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通过在混凝土内预埋的蛇形冷却水管进行 B、 高温季节采用薄层浇筑 C、 采用加冰拌合 D、 采用低发热量的水泥 E、 改善骨料级配,增大骨料粒径

题目
下列关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通过在混凝土内预埋的蛇形冷却水管进行
B、 高温季节采用薄层浇筑
C、 采用加冰拌合
D、 采用低发热量的水泥
E、 改善骨料级配,增大骨料粒径

相似考题
更多“下列关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2014年)下列措施中,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的有( )。

    A.采用干硬性贫混凝土
    B.采用高效减水剂
    C.采用低发热量水泥
    D.采用薄层浇筑
    E.采用预冷水泥

    答案:A,B,C,D
    解析: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主要有原材料和配合比优化,降低水化热温升、降低混凝土的入仓温度、加速混凝土散热、合理分缝分块、混凝土表面保温与养护。选项ABC属于原材料和配合比优化,降低水化热温升的措施,选项D属于加速混凝土散热的措施。

  • 第2题:

    下列措施中, 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的有( ) 。

    A.采用干硬性贫混凝土
    B.采用高效减水剂
    C.采用低发热量水泥
    D.采用薄层浇筑
    E.采用预冷水泥

    答案:A,B,C,D
    解析:

  • 第3题:

    关于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指标的说法, 正确的是()。

    A.混凝土浇筑体最大升温值不宜大于25℃
    B.在养护阶段混凝土浇筑体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最大差值不应大于25℃
    C.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5℃/d
    D.混凝土浇筑体内部相邻两测温点的温度差值不应大于25℃

    答案:D
    解析:
    温控技术措施:
    1)入模温度要求:不宜大于 30℃;混凝土浇筑体最大升温值不宜大于 50℃。
    2)浇筑体表面(以内约 50mm 处)的温度:
    ①在养护阶段,表面与内部(约 1/2 截面处)的差值不宜大于 25℃;
    ②结束养护时,表面与环境温度差值不宜大于 25℃。
    3)混凝土浇筑体内部相邻两测温点的温度差值不应大于 25℃。
    4)混凝土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 2℃/d。

  • 第4题: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前,应制定相应的温控技术措施,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40℃。


    正确答案:错误

  • 第5题:

    下列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中,不属于降低混凝土的入仓温度措施的是()

    • A、合理安排浇筑时间
    • B、浇筑前自然散热
    • C、采用加冰或加冰水拌合
    • D、对骨料进行预冷

    正确答案:B

  • 第6题:

    简述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


    正确答案:一、减少混凝土的发热量;
    ①减少每立方水泥用量;
    ②采用低发热量的水泥;
    二、降低混凝土的入仓温度;
    ①合理安排浇筑时间,春秋季多浇,夏季早晚浇;
    ②加冰或加冰水拌合;
    ③对骨料进行预冷;(水冷、风冷、真空气化冷)
    三、加速混凝土散热;
    ①采用自然散热冷却降温;
    ②在混凝土内预埋水管通水冷却

  • 第7题:

    单选题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中,为减少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应采用()。
    A

    高流态或大坍落度半干硬性混凝土

    B

    低流态或无坍落度半干硬性混凝土

    C

    高流态或大坍落度干硬性贫混凝土

    D

    低流态或无坍落度干硬性贫混凝土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养护和拆模期间温控要求及温控措施。

    正确答案: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养护期间温控要求:冬期混凝土入模温度不低于5℃,夏期不超过30℃,(振捣后50~100mm深温度不超过28℃),每工作班至少测温3次,新浇筑与邻接的已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间的温差不得大于15℃,;若养护水温度低于混凝土表面温度,二者之间温差不得大于15℃,每部位测温一次;混凝土养护期间内部最高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大于20℃,(墩台.梁体混凝土不大于15℃),注意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受环境因素影响(如曝晒.气温骤降等)而发生剧烈变化,养护期间混凝土的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宜超过20℃(界面较为复杂时不宜超过15℃)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制定严格的养护方案,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满足设计要求。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28d。自然养护时,环境温度低于5℃时禁止洒水。预制梁混凝土表面应涂养护剂,并采取保温措施。
    (2)拆模期间温控要求及温控措施:拆模时混凝土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得大于20℃(墩台.梁体芯部混凝土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之间以及箱梁腹板内外侧温差不得大于15℃)。混凝土内部降温前不得拆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有()等。
    A

    减少混凝土的发热量

    B

    降低混凝土的入仓温度

    C

    减小粗骨料粒径

    D

    减少煤灰参量

    E

    加速混凝土散热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费用已摊入相应定额中,不应再单独计算。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关于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指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60℃

    B

    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不宜大于30℃

    C

    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3.0℃/d

    D

    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关于防水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指标,一般环境温度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混凝土浇筑体在人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60℃

    B

    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不宜大于30℃

    C

    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3.0℃/d

    D

    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应大于20℃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3题: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主要有( )

    A、减少混凝土的发热量
    B、降低混凝土的入仓温度
    C、加速混凝土散热等。
    D、增加混凝土的发热量
    E、减缓混凝土散热等。

    答案:A,B,C
    解析:
    2018新教材P90~91

    该题主要考察的是: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主要有减少混凝土的发热量、降低混凝土的入仓温度、加速混凝土散热等。故答案为ABC

  • 第14题: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主要有( )

    A.减少混凝土的发热量
    B.降低混凝土的入仓温度
    C.加速混凝土散热等
    D.增加混凝土的发热量
    E.减缓混凝土散热等

    答案:A,B,C
    解析:
    2019版教材P103页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主要有减少混凝土的发热量、降低混凝土的入仓温度、加速混凝土散热等。

  • 第15题:

    关于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指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60℃
    B.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不宜大于30℃
    C.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3.0℃/d
    D.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应大于25℃

    答案:D
    解析:
    2020版教材P102 / 2019版教材P101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对混凝土浇筑体的温度、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进行试算,确定混凝土浇筑体的温升峰值、里表温差及降温速率的控制指标,制定相应的温控技术措施。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浇筑体在人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50C;
    (2)混凝土浇筑体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度)不宜大于25C;
    (3)混凝土浇筑体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C /d;
    (4)拆除保温覆盖时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应大于20C。
    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内监测点布置,应反映混凝土浇筑体内最高温升、里表温差.降温速率及环境温度,可采用下列布置方式:
    (1)测试区可选混凝土浇筑体平面对称轴线的半条轴线,测试区内监测点应按平面
    分层布置;
    (2)测试区内,监测点的位置与数量可根据混凝土浇筑体内温度场的分布情况及温控的规定确定;
    (3)在每条测试轴线上,监测点位不宜少于4处,应根据结构的平面尺寸布置;
    (4)沿混凝土浇筑体厚度方向,应至少布置表层、底层和中心温度测点,测点间距不宜大于500mm;
    (5)保温养护效果及环境温度监测点数量应根据具体需要确定;
    (6)混凝土浇筑体表层温度,宜为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以内50mm处的温度;
    (7)混凝土浇筑体底层温度,宜为混凝土浇筑体底面以上50mm处的温度。
    4)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里表温差、降温速率及环境温度的测试,在混凝土浇筑后,每昼夜不应少于4次;人模温度测量,每台班不应少于2次。


    温控指标符合下列规定:1 ) 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大于 30°C; 混凝土浇筑体最大温升值不宜大于 50°C。2) 在养护阶段,混凝土浇筑体表面 (以内约 50mm 处) 温度与混凝土浇筑体里(约1/2 截面处 温度差值不应大于 25°C; 结束养护时,混凝土浇筑体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最大差值不应大于 25°C3 ) 混凝土浇筑体内部相邻两测温点的温度差值不应大于 25°C4 ) 混凝土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 2.0°C /d; 当有可靠经验时, 降温速率要求可适当放宽。

  • 第16题:

    在大体积混凝土坝温控措施中,薄层浇筑主要是为了()

    • A、减少混凝土的发热量
    • B、降低混凝土的入仓温度
    • C、加速混凝土散热
    • D、施工方便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费用已摊入相应定额中,不应再单独计算。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简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养护和拆模期间温控要求及温控措施。


    正确答案: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养护期间温控要求:冬期混凝土入模温度不低于5℃,夏期不超过30℃,(振捣后50~100mm深温度不超过28℃),每工作班至少测温3次,新浇筑与邻接的已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间的温差不得大于15℃,;若养护水温度低于混凝土表面温度,二者之间温差不得大于15℃,每部位测温一次;混凝土养护期间内部最高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大于20℃,(墩台.梁体混凝土不大于15℃),注意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受环境因素影响(如曝晒.气温骤降等)而发生剧烈变化,养护期间混凝土的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宜超过20℃(界面较为复杂时不宜超过15℃)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制定严格的养护方案,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满足设计要求。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28d。自然养护时,环境温度低于5℃时禁止洒水。预制梁混凝土表面应涂养护剂,并采取保温措施。
    (2)拆模期间温控要求及温控措施:拆模时混凝土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得大于20℃(墩台.梁体芯部混凝土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之间以及箱梁腹板内外侧温差不得大于15℃)。混凝土内部降温前不得拆模。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

    正确答案: 一、减少混凝土的发热量;
    ①减少每立方水泥用量;
    ②采用低发热量的水泥;
    二、降低混凝土的入仓温度;
    ①合理安排浇筑时间,春秋季多浇,夏季早晚浇;
    ②加冰或加冰水拌合;
    ③对骨料进行预冷;(水冷、风冷、真空气化冷)
    三、加速混凝土散热;
    ①采用自然散热冷却降温;
    ②在混凝土内预埋水管通水冷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多选题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有()等。
    A

    减少混凝土的发热量

    B

    降低混凝土的入仓温度

    C

    减小粗骨料粒径

    D

    减少煤灰掺量

    E

    加速混凝土散热


    正确答案: B,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前,应制定相应的温控技术措施,关于其温控指标应符合规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40℃

    B

    混凝土浇筑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不宜大于25℃

    C

    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

    D

    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涉及的考点是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技术措施。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前,宜对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温度、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进行试算,并确定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升温峰值、里表温差及降温速率的控制指标,制定相应的温控技术措施。温控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50℃;
    (2)混凝土浇筑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不宜大于25℃;
    (3)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
    (4)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

  • 第22题:

    多选题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有()等。
    A

    减少混凝土的发热量

    B

    降低混凝土的入仓温度

    C

    减小粗骨料粒径

    D

    减少粉煤灰掺量

    E

    加速混凝土散热


    正确答案: A,C
    解析: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主要有减少混凝土的发热量、降低混凝土的入仓温度、加速混凝土散热等。减小粗骨料粒径与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无关系,增加粉煤灰掺量是减少混凝土的发热量的措施之一。故本题应选ABE。

  • 第23题:

    单选题
    下列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中,不属于降低混凝土的入仓温度措施的是()
    A

    合理安排浇筑时间

    B

    浇筑前自然散热

    C

    采用加冰或加冰水拌合

    D

    对骨料进行预冷


    正确答案: A
    解析: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主要有减少混凝土的发热量、降低混凝土的入仓温度、加速混凝土散热等。其中降低混凝土的入仓温度的有效措施包括:①合理安排浇筑时间。在施工组织上应进行合理安排,如:春、秋季多浇,夏季早晚浇,正午不浇,重要部位安排在低温季节、低温时段浇筑,以降低混凝土入仓温度,避免出现温度裂缝。②采用加冰或加冰水拌合。③对骨料进行预冷。骨料预冷的方法有:水冷、风冷、真空气化冷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