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地下矿山的地面工业场地应优先布置在矿体的上盘,以避免开采造成地表建筑物的影响。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由于岩层发生断裂变动,导致岩体裂隙增多、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地下水发育,从而降低了岩石的强度和稳定性,对矿山开采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以下是断层造成的不利影响有( )。
    (1)影响矿床开拓系统的布置,造成巷道数量和长度的增加。
    (2)影响采场设计及回采工作,采场内易于冒顶片帮,使采掘工作复杂化。
    (3)影响井巷的掘进,遇到稍大断层需要使巷道改道,或加强支护。
    (4)对含硫自燃矿体,被断层分割多类断块时,只能分区开采,阻隔火区蔓延。

    A.(1)
    B.(1)(2)
    C.(1)(2)(3)
    D.(1)(2)(3)(4)

    答案:C
    解析:
    前3条都是断层对矿山开采所造成的不利影响,第4条则是断层对开采的有利因素,断层可将矿体分割成许多断块,实行分区开采,采完后及时做好封闭,可防止矿体的自燃和火区蔓延。

  • 第2题:

    采煤方法是指采煤系统和采煤工艺的综合及其在时间、空间上的相互配合。不同采煤工艺与采区内相关巷道布置的组合,构成了不同的采煤方法。从地面将掩盖在矿体上部的表土及部分的两盘围岩剥除掉,直接把有用矿物开采出来,其采掘后形成的空间敞露于地表,此采矿方法称之为( )。

    A.地下开采
    B.爆破开采
    C.机械开采
    D.露天开采

    答案:D
    解析:
    采煤方法分为地下开采和露天开采。通过由地下开掘井巷采出煤炭的方法称为地下开采;直接从地表揭露并采出煤炭的方法称露天开采。

  • 第3题:

    矿体的埋藏情况是指矿体是出露地表还是隐伏在地下,以及矿体的埋藏深度。


    正确答案:正确

  • 第4题:

    矿体为厚矿体,阶段生产能力60~150×104t/a的矿山,阶段巷道多采用()布置;当开采规模大的厚和极厚矿体,且通过能力达150~300×104t/a时,可采用上下盘沿脉加穿脉(或环形布置)布置形式。


    正确答案:脉外平巷加穿脉形式

  • 第5题:

    内部排土场不得影响矿山正常开采和边坡稳定,排土场坡脚紧靠矿体开采点以增加排土量,但之间需设置滚石或泥石流拦挡设施,降低矿石贫化率。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影响开采中矿石贫化和矿石损失的因素很多,其中不包括()。

    • A、矿体的埋藏条件
    • B、矿山工程安排
    • C、矿体的质量
    • D、生产组织管理

    正确答案:C

  • 第7题:

    矿山采场地压活动的根据是()。

    • A、开采深度
    • B、采空区
    • C、地下水
    • D、开采技术

    正确答案:B

  • 第8题:

    简答地下开采对地表的影响及分类?


    正确答案: 一类是移动,包括下沉和水平移动;另一类是变形,包括倾斜、曲率、水平变形、剪应变和扭曲。

  • 第9题:

    单选题
    影响开采中矿石贫化和矿石损失的因素很多,其中不包括()。
    A

    矿体的埋藏条件

    B

    矿山工程安排

    C

    矿体的质量

    D

    生产组织管理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矿山工业场地布置铁路与道路平交时应注意什么?

    正确答案: 应尽量避免与人流及货流较大的道路交叉,若与道路平交时,应采用直角相交,若斜角不可避免时,以小于45°为宜,还应注意道岔的撤岔不应布置在道口的宽度范围内,道口的宽度不应小于道路路面的宽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选煤厂各生产车间建筑物在工业场地上布置时,为什么要优先考虑采用联合建筑物?

    正确答案: 采用联合建筑物是可以:
    (1)充分利用建筑物内部空间,减少建筑体积和土建投资;
    (2)缩短车间之间输送物料的距离和减少转载环节,由此也可以减少工业场地的占地面积;
    (3)方便生产管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采煤方法是指采煤系统和采煤工艺的综合及其在时间、空间上的相互配合。不同采煤工艺与采区内相关巷道布置的组合,构成了不同的采煤方法。从地面将掩盖在矿体上部的表土及部分的网盘围岩剥除掉,直接把有用矿物开采出来,其采掘后形成的空间敞露于地表,此采矿方法称之为()
    A

    地下开采

    B

    爆破丌采

    C

    机械开采

    D

    露天开采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3题:

    可用于减缓区域地下水过量开采的措施有()。

    A.地面防渗 B.调整开采布局 C.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 D.建设地下水库


    答案:B,C,D
    解析:
    BCD解析:可用于减缓区域地下水过量开采的措施包括:人工补给、调整开采布局、地下水地表水联合调度等。

  • 第14题:

    背景资料
    某金属矿山建设项目的环境评价书有关矿山环境保护与固体废物处理的主要条款为:
    (1)矿山建设应充分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环保工程项目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步建设,同时投入使用。
    (2)矿山工业场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应分开布置,工业场地废石堆放位置应位于上风方 向,防止对场地产生污染。
    (3)矿山建设中的剥离物应运离工业广场,可用于填充湖泊进行围垦造田。
    (4)矿井选矿场所产生的废弃物可选择附近村镇的废弃场地进行集中堆放。
    (5)矿井污水含有有害物质,应进行地下排放。
    问题:

    (1)矿山建设对环境影响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针对本项目的环境评价书有关条款,指出其存在的问题。


    答案:
    解析:
    (1)矿山建设对环境影响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矿山建设时期,主要的污染源是废弃固体物的排放,其中以废(矸)石为主,有的矸石 还会带有放射性;建设时期还可能会有施工污染(粉尘、污水、泥浆排放、氨气泄露)以及带 腐蚀性的地下水排放等。
    ②施工场地的有毒有害成分,包括岩尘、矿尘,以及放射性毒害等,有害于施工人员和施 工环境。
    (2)针对本矿山建设项目环境评价书有关条款,其存在的问题是:
    第(2)款,废石堆放位置应位于下风方向,才可防止对场地产生污染。
    第(3)款,矿山建设中的剥离物,不能用于填充湖泊而进行围垦造田。
    第(4)款,矿井选矿场所产生的废弃物不能选择在附近村镇集中堆放。
    第(5)款,矿井污水含有有害物质,必须进行处理后才能进行排放。

  • 第15题:

    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统筹安排地表水和地下水,优先利用地表水,合理开采浅层地下水,严格控制开采深层地下水。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引起矿区内地表移动与变形,并导致地面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 A、掘进作业
    • B、地震
    • C、地下开采
    • D、地下水位下降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在露天开采的有色矿山,地压灾害主要表现为()。

    • A、岩层移动
    • B、地表下沉
    • C、露天滑坡
    • D、建筑物破坏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矿山工业场地布置铁路与道路平交时应注意什么?


    正确答案: 应尽量避免与人流及货流较大的道路交叉,若与道路平交时,应采用直角相交,若斜角不可避免时,以小于45°为宜,还应注意道岔的撤岔不应布置在道口的宽度范围内,道口的宽度不应小于道路路面的宽度。

  • 第19题:

    ()以坚井为主要开拓巷道。它主要用来开采急倾斜矿体()和埋藏较深的水平和缓倾斜矿体()。这种方法便于管理,生产能力较高,在金属矿山使用较普遍。


    正确答案:竖井开拓法;一般矿体倾角大于45°;倾角小于20°

  • 第20题:

    单选题
    矿山采场地压活动的根据是()。
    A

    开采深度

    B

    采空区

    C

    地下水

    D

    开采技术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引起矿区内地表移动与变形,并导致地面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A

    掘进作业

    B

    地震

    C

    地下开采

    D

    地下水位下降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以坚井为主要开拓巷道。它主要用来开采急倾斜矿体()和埋藏较深的水平和缓倾斜矿体()。这种方法便于管理,生产能力较高,在金属矿山使用较普遍。

    正确答案: 竖井开拓法,一般矿体倾角大于45°,倾角小于2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答地下开采对地表的影响及分类?

    正确答案: 一类是移动,包括下沉和水平移动;另一类是变形,包括倾斜、曲率、水平变形、剪应变和扭曲。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