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用药的注意事项有A:严格掌握剂量,注意间隔时间B:不用或少用药物C:根据小儿特点,选好给药途径D:药物治疗要适度E:儿童禁用的药物

题目
小儿用药的注意事项有

A:严格掌握剂量,注意间隔时间
B:不用或少用药物
C:根据小儿特点,选好给药途径
D:药物治疗要适度
E:儿童禁用的药物

相似考题
更多“小儿用药的注意事项有”相关问题
  • 第1题:

    药店工作人员,应提醒跌打损伤患者的用药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案:由于骨伤科用药多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孕妇禁用,女性在月经期也应慎用或遵医嘱。

  • 第2题:

    小儿用药应注意事项是

    A.小儿禁用或慎用化学药物

    B.熟悉小儿特点,绝不滥用药物

    C.小儿的临床症状特点

    D.严格掌握剂量,注意间隔时间

    E.根据小儿特点,选好给药途径


    正确答案:ABDE

  • 第3题: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操作前需准备滑石粉、爽身粉或润肤油等介质。
    2、操作者应双手保持清洁,指甲修剪圆润,防止操作时划伤小儿皮肤。
    3、天气寒冷时,需保持双手温暖,可搓热后再操作,以免凉手刺激小儿,造成紧张,影响推拿。
    4、推拿手法应柔和,争取小儿配合。
    5、局部皮肤破损、骨折早期不宜推拿。

  • 第4题:

    临床合理用药注意事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注意动物的种属、年龄、性别和个体差异
    2、注意给药途径、剂量与疗程
    3、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4、注意药物在动物性产品中的残留

  • 第5题:

    小儿用药剂量计算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根据成人剂量按小儿体重计算:1)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重/70KG,此方法对年幼儿剂量偏小,对年长儿特别是体重过重儿,剂量偏大。2)根据推荐的小儿剂量按小儿体重:每次(日)剂量=小儿体重×每次(日)药量/kg;
    2.根据小儿年龄计算:Fried公式:婴儿剂量=月龄×成人量/150;Young公式:儿童剂量=年龄×成人量/(年龄+12)根据年龄计算的方法很少被采用,但对止咳药、消化药等不需要十分精确的药物,仍以年龄计算;3)根据体表面积计算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表面积(M)/1.73m2,小儿体表面积=(体重×0.035)+0.1此公式不适宜大于30kg的小儿。对10岁以上的儿童,每增加体重5kg,增加体表0.1m。

  • 第6题:

    麻醉前用药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一般状况欠佳者术前用药剂量应酌减。年轻、体壮者剂量应酌增。
    (2)小儿对吗啡的耐受量小,应少用或不用。
    (3)心动过速者或甲亢病人,高热、暑天或炎热地区应不用或少用抗胆碱药,必需者以用东莨菪碱为宜。
    (4)施行硫喷妥钠静脉麻醉或椎管内麻醉或氟烷麻醉时,阿托品剂量应增加。
    (5)小儿腺体分泌旺盛,抗胆碱药物的剂量应略大。
    (6)麻醉前多种药复合应用时,剂量应减少。

  • 第7题:

    妊娠甲亢用药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1)应以硫脲类药物为首选,尤宜选用PTU。因为甲巯咪唑和卡比马唑易通过胎盘,PTU进入胎盘的量约为甲巯咪唑和卡比马唑的l/3,且曾有甲巯咪唑致胎儿畸形的报告。为了预防抗甲状腺药物引起胎儿甲减及甲状腺肿大而导致难产,待甲亢控制后可加用小量左旋甲状腺片。
    (2)疗效以FT正常高限或略高于正常为指标。因为孕妇的TBG升高、BMR增高。妊娠末3个月,因孕妇处于免疫抑制状态,甲亢有自发减轻倾向,故抗甲状腺药物宜减少,产后应加量。
    (3)孕妇禁用I治疗,以防胎儿甲减及胎儿畸形。
    (4)非放射性碘化物也易通过胎盘,仅可短期用于急需控制甲亢症状及手术前的孕妇患者。
    (5)对于抗甲状腺药物无效者可待妊娠4~6个月,经药物作术前准备后.施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
    (6)普萘洛尔可通过胎盘,延缓宫口扩张,延长分娩,故在临产前尤其不宜使用,该药还使子宫持续收缩而导致胎盘及胎儿发育不良,心动过缓、早产及新生儿呼吸窘迫,故应慎用或不用。
    (7)妊娠、口服避孕药、雌激素治疗均可使TBG(甲状腺结合球蛋白)结合能力增高,因此判断疗效应以FT、FT、sTSH为准。正常高限或略高于正常为指标。因为孕妇的TBG升高、BMR增高。妊娠末3个月,因孕妇处于免疫抑制状态,甲亢有自发减轻倾向,故抗甲状腺药物宜减少,产后应加量。

  • 第8题:

    关于术前用药的注意事项,下述哪条正确()

    • A、老年人一般用量要大些
    • B、小儿按体重,阿托品的用量要比成人小
    • C、即使手术时间推迟,也不必重复给药
    • D、用药后保持安静,但不可疏忽观察
    • E、阿托品的镇静作用比东莨菪碱强

    正确答案:D

  • 第9题:

    问答题
    老年人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先取食疗,而后用药。
    (2)先用中药,后用西药。
    (3)先外用,后内服。
    (4)先用内服,后用注射。
    (5)先用老药,后用新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临床合理用药注意事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注意动物的种属、年龄、性别和个体差异
    2、注意给药途径、剂量与疗程
    3、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4、注意药物在动物性产品中的残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精神分裂症联合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抗精神病药与抗抑郁药的相互作用:
    ①三环类药:抗精神病药物与三环类药合用,可加强两类药物的镇静作用,增加三环类药物的作用,并加重抗胆碱能作用和降低血压;对某些患者可能诱发痉挛发作。硫利达嗪与三环类合用,可能出现心律不齐。
    ②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吩噻嗪类与MAOI联用,可加剧锥体外系症状,由于α肾上腺素能组织作用和直接血管扩张引起低血压。氟哌啶醇与苯乙肼联用,可能出现紧张症状群。
    ③选择性5一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抗精神病药与所有SSRIS合用,由于5一羟色胺能间接减低多巴胺释放,从而加重锥体外系症状。抗精神病药物与氟西汀、帕罗西汀及氟伏沙明联合应用,由于SSRIs对细胞色素P450酶有抑制作用,可使抗精神病药的血药浓度升高,加剧药物不良反应。
    (2)抗精神病药物与心境稳定剂的相互作用:
    ①锂盐:抗精神病药与锂盐可能发生协同作用,增加对中枢系统的毒性。锂盐可加重抗精神病药物的锥体外系症状。锂盐同氯丙嗪合用,有可能出现室颤;同甲砜哒嗪联用,可能会出现心肌传导阻滞;同氟哌啶醇联用可能会出现不可逆的脑器质性损伤。
    ②卡马西平:抗精神病药与卡马西平联用,由于加快了抗精神病药的代谢,因而会影响其治疗效果。氟哌啶醇与卡马西平联用可能会产生神经系统的毒性。氯氮平与卡马西平的联用,会增加粒细胞缺乏症的危险,要格外注意。
    (3)抗精神病药物与抗焦虑药物的相互作用:
    ①苯二氮革类:抗精神病药物与苯二氮草类药联用较为常见,一般除加强镇静作用、延长睡眠时间外,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个别患者或老年人,由于加强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可导致呼吸抑制或低血压。氯氮平与苯二氮革类联用,可出现循环性虚脱。
    ②非苯二氮革类:吩噻嗪类与安泰乐合用,由于增高了对心脏再极化的作用,可导致心脏的不良反应。
    (4)抗精神病药与催眠、麻醉药的相互作用:
    ①巴比妥类和非巴比妥类:抗精神病药合并巴比妥类药现已不多见,但同时饮酒者依然不少,两者合并与苯二氮革类者相同,即加强镇静作用,容易发生低血压,严重者可抑制呼吸。此外可降低抗精神病药的血药浓度。长期合用酒精,对肝脏有毒性作用,加剧锥体外系症状。
    ②麻醉药:吩噻嗪类联合麻醉药,可产生低血压及嗜睡症。其他抗精神病药与麻醉药联用,其不良反应同苯二氮革类。
    (5)抗精神病药与抗震颤麻痹药的相互作用:
    ①抗胆碱能药:锥体外系症状是抗精神病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尤其是服用典型抗精神病药时。为了减轻不良反应,联合抗胆碱能药成为常规用药,临床上以苯海索和苯甲托品较常用。这两类药物联用虽然能缓解锥体外系症状,但又加剧了抗胆碱能不良反应,并延缓抗精神病药的显效时间。此外,还可能影响抗精神病药的血药浓度,增加高热的危险和进一步损伤的认知功能。所以,不主张早期联用抗震颤麻痹药,只有当出现锥体外系症状而患者难以耐受时,方可联合应用,一般不宜长期服用,剂量也不宜过高。
    ②其他抗震颤麻痹药物:作用于多巴胺系统的药物如左旋多巴和金刚烷胺等,在精神科极少应用。抗精神病药与左旋多巴合用,会加剧原有精神分裂患者的症状,并可降低左旋多巴抗震颤麻痹症状的效果。
    (6)抗精神病药与降压药及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①降压药:抗精神病药与降压药胍乙啶、异喹胍和可乐定等合用,可降低降压效应。利培酮与降压药合用则又加强降压效应。氟奋乃静与可乐定合用可能会发生谵妄;
    ②其他药物:典型抗精神病药与苯妥英钠联用,因两者协同作用,可增加苯妥英钠的不良反应。吩噻嗪类与肾上腺素合用,前者可逆转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反而引起低血压,故在处理抗精神病药物发生的体位性低血压时,禁用肾上腺素。硫利哒嗪和奎尼丁联用,对心肌有抑制作用,引起心律失常。氟哌啶醇与口服避孕药合用,可能会发生紧张证候群,吩噻嗪类与抗组胺类联用,可产生过度镇静,甚至影响呼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小儿液体疗法注意事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合理安排24小时的液体总量,按急需先补、先快后慢、有尿补钾的原则分期分批输入。
    (2)严格掌握输液速度,明确每小时应输入量,最好使用输液泵。
    (3)仔细观察病情。
    (4)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24小时液体入量包括口服液体和胃肠道外补液量。液体出量包括尿、大便和不显性失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泄泻用药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案:服药期间宜忌食生冷、辛辣、油腻食物。体质虚弱、反复泄泻者;病情严重者;泄泻病程中出现并发症者;慢性泄泻长期不愈者;儿童、老年人、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等患者不适于自己选择用药。

  • 第14题:

    老年人用药注意事项有

    A:不用或少用药物

    答案:A,B,C,D,E
    解析:
    本题考查老年人用药。老年人用药注意事项:①不用或少用药物。②合理选择药物。③选择适当的剂量。④药物治疗要适度。⑤注意药物对老年人其他疾病的影响。⑥提高老年人用药依从性。故本题答案应选ABCDE。

  • 第15题:

    小儿白血病化疗用药过程中,有哪些毒副作用?


    正确答案:⑴消化道:恶心、呕吐、食欲减退、黏膜溃疡或出血;
    ⑵造血系统:化疗药抑制骨髓,导致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
    ⑶神经系统:长春新碱可引起末梢神经毒性反应,如:口唇、指趾麻木,抬腿无力,停药后症状消失;
    ⑷泌尿系统:环磷酰胺可引起出血性膀胱炎,表现为膀胱刺激症状和血尿。

  • 第16题:

    精神分裂症联合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抗精神病药与抗抑郁药的相互作用:
    ①三环类药:抗精神病药物与三环类药合用,可加强两类药物的镇静作用,增加三环类药物的作用,并加重抗胆碱能作用和降低血压;对某些患者可能诱发痉挛发作。硫利达嗪与三环类合用,可能出现心律不齐。
    ②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吩噻嗪类与MAOI联用,可加剧锥体外系症状,由于α肾上腺素能组织作用和直接血管扩张引起低血压。氟哌啶醇与苯乙肼联用,可能出现紧张症状群。
    ③选择性5一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抗精神病药与所有SSRIS合用,由于5一羟色胺能间接减低多巴胺释放,从而加重锥体外系症状。抗精神病药物与氟西汀、帕罗西汀及氟伏沙明联合应用,由于SSRIs对细胞色素P450酶有抑制作用,可使抗精神病药的血药浓度升高,加剧药物不良反应。
    (2)抗精神病药物与心境稳定剂的相互作用:
    ①锂盐:抗精神病药与锂盐可能发生协同作用,增加对中枢系统的毒性。锂盐可加重抗精神病药物的锥体外系症状。锂盐同氯丙嗪合用,有可能出现室颤;同甲砜哒嗪联用,可能会出现心肌传导阻滞;同氟哌啶醇联用可能会出现不可逆的脑器质性损伤。
    ②卡马西平:抗精神病药与卡马西平联用,由于加快了抗精神病药的代谢,因而会影响其治疗效果。氟哌啶醇与卡马西平联用可能会产生神经系统的毒性。氯氮平与卡马西平的联用,会增加粒细胞缺乏症的危险,要格外注意。
    (3)抗精神病药物与抗焦虑药物的相互作用:
    ①苯二氮革类:抗精神病药物与苯二氮草类药联用较为常见,一般除加强镇静作用、延长睡眠时间外,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个别患者或老年人,由于加强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可导致呼吸抑制或低血压。氯氮平与苯二氮革类联用,可出现循环性虚脱。
    ②非苯二氮革类:吩噻嗪类与安泰乐合用,由于增高了对心脏再极化的作用,可导致心脏的不良反应。
    (4)抗精神病药与催眠、麻醉药的相互作用:
    ①巴比妥类和非巴比妥类:抗精神病药合并巴比妥类药现已不多见,但同时饮酒者依然不少,两者合并与苯二氮革类者相同,即加强镇静作用,容易发生低血压,严重者可抑制呼吸。此外可降低抗精神病药的血药浓度。长期合用酒精,对肝脏有毒性作用,加剧锥体外系症状。
    ②麻醉药:吩噻嗪类联合麻醉药,可产生低血压及嗜睡症。其他抗精神病药与麻醉药联用,其不良反应同苯二氮革类。
    (5)抗精神病药与抗震颤麻痹药的相互作用:
    ①抗胆碱能药:锥体外系症状是抗精神病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尤其是服用典型抗精神病药时。为了减轻不良反应,联合抗胆碱能药成为常规用药,临床上以苯海索和苯甲托品较常用。这两类药物联用虽然能缓解锥体外系症状,但又加剧了抗胆碱能不良反应,并延缓抗精神病药的显效时间。此外,还可能影响抗精神病药的血药浓度,增加高热的危险和进一步损伤的认知功能。所以,不主张早期联用抗震颤麻痹药,只有当出现锥体外系症状而患者难以耐受时,方可联合应用,一般不宜长期服用,剂量也不宜过高。
    ②其他抗震颤麻痹药物:作用于多巴胺系统的药物如左旋多巴和金刚烷胺等,在精神科极少应用。抗精神病药与左旋多巴合用,会加剧原有精神分裂患者的症状,并可降低左旋多巴抗震颤麻痹症状的效果。
    (6)抗精神病药与降压药及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①降压药:抗精神病药与降压药胍乙啶、异喹胍和可乐定等合用,可降低降压效应。利培酮与降压药合用则又加强降压效应。氟奋乃静与可乐定合用可能会发生谵妄;
    ②其他药物:典型抗精神病药与苯妥英钠联用,因两者协同作用,可增加苯妥英钠的不良反应。吩噻嗪类与肾上腺素合用,前者可逆转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反而引起低血压,故在处理抗精神病药物发生的体位性低血压时,禁用肾上腺素。硫利哒嗪和奎尼丁联用,对心肌有抑制作用,引起心律失常。氟哌啶醇与口服避孕药合用,可能会发生紧张证候群,吩噻嗪类与抗组胺类联用,可产生过度镇静,甚至影响呼吸。

  • 第17题:

    小儿液体疗法注意事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合理安排24小时的液体总量,按急需先补、先快后慢、有尿补钾的原则分期分批输入。
    (2)严格掌握输液速度,明确每小时应输入量,最好使用输液泵。
    (3)仔细观察病情。
    (4)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24小时液体入量包括口服液体和胃肠道外补液量。液体出量包括尿、大便和不显性失水。

  • 第18题:

    高血压患者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高血压患者用药五忌:
    (1)忌突然停药;
    (2)忌快速降压;
    (3)忌不择时服药;
    (4)忌不定期检查;
    (5)忌频繁更换、胡乱用药。

  • 第19题:

    小儿用药剂量的计算方法有()、()、()、()。


    正确答案:按体重计算;按体表面积计算;按年龄计算;从成人剂量换算

  • 第20题:

    填空题
    小儿用药剂量的计算方法有()、()、()、()。

    正确答案: 按体重计算,按体表面积计算,按年龄计算,从成人剂量换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外用药物治疗原则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正确答案: 外用药物治疗原则:
    (1)剂型选择:根据临床病程分期及皮损部位和特点选择剂型。急性炎症性皮损,仅有潮红、肿胀、斑丘疹而无糜烂时,选用粉剂或洗剂;有水疱、糜烂、渗出时选用湿敷;亚急性炎症性皮损,可选用油剂、糊剂或乳剂;慢性炎症性皮损选用软膏、糊剂或硬膏;如无皮疹(或有抓痕等继发损害)仅有瘙痒,选用醑剂或酊剂,也可选用乳剂、洗剂。
    (2)药物选择:根据病因、病理变化和自觉症状等选择药物。对化脓性皮肤病,可选择抗菌药物;对真菌性皮肤病,可选用抗真菌药物;如为变态反应性疾病,可选用抗过敏药物;角化不全时可选用角质促成剂;角化亢进时,选用角质松解剂;有渗出时应选用收敛剂等。
    使用外用药注意事项:
    (1)注意外用药的使用方法,可根据皮损的性质和治疗需要,采取不同的用药方法。如皮损浅在或药物的透入性强时,则可局部涂搽;如果苔藓样变明显,须促进药物深达时,外用软膏后可加塑料薄膜封包。
    (2)对皮肤敏感性强的患者,要选择温和无刺激性的药物,或先用低浓度,再逐步提高浓度。采用新药或易致敏药物时,可先试用于较小面积,如无不良反应再大面积使用。
    (3)嘱咐患者与医生密切配合,要详细说明使用药物的方法,如用药次数、部位、用量和方法等,如有反应须停药来诊。
    (4)注意禁忌证,刺激性强的药物勿用于皮肤薄嫩处,高浓度水杨酸及芥子气软膏等不可应用于乳房下部、外阴及面部等处,幼儿也不可应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儿童用药时按年龄算,1岁以内小儿用药量的计量公式为(  )。
    A

    1岁内小儿用药量=0.01×(月龄+2)×成人剂量

    B

    1岁内小儿用药量=0.01×(月龄+3)×成人剂量

    C

    1岁内小儿用药量=0.01×(月龄+4)×成人剂量

    D

    1岁内小儿用药量=0.05×(月龄+2)×成人剂量

    E

    1岁内小儿用药量=0.05×(月龄+3)×成人剂量


    正确答案: D
    解析:
    儿童用药时,可根据小儿年龄折算,计算公式为:1岁以内小儿用药量=0.01×(月龄+3)×成人剂量;1岁以上小儿用药量=0.05×(月龄+2)×成人剂量。

  • 第23题:

    问答题
    麻醉前用药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一般状况欠佳者术前用药剂量应酌减。年轻、体壮者剂量应酌增。
    (2)小儿对吗啡的耐受量小,应少用或不用。
    (3)心动过速者或甲亢病人,高热、暑天或炎热地区应不用或少用抗胆碱药,必需者以用东莨菪碱为宜。
    (4)施行硫喷妥钠静脉麻醉或椎管内麻醉或氟烷麻醉时,阿托品剂量应增加。
    (5)小儿腺体分泌旺盛,抗胆碱药物的剂量应略大。
    (6)麻醉前多种药复合应用时,剂量应减少。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