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更多“我国民法中所称的“不可抗力”,是指什么样的情况?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各项中,( )不属于我国《民法通则》所称的“公民”。

    A.我国公民

    B.在我国领域内的外国人

    C.在我国领域内的无国籍人

    D.在我国领域内的外国使馆人员


    参考答案:D
    解析:根据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双边协定或认可的国际惯例而享有司法豁免权的外国人不适用我国民法规定,在我国领域内的外国使馆人员属于享有外交豁免权人员,不属于《民法通则》所称的“公民”。

  • 第2题:

    下列与不可抗力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可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B.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可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责任
    C.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也可根据情况部分免除责任
    D.不可抗力包括合同中约定的不可抗力情形

    答案:C
    解析:
    《合同法》117条规定:当事人迟延履行合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迟延履行方的相应责任。

  • 第3题:

    根据我国的法律,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正确

  • 第4题:

    我国通常所称的桃花汛是指( )。
    A、伏汛
    B、秋汛
    C、春汛
    D、主汛期


    答案:C
    解析:
    汛期一般分为春汛(桃花汛)、伏汛(主要汛期)和秋汛。参见教材P295。

  • 第5题:

    《合同法》所称的不可抗力是指()。

    A.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B.不能预见但能够避免的客观情况
    C.能够预见但不可避免、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D.能够预见,可以避免但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答案:A
    解析:
    2020版教材P147 / 2019版教材P146
    本法所称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