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材料中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材料认为“地理大发现”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题目

(3)材料中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材料认为“地理大发现”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相似考题
更多“(3)材料中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材料认为“地理大发现”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相关问题
  • 第1题:

    被称为“地理大发现”的历史事件是()

    • A、郑和下西洋
    • B、启蒙运动
    • C、文艺复兴
    • D、新航路开辟

    正确答案:D

  • 第2题:

    “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在3个月20天里,我们没有吃过任何新鲜的食物……”材料中“我们”的活动()

    • A、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
    • B、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 C、确立了欧洲对世界的统治
    • D、彻底否定了宗教神学说教

    正确答案:B

  • 第3题:

    简述地理大发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正确答案:1.促进了专门为交换的生产分工。
    2.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3.促进了殖民贸易的形成。

  • 第4题: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标志西欧步入“现代”的重大历史事件()

    • A、地理大发现
    • B、文艺复兴
    • C、科学革命
    • D、引力波证实

    正确答案:D

  • 第5题:

    简述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正确答案:(1)地理大发现使欧洲和外界的联系频繁,促进了各地的学术交流,对宗教和封建势力的冲击加剧
    (2)地圆说取代了地平说,促进了现代科学的发展。

  • 第6题:

    问答题
    地理大发现有什么条件?

    正确答案: 第一,航海技术的改进。在造船技术方面,葡萄牙人走在最前面航海技术的改进。为地理大发现及西欧诸国的海外殖民扩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第二,海上武器和战术的进步。海上武器和战术的进步,使处于海外扩张期间的西欧在海上占了优势,从而有可能控制联结各大洲的海洋。
    第三,商业上的进步。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复式簿记。
    (2)银行业和信贷业的发展。
    (3)观念上的改变。
    (4)股份公司的出现。
    第四,专制政府的支持。专制政府支持发现新航路,支持海上发展,用海军保护本国航运业及海外贸易,有时不错为此发动战争。而且,专制国家还可以调动社会上一切力量,把它们汇合成一个整体引向海外。西欧专制制度就这样成为向海外扩张的强有力的后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地理大发现的背景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经济动因。首先是黄金的诱惑:14-15世纪西欧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使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急剧增加,黄金作为货币的职能日益突出,成为最贵重的交换手段,占有黄金就意味着占有一切。《马可·波罗行记》对中国、印度等地的夸张描述,使西欧贵族、商人、航海家都把东方看成遍地黄金,到东方实现黄金梦是促进开辟新航路的重要原因。
    其次是贸易的需求。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使西欧迫切希望加强东西方贸易。他们一方面要为商品开辟市场,另一方面要获取东方的香料、樟脑、丝绸等商品,这不仅满足欧洲人的日常需求,而且商人也从中获得巨大利润。而当时东西方贸易的通道以东部地中海为中心。由于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商路被穆斯林所控制,东方商品需多次转手才能到达西欧,价钱非常昂贵。因此,西方商人和贵族为了发展同东方的直接贸易,迫切需要开辟一条绕过地中海直达东方的航路。
    2.宗教动因,指西欧的基督教徒希望与想象中的住在东非的基督教徒联合,共同夹击伊斯兰教徒,这是中世纪十字军运动的继续。
    3.人文主义精神的促进。地理大发现最重要的成果是在文艺复兴走向高潮的时候完成的,西方人通常把地理大发现看成文艺复兴的成果之一,因为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使人们追求新鲜和创新,为个人幸福而奋不顾身,这实际上是一种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进取精神。
    4.西欧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开辟新航路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古希腊的地圆说再度流行。航海技术得以改进,西欧能制造适于远航的大船,三角帆、罗盘针、星盘、象限仪的发明和采用,地图的绘制等,都是当时最先进的航海技术。海上武器和战术也有很大进步,在15世纪以前,海战都是在甲板上短兵相接,到了15世纪,把大炮搬到船上,使海上作战能力超过任何民族。15世纪末,他们又在战船的舷侧钻了许多用于射击的炮孔,预示着舷炮的出现。
    5.商业经营手段的进步。要开辟世界市场,需要有一个能支撑这种市场的经济体系,否则就是把船开到东方来,也不一定能够占领世界市场,如郑和把那么多的大船开到非洲,但不会占领世界市场。这方面的条件,包括银行、股份公司、复式簿记等等方面的发展。(复式簿记:每笔交易都在总帐里记两次,一次作为贷方,另一次作为借方)。
    6.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支持。15世纪末,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都完成了政治统一,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民族国家开始形成。他们希望开辟新航路来发展对外贸易,增加收入和扩张自己的势力。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地理大发现是不可能产生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欧洲地理大发现的实质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欧洲人发现美洲
    无论是哥伦布的成就或是达·伽玛的成就,只有从欧洲的局部观点来看的时候,才能在某种意义上被认作是一种发现。如果把这一观点引用于其他地方,或扩大到世界范围,那显然是错误的。
    (2)印地安人的美洲
    美洲在欧洲人尚未发现以前,就有着古老的文明和悠久的历史。美洲的原居民族叫印地安人,著名的玛雅文明、印加文明。
    (3)印第安人的祖先
    学术界认为印地安人是15000—20000年前由亚洲从冰上横越白令海峡陆续迁入,分布遍及整个美洲大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材料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文明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材料中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材料认为“地理大发现”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 新航路开辟;世界连成一体,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相互对抗和争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为什么说从地理大发现开始才形成了真正意义的“世界贸易”?

    正确答案: 真正意义的“世界贸易“不仅发生在洲内,而且要求各州之间更加广泛的贸易往来。在15世纪之前,由于技术和知识的局限,贸易主要局限于各州内以及亚欧间。15世纪开始的地理大发现是欧洲人开辟的一系列新土地、新航道,它联系亚欧非大陆,为洲际贸易创造了便利的地理条件,从此引发了真正意义的“世界贸易”,出现了专门从事贸易的商业机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为什么说地理大发现后贸易才具有“世界”的概念?

    正确答案: 因为地理大发现将各洲独立发展的国家联系起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安德烈认为17世纪的欧洲因为地理大发现,成为了世界经济的中心。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打破世界各地区的封闭状态,人类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文中“地理大发现”指的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 B、工业革命的扩展
    • C、丝绸之路的开辟
    • D、经济全球化趋势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什么是“地理大发现”?它对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地理大发现”发生于15世纪末。是指当时西欧一部分封建国家内的商品货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激起黄金欲望日益炽热,为对外殖民扩张,而进行的一系列重大的海外探索活动,取得了包括对美洲大陆的发现以及对通往东方新航路的开辟等重大成果。

  • 第15题:

    地理大发现的背景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经济动因。首先是黄金的诱惑:14-15世纪西欧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使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急剧增加,黄金作为货币的职能日益突出,成为最贵重的交换手段,占有黄金就意味着占有一切。《马可·波罗行记》对中国、印度等地的夸张描述,使西欧贵族、商人、航海家都把东方看成遍地黄金,到东方实现黄金梦是促进开辟新航路的重要原因。
    其次是贸易的需求。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使西欧迫切希望加强东西方贸易。他们一方面要为商品开辟市场,另一方面要获取东方的香料、樟脑、丝绸等商品,这不仅满足欧洲人的日常需求,而且商人也从中获得巨大利润。而当时东西方贸易的通道以东部地中海为中心。由于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商路被穆斯林所控制,东方商品需多次转手才能到达西欧,价钱非常昂贵。因此,西方商人和贵族为了发展同东方的直接贸易,迫切需要开辟一条绕过地中海直达东方的航路。
    2.宗教动因,指西欧的基督教徒希望与想象中的住在东非的基督教徒联合,共同夹击伊斯兰教徒,这是中世纪十字军运动的继续。
    3.人文主义精神的促进。地理大发现最重要的成果是在文艺复兴走向高潮的时候完成的,西方人通常把地理大发现看成文艺复兴的成果之一,因为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使人们追求新鲜和创新,为个人幸福而奋不顾身,这实际上是一种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进取精神。
    4.西欧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开辟新航路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古希腊的地圆说再度流行。航海技术得以改进,西欧能制造适于远航的大船,三角帆、罗盘针、星盘、象限仪的发明和采用,地图的绘制等,都是当时最先进的航海技术。海上武器和战术也有很大进步,在15世纪以前,海战都是在甲板上短兵相接,到了15世纪,把大炮搬到船上,使海上作战能力超过任何民族。15世纪末,他们又在战船的舷侧钻了许多用于射击的炮孔,预示着舷炮的出现。
    5.商业经营手段的进步。要开辟世界市场,需要有一个能支撑这种市场的经济体系,否则就是把船开到东方来,也不一定能够占领世界市场,如郑和把那么多的大船开到非洲,但不会占领世界市场。这方面的条件,包括银行、股份公司、复式簿记等等方面的发展。(复式簿记:每笔交易都在总帐里记两次,一次作为贷方,另一次作为借方)。
    6.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支持。15世纪末,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都完成了政治统一,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民族国家开始形成。他们希望开辟新航路来发展对外贸易,增加收入和扩张自己的势力。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地理大发现是不可能产生的。

  • 第16题:

    地理大发现有什么条件?


    正确答案:第一,航海技术的改进。在造船技术方面,葡萄牙人走在最前面航海技术的改进。为地理大发现及西欧诸国的海外殖民扩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第二,海上武器和战术的进步。海上武器和战术的进步,使处于海外扩张期间的西欧在海上占了优势,从而有可能控制联结各大洲的海洋。
    第三,商业上的进步。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复式簿记。
    (2)银行业和信贷业的发展。
    (3)观念上的改变。
    (4)股份公司的出现。
    第四,专制政府的支持。专制政府支持发现新航路,支持海上发展,用海军保护本国航运业及海外贸易,有时不错为此发动战争。而且,专制国家还可以调动社会上一切力量,把它们汇合成一个整体引向海外。西欧专制制度就这样成为向海外扩张的强有力的后盾。

  • 第17题:

    单选题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标志西欧步入“现代”的重大历史事件()
    A

    地理大发现

    B

    文艺复兴

    C

    科学革命

    D

    引力波证实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单选题
    “全球化”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
    A

    郑和下西洋

    B

    地理大发现

    C

    鸦片战争

    D

    中国加入WTO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什么是“地理大发现”?它对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 “地理大发现”发生于15世纪末。是指当时西欧一部分封建国家内的商品货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激起黄金欲望日益炽热,为对外殖民扩张,而进行的一系列重大的海外探索活动,取得了包括对美洲大陆的发现以及对通往东方新航路的开辟等重大成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被称为“地理大发现”的历史事件是()
    A

    郑和下西洋

    B

    启蒙运动

    C

    文艺复兴

    D

    新航路开辟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地理大发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正确答案: 1.促进了专门为交换的生产分工。
    2.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3.促进了殖民贸易的形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明朝中后期正值世界地理大发现之时,世界贸易兴兴向荣。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正确答案: (1)地理大发现使欧洲和外界的联系频繁,促进了各地的学术交流,对宗教和封建势力的冲击加剧
    (2)地圆说取代了地平说,促进了现代科学的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