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甲违反海关法的规定,走私香烟入境,尚未达到犯罪标准。2001年,甲的这起走私行为被举报。对甲的行为,以下处罚错误的是( )A.由公安机关处罚B.由海关处罚C.由海关处罚,如果海关认为对甲应予行政拘留的,应移送公安机关决定D.不予处罚

题目

1998年,甲违反海关法的规定,走私香烟入境,尚未达到犯罪标准。2001年,甲的这起走私行为被举报。对甲的行为,以下处罚错误的是( )

A.由公安机关处罚

B.由海关处罚

C.由海关处罚,如果海关认为对甲应予行政拘留的,应移送公安机关决定

D.不予处罚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ABC
更多“1998年,甲违反海关法的规定,走私香烟入境,尚未达到犯罪标准。2001年,甲的这起走私行为被举报。对 ”相关问题
  • 第1题:

    走私、非法买卖、运输易制毒物品的违法行为。 是指违反国家法规,走私、非法买卖、运输易制毒的特殊化学物品,数量较少,尚不够成犯罪的行为。对走私行为,按海关法有关规定处罚;对非法买卖、运输易制毒物品的违法行为,依照有关行政法规处罚。判断对错


    答案:正确

  • 第2题:

    甲与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犯罪人事前通谋,为其提供账户以转移走私所得。对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A.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B.洗钱罪
    C.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D.包庇罪

    答案:C
    解析:
    我国《刑法》第156条规定,与走私罪犯通谋,为其提供贷款、资金、账号、发票、证明,或者为其提供运输、保管、邮寄等其他方便的,以走私的共犯论处。本题中与走私犯事先通谋的行为构成了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共犯,故答案为C项。

  • 第3题:

    对于未经海关许可,擅自将海关监管货物开拆、提取、交付、发运、调换、改装、抵押、质押、留置、转让、更换标记、移作他用或者进行其他处置的行为属于海关法律关系中的()。
    A.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行为 B.走私犯罪
    C.走私行为 D.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罪


    答案:A
    解析:
    未经海关许可,擅自开拆、提取、交付、发运、调换、改装、抵押、转让海关监管货物或者海关尚未放行的进出境物品的,处货物物品5%以上30%以下的罚款。因此本题的行为属于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行为。

  • 第4题:

    张某与韩某,许某,田某共同走私一批进口香烟。为了独吞这批货物,张某勾结其弟弟甲与乙,商定某日由甲,乙二人假冒在市工商局,公安局里工作的工作人员,在装走私烟的汽车经过的路上拦截。甲与乙依计行使,在拦截走私汽车的时候,出示了工商检查证,扣留了这批走私香烟,并把这批走私香烟交给张某卖。张某,甲与乙三人的行为构成了( )。

    A.抢劫罪

    B.诈骗罪

    C.渎职罪

    D.敲诈勒索罪


    正确答案:B
    解析:张某,甲与乙三人采用虚构事实的方法,使韩某等人交出财物,已经构成了诈骗罪。虽然韩某等人的物品也为非法物品,但不影响张某等三人诈骗罪的成立。

  • 第5题:

    甲与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犯罪人事先通谋,为其提供账户以转移走私所得。对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A.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B.洗钱罪
    C.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D.包庇罪

    答案:C
    解析: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是指行为人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本罪的最大特点在于属于事后帮助犯,即本罪的犯罪故意必须产生在产生犯罪所得的犯罪既遂之后,如果既遂前形成帮助他人犯罪故意或有通谋行为的,则认定为其他罪名的共犯,不再认定为本罪。A选项错误。洗钱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是特别罪名与一般罪名的关系,既然是特别罪名也需要符合一般罪名的本质特征,即也是事后帮助犯,甲事先与犯罪人通谋不能构成本罪。B选项错误。根据《刑法》第156条规定:“与走私罪犯通谋,为其提供贷款、资金、账号、发票、证明,或者为其提供运输、保管、邮寄或者其他方便的,以走私罪的共犯论处。”因此甲的行为成立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C选项正确。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提供虚假证明包庇,使其逃避处罚的行为。甲没有实施提供虚假证明包庇犯罪分子的行为,因此不成立包庇罪。D选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