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中苏两党出现分歧,两国关系逐渐恶化,始于苏共()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宋涛3日在北京会见由尼日利亚全体进步大会全国主席奥希奥姆霍尔率领的该党代表团,就推动两党两国关系发展交换了意见。


    答案:
    解析:
    参考题目学习,不是题目,没有答案~

  • 第2题:

    斯大林逝世后,中苏关系逐渐恶化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中苏两党在意识形态方面发生严重分歧
    • B、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企图控制中国
    • C、赫鲁晓夫单方面撤走全部在华专家并废除了200多项科技合作项目
    • D、苏联挑起中苏边界军事纠纷并大量屯兵于中蒙边境以威胁中国

    正确答案:B

  • 第3题:

    试论述中苏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


    正确答案: 中苏关系是20世纪下半叶世界历史中最为曲折复杂的关系。两国跌宕起伏、曲折波动的关系,经历了由内部争论到公开论战、由意识形态的分歧到国家关系破裂的过程。中苏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中苏两国战略上的分歧是两国关系恶化的重要原因。
    5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根据苏共二十大的路线调整内外政策,对外推行和平竞赛的政策,同美国大搞缓和,试图同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中国依靠广大的亚非拉国家,推进世界革命,提出了反帝反修的政策。中苏两国提出不同的战略,本是正常情况。但是,社会主义国家长期以来不正常的关系,不允许在战略上的分歧。当中苏在国际战略上出现分歧时,苏联企图控制中国,将中国捆在苏联的战车上。中苏分歧也表现出战略上的控制和反控制。
    第二,中苏在国家利益上的分歧是两国关系恶化的根本原因。
    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利益的关系,损害了这种利益也就破坏了双方的关系。从50年代末期苏联提出有损中国主权的要求到60年代末在边界上派驻重兵,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严重地损坏了中国的国家利益。苏联首先是损坏中国的国家安全利益,同时也损坏了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从而导致国家关系的全面破裂。
    第三,边界冲突是两国关系恶化的标志。
    1969年3月珍宝岛事件是两国关系恶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两党、两国关系恶化的必然结果。珍宝岛事件的爆发,不仅将两国推到了战争的边缘,同时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珍宝岛事件对国际局势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对中苏两国关系的影响。由于苏联将相当多的兵力集中在中苏边界上,使其减少了在欧洲的兵力。苏联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寻求同西欧国家改善关系,导致了同西欧国家关系的缓和。中国为了减轻苏联的威胁,及时调整对外战略,采取联美反苏的政策,逐步改善了长期以来尖锐对立的中美关系。同时,也缓和了亚洲地区的紧张局势。

  • 第4题:

    毛泽东所称“揭开了盖子,也捅了篓子”指的是苏共历史上的()会议。

    • A、苏共一大
    • B、苏共十大
    • C、苏共二十大
    • D、苏共二十五大

    正确答案:C

  • 第5题:

    1969年3月,中国同苏联在()地区发生武装冲突,最终导致中苏两国关系的破裂和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

    • A、珍宝岛
    • B、内蒙古
    • C、蒙古
    • D、西藏

    正确答案:A

  • 第6题:

    苏共二十大


    正确答案: 1956年2月,苏共召开了第二十次代表大会,有55个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团出席了大会。中国共产党派出了以朱德为团长的代表团。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的总结报告中提出了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几个根本性问题。第一,关于两大体系和平共处的问题。第二,关于防止现代战争的可能性问题。第三,关于和平过渡问题。在会议即将结束前,赫鲁晓夫做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后果》的秘密报告。报告通过大量的历史资料,披露了斯大林简单、粗暴、专断的领导方式,肃反扩大化,反法西斯战争爆发前缺乏必要的警惕,对南斯拉夫的错误做法,以及严重的个人崇拜等方面的错误。赫鲁晓夫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新观点和对斯大林的评价,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国际关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迄今仍毁誉不一。尤其是秘密报告在各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共产党中引起强烈的震动,并相继酿成了波兰和匈牙利事件。波匈事件一方面反映了苏共二十大给各国党造成的极大的思想混乱,另一方面也暴露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各国执政党之间的极不正常的关系。同时也应看到这些国家自身存在的问题。

  • 第7题:

    两国关系恶化的年代宫崎滔天支持了孙中山的革命。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判断题
    两国关系恶化的年代宫崎滔天支持了孙中山的革命。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试论述中苏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

    正确答案: 中苏关系是20世纪下半叶世界历史中最为曲折复杂的关系。两国跌宕起伏、曲折波动的关系,经历了由内部争论到公开论战、由意识形态的分歧到国家关系破裂的过程。中苏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中苏两国战略上的分歧是两国关系恶化的重要原因。
    5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根据苏共二十大的路线调整内外政策,对外推行和平竞赛的政策,同美国大搞缓和,试图同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中国依靠广大的亚非拉国家,推进世界革命,提出了反帝反修的政策。中苏两国提出不同的战略,本是正常情况。但是,社会主义国家长期以来不正常的关系,不允许在战略上的分歧。当中苏在国际战略上出现分歧时,苏联企图控制中国,将中国捆在苏联的战车上。中苏分歧也表现出战略上的控制和反控制。
    第二,中苏在国家利益上的分歧是两国关系恶化的根本原因。
    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利益的关系,损害了这种利益也就破坏了双方的关系。从50年代末期苏联提出有损中国主权的要求到60年代末在边界上派驻重兵,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严重地损坏了中国的国家利益。苏联首先是损坏中国的国家安全利益,同时也损坏了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从而导致国家关系的全面破裂。
    第三,边界冲突是两国关系恶化的标志。
    1969年3月珍宝岛事件是两国关系恶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两党、两国关系恶化的必然结果。珍宝岛事件的爆发,不仅将两国推到了战争的边缘,同时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珍宝岛事件对国际局势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对中苏两国关系的影响。由于苏联将相当多的兵力集中在中苏边界上,使其减少了在欧洲的兵力。苏联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寻求同西欧国家改善关系,导致了同西欧国家关系的缓和。中国为了减轻苏联的威胁,及时调整对外战略,采取联美反苏的政策,逐步改善了长期以来尖锐对立的中美关系。同时,也缓和了亚洲地区的紧张局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1950年2月,中国政府与苏联政府签订 ( )
    A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B

    《中苏友好条约》

    C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D

    《中苏同盟条约》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1956年2月召开的进一步暴露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缺点和错误的大会是()
    A

    苏共十大

    B

    苏共十五大

    C

    苏共二十大

    D

    苏共二十二大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邓小平于1978年11月2日作出指示:“看来美方想加快正常化,我们也要抓住这个时机,同美国关系正常化要加快,从经济意义上说也要快。”中国加快与美国关系正常化是基于。()
    A

    改革开放的迫切需要

    B

    建设市场经济的目标

    C

    中苏两国关系的恶化

    D

    实现两岸统一的愿望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中国的经济与外交。结合材料中“1978年11月”“经济意义”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改革开放已经提上日程,中国开始把工作的中心转移到建设“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上来,迫切需要一个安全稳定的国际环境,A项正确;我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是在1 992年,B项错误;中苏关系的恶化与实现两岸统一的愿望与材料中“经济意义”不符,C、D两项错误。故选A。

  • 第13题:

    下面哪个不属于离岸据点方面的问题?()

    • A、性能恶化
    • B、责任推诿导致两国关系恶化
    • C、与常驻客户方面的必要人员的态度不同
    • D、积极性低下.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试述中苏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


    正确答案: 1.中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的分歧是两国关系恶化的根本原因。苏联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特别是珍宝岛事件使中国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是对中国国家利益的最大侵害。2.中苏战略上的重大分歧是两国关系恶化的重要原因对美政策成为中苏两国国际战略分歧的主要内容。苏联根据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提出的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三和路线,加紧推行“美苏合作,主宰世界”的政策,并不惜牺牲中国的主权和利益,企图将中国拉上苏联的战车,在对外战略上控制中国;而中国则根据毛泽东对国际形势的分析,仍然将反对美国的威胁作为安全战略和外交政策的核心,推行建立和扩大反美统一战线的方针。因此,中苏之间在战略上出现了控制与反控制的局面。此外,苏联对中国的内部事务进行干预,在长波电台、联合舰队、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中印边界武装冲突等问题上都表现出其大国沙文主义的野心。由于中国在这些问题上坚持原则,坚持独立自主和捍卫本国主权,同苏联在对华关系中的大国主义倾向展开坚决的斗争,赫鲁晓夫等人对中国极为不满,开始公然恶化同中国的关系。3.边界冲突是中苏关系恶化的突出表现。中苏边界问题一直是中苏关系中的一个悬而未决的重要问题。在中苏友好时期,由于共同的战略利益,中苏边境基本纲领上是和平安宁的。自赫鲁晓夫恶化中苏关系之后,中苏边界变得不平静了。自1960年中苏第一次边境冲突发生后,苏联便不断破坏边界现状,频繁制造边境事件,甚至流血事件,并于1969年3月挑起了更大规模的珍宝岛事件,并对中国政府的警告和建议置若罔闻,进一步将其挑衅活动从乌苏里江扩大到黑龙江,从水界扩大到陆界,从东段扩大到西段先后制造多起流血事件,在长7300公里的中苏边界上造成了全面紧张的局势。4、中苏关系恶化的起因是两党在意识形态上出现了分歧。苏共二十大提出了“三和路线”,并作了批判斯大林的秘密报告。这给全世界尤其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了巨大冲击。中国共产党对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和鼓吹“三和路线”的做法很不赞成,并深感不安,中苏两党关系开始出现明显分歧。由于中苏两国共产党都处在执政党地位,两党关系的好坏必然影响到两国关系的发展。5.“文化大革命”对中苏关系也产生一定影响。“文革”时期,中国否定了17年中国外交的路线和外交工作成就,提出了一条错误的路线和观点,一些极左的思想和路线对客观地分析国际形势造成一定影响,对已经开始紧张的中苏关系在客观上也起了火上加油的作用。例如,勃列日涅夫上台后亟于在对待美国侵越战争问题上造成一种苏中联合行动的态势,但中国采取了拒绝联合行动的政策。虽然当时中国高举世界革命的旗帜,从中国在国际共运中主张明确马克思主义同修正主义的原则分歧并划清界限的立场来看,在反美问题上不同心怀叵测的苏共领导同流合污,牵扯不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无论如何,当时苏联同美国是有矛盾的,是可以利用的,在反美问题上如何看待苏联,历史地看,是可以加以探讨和总结经验教训的。

  • 第15题:

    党(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开始于()

    • A、56年,苏共20大
    • B、58年,苏共20大
    • C、57年,苏共19大
    • D、56年苏共18大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邓小平于1978年11月2日作出指示:“看来美方想加快正常化,我们也要抓住这个时机,同美国关系正常化要加快,从经济意义上说也要快。”中国加快与美国关系正常化是基于。()

    • A、改革开放的迫切需要
    • B、建设市场经济的目标
    • C、中苏两国关系的恶化
    • D、实现两岸统一的愿望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开始于()

    • A、苏南冲突
    • B、苏阿冲突
    • C、中苏论战
    • D、匈牙利事件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中苏两党出现分歧,两国关系逐渐恶化,始于苏共()

    • A、十九大
    • B、二十大
    • C、二十一大
    • D、二十二大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1956年2月召开的进一步暴露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缺点和错误的大会是()

    • A、苏共十大
    • B、苏共十五大
    • C、苏共二十大
    • D、苏共二十二大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问答题
    试述中苏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

    正确答案: 1.中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的分歧是两国关系恶化的根本原因。苏联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特别是珍宝岛事件使中国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是对中国国家利益的最大侵害。2.中苏战略上的重大分歧是两国关系恶化的重要原因对美政策成为中苏两国国际战略分歧的主要内容。苏联根据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提出的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三和路线,加紧推行“美苏合作,主宰世界”的政策,并不惜牺牲中国的主权和利益,企图将中国拉上苏联的战车,在对外战略上控制中国;而中国则根据毛泽东对国际形势的分析,仍然将反对美国的威胁作为安全战略和外交政策的核心,推行建立和扩大反美统一战线的方针。因此,中苏之间在战略上出现了控制与反控制的局面。此外,苏联对中国的内部事务进行干预,在长波电台、联合舰队、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中印边界武装冲突等问题上都表现出其大国沙文主义的野心。由于中国在这些问题上坚持原则,坚持独立自主和捍卫本国主权,同苏联在对华关系中的大国主义倾向展开坚决的斗争,赫鲁晓夫等人对中国极为不满,开始公然恶化同中国的关系。3.边界冲突是中苏关系恶化的突出表现。中苏边界问题一直是中苏关系中的一个悬而未决的重要问题。在中苏友好时期,由于共同的战略利益,中苏边境基本纲领上是和平安宁的。自赫鲁晓夫恶化中苏关系之后,中苏边界变得不平静了。自1960年中苏第一次边境冲突发生后,苏联便不断破坏边界现状,频繁制造边境事件,甚至流血事件,并于1969年3月挑起了更大规模的珍宝岛事件,并对中国政府的警告和建议置若罔闻,进一步将其挑衅活动从乌苏里江扩大到黑龙江,从水界扩大到陆界,从东段扩大到西段先后制造多起流血事件,在长7300公里的中苏边界上造成了全面紧张的局势。4、中苏关系恶化的起因是两党在意识形态上出现了分歧。苏共二十大提出了“三和路线”,并作了批判斯大林的秘密报告。这给全世界尤其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了巨大冲击。中国共产党对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和鼓吹“三和路线”的做法很不赞成,并深感不安,中苏两党关系开始出现明显分歧。由于中苏两国共产党都处在执政党地位,两党关系的好坏必然影响到两国关系的发展。5.“文化大革命”对中苏关系也产生一定影响。“文革”时期,中国否定了17年中国外交的路线和外交工作成就,提出了一条错误的路线和观点,一些极左的思想和路线对客观地分析国际形势造成一定影响,对已经开始紧张的中苏关系在客观上也起了火上加油的作用。例如,勃列日涅夫上台后亟于在对待美国侵越战争问题上造成一种苏中联合行动的态势,但中国采取了拒绝联合行动的政策。虽然当时中国高举世界革命的旗帜,从中国在国际共运中主张明确马克思主义同修正主义的原则分歧并划清界限的立场来看,在反美问题上不同心怀叵测的苏共领导同流合污,牵扯不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无论如何,当时苏联同美国是有矛盾的,是可以利用的,在反美问题上如何看待苏联,历史地看,是可以加以探讨和总结经验教训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1956年2月,进一步暴露了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缺点和错误的会议是()
    A

    苏共二十大

    B

    苏共二十一大

    C

    苏共二十二大

    D

    苏共二十三大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党(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开始于()
    A

    56年,苏共20大

    B

    58年,苏共20大

    C

    57年,苏共19大

    D

    56年苏共18大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斯大林逝世后,中苏关系逐渐恶化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

    中苏两党在意识形态方面发生严重分歧

    B

    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企图控制中国

    C

    赫鲁晓夫单方面撤走全部在华专家并废除了200多项科技合作项目

    D

    苏联挑起中苏边界军事纠纷并大量屯兵于中蒙边境以威胁中国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