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世界大战(二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相关问题
  • 第1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以()对峙为标志的世界格局。


    正确答案:美苏两极

  • 第2题:

    关于30年代至二战前国际形势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受到挑战,逐步崩溃
    • B、世界大战的欧、亚策源地形成,局部战争开始
    • C、全世界面临着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威胁
    • D、法西斯同盟与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正确答案:D

  • 第3题:

    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正确答案: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 第4题:

    “二战”前在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的背景中,德国不同于日本的是()

    • A、A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严重冲击
    • B、B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 C、C民族复仇主义思潮泛滥
    • D、D法西斯势力与日俱增

    正确答案:C

  • 第5题:

    世界大战(二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正确答案: 1936年,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世界大战(二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 第6题:

    二战欧洲战争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正确答案: 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

  • 第7题:

    京剧形成的标志是什么?及其形成过程。


    正确答案: 京剧形成的标志是“前三鼎甲”的出现,京剧形成了自己的“皮黄”声腔特色,有了自己特定的剧目,正真在京城舞台上以一种全新的形象确立起来。
    京剧可以说它孕育于1790年徽班进京之时,其间经历了徽秦合流,徽汉合流,然后又吸收了京城流行的秦腔、弋腔、昆腔的艺术优长,形成自己的表演体系,共历时五十余年,最终在1840年前后形成。

  • 第8题:

    填空题
    二战期间,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是《()》的签署 。

    正确答案: 联合国家宣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芦沟桥事变标志着()
    A

    国共两党正式合作抗日

    B

    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C

    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D

    中国的抗日战争爆发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二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正确答案: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世界大战(二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什么?德国法西斯头子叫什么名字?他组织的政党叫什么?

    正确答案: ①标志:1933年希特勒一上台就着手建立法西斯恐怖独裁统治。(二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②希特勒。
    ③纳粹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20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改变了历史发展的面貌,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请回答下列问题(4)二战后形成的“新的世界格局”是指什么?这一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两极格局,苏联解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芦沟桥事变标志着()

    • A、国共两党正式合作抗日
    • B、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 C、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 D、中国的抗日战争爆发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招贴广告的前史阶段是指()

    • A、1866年之前
    • B、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
    • C、两次世界大战期间
    • D、二战前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二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 A、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
    • B、希特勒任总理后,德国走上独裁扩张的道路
    • C、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放手扩军备战
    • D、德军开进莱茵不设防区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二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正确答案: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 第17题:

    世界大战(二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什么?德国法西斯头子叫什么名字?他组织的政党叫什么?


    正确答案: ①标志:1933年希特勒一上台就着手建立法西斯恐怖独裁统治。(二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②希特勒。
    ③纳粹党。

  • 第18题:

    20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改变了历史发展的面貌,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请回答下列问题(4)二战后形成的“新的世界格局”是指什么?这一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两极格局,苏联解体

  • 第19题:

    二战期间,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是《()》的签署 。


    正确答案:联合国家宣言

  • 第20题:

    问答题
    世界大战(二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正确答案: 1936年,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世界大战(二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正确答案: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二战欧洲战争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正确答案: 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以()对峙为标志的世界格局。

    正确答案: 美苏两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亚洲的降水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各种气候因素的综合影响,使亚洲的降水有明显的空间差异和季节差异。亚洲降水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大致从湿润的东南部向干燥的西北部递减,在中亚和西亚出现最干旱的荒漠地区。
    (1)马来群岛及其附近,因处于赤道海洋气团控制下,常年阳光直射或近于直射,温度高、湿度大,年雨量超过2,000毫米。由于太阳直射一年有两次越过赤道南北移动,因此雨量分配在一年中也有两次高峰,但总的来看,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2)亚洲东、南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中国东南部、朝鲜半岛、日本群岛和西伯利亚东部沿海,因受季风影响,夏季多雨,冬季干燥,年降水量从南向北渐减,多在600~1,000毫米之间,是亚洲著名的季风夏雨区。这里个别迎风山坡,降水特别丰富,如著名的世界湿角乞拉朋齐即在此区。另外,个别地区,冬季风从海上吹来,又受地形抬升影响,也有很多降水,如日本群岛的西部、我国东南沿海、中南半岛东部、印度半岛东部沿海等都属冬雨较多的地区。
    (3)西伯利亚,面向北冰洋,一般是少雨区域。北亚降水分布,随着距离大西洋的远近而从西向东递减,西部降水量在500毫米左右,其它地区大部不超过350毫米,东北部则减到200毫米;但到太平洋沿岸一带,受海洋季风影响,则降水又较多。北亚气候寒冷,蒸发较弱,冻土广布,虽降水较少,但仍为冷湿环境。
    (4)西亚和中亚少雨区。阿拉伯半岛和伊朗高原,位于东北信风带,降水多在150~200毫米以下,甚至有些地区成为荒漠。小亚细亚沿海及地中海东岸,因受地中海影响,冬季多气旋过境,降水较多,小亚细亚内陆降水偏少。中亚一般是指中亚细亚、我国西藏和新疆、蒙古这一广阔区域,由于离海较远,多为闭塞高原与盆地,且东、南方面多高山环绕,海风难于深入,因此年降水量较少,一般都在400毫米以下,有的地区甚至不足100毫米,内陆有大面积荒漠存在。
    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也影响亚洲降水的季节分配。冬季大部地区盛行干冷陆风,不易致雨,故降水较少;当冬季陆风经过海面变为湿润气流再登陆后,受到地形抬升,亦可导致冬季降水;此外,冬季侵入亚洲西部的大西洋气旋,给西伯利亚的西北部带来降雪,在小亚细亚、伊朗和中亚山麓等地区,也能形成冬季降水。亚洲夏季盛行海风,加以地形、气旋等影响,极易引起降雨。西亚系与北非和地中海连续地带,属冬雨区和全年干燥少雨区。
    亚洲在降水方面另一个特点,即在某些地区雨量变率很大。如西亚雨量变率最高可达55%,印度西北部也在30%以上,我国淮河以北也超过25%。降水变率大的原因,与每年4~5月中纬高气压强弱和夏季赤道气团的盛衰有密切关系。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