的作者是(  )。
    A

    程哲

    B

    丘浚

    C

    李求真

    D

    叶剑英


    正确答案: A
    解析:
    《海角天涯胜迹联》由李求真所作。李求真,1935年生,广东五华人。楹联艺术研究者。海南省楹联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楹联学会常务理事。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丘浚关于犯罪的根源。

    正确答案: 明人丘浚认为:"天下之治乱,验于风俗之厚薄、衣食之有无。骨肉相残多,其风俗之偷也可见;盗贼之劫掠者众,其人之穷也可知",因此要预防犯罪,必须"养民"、"富民"。儒家伦理法思想关于这一问题的理论不外是:人的本性中有某种受外界引诱而滑向犯罪的质素,若不加控制,必致犯罪;预防犯罪之道不外两者,一是"富民"即"使民有恒产",二是"教民"即道德教化。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