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井田埋藏很深或者煤层埋藏虽不很深,但上覆岩层中有很厚的流沙层或黄土,可以采用斜井开拓。()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题目

当井田埋藏很深或者煤层埋藏虽不很深,但上覆岩层中有很厚的流沙层或黄土,可以采用斜井开拓。()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相似考题
更多“当井田埋藏很深或者煤层埋藏虽不很深,但上覆岩层中有很厚的流沙层或黄土,可以采用斜井开拓。() ”相关问题
  • 第1题:

    当墩台所处位置的覆盖层很厚、地基持力层很深时,可采用桩基础。


    正确

  • 第2题:

    当煤层埋藏较深,表土层较厚且有流沙层、斜井施工困难时,应该采用_______开拓。


    在深厚表土层中施工时,应根据表土性质、斜井断面大小、施上设备和技术水平等条件采取相应的施工方法。 (1)全断面一次掘进法 当土质致密坚硬、涌水量不大、且井筒掘进宽度小于5m时,可采用全断面一次掘进施工方法。永久支护采用砌碹时,可使用金属拱形临时支架,掘砌交替进行,段距为2-4m。 (2)中间导硐法 当表土较稳定,掘进宽度大于5m,全断面掘进有困难时,可在井筒中间先掘深2m左右的导硐,然后向两侧逐步扩大,临时支架沿井筒轴向架设。刷大要两侧同时进行,每次刷大宽度0.6m左右。待刷够掘进断面后,及时进行水久支护。 (3)先拱后堵法 当井筒工作面进人岩石风化带之后或工作面上部土层松软、下部土层密实,则适于先掘砌上部,后掘砌下部的施工方法。掘砌段距以3-5m为宜。 (4)两侧导祠先堵后拱法 当表土不太稳定,且断面较大时,先在断面两侧分别掘进小断面导硐,先墙后拱短段掘砌。掘导硐时,先架设木支架,掘出2-4m后,在导硐内砌墙,然后掘砌拱顶部分,最后掘出下部中间土柱。

  • 第3题:

    5.采用斜井开拓时,根据井田地质地形条件和煤层赋存情况,斜井可沿煤层、岩层或穿层布置。()


    正确

  • 第4题:

    当钻孔中地下水位埋藏很深或试验层为透水不含水时,可用()代替抽水试验,近似测定岩层渗透系数。

    A.渗水试验

    B.连通试验

    C.放水试验

    D.注水试验


    注水试验

  • 第5题:

    7.对于井田内煤层埋藏不深、表土层不厚、水文地质情况简单、井筒不需特殊法施工的缓倾斜和倾斜煤层,一般可采用斜井开拓。()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