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唐律中有关“十恶”罪的主要内容。”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选项中.构成唐律“十恶”罪中恶逆罪的有( )。


    正确答案:BC
    唐律对于谋杀或者殴打祖父母、父母,谋杀伯叔父母、姑、兄姐、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父母,以恶逆罪论处。故选B项和C项。A项构成不孝,D项构成不睦。注意:对于祖父母和父母,包括殴打和谋杀两种情形。但对于伯叔父母、外祖父母、丈夫,则仅限于谋杀。才能以恶逆罪论处。

  • 第2题:

    下列选项中,构成唐律“十恶”罪中恶逆罪的有( )。A.咒骂父母B.谋杀祖父母C.殴打父母D.殴打伯父母


    正确答案:BC

    唐律对于谋杀或者殴打祖父母、父母,谋杀伯叔父母、姑、兄姐、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父母,以恶逆罪论处。故选B项和C项。A项构成不孝,D项构成不睦。注意:对于祖父母和父母,包括殴打和谋杀两种情形。但对于伯叔父母、外祖父母、丈夫,则仅限于谋杀,才能以恶逆罪论处。

  • 第3题:

    依照唐律的规定,殴打或者谋杀祖父母的行为属于“十恶”罪中的( )。

    A.恶逆
    B.不孝
    C.大不敬
    D.谋大逆

    答案:A
    解析:

  • 第4题:

    唐律“十恶”中危害国家安全的是、( )
    A.内乱 B.谋反
    C.谋叛 D.谋大逆


    答案:B,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十恶”的内容。唐律中“十恶”制度所规定的犯罪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为侵犯皇权与特权的犯罪;二为违反伦理纲常的犯罪。唐律将这些犯罪集中规定在《名例律》之首,并在分则各篇中对这些犯罪相应规定了最严厉的刑罚。而且,唐律规定凡犯“十恶”者,不适用“八议”等规定,且为常赦所不原。此即俗语“十恶不赦"的渊源。这些特别规定充分体现了唐律的本质和重点在于维护皇权、特权、传统的伦理纲常及伦理关系。本题中,谋反、谋叛、谋大逆都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而内乱则属于违反伦理纲常的犯罪。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CD项。

  • 第5题:

    (2005年真题)唐律“十恶”中的“不孝”罪主要包括(  )。
    A.殴打或谋杀祖父母、父母
    B.告发或咒骂祖父母、父母
    C.祖父母、父母在而“别籍异财”
    D.妻殴打或告发丈夫


    答案:B,C
    解析:
    解析:不孝罪的内容包括:告发或者咒骂祖父母、父母,祖父母、父母在而别籍异财等的犯罪。A项属于恶逆,D项属于不睦。

  • 第6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唐律中犯十恶罪的行为有(  )。
    A.无人臣之礼
    B.肢解人
    C.奸缌麻亲
    D.受财枉法


    答案:A,B
    解析:
    【精解】无人臣之礼属于"大不敬”,肢解人属于"不道”,故选A项和B项。C项错在:并非一切奸淫行为都构成十恶,根据唐律规定,如果属于“亲属相奸”,对于奸小功以上亲的,构成十恶中的“内乱”,但缌麻亲的亲等较低,奸缌麻亲的不构成十恶。D项错在:受财枉法属于贪污性犯罪,对于贪污性犯罪,不构成十恶,而应依据“六赃罪”论处。

  • 第7题:

    简述唐律五刑制度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唐律继承了隋五刑制度,仍然以笞、杖、徒、流、死为法定五刑,其他还有连坐、缘坐和籍没等。
    笞刑是主要用荆条抽打犯人的腿、臀部的刑罚,从10下到50下,分为五等,是五刑中最轻的一等刑罚,有耻辱和教育结合使用的性质。
    杖刑是用竹木击打犯人的背、腿、臀部的刑罚,分为五等,从60下到100下。
    徒刑一种让犯人戴枷或束钳,在一定时期内剥夺其自由,强制服劳役的刑罚,分为一年、一年半、两年、两年半、三年五等。
    流刑是将罪犯押送到边远地方,并强制其戴枷或束钳服苦役的刑罚,分为三流、加役流、长流等三种。三流即普通流行,也称为“常流”,分为流2000里、2500里、3000里三等,服役期均为1年;加役流即流3000里并服劳役3年;长流即是无期流放,罪犯非经特赦,不得返回原地。
    死刑,分为绞、斩两种。绞是用绳索将罪犯勒死,斩是用斧钺将罪犯的头斩断,因绞可以保全尸,故比斩刑轻一等。
    另外,唐律也规定了五刑的收赎制度,即疑罪、官僚贵族及其亲属,以及老、幼、废犯罪的特殊情况,除“十恶”和少数犯罪外,均可以收赎,自笞10到斩,分别收赎铜1斤到120斤不等。

  • 第8题:

    简述唐律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狭义的唐律是指“唐律疏义”,广义的唐律是指唐朝的所有法律。其中唐律疏义主要是由《名律例律》《王禁律》《职制律》等12篇律文、疏义、法律问答和长孙无忌给唐高宗的《进律疏表》等构成,此外,在每一篇的律前,对其各篇的历史沿革也以疏义的形式加以说明。

  • 第9题:

    简述唐律“十恶”规定的主要内容及立法用意。


    正确答案: (1)十恶是:一为谋反;二为谋大逆,即阴谋破坏皇家建筑设施。三为谋叛,四为恶逆,即最严重是忤逆杀伤尊亲属。五为不道即用最残忍的手段害人。六为大不敬,即皇帝的不敬。七为不孝,八为不睦,即对同族尊长有伤害或告发行为。九为不义,即在下位的人严重违反尊卑之义。十为内乱即亲属内乱伦行为。
    (2)《唐律》继承隋《开皇律》,首要“十恶”之罪,死于律首,加重打击,是为了强调打击危害君权和国家的行为,强调打击危害父权及家庭伦常秩序的行为以及来重违反传统道义的行为。

  • 第10题:

    单选题
    唐律中的“八议”是有关皇亲、朝廷高官等八种人在犯罪后享有通过大臣集议、由皇帝裁决,从而减免刑罚的特权制度。但这一制度不.适用于()
    A

    盗徙封罪

    B

    十恶罪

    C

    非所宜言罪

    D

    匿户罪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唐律“十恶”规定的主要内容及立法用意。

    正确答案: (1)十恶是:一为谋反;二为谋大逆,即阴谋破坏皇家建筑设施。三为谋叛,四为恶逆,即最严重是忤逆杀伤尊亲属。五为不道即用最残忍的手段害人。六为大不敬,即皇帝的不敬。七为不孝,八为不睦,即对同族尊长有伤害或告发行为。九为不义,即在下位的人严重违反尊卑之义。十为内乱即亲属内乱伦行为。
    (2)《唐律》继承隋《开皇律》,首要“十恶”之罪,死于律首,加重打击,是为了强调打击危害君权和国家的行为,强调打击危害父权及家庭伦常秩序的行为以及来重违反传统道义的行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唐律《擅兴律》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规定严禁擅自发兵,贻误和漏泄军机。严禁未经批准随意兴造及征发徭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唐律十二篇及其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1)《名例律》,《唐律疏议》说:“名者,匠刑之罪名;例者,五刑之体例。”这成为整篇唐律的总则。规定了封建制五刑、十恶、八议、请、减、赎、当、免等特权法制度以及刑罚适用原则。  
    (2)《卫禁律》规定关于警卫皇帝、保卫宫殿、维护国家边塞等方面的内容,它以维护皇权与国家主权为宗旨。
    (3)《职制律》是有关官吏设置、选任、失职、渎职等职官管理与惩戒方面的法律。它以区分官吏职责、惩办官吏不法为重点。
    (4)《户婚律》是有关户籍、土地、赋税、徭役及婚姻家庭方面的法律。它以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维护家庭婚姻关系为重点。
    (5)《厩库律》是有关牲畜与仓库管理方面的法律,宗旨在于维护官有资财不受侵损。  
    (6)《擅兴律》是关于发兵与兴造国家工程的法律,它以确保皇帝控制军队为重点。 
    (7)《贼盗律》是关于惩治贼盗犯罪方面的法律,它以维护地主阶级政治统治和财产不受侵犯为主旨。
    (8)《斗讼律》是因斗殴引起诉讼方面的法律规定,它注重区分斗杀罪与故杀等罪的界限,并依人的身份不同实行同罪异罚的方针。
    (9)《诈伪律》是关于诈骗与伪造方面的法律,它以维护皇帝玉玺、兵符、官符为重点,严惩带有政治危害的诈骗伪造犯罪。
    (10)《杂律》是关于弥补各篇不足,规定社会治安与市场管理等方面的法律。
    (11)《捕亡律》是关于逮捕、监禁与稽送人犯方面的法律。  
    (12)《断狱律》是关于审判方面的法律,它重点规定了审判程序与法官责任,构成唐代诉讼法的重要内容。

  • 第14题:

    下列选项中,构成唐律“十恶”罪中不孝罪的有(  )。
    A.咒骂父母
    B.殴打父母
    C.殴打丈夫
    D.告发父母


    答案:A,D
    解析:
    【精解】唐律对于控告、咒骂祖父母、父母;祖父母、父母在别籍异财、供养有缺;为父母服丧期间,谈婚论嫁、寻欢作乐、不穿孝服;知祖父母、父母死,谎称没死或隐瞒丧事;谎称祖父母、父母死的,都以“不孝”论处,故选A项和D项。B项构成恶逆,C项构成不睦。

  • 第15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唐律“十恶”罪中有关违反封建伦理性犯罪的有(  )。
    A.不道
    B.不孝
    C.不义
    D.不睦


    答案:B,C,D
    解析:
    【精解】唐律“十恶”中属于违反封建伦理的犯罪包括五类:恶逆、不孝、不睦、不义和内乱,故选B项、C项和D项,而不道属于严重危害封建秩序的犯罪。

  • 第16题:

    “十恶”罪中,唐律把谋杀或卖缌麻以上亲,殴打或告发丈夫及大功以上尊长的犯罪,称为(  )。
    A.恶逆
    B.大不敬
    C.不孝
    D.不睦


    答案:D
    解析:
    解析:唐律把谋杀或卖缌麻以上亲,殴打或告发丈夫及大功以上尊长的犯罪,称为不睦。

  • 第17题:

    简述唐律十二篇的主要内容。


    答案:
    解析:
    《唐律疏议》一共12篇500条。12篇按照顺序及其内容来看,分别为:(1)《名例律》,规定唐律立法指导思想、基本精神以及定罪量刑的基本原则,相当于近现代刑法典的总则篇,在12篇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卫禁律》,关于警卫皇帝宫庙、陵墓以及保卫城关要塞和边防的法律。(3)《职制律》,关于官吏职守、惩贪治赃和交通驿传的法律。(4)《户婚律》,关于户籍、赋税征收、徭役、田宅、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法律。(5)《厩库律》,关于牲畜管理、仓库管理、官物出纳方面的法律。(6)《擅兴律》,关于军队征调、指挥、行军出征、军需供给和兴造工程等方面的法律。(7)《贼盗律》,关于严惩十恶以及恶性杀人、害人的法律,是分则中很重要的内容。(8)《斗讼律》,关于惩治斗殴以及诉讼方面的法律。(9)《诈伪律》,关于惩治欺诈和伪造方面的法律。(10)《杂律》,关于不便列入分则内容的其他法律,如和奸、强奸罪等。(11)《捕亡律》,关于追捕逃亡方面的法律。(12)《断狱律》,关于审讯、判决、执行和监狱管理方面的法律。

  • 第18题:

    下列选项中,构成唐律“十恶”罪中内乱罪的有(  )。
    A.强奸小功亲
    B.与父亲妾通奸
    C.与祖父妾通奸
    D.强奸缌麻亲


    答案:A,B,C
    解析:
    【精解】唐律对于奸小功以上亲、父祖妾以及与和者,均以内乱罪论处。"和”就是指通奸,故选A项、B项和C项。因缌麻亲属于小功以下亲,故不构成内乱罪。

  • 第19题:

    按唐律的规定,杀害本属县令,属于“十恶”中的()。

    • A、恶逆
    • B、不孝
    • C、不义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依唐律规定,犯十恶大罪者,一律处以凌迟。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1题:

    简述唐律《擅兴律》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规定严禁擅自发兵,贻误和漏泄军机。严禁未经批准随意兴造及征发徭役。

  • 第22题:

    多选题
    唐律“十恶”中危害国家安全的是(  )。
    A

    内乱

    B

    谋反

    C

    谋叛

    D

    谋大逆


    正确答案: B,D
    解析:
    唐律中“十恶”制度所规定的犯罪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为侵犯皇权与特权的犯罪;二为违反伦理纲常的犯罪。“十恶”的具体内容是:①谋反,谓谋危社稷,指谋害皇帝、危害国家的行为;②谋大逆,指图谋破坏国家宗庙、皇帝陵寝以及宫殿的行为;③谋叛,谓背国从伪,指背叛本朝、投奔敌国的行为;④恶逆,指殴打或谋杀祖父母、父母等尊亲属的行为;⑤不道,指杀一家非死罪三人及肢解人的行为;⑥大不敬,指盗窃皇帝祭祀物品或皇帝御用物、伪造或盗窃皇帝印玺、调配御药误违原方、御膳误犯食禁以及指斥皇帝、无人臣之礼等损害皇帝尊严的行为;⑦不孝,指控告祖父母、父母,未经祖父母、父母同意私立门户、分异财产,对祖父母、父母供养有缺,为父母尊长服丧不如礼等不孝行为;⑧不睦,指谋杀或卖五服(缌麻)以内亲属,殴打或控告丈夫大功以上尊长等行为;⑨不义,指杀本管上司、授业师及夫丧违礼的行为;⑩内乱,指奸小功以上亲属等乱伦行为。唐律将这些犯罪集中规定在《名例律》之首,并在分则各篇中对这些犯罪相应规定了最严厉的刑罚。而且,唐律规定凡犯“十恶”者,不适用“八议”等规定,且为常赦所不原。此即俗语“十恶不赦”的渊源。这些特别规定充分体现了唐律的本质和重点在于维护皇权、特权、传统的伦理纲常及伦理关系。本题中,谋反、谋叛、谋大逆都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而内乱则属于违反伦理纲常的犯罪。

  • 第23题:

    单选题
    按唐律的规定,杀害本属县令,属于“十恶”中的()。
    A

    恶逆

    B

    不孝

    C

    不义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