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柱、墙、梁、板钢筋绑扎的要求,符合要求的是( )。A、当设计无要求时,应优先保证主要受力构件和构件中主要受力方向的钢筋位置。框架节点处梁纵向受力钢筋宜置于柱纵向钢筋内侧;次梁钢筋宜放在主梁钢筋内侧;剪力墙中水平分布钢筋宜放在外部,并在墙边弯折锚固。B、连续梁、板的上部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跨中1/3跨度范围内,下部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梁端1/3跨度范围内C、每层柱第一个钢筋接头位置距楼地面高度不宜小于500mm、柱高的1/6及柱截面长边(或直径)的较大值D、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

题目
下列关于柱、墙、梁、板钢筋绑扎的要求,符合要求的是( )。
A、当设计无要求时,应优先保证主要受力构件和构件中主要受力方向的钢筋位置。框架节点处梁纵向受力钢筋宜置于柱纵向钢筋内侧;次梁钢筋宜放在主梁钢筋内侧;剪力墙中水平分布钢筋宜放在外部,并在墙边弯折锚固。
B、连续梁、板的上部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跨中1/3跨度范围内,下部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梁端1/3跨度范围内
C、每层柱第一个钢筋接头位置距楼地面高度不宜小于500mm、柱高的1/6及柱截面长边(或直径)的较大值
D、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
E、框架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特别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距要有15mm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A,B,C,D
解析:
E架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特别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距要有30mm,以利浇筑混凝土。参见教材P61~62。
更多“下列关于柱、墙、梁、板钢筋绑扎的要求,符合要求的是( )。 ”相关问题
  • 第1题:

    对于板钢筋绑扎施工要点,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

    A.板上部的负筋、主筋与分布钢筋的相交点必须全部绑扎

    B.管线应在负筋没有绑扎前预埋好

    C.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

    D.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的钢筋在下

    E.现浇楼板钢筋的绑扎是在梁钢筋骨架成型之前进行的


    正确答案:ABC

  • 第2题:

    肋型楼盖荷载传递路线依次为()。

    A:主梁→次梁→板→柱或墙
    B:板→主梁→次梁→柱或墙
    C:板→次梁→主梁→柱或墙
    D:次梁→板→主梁→柱或墙

    答案:C
    解析:

  • 第3题:

    关于梁、 板钢筋的绑扎说法, 正确的是()。

    A.梁的高度较小时,梁的钢筋宜在梁底模上绑扎,其两侧模板或一侧模板后装
    B.梁的高度较大时,梁的钢筋宜架空在梁模板上绑扎,然后再落位
    C.框架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保证梁顶面主筋间的净距要有50mm
    D.板的钢筋应在模板安装后绑扎

    答案:D
    解析:
    梁、板钢筋绑扎:
    (1)当梁高度较小时,梁的钢筋架空在梁模板顶上绑扎,然后落位。
    (2)梁高度≥1m 时,先支梁的底模,在底模上绑扎梁的钢筋,两侧侧模或一侧侧模后安装。
    (3)板的钢筋在模板安装好后绑扎。
    (4)框架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保证梁顶面主筋间的净距要有 30mm 以利浇筑混凝土。

  • 第4题:

    下列关于单向板肋梁楼盖传力途径的表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 A、竖向荷载→板→柱或墙→基础
    • B、竖向荷载→板→主梁→柱或墙→基础
    • C、竖向荷载→板→次梁→柱或墙→基础
    • D、竖向荷载→板→次梁→主梁→柱或墙→基础

    正确答案:D

  • 第5题:

    下列关于柱钢筋和板钢筋绑扎的施工工艺的规定中,正确的是()。

    • A、柱钢筋绑扎中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
    • B、板钢筋绑扎中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一直在下侧
    • C、板钢筋绑扎的施工工艺流程为:清理垫层、画线→摆放下层钢筋,并固定绑扎→摆放钢筋撑脚(双层钢筋时)→安装管线→绑扎上层钢筋
    • D、对双向受力板,应先铺设平行于短边方向的受力钢筋,后铺设平行于长边方向的受力钢筋
    • E、板上部的负筋、主筋与分布钢筋的交叉点应相隔交错扎牢,并垫上保护层垫块

    正确答案:A,C,D

  • 第6题:

    框架结构房屋的主体结构部分,其施工过程的划分一般不包括()。

    • A、绑扎梁、板钢筋
    • B、柱、梁、板模板安装
    • C、垫层施工
    • D、浇筑柱混凝土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单选题
    钢筋混凝土肋形楼板的传力路线为(    )。
    A

    板→次梁→主梁→墙或柱

    B

    主梁→次梁→板→墙或柱

    C

    次梁→主梁→板→墙或柱

    D

    板→墙或柱→次梁→主梁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多选题
    钢筋绑扎的细部构造应符合下列哪些规定()
    A

    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应在接头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B

    墙、柱、梁钢筋骨架中各垂直面钢筋网交叉点应全部扎牢;板上部钢筋网的交叉点应全部扎牢,底部钢筋网除边缘部分外可间隔交错扎牢

    C

    梁、柱的箍筋弯钩及焊接封闭箍筋的对焊点应沿纵向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构件同一表面,焊接封闭箍筋的对焊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超过50%

    D

    填充墙构造柱纵向钢筋宜与框架梁钢筋共同绑扎

    E

    梁及柱中箍筋、墙中水平分布钢筋及暗柱箍筋、板中钢筋距构件边缘的距离宜为50mm


    正确答案: B,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柱钢筋和板钢筋绑扎的施工工艺的规定中,正确的是()。
    A

    柱钢筋绑扎中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

    B

    板钢筋绑扎中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一直在下侧

    C

    板钢筋绑扎的施工工艺流程为:清理垫层、画线→摆放下层钢筋,并固定绑扎→摆放钢筋撑脚(双层钢筋时)→安装管线→绑扎上层钢筋

    D

    对双向受力板,应先铺设平行于短边方向的受力钢筋,后铺设平行于长边方向的受力钢筋

    E

    板上部的负筋、主筋与分布钢筋的交叉点应相隔交错扎牢,并垫上保护层垫块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关于梁、板钢筋绑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梁的高度较小时,梁的钢筋宜在梁底模上绑扎

    B

    梁的高度较大时,梁的钢筋宜架空在梁模板顶上绑扎

    C

    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

    D

    框架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保证梁顶面主筋间的净距最小值1Omm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单向板肋梁楼盖传力途径的表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

    竖向荷载→板→柱或墙→基础

    B

    竖向荷载→板→主梁→柱或墙→基础

    C

    竖向荷载→板→次梁→柱或墙→基础

    D

    竖向荷载→板→次梁→主梁→柱或墙→基础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必须先安好模板后,再绑扎钢筋的构件是()
    A

    柱子

    B

    C

    D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关于柱、墙、梁、板钢筋绑扎的要求,符合要求的是( )。
    A、当设计无要求时,应优先保证主要受力构件和构件中主要受力方向的钢筋位置。框架节点处梁纵向受力钢筋宜置于柱纵向钢筋内侧;次梁钢筋宜放在主梁钢筋内侧;剪力墙中水平分布钢筋宜放在外部,并在墙边弯折锚固
    B、连续梁、板的上部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跨中1/4跨度范围内,下部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梁端1/3跨度范围内
    C、每层柱第一个钢筋接头位置距楼地面高度不宜小于400mm、柱高的1/6及柱截面长边(或直径)的较大值
    D、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
    E、框架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特别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距要有30mm


    答案:A,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钢筋工程。连续梁、板的上部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跨中1/3跨度范围内;每层柱第一个钢筋接头位置距楼地面高度不宜小于500mm。参见教材P61~62。

  • 第14题:

    钢筋混凝土梁式楼梯传力的特点是()。

    A、荷载→楼梯踏步→踏步板→斜梁→平台梁→墙或柱
    B、荷载→斜梁→踏步板→楼梯踏步→平台梁→墙或柱
    C、荷载→平台梁→踏步板→斜梁→楼梯踏步→墙或柱
    D、荷载→踏步板→楼梯踏步→斜梁→平台梁→墙或柱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楼梯。当楼梯踏步受到荷载作用时,踏步为一水平受力构造,踏步板把荷载传递左右斜梁,斜梁把荷载传递给与之相连的上下休息平台梁,最后,平台梁将荷载传给墙体或柱子。

  • 第15题:

    应在模板安装后再进行的是()

    • A、楼板钢筋安装绑扎
    • B、柱钢筋现场绑扎安装
    • C、柱钢筋预制安装
    • D、梁钢筋绑扎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多层砖房,采用下列()项施工顺序才能更好的保证墙体的整体性。

    • A、砌砖墙、绑扎构造柱钢筋、支撑板、再浇注混凝土构造柱
    • B、绑扎构造柱钢筋、砌砖墙、支撑板、再浇注混凝土构造柱
    • C、绑扎构造柱钢筋、支撑板、浇注混凝土构造柱、再砌砖墙
    • D、砌砖墙、支撑板、绑扎构造柱钢筋、再浇注混凝土构造柱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应在模板安装后再进行的工序是()。

    • A、楼板钢筋安装绑扎
    • B、柱钢筋现场绑扎安装
    • C、柱钢筋预制安装
    • D、梁钢筋绑扎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应在模板安装后进行的是()。

    • A、楼板钢筋的绑扎
    • B、柱钢筋的绑扎
    • C、梁钢筋的绑扎
    • D、墙钢筋的绑扎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单选题
    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多层砖房,采用下列()项施工顺序才能更好的保证墙体的整体性。
    A

    砌砖墙、绑扎构造柱钢筋、支撑板、再浇注混凝土构造柱

    B

    绑扎构造柱钢筋、砌砖墙、支撑板、再浇注混凝土构造柱

    C

    绑扎构造柱钢筋、支撑板、浇注混凝土构造柱、再砌砖墙

    D

    砌砖墙、支撑板、绑扎构造柱钢筋、再浇注混凝土构造柱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梁板钢筋绑扎要求?

    正确答案: (1)当梁的高度较小时,可以采用模外绑扎(即在模板上绑扎好,再落位);当梁的高度较大(≧1m)时,梁的钢筋宜在梁底模上绑扎,其两侧模板或一侧模板后装(但要注意安全)。
    (2)梁的纵向受力钢筋采用双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的短钢筋,以保持设计间距。
    (3)梁箍筋的接头(即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梁的两根上部角筋上,其他同柱。
    (4)板的钢筋网绑扎,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位交叉点可交错绑扎。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须全部绑扎,相邻绑扎点的钢丝扣呈八字形。
    (5)板中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上层钢筋网下面应设置撑脚(马凳),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
    (6)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居中,主梁钢筋在下(即板压次梁,次梁压主梁)。
    (7)梁板钢筋绑扎时,应防止水电管线将钢筋抬起或压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关于钢筋绑扎的说法,正确的有()
    A

    柱钢筋的绑扎应在柱模板安装前进行

    B

    连续梁、板的上部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梁端1/3跨度范围内,下部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跨中1/3跨度范围内

    C

    每层柱第一个钢筋接头位置距楼地面高度不宜小于400mm

    D

    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

    E

    框架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特别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距要有30mm


    正确答案: C,D
    解析: 连续梁、板的上部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跨中1/3跨度范围内,下部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梁端1/3跨度范围内,故B项错误。每层柱第一个钢筋接头位置距楼地面高度不宜小于500mm、柱高的1/6及柱截面长边(或直径)的较大值,故C项错误。

  • 第22题:

    问答题
    钢筋混凝土柱、梁、板、墙的钢筋怎样计算?

    正确答案: 区别现浇、预制构件、不同钢种和规格分别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理论重量以吨计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应在模板安装后再进行的是()
    A

    楼板钢筋安装绑扎

    B

    柱钢筋现场绑扎安装

    C

    柱钢筋预制安装

    D

    梁钢筋绑扎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应在模板安装后进行的是()。
    A

    楼板钢筋的绑扎

    B

    柱钢筋的绑扎

    C

    梁钢筋的绑扎

    D

    墙钢筋的绑扎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