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未经法庭审查属实的证据,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相关问题
  • 第1题:

    证据确实、充分是审理案件的要求,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A、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B、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C、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D、证据基本属实,可以作为审理的依据


    参考答案:ABC

  • 第2题:

    下列关于证据裁判原则的表述,错误的有( )


    A.必须依据证据认定案件事实,法官可以以非理性的方式判断事实

    B.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必须经过法定的正式的证据调查程序来审查

    C.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必须具有证据能力

    D.证据能力是指证据同时具有关联性、真实性、可采性

    答案:A
    解析:
    考察证据法的基本理论。

    必须依据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禁止法官以非理性的方式判断事实。

  • 第3题:

    下列关于人民法院确定证据有无证明力及证明力大小表述错误的是()。

    A.未经当事人质证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B.能够反映案件真实情况、与待证事实相关联、来源和形式符合法律规定的证据,应当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C.当事人为达成调解或和解做出妥协而认可的事实在后续的诉讼中视同为对其的不利证据
    D.非法来源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答案:C
    解析:
    《解释》第107条规定,在诉讼中,当事人为达到调解协议或者和解协议做出妥协而认可的事实,不得在后续的诉讼中作为对其不利的根据,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均同意的除外。

  • 第4题:

    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由当事人质证。未经质证的证据,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


    参考答案:错误

  • 第5题:

    关于证据的收集与审查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行政执法机关在查办案件的过程中收集的实物证据可以转化为刑事证据,但言词证据都不得直接转化为刑事证据
    B.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收集的证据,未经法庭调查程序查证属实,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C.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对案件事实的认知和表达存在一定困难,但尚未丧失正确认知、表达能力的被害人的陈述,可以直接作为认定犯罪事实的依据
    D.搜查获得的杀人案凶器,未附搜查笔录,不能证明该凶器来源,一律不得采信

    答案:D
    解析:
    行政执法机关在办案过程中收集的实物证据可以转化为刑事证据加以使用,言词证据应当重新收集,但有一个例外,即鉴定意见,所以不是所有的言词证据都不能直接转化为刑事证据。故A 项的表述有例外,错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第12 条第2 款规定,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收集的证据,除可能危及有关人员的人身安全,或者可能产生其他严重后果,由人民法院依职权庭外调查核实的外,未经法庭调查程序查证属实,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故B 项的表述有例外,错误;《高法解释》第109 条规定,下列证据应当慎重使用,有其他证据印证的,可以采信:(一)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对案件事实的认知和表达存在一定困难,但尚未丧失正确认知、表达能力的被害人、证人和被告人所作的陈述、证言和供述……。故需要印证,不能直接作为认定犯罪的依据。C 选项错误;《高法解释》第73 条第1 款规定:“在勘验、检查、搜查过程中提取、扣押的物证、书证,未附笔录或者清单,不能证明物证、书证来源的,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因此,选项D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