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

石制


更多“楚庄王攻入郑国,是谁在郑国内部做间谍? ”相关问题
  • 第1题:

    烛之武退秦师时,郑国的国君是谁?


    参考答案:

    此人是郑文公。


  • 第2题:

    公元前627年,秦军准备偷袭郑国,途中遇到某郑国商人,该商人一方面用手中财货犒劳秦军,另一方面派人向郑国通风报信。秦军因此以为郑国已经得知秦军的偷袭行动,于是撤军。请问该郑国商人是()。


    正确答案:弦高

  • 第3题:

    子产是哪国人()

    • A、楚国
    • B、晋国
    • C、郑国
    • D、魏国

    正确答案:C

  • 第4题:

    郑国渠今天已经不存在了。


    正确答案:错误

  • 第5题:

    春秋战国时期水利灌溉事业有很大发展,当时在黄河流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都修建了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三项水利工程按其所在流域,从北到南排序正确的是()

    • A、郑国渠、都江堰、芍陂
    • B、芍陂、郑国梁、都江堰
    • C、都江堰、郑国渠、芍陂
    • D、郑国渠、芍陂、都江堰

    正确答案:D

  • 第6题:

    郑国渠


    正确答案: 战国时期观众平原上最早兴建的大型人工灌溉渠道。秦王政元年(前246)采纳韩国水工郑国的建议开凿,故名。主要工程从中山西瓠口(即谷口,又称焦获薮)利用西北向东南逐步倾斜的地形,引泾水东流,至今三原县北,合浊水,利用浊水及石川河水道,再引流东经今富平、蒲城之南,注入洛水。全长三百余里。整个工程又渠首、引水渠、灌溉渠三部分组成,除在中途利用部分天然河流做灌溉渠外,还截取了纵流小河做水源的补充,设计合理。建成后,“灌泽卤之地四万余顷”(相当于今280万亩),皆亩收一钟(即六石五斗)。从此,“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唐代郑、白二渠趋于混合,主要发展白渠,郑国渠逐渐湮废。

  • 第7题:

    《尚书秦誓》中攻打郑国失败的君主是()


    正确答案:秦穆公

  • 第8题:

    春秋时期郑国邓析作“()”,郑国第二次公布成文法。


    正确答案:竹刑

  • 第9题:

    名词解释题
    郑国渠

    正确答案: 战国著名水利学家郑国于秦王政元年为秦筑渠三百里,号称“郑国渠”。郑国去秦国修建水利工程本是韩惠王的“疲秦之策”,后来秦王“觉此阴谋,怒欲杀之”,郑国陈述了工程对秦国的好处,秦王欣然接受,工程得以继续进行。郑国渠灌溉了关中4万余亩田地。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春秋时期郑国邓析作“()”,郑国第二次公布成文法。

    正确答案: 竹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尚书·秦誓》记载了秦孝公对率军偷袭郑国这件事而做的反省。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郑国所祭拜的先君应为谁?

    正确答案: 周厉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共用题干

    邱应海入室盗窃郑国荣彩电,刚出门口装车时被外出回来的郑国荣妻子发现。郑国荣妻子认识邱应海,问邱应海为何搬走彩电。邱应海谎称郑国荣欠其3000元钱未还,故要搬走彩电。郑国荣妻子说,如果郑国荣借钱未还,等郑国荣回来再说,邱应海不理睬,开车带着彩电离开。邱应海构成何罪?
    A:盗窃罪
    B:抢夺罪
    C:诈骗罪
    D:抢劫罪

    答案:B
    解析:
    张某盗窃信用卡并使用,构成盗窃罪。这是法律明文规定的,何某以为该卡是捡来的,他的行为属于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构成行用卡诈骗罪。由于二人没有共同盗窃的故意,因此不构成共同犯罪。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信用卡规定的解释》规定:刑法规定的“信用卡”,是指由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电子支付卡。借记卡属于“信用卡”。根据《刑法》第196条第3款的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盗窃罪的规定定罪处罚。甲窃取3张借记卡并使用的行为,构成盗窃罪。使用假币,是指将假币作为真币置于流通状态。利用假币支付购买货物的对价、利用假币偿还债务、将假币作为保证金提供给他人、以假币作注册资本验资、交换或者赠与假币都是将假币置于流通的行为,将假币存入ATM机的场合,也是使用假币。甲先后两次采取存入假币取出真币,其行为构成使用假币罪。因此,A、C项正确。
    本案中甲与乙合谋以拐卖妇女的方式骗取他人财物,符合《刑法》第266条的规定。刑法中没有卖淫罪的规定。根据我国《刑法》第180条的规定,重婚罪的构成,必须有主观上明知对方有配偶而与之结婚,不符合本案情况。
    邱应海虽然以秘密窃取为初衷,但是,被郑国荣妻子发现,邱应海转而试图以欺骗的方式获取彩电,但被郑国荣妻子识破,接着,邱应海即采取公开的方式搬走彩电,而且未使用暴力等手段威胁,可见,邱应海的行为构成抢夺罪。
    彭某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故不构成贪污罪,侵吞单位资金,并无归还之意,也不构成挪用资金罪。依据《刑法》第271条的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构成职务侵占罪。彭某利用身为董事长的便利条件,将下属公司的29万元用以偿还赌债,20万元用以自由支配,数额巨大,已构成职务侵占罪。
    A项,本案中李世仁、黄百度二人的行为主要是盗窃,不是利用黄百度主管财物的便利,故共同构成盗窃罪。B项,贪污罪共犯。C项,应依主犯的身份定为共同犯罪,只有一个罪名。D项,国有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不是国有公司,只有国有全资公司才是国有公司,故孙小能不是国家工作人员,构成职务侵占罪。
    选项中,某甲虽然设计圈套,获取某乙的财物,但是,某甲的行为仍然是秘密窃取,构成盗窃罪,而不是诈骗罪;同样,D选项中,某甲构成盗窃罪,而不是侵占罪。

  • 第14题:

    《尚书·秦誓》记载了秦孝公对率军偷袭郑国这件事而做的反省。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5题:

    郑国渠是()代修建的。

    • A、秦
    • B、唐
    • C、宋
    • D、元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周桓王曾被郑国()大将射中肩膀。


    正确答案:祝聃

  • 第17题:

    子产是春秋时期()的贵族。

    • A、郑国
    • B、晋国
    • C、楚国
    • D、魏国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鲁宣公九年,荀林父率领军队和郑国盟军打败了楚国,郑国人都很高兴,只有谁预言到了三年后的灾难?


    正确答案: 子良

  • 第19题:

    “放郑声,不若远佞人”中的“郑声”怎么解释()。

    • A、郑国的词
    • B、淫靡的作品
    • C、典雅的作品
    • D、郑国的音乐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问答题
    楚庄王攻入郑国,是谁在郑国内部做间谍?

    正确答案: 石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我国古代史称“铸刑书”一事是指(  )。
    A

    郑国的铸刑鼎

    B

    晋国的铸刑鼎

    C

    郑国的作竹刑

    D

    晋国的铸《常法》于鼎


    正确答案: A
    解析:
    A项,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将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在金属鼎上,史称“铸刑书”。
    B项,公元前513年,晋国赵鞅把前任执政范宣子所编刑书正式铸于鼎上,公之于众,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公布成文法活动。
    C项,公元前530年,邓析反对“刑书”,私造“竹刑”。他不但反对旧的奴隶主贵族,也反对以子产为代表的继承周礼的新贵族。他不满子产所铸刑书,私自编了一部适应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的成文法,把它写在竹简上,叫做“竹刑”。
    D项,赵盾(赵宣子)为晋国执政时制定的《常法》。

  • 第22题:

    问答题
    楚国打败了郑国,楚庄王听从孙叔敖的建议,本想撤军,因为哪个军吏讲了一番话而改变了主意?

    正确答案: 伍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鲁宣公九年,荀林父率领军队和郑国盟军打败了楚国,郑国人都很高兴,只有谁预言到了三年后的灾难?

    正确答案: 子良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