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实行了1300年的中国科举制度正式废除于()。 ”相关问题
  • 第1题: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推行了近()


    参考答案:1300年

  • 第2题:

    宣布中国科举制度废除是在( )

    A.1905年
    B.1906年
    C.1911年
    D.1919年

    答案:A
    解析:
    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至1905年被宣布废除。

  • 第3题:

    ()年,科举制度被废除。


    正确答案:1905

  • 第4题:

    我国的科举制度正式废除于()

    • A、1905年
    • B、1906年
    • C、1907年
    • D、1908年

    正确答案:B

  • 第5题:

    科举制度诞生于何时?废除于何时?


    正确答案: 隋朝。清朝

  • 第6题:

    为什么科举制度必须废除?阐述科举走向废除的主要过程。


    正确答案: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期以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的产物。他的基本特征就是通过全国统一考试的方式,将取士权控制在中央政府手里,从而保障中央集权;其次是以此笼络和控制知识分子,将他们束缚在书本中和考场上,选拔人才的目的至多只能放在第三位。当近代中国教育发生根本变革时,它与旧的科举制度的矛盾必然激化。一方面,在深刻的民族危机和清王朝统治危机下,专攻儒家经史之学,靠考八股由科举出身的旧式士大夫官僚管理国家,缺乏应付能力;另一方面,新式学校虽然培养出一批有实学的人才,但旧的科举制度仍然是八股取士,新式学校不能与科举并轨,就没有作官的正途出身,必然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也限制了新式学校的发展。所以,科举制度必须废除。
    大体经过三个阶段:
    (1)增新阶段;
    (2)革旧阶段;
    (3)废除阶段。
    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体系中,包含两大部分,即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而以前者为重心。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中,道德教育占首位,文化知识的学习必须为德育服务。
    论道德教育原则和方法:孔子强调道德教育,而且把它放在培养人的首位,他认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是成为君子的首要条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孔子总结了一些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主要有:
    (1)立志有恒;
    (2)自省自克;
    (3)改过迁善。
    论教学原则与方法:
    (1)启发诱导;
    (2)因材施教;
    (3)学思并重;
    (4)诚实谦虚等。

  • 第7题:

    实行了1300年的中国科举制度正式废除于()。

    • A、1898年
    • B、1900年
    • C、1905年
    • D、1906年

    正确答案:D

  • 第8题:

    中国的科举制度在朝鲜于何时被废除()

    • A、958年
    • B、1443年
    • C、1592年
    • D、1894年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单选题
    中国实行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正式被废除是在()。
    A

    清末“新政”时期

    B

    戊戌变法时期

    C

    “预备仿行宪政”时期

    D

    辛亥革命时期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科举制度正式开始于隋朝,发展于唐宋,完备于明清,于21世纪废除,在中国历时1300多年。  (    )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关于科举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科举制度自隋唐开始设立

    B

    科举制度自汉代开始设立

    C

    科举制度在我国曾经实行了一千多年

    D

    解放后,我国废除了科举制度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我国的科举制度正式废除于()
    A

    1905年

    B

    1906年

    C

    1907年

    D

    1908年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从隋朝开始被正式确立为选官制度以来,科举制度在中国绵延一千多年。最终废除科举制度的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清末新政
    D.辛亥革命

    答案:C
    解析: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进行改革,史称清末新政(又称庚子新政、庚子后新政)。改革内容涉及编练“新军”、倡导商业、教育改革等方面,其中教育改革主要是废科举、办学堂、派留学。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慈禧太后下诏书,宣布自光绪三十二年开始废除科举,标志着在中国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正式被废除。故本题选C。

  • 第14题:

    清政府规定从()年起,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科举制度正式废除。
    1906

  • 第15题:

    隋唐以后兴起的科举制度废除于()

    • A、1898年
    • B、1902年
    • C、1912年
    • D、1905年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科举制度于()开始盛行,废除于()年。


    正确答案:隋唐;1905

  • 第17题:

    中国近代史上正式废除科举制度的改革()


    正确答案:清末新政

  • 第18题:

    关于科举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科举制度自隋唐开始设立
    • B、科举制度自汉代开始设立
    • C、科举制度在我国曾经实行了一千多年
    • D、解放后,我国废除了科举制度

    正确答案:A,C

  • 第19题:

    中国实行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正式被废除是在()。

    • A、清末“新政”时期
    • B、戊戌变法时期
    • C、“预备仿行宪政”时期
    • D、辛亥革命时期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填空题
    清政府规定从()年起,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科举制度正式废除。

    正确答案: 1906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科举制度于()开始盛行,废除于()年。

    正确答案: 隋唐,1905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为什么科举制度必须废除?阐述科举走向废除的主要过程。

    正确答案: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期以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的产物。他的基本特征就是通过全国统一考试的方式,将取士权控制在中央政府手里,从而保障中央集权;其次是以此笼络和控制知识分子,将他们束缚在书本中和考场上,选拔人才的目的至多只能放在第三位。当近代中国教育发生根本变革时,它与旧的科举制度的矛盾必然激化。一方面,在深刻的民族危机和清王朝统治危机下,专攻儒家经史之学,靠考八股由科举出身的旧式士大夫官僚管理国家,缺乏应付能力;另一方面,新式学校虽然培养出一批有实学的人才,但旧的科举制度仍然是八股取士,新式学校不能与科举并轨,就没有作官的正途出身,必然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也限制了新式学校的发展。所以,科举制度必须废除。
    大体经过三个阶段:
    (1)增新阶段;
    (2)革旧阶段;
    (3)废除阶段。
    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体系中,包含两大部分,即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而以前者为重心。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中,道德教育占首位,文化知识的学习必须为德育服务。
    论道德教育原则和方法:孔子强调道德教育,而且把它放在培养人的首位,他认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是成为君子的首要条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孔子总结了一些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主要有:
    (1)立志有恒;
    (2)自省自克;
    (3)改过迁善。
    论教学原则与方法:
    (1)启发诱导;
    (2)因材施教;
    (3)学思并重;
    (4)诚实谦虚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清朝哪个皇帝当政时废除中国施行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
    A

    宣统

    B

    光绪

    C

    同治

    D

    咸丰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