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鏨子经过锻造、初磨后,刃口经热处理才能获得所需的硬度和韧性。錾子的热处理包括()和()两个过程。 ”相关问题
  • 第1题:

    吊钩按锻造方法分锻造钩和板钩,经过锻造和冲压,进行退火热处理,以消除残余的内应力,增加其韧性。其优质碳素钢为()号。

    A15

    B20

    C25

    D30


    B

  • 第2题:

    用T10钢制造形状简单的车刀,其工艺路线为:锻造→热处理→机加工→热处理→磨加工。(10分) (1)写出其中热处理工序的名称及作用;(6分) (2)确定最终热处理(即磨加工前的热处理)的加热温度(写出温度范围即可),并指出车刀在使用状态下的显微组织和大致硬度。(4分)


    前一热处理工序为:球化退火,均匀细化组织,降低硬度,便于机加工;后一热处理工序为:淬火+低温回火,淬火是为了获得M组织,提高硬度和耐磨性,低温回火是为了获得回火M组织,稳定组织和尺寸,消除内应力。$最终热处理:淬火(760~780℃)+低温回火(180~200℃) 车刀在使用状态下的组织为:回火M+碳化物+A',硬度大约为62HRC。

  • 第3题:

    拟用T10钢制造形状简单的车刀,工艺路线为: 锻造→热处理→机加工→热处理→磨加工 ①试写出各热处理工序的名称并指出各热处理工序的作用。 ②制订最终热处理工艺规范(温度、冷却介质)。 ③指出最终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及大致硬度。


    (1)热处理1为球化退火(预备热处理),其作用是为了得到球状珠光体,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并为淬火作组织准备。热处理2为淬火+低温回火,淬火的作用是为了获得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而低温回火的作用是为了保持淬火钢的高硬度和高耐磨性,降低淬火应力和脆性。(2)淬火温度为760~780℃,组织为M+Fe3C+AR,硬度约为62~64HRC回火温度为150~250 ℃ ,低温回火组织为M回,硬度约为60~62HRC

  • 第4题:

    渗碳工件必须经过()热处理才能达到表层高硬度、心部高韧性的要求。

    A淬火+回火

    B淬火

    C退火+回火

    D正火


    A

  • 第5题:

    汽车半轴要求具有良好的强韧性,且杆部、花键处表面硬度要求≥52HRC。现选用40Cr钢制造,其工艺路线如下:下料(棒料)→锻造毛坯→热处理①→校直→粗加工→热处理②→精加工→热处理③、④→磨削。指出其工艺过程路线中应选用的热处理方法及目的,并说明杆部、花键处的最终热处理组织。


    半轴应进行探伤检查,且不得有裂纹;半轴花键应无明显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