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是某工商行政管理局工作人员,后因犯罪被开除。一日,李某假扮工商人员,骗走某企业一笔巨款。在该案例中:A.李某应为诈骗行为承担一切法律责任B.国家应承担行政赔偿责任C.先由国家赔偿,然后再向李某进行追偿D.此案不属于国家赔偿范围

题目

李某是某工商行政管理局工作人员,后因犯罪被开除。一日,李某假扮工商人员,骗走某企业一笔巨款。在该案例中:

A.李某应为诈骗行为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B.国家应承担行政赔偿责任

C.先由国家赔偿,然后再向李某进行追偿

D.此案不属于国家赔偿范围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AD
更多“李某是某工商行政管理局工作人员,后因犯罪被开除。一日,李某假扮工商人员,骗走某企业一笔巨款。 ”相关问题
  • 第1题:

    李某蓄意杀害杨某。一日,李某躲在暗处向杨某开枪射击,未射中。这时其枪中尚有子弹,因怕罪行暴露,遂停止射击,仓皇离开。李某的行为是( )。

    A.犯罪未遂

    B.犯罪既遂

    C.犯罪中止

    D.意外事件


    正确答案:C
    114.C[解析]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题中李某因开枪后怕罪行暴露而仓皇离开符合犯罪中止的构成要件。

  • 第2题:

    李某与王某因经济纠纷产生矛盾。李某对王某一直怀恨在心,一日,李某得知王某一人在家,于是携匕首前往。途中遇到民警巡逻,李某害怕遂返回家中。李某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犯罪中止。
    【正确分析】本案中,李某在犯罪过程中,因害怕民警而自动返回家中,没有产生犯罪结果,应属于犯罪中止。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干扰分析】A选项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B选项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D选项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根据题干,ABD选项不符合题意。

  • 第3题:

    某工商局工作人员李某驾车下班途中与行人张某发生剐蹭,双方为此发生争执,李某情急之下将张某打伤,后送至医院治疗,发生治疗费、护理费等6000余元,为此( )应当就上述费用向张某承担赔偿责任。

    A.李某
    B.工商局
    C.李某和工商局共同
    D.李某和工商局任意选择其一

    答案:A
    解析:
    2020版教材P382 / 2019版教材P381
    但是,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1)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2)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3)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本题中,即由个人承担赔偿责任。

  • 第4题:

    李某蓄意杀害杨某。一日,李某躲在暗处向杨某开枪射击,未射中。这时其枪中尚有子弹,因怕罪行暴露,遂停止射击,仓皇离开。李某的行为是( )。
    A.犯罪未遂 B.犯罪既遂
    C.犯罪中止 D.意外事件


    答案:C
    解析: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题中李某因开枪后怕罪行暴露而仓皇离开符合犯罪中止的构成要件。

  • 第5题:

    李某与王某有仇,欲寻机报复,一日李某得知王某一人在家。便持刀前往。途遇民警巡逻,李某害怕,折返家中,李某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不构成犯罪

    答案:C
    解析:
    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李某因害怕,折返家中,自动放弃犯罪。故本题答案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