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明清时期我国封建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其成因。 ”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我国人口问题的实质、表现、成因,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及解决的办法。


    正确答案: 我国人口问题的实质:人口问题是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不相适应。
    表现:人口数量多。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人口分布不平衡;人口素质低。包括人的身体素质、人的文化和精神素质。成因:政治原因。在“人多热情高,干劲大”口号的鼓舞下,我国人口严重失控;人口惯性。我国1953—1957年,1963—1973年两次生育高峰,为我国人口周期性高速增长奠定了基础。
    影响:大量新增人口消耗掉了物质生产的新增部分,也就降低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大量新增人口日后必然会带来严重的就业问题;我国人口文化程度低,必将对现代化建设产生不利影响;我国老龄群体迅速扩大,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也对经济的发展,对老年人的赡养及人们的家庭生活带来重要的影响。
    解决办法:控制人口数量。严格实行计划生育(强化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少生优生,不早育超生);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对计划生育的认识,强化管理。提高人口素质,主要是文化素质;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减轻就业压力,缓解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矛盾。

  • 第2题:

    简述我国唐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特征及异同


    正确答案:(1)唐代:a.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分工更发达了,经济作物和以它为原料的手工业都有了很大发展。
    B.国内市场的繁荣和对外贸易的扩大,南北交通条件的改善,推动了城市这种经济中心的发展,近代型的商业城市开始出现。
    C.商业组织和经营技术也有显著的变化,包括商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和地区间联系的加强,商品运输和储存手段的相应发展等。
    (2)宋代:北宋统治阶级采取安定社会秩序、奖励生产的措施,使封建经济从唐末的严重破坏中得到休养生息。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促使手工业和商业得以迅速发展,经济再度回升。在宋代,商业经营方式也较前朝有着显著的不同。唐代保留着秦汉以来的坊市商业制度,都市的贸易时间仍有严格的管制,官府对市肆的干涉也比较多。宋代打破了坊市的束缚,住宅和商业区的围墙被废除,而且可在大街小巷临街开设店铺,形成了居民住宅与商业店铺混杂交错的局面,各行业自由买卖,自由竞争,商业活动有了更广泛的活动余地。

  • 第3题:

    简述我国竞技体育的两个高潮及其成因。


    正确答案: 新中国的第1、2届全运会分别举办于1959年和1965年.这两届全运会代表着新中国克技体育发展的前两次高潮。
    第一届全运动会:10658人参加,664人844次刷新106项全国纪录。7人4次打破世界纪录
    第二届全运动会:331人469次刷新130项全国纪录,24人4次打破9项世界纪录
    原因:
    1、新中国成立后,以“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为基本任务,以“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为基本方针的体育发展思路。遵循这一思路,同时结合学习苏联的体育经验,逐步建立了中国体育的组织机构和制度。群众体育广泛开展的基础上,我国运动技术水平也得到极大提高,创造了一批优秀的运动成绩。
    2、经过60——63年三年的调整、改革、充实、提高。我国的竞技体育队伍得到了切实的休整,保证了重点项目,维护了特色项目,运动队伍更加精干,伤病员逐年减少。随着国民经济状况的全面好转,在全国各行各业以此为契机力图创造一个新的发展跃进局面的氛围下,国家给竞技体育队伍恢复了比优裕的物质条件,也对竞技体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从1963年至1966年上半年,经过竞技体育全体人员的艰辛努力,竞技体育发展进入了建国后的第二个高潮。

  • 第4题:

    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其主要标志是文字狱。


    正确答案:错误

  • 第5题:

    明清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特点是()①封建制度渐趋衰落②君主专制日趋强化③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D

  • 第6题:

    在我国()时期以豪华宫廷大宴为标志的中国烹饪达到封建时代的最高水平。

    • A、商周
    • B、秦汉
    • C、唐宋
    • D、明清
    • E、元明

    正确答案:D

  • 第7题:

    简述明清时期我国封建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其成因。


    正确答案: (1)主要特点:
    ①封建经济达到顶峰:边疆地区获得开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农业生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农业生产发展;手工业进步;商业繁荣。
    ②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明中后期,在江南一些地区,一些生产部门,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在清代,手工工场规模扩大,部门和地区增多,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2)成因:
    ①生产力的发展(技术、工具等)
    ②生产关系调整(更名亩,一条鞭法、地丁银等)
    ③有利的社会环境(政治稳定,国家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④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地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

  • 第8题:

    我国人口问题的实质、表现、成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解决办法。


    正确答案: 人口问题的成因:第一,政治原因。人口在我国的迅速增长与我国的政治和政策有直接系。片面宣传人多力量大,对马寅初控制人口的正确主张进行不公正的批判,使我国人口严重失控。人口惯性:我国有两次生育高峰,为人口周期性高速增长奠定了基础。第三,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传统的中国是农业社会,崇尚大家庭制度和多子多福。而医疗卫生的改善,降低了人口的死亡率。我国人口仍处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阶段。
    人口问题的实质:就是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不相适应。
    人口问题的表现:人口数量多,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人口分布不平衡,人口素质包括人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
    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1、大量新增人口消耗掉了物质生产的新增部分,也就降低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2、大量新增人口日后必然会带来严重的就业问题。
    3、我国人文化程度低,必将对现代化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4、我国人口老龄群体迅速扩大,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也对经济的发展,对老年人的赡养及人们的家庭生活带来重要影响。
    解决的具体办法:
    一、是控制人口数量。严格实行计划生育。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对计划生育的认识,加强管理;
    二、是大力提高人口的文化素质。
    三、是大力发展经济,缓解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之间的矛盾。

  • 第9题:

    单选题
    我国封建社会繁荣阶段是(    )。
    A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B

    隋、唐时期

    C

    辽、宋、金、元时期

    D

    明清时期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文书工作有哪些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1)文件的名称、用途、格式作了严格规定;
    (2)文书工作组织已相当完备;
    (3)形成了一套统一系统的文书处理制度;
    (4)公文投递网已发展到相当的规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是明清时期书院管理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官学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明清时期我国封建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其成因。

    正确答案: (1)主要特点:
    ①封建经济达到顶峰:边疆地区获得开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农业生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农业生产发展;手工业进步;商业繁荣。
    ②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明中后期,在江南一些地区,一些生产部门,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在清代,手工工场规模扩大,部门和地区增多,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2)成因:
    ①生产力的发展(技术、工具等)
    ②生产关系调整(更名亩,一条鞭法、地丁银等)
    ③有利的社会环境(政治稳定,国家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④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地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我国公共事业组织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正确答案: 问题:资产配置不合理,资产使用效率不高,资产流失严重。
    成因:认识上的误区;管理体制不顺;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公共事业组织国有资产的特点:公共性、无偿性、消费性、间接性。

  • 第14题:

    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文书工作有哪些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1)文件的名称、用途、格式作了严格规定;
    (2)文书工作组织已相当完备;
    (3)形成了一套统一系统的文书处理制度;
    (4)公文投递网已发展到相当的规模。

  • 第15题:

    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盛世是指()

    • A、两晋时期
    • B、隋唐时期
    • C、两宋时期
    • D、明清时期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明清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请列举这一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典型成就。


    正确答案: 农业:风力水车;手工业:高度发达,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商业:农产品商品化,“商帮”

  • 第17题:

    简述说明清朝满族男子服饰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官员.头戴暖帽或凉帽,有花翎、朝珠,身穿褂,补服、长裤,脚着靴。士庶.头戴瓜皮帽,身着长袍、马褂,掩腰长裤,腰束带,挂钱袋、扇套、小刀、香荷包、眼镜盒等,脚着白布袜、黑布鞋。

  • 第18题:

    简述明清时期来台的三类画家及其代表人物?


    正确答案:当时来台的书画家主要有三类:一是奉朝廷之命来台治理的朝廷命官,如沈保桢、刘铭传、唐景崧等。一是被延聘或流寓来台的画家,如谢管樵、吕世宜等。还有一类由庙宇画师画工组成,包林朝英、林觉、庄敬夫等。

  • 第19题:

    简述明清时期我国招牌广告发展的特点。


    正确答案: 1.招牌广告从北宋时期就比较流行,发展到明清时期,招牌已不再是单调的姓氏或街坊的名字作为内容。而是赋予招牌文字以特定内涵。
    2.在招牌含义上有的选用吉祥如意为主题。
    3.在招牌内容上还采用与商店商品有关的历史故事为主题。

  • 第20题:

    简述明清时期的私家园林代表及其艺术风格。


    正确答案:明时期的代表园林苏州拙政园;特点是建筑物在总体布局上比重小,山水为上,园林可不断分隔空间和变化风景受山水画趣味影响较深具浪漫气息;清时其以园明园和避暑山庄为代表;前者在建筑风格上中西结合;后者犹如山水画般的布局美不胜收;两者全面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审美观。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竞技体育的两个高潮及其成因。

    正确答案: 新中国的第1、2届全运会分别举办于1959年和1965年.这两届全运会代表着新中国克技体育发展的前两次高潮。
    第一届全运动会:10658人参加,664人844次刷新106项全国纪录。7人4次打破世界纪录
    第二届全运动会:331人469次刷新130项全国纪录,24人4次打破9项世界纪录
    原因:
    1、新中国成立后,以“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为基本任务,以“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为基本方针的体育发展思路。遵循这一思路,同时结合学习苏联的体育经验,逐步建立了中国体育的组织机构和制度。群众体育广泛开展的基础上,我国运动技术水平也得到极大提高,创造了一批优秀的运动成绩。
    2、经过60——63年三年的调整、改革、充实、提高。我国的竞技体育队伍得到了切实的休整,保证了重点项目,维护了特色项目,运动队伍更加精干,伤病员逐年减少。随着国民经济状况的全面好转,在全国各行各业以此为契机力图创造一个新的发展跃进局面的氛围下,国家给竞技体育队伍恢复了比优裕的物质条件,也对竞技体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从1963年至1966年上半年,经过竞技体育全体人员的艰辛努力,竞技体育发展进入了建国后的第二个高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及其成因。

    正确答案: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严重落后于工业和其他产业,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
    二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扩大;
    三是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四是城乡消费水平悬殊。
    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演变的历程看,形成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赶超经济发展战略所引起的生产率水平差异;
    第二,传统经济体制造成的城乡分割;
    第三,非农产业发展政策扩大了二元差距。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明清时期我国招牌广告发展的特点。

    正确答案: 1.招牌广告从北宋时期就比较流行,发展到明清时期,招牌已不再是单调的姓氏或街坊的名字作为内容。而是赋予招牌文字以特定内涵。
    2.在招牌含义上有的选用吉祥如意为主题。
    3.在招牌内容上还采用与商店商品有关的历史故事为主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明清时期的私家园林代表及其艺术风格。

    正确答案: 明时期的代表园林苏州拙政园;特点是建筑物在总体布局上比重小,山水为上,园林可不断分隔空间和变化风景受山水画趣味影响较深具浪漫气息;清时其以园明园和避暑山庄为代表;前者在建筑风格上中西结合;后者犹如山水画般的布局美不胜收;两者全面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审美观。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