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辛丑条约》
更多“规定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的条约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辛丑条约》的内容中,最能表明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的是:()

    • A、拆炮台,驻军队
    • B、划定使馆界
    • C、外务部列六部之首
    • D、承诺禁止中国人反帝

    正确答案:D

  • 第2题:

    清朝依据《辛丑条约》设立的总理衙门,位于六部之首,意味着清朝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已经从以往的藩属朝贡转为了一种正常的国家关系。


    正确答案:错误

  • 第3题:

    中欧班列是指中国开往欧洲的快速货物班列,适合装运集装箱的货运编组列车, 目前铺划了( )3条通道中欧班列运行线


    正确答案:西、中、东

  • 第4题:

    晚清政府机构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下列机构中出现最晚的是()。

    • A、总理衙门
    • B、农工商总局
    • C、外务部
    • D、责任内阁

    正确答案:D

  • 第5题:

    规定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的条约是()。


    正确答案:《辛丑条约》

  • 第6题:

    1862年,清政府在总理衙门下设什么机构以培养外语人才,翻译西方著作()

    • A、京师同文馆
    • B、外务部
    • C、总理衙门
    • D、外交部

    正确答案:A

  • 第7题:

    清末改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后,居各部之首的是()

    • A、外务部
    • B、法部
    • C、大理院
    • D、资政院

    正确答案:A

  • 第8题:

    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但它一直被视为一种临时性机构,士大夫顾清议多耻于任职其间,国史馆于总理衙门任事者,独无年表。1901年总理衙门被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清末总理衙门的设立与遭遇不能表明()

    • A、清朝“天朝上国”的观念遭到打击,外交观念开始近代化
    • B、它有被迫适应列强侵略需要的一面,带有半殖民地的印记
    • C、总理衙门后被改为外务部,结束了其作为临时性机构的尴尬局面
    • D、其职权有限,且带有屈辱色彩,士大夫普遍对其持排斥态度

    正确答案:D

  • 第9题:

    顽固派破坏“百日维新”的手段主要有()。

    • A、对变法诏令阳奉阴违托词抗命
    • B、将京津地区的兵权抓在手中
    • C、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讨好列强
    • D、慈禧太后控制人事任免权

    正确答案:A,B,D

  • 第10题:

    单选题
    清末改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后,居各部之首的是()
    A

    外务部

    B

    法部

    C

    大理院

    D

    资政院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清朝依据《辛丑条约》设立的总理衙门,位于六部之首,意味着清朝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已经从以往的藩属朝贡转为了一种正常的国家关系。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清末“新政”,在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包括将总理衙门改为(),“班列六部之前”,标志着从隋唐时期延续下来的六部体制开始瓦解。
    A

    外交部

    B

    外务部

    C

    礼部

    D

    通政司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选项,哪些属于《辛丑条约》的内容()

    • A、赔款,清政府赔款各国(共11国)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
    • B、划定使馆区,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
    • C、拆炮台、驻军队,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
    • D、设立外务部,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

    正确答案:A,B,C,D

  • 第14题:

    清末居各部之首的是()。

    • A、外务部
    • B、法部
    • C、大理院
    • D、资政院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吕思勉在《中国文化史》中说“…中西交通以来,自然不能没有变动。其首先设立的,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庚子以后,又因条约,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对这一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总理衙门的设立是清朝官制的变化 ②总理衙门的职能是负责中外交通 ③外务部是20世纪初设立的,地位高于六部 ④外务部是在《辛丑条约》签订后设立的,早于六部的设立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清朝外务部的前身是()

    • A、理藩院
    • B、礼部
    • C、总理衙门
    • D、军机处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1840年以前,清朝先后设置的最高军事决策和领导机构是()。

    • A、议政王大臣会议、兵部、军机处
    • B、总理衙门、兵部、军机处
    • C、外务部、军机处、兵部
    • D、议政王大臣会议、陆军部、海军部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清末“新政”,在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包括将总理衙门改为(),“班列六部之前”,标志着从隋唐时期延续下来的六部体制开始瓦解。

    • A、外交部
    • B、外务部
    • C、礼部
    • D、通政司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1860年,清政府新设立了主管外交、通商和其它洋务事宜的机构,叫做()。

    • A、内务府
    • B、总理衙门
    • C、外务部
    • D、通政使司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近代中国与外国列强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下列选项中,条约与其内容对应错误的是()。

    • A、《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 B、《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
    • C、《辛丑条约》——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列六部之首
    • D、《瑷珲条约》——沙俄取得片面“最惠国待遇”特权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单选题
    清末居各部之首的是()。
    A

    外务部

    B

    法部

    C

    大理院

    D

    资政院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下列选项,哪些属于《辛丑条约》的内容()
    A

    赔款,清政府赔款各国(共11国)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

    B

    划定使馆区,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

    C

    拆炮台、驻军队,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

    D

    设立外务部,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清朝外务部的前身是()
    A

    理藩院

    B

    礼部

    C

    总理衙门

    D

    军机处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1860年,清政府新设立了主管外交、通商和其它洋务事宜的机构,叫做()。
    A

    内务府

    B

    总理衙门

    C

    外务部

    D

    通政使司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