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抗日根据地时期刑事立法的特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抗日战争时期,各抗日根据地土地立法的中心内容是()。

    A.没收地主土地

    B.减租减息

    C.废除封建性土地制度

    D.平均地权


    参考答案:B

  • 第2题:

    “首恶者必办,胁从者不问,立功者受奖”的刑事立法方针,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的刑事立法原则,该立法原则是在(  )时期提出的。
    A.大革命时期
    B.工农民主政权时期
    C.抗日民主政权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D
    解析:
    【精解】解放战争时期,刑事立法原则获得了重大发展。当时明确规定了“首恶者必办,胁从者不问,立功者受奖”的方针。这一方针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的刑事立法原则,故选D项。

  • 第3题:

    抗日战争时期,以延安为中心的()是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所在地,是敌后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

    • A、井冈山根据地
    • B、冀鲁豫根据地
    • C、陕甘宁边区

    正确答案:C

  • 第4题:

    抗日战争时期,各抗日根据地土地立法的中心内容是()。

    • A、没收地主土地
    • B、减租减息
    • C、废除封建性土地制度
    • D、平均地权

    正确答案:B

  • 第5题:

    下列根据地中,哪些是抗战初期我党创建的敌后抗日根据地?()

    • A、晋西南抗日根据地
    • B、晋冀豫抗日根据地
    • C、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 D、晋西北和大青山抗日根据地

    正确答案:A,B,C,D

  • 第6题:

    简述抗日根据地建设的具体措施。


    正确答案:(1)“三三制”原则政权建设:在根据地政权中实行“三三制”原则。按照这一原则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加强了各阶层人民的团结,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这就减轻了地主的封建剥削,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3)根据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大生产运动使根据地度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时期,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4)整风运动:1942年中共开展整风运动,从思想上清算了“左“和右的错误,达到了空前的团结统一。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 第7题:

    简述抗日根据地三三制原则的作用。


    正确答案: 三三制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政权政策。根据这一政策,抗日民主政权中人员的分配,共产党员大体占三分之一,左派进步分子大体占三分之一,中间分子和其他分子大体占三分之一。
    1941年,抗日根据地政权机构在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三三制”政权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制度,团结了各抗日阶级、阶层,争取了中间力量,孤立了顽固势力,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政权人员如何组成,是政权建设遇到的第二个大问题,它既表明了政权的性质,也直接关系到它的阶级基础是否巩固和群众基础是否广泛。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工农民主政权不同,抗日根据地政权最显著的特点,是从1940年开始实行“三三制”,即在参议会和政府组成人员中,不仅有工农代表,还有其他阶级阶层的代表,即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共产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其实质就是为了反对在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关门主义,实行更广泛的民主政治,建立一个包容性更强、代表性更加广泛的政权,以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三三制”的实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中最突出的,是使边区各级政权有了广泛的代表性,有力地调动了社会各界团结抗战的积极性。一些跑到敌占区的地主开始回乡,乡绅富商也有了在根据地投资经营的积极性。华中根据地实行“三三制”以后,原地方精英与新四军和抗日政权出现了少见的融洽气氛,特别是一些被选进或者聘任为参议员和区代表的乡绅,表现出空前的抗日热情。乡绅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减租减息的阻力也相应地减小了。另外,“三三制”也使边区政权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大大加强,提高了边区各级政权机关的工作效率。

  • 第8题:

    抗日民主政权时期刑事立法的基本原则是()相结合,()相结合。


    正确答案:镇压与宽大;惩治与教育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革命根据地时期劳动立法的基本内容。

    正确答案: 根据地时期劳动立法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
    1.适用范围
    1931年劳动法规定凡在企业、工厂作坊及一切生产事业和各种机关(包括国家的、协作社的、私人的)的雇佣劳动者,都受此法保护。1933年后对这一适用范围作了必要的变通,凡雇佣辅助劳动力的中农、贫农、小船主、小手工业者及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经工人与工会的同意,可不受本法某些条文的限制。
    2.废除对工人的各种封建剥削和压榨
    法律规定废除工头、包身工等封建剥削以及克扣工资等不合理的陋习,凡雇佣工人必须经介绍所或工会,依照集体合同进行。反对雇主虐待、打骂、侮辱工人以及额外盘剥工人,雇主与工人人格一律平等。
    3.保护工人各种合法权益
    这些权益包括:集会结社权利、劳动及休息权利、获取劳动报酬权、社会保障权以及女工、青工和童工的特殊权利等。
    (1)集会结社权。规定工人有集会结社及参加工会的权利,保证工人有一定的时间参加社会活动,资方不得克扣工资。
    (2)劳动及休息权利。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劳动法规规定,所有雇佣劳动者每日劳动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危害身体健康的工作部门需减至6小时。此外,该法还对休息时间进行了规定.每个工人每周“须有继续不断的四十二小时的连续休息”,即周一至周五每天工作8小时。抗日战争时期修改为实行8-10小时工作制,为抗战需要工人自愿做义工,不受限制。雇主如要工人加班时,须征得工人同意,并发给额外工资。
    (3)劳动报酬权。根据地时期的法律规定,任何工人的工资不得少于政府劳动部门规定的最低工资,工资以现金方式支付,禁止拖欠工资。抗日战争时期规定,工资标准由工会、雇主和工人协商确定,一般以再供养一个人至一个半人的最低生活费用为标准,工资形式也改为货币实物混同。
    (4)女工、青工、童工的特殊权益。根据地法律规定禁止特别繁重和危险的行业使用女工和青工,禁止雇佣未满14岁的童工,男女同工同酬,女工产前产后不得任意开除,并给予6-8周产假,工资照发,哺乳女工给予一定的哺乳时间,此外抗战及解放战争时期,有些根据地还规定了女工每月可享有特殊例假1-3天。
    (5)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障权利。根据地法律规定机器要设有防护器,人应该发给工作服和其他保护用具。雇主支付社会保险金,保险金按全部工资总额的100-10-15%支付,解决工人的医疗费和各种津贴。抗战时期社会保险分公营与私营而不尽相同,如《陕甘宁边区战时公营工厂集体合同标准》规定,工人因病医治或住院,医药费由厂方负责。工人因工伤而不能工作,厂方除负责医药费外,应发给其原有工资至病愈时,受伤致残不能工作者,发给半年平均工资及适当抚恤金。
    劳资纠纷的处理
    4.根据地法律规定劳资纠纷处理办法为先由劳资双方派代表进行磋商,或交劳动部门的仲裁委员会解决,如还不能解决,由劳动法庭判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抗日战争时期,各抗日根据地土地立法的中心内容是()。
    A

    没收地主土地

    B

    减租减息

    C

    废除封建性土地制度

    D

    平均地权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刑事立法的特点。

    正确答案: 1、刑事特别法数量多,使用时间长,虽便于政府严厉而迅速地惩治各种刑事犯罪,但也破坏了刑法典的权威性、完整性、稳定性。
    2、刑法典立法技术趋于完善,结构更趋合理、科学。
    3、进一步革除刑法中的礼教内容,如刑法适用男女平等、废除五服亲属制,但没有完全清楚礼教对刑法的影响。
    4、刑法典吸收了世界各国新的刑法理论和刑法原则如罪刑法定原则、罪责自负原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抗日根据地时期人民调解的形式与原则。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3题:

    简述敌后抗日根据地经济建设的主要表现。


    参考答案:

    (一)减租减息和农业生产:实行减租减息的政策解决土地问题。采取各种措施发展农业生产,主要有:开展农业互助运动;改进农业技术,提倡科学种田;奖励劳动英雄,鼓励农民致富;把发展农业与发展手工业、家庭副业结合起来,以繁荣农村经济。开展大生产运动。
    (二)财政金融:建立银行,发行货币,发展金融业。
    (三)工商业:开办工厂,积极发展公营工业、合作社工业和私营工业;积极发展商业,活跃市场,建立健全各级商业贸易管理机构。


  • 第14题:

    85.抗日战争时期,被中共中央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
    的模范区”的是( )。
    A.晋察冀抗日根据地B.晋西南抗日根据地
    C.晋冀豫抗日根据地D.山东抗日根据地


    答案:A
    解析:

  • 第15题: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创建的第一块农村根据地是()。

    • A、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 B、晋西南抗日根据地
    • C、晋西北抗日
    • D、晋绥抗日根据地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以赤城县大海陀为中心建立的抗日根据地是()。

    • A、察南抗日根据地
    • B、平北抗日根据地
    • C、平西抗日根据地
    • D、冀北抗日根据地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简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刑事立法的特点。


    正确答案: 1、刑事特别法数量多,使用时间长,虽便于政府严厉而迅速地惩治各种刑事犯罪,但也破坏了刑法典的权威性、完整性、稳定性。
    2、刑法典立法技术趋于完善,结构更趋合理、科学。
    3、进一步革除刑法中的礼教内容,如刑法适用男女平等、废除五服亲属制,但没有完全清楚礼教对刑法的影响。
    4、刑法典吸收了世界各国新的刑法理论和刑法原则如罪刑法定原则、罪责自负原则。

  • 第18题: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政权的民主建设主要体现为()


    正确答案:实行三三制原则

  • 第19题:

    1937年《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确立的根据地土地立法原则是“()”。


    正确答案:减租减息

  • 第20题:

    多选题
    革命根据地的劳动立法表现为( )
    A

    土地革命时期

    B

    抗日战争时期

    C

    解放战争时期

    D

    全国解放前夕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革命根据地时期婚姻立法的主要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抗日民主政权时期刑事立法的基本原则是()相结合,()相结合。

    正确答案: 镇压与宽大,惩治与教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创建的第一块农村根据地是()。
    A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B

    晋西南抗日根据地

    C

    晋西北抗日

    D

    晋绥抗日根据地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