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古人用十二地支纪时,其中子时是指23点至1点,辰时是指7点至9点,午时是指11点至13点。(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消化道是指( )。

    A.口腔至十二指肠
    B.口腔至胃
    C.食管至十二指肠
    D.空肠以下的部分

    答案:D
    解析:
    上消化遒由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组成。下消化道由空肠、回肠和大肠组成。故答案为D。

  • 第2题:

    古人用十二地支记辰,即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用地支表示。请问7-9点、13-15点、17-19点分别是()

    • A、辰时
    • B、已时
    • C、午时
    • D、未时
    • E、酉时

    正确答案:A,D,E

  • 第3题:

    下消化道是指()。

    • A、口腔至十二指肠
    • B、口腔至胃
    • C、食管至十二指肠
    • D、空肠以下的部分

    正确答案:D

  • 第4题:

    古人用地支来表示时间。一天十二个时辰,17时至19时为()。

    • A、未时
    • B、酉时
    • C、申时
    • D、戌时

    正确答案:B

  • 第5题:

    中午11点至1点是()。

    • A、巳时
    • B、午时
    • C、子时
    • D、戌时

    正确答案:B

  • 第6题:

    多选题
    中国古代所说的“子时”是指现在的(  )。
    A

    23时24时

    B

    24时至1时

    C

    23时至1时

    D

    12时至1时


    正确答案: C,D
    解析:
    以十二地支分别代表一个时辰,一个时辰为两个小时,分别为:子时是指23点至凌晨1点;丑时指1时至3时;寅时指3时至5时;卯时指5时至7时;辰时是指7时至9时;巳时是指9时至11时;午时是指11时至13时;未时是指13时至15时;申时是指15时至17时;酉时是指17时至19时;戌时是指19时至21时。

  • 第7题:

    单选题
    下消化道是指()。
    A

    口腔至十二指肠

    B

    口腔至胃

    C

    食管至十二指肠

    D

    空肠以下的部分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判断题
    古人用十二地支纪时,其中子时是指23点至1点,辰时是指7点至9点,午时是指11点至13点。(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经文(272)条曰“少阳病欲解時,從寅至辰上”,其意是指:()
    A

    少阳病,從寅至辰时,病将自愈

    B

    少阳病,從寅至辰时,病易自愈

    C

    少阳病,從寅至辰时服药,病易愈

    D

    少阳病,從寅至辰时服药,病才能愈

    E

    少阳病,從寅至辰时,病本易解,此时药物更易于取效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古人用十二地支记辰,即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用地支表示。请问7-9点、13-15点、17-19点分别是()
    A

    辰时

    B

    已时

    C

    午时

    D

    未时

    E

    酉时


    正确答案: E,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古人用十二地支记辰,即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用地支表示。请问7-9点、13-15点、17-19点分别是()。

    A.辰时
    B.已时
    C.午时
    D.未时
    E.酉时

    答案:A,D,E
    解析:
    古人用十二地支记辰,即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用地支表示。7-9点、13-15点、17-19点分别是辰时、未时、酉时。

  • 第12题:

    上消化管是指()

    • A、口腔至食管
    • B、口腔至胃
    • C、口腔至十二指肠
    • D、口腔至空肠
    • E、口腔至回肠

    正确答案:C

  • 第13题:

    我国古代用地支记时,地支记时是用当地时间,每天十二个时辰,一天中的7-9时为辰时,9-11时为巳时,11-13为午时,13-15为未时。现在,地支记时在我国民间还有应用。小王的出生地:北京,出生时间:2013年3月28日11时05分,若按地支记时,小王的出生时间是()

    • A、辰时
    • B、未时
    • C、午时
    • D、巳时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经文(272)条曰“少阳病欲解時,從寅至辰上”,其意是指:()

    • A、少阳病,從寅至辰时,病将自愈
    • B、少阳病,從寅至辰时,病易自愈
    • C、少阳病,從寅至辰时服药,病易愈
    • D、少阳病,從寅至辰时服药,病才能愈
    • E、少阳病,從寅至辰时,病本易解,此时药物更易于取效

    正确答案:E

  • 第15题:

    多选题
    古人用十二地支记辰,即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用地支表示。请问7~9点、13~15点、17-19点分别是(     )。
    A

    辰时

    B

    巳时

    C

    午时

    D

    未时

    E

    酉时


    正确答案: C,A
    解析:

  • 第16题:

    单选题
    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下列关于十二时辰分别所指的时间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夜半”指前日夜11时至当日凌晨1时

    B

    “鸡鸣”指凌晨3至5时

    C

    “隅中”指上午9至11时.

    D

    “晡时”指每天的15至17时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7题:

    单选题
    《素问·金匮真言论》中"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其中"平旦至日中"指的是()
    A

    卯时至午时

    B

    午时至酉时

    C

    酉时至子时

    D

    子时至卯时

    E

    辰时至午时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单选题
    上消化道是指()
    A

    口腔至食管

    B

    口腔至咽

    C

    口腔至胃

    D

    口腔至十二指肠

    E

    口腔至空肠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中午11点至1点是()。
    A

    巳时

    B

    午时

    C

    子时

    D

    戌时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