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技术要求中,属于导线测量法主要技术要求的有()。 A、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 B、导线宜布设成直伸形状 C、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小 D、用作首级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 E、各等级三边网的始、终点之间的三角形的个数不得少于10个

题目
下列技术要求中,属于导线测量法主要技术要求的有()。

A、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
B、导线宜布设成直伸形状
C、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小
D、用作首级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
E、各等级三边网的始、终点之间的三角形的个数不得少于10个

相似考题
更多“下列技术要求中,属于导线测量法主要技术要求的有()。 ”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测绘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下列技术要求中,应当制定测绘国家标准的有()。

    A:技术尚在发展中,需要有相应标准引导其发展的技术要求
    B: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技术要求
    C:测绘术语、符号、图式等技术要求
    D:国家大地基准、高程基准的技术参数
    E:基础航空摄影的技术指标

    答案:B,C,D,E
    解析:
    《测绘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第十一条,下列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测绘国家标准:①测绘术语、分类、模式、代号、代码、符号、图式、图例等技术要求;②国家大地基准、高程基准、重力基准和深度基准的定义和技术参数,国家大地坐标系统、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地心坐标系统和重力测量系统的实现、更新和维护的仪器、方法、过程等方面的技术要求;③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公众版地图及其测绘的方法、过程、质量、检验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④基础航空摄影的仪器、方法、过程、质量、检验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指标和技术要求,用于测绘的遥感卫星影像的质量、检验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⑤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及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更新与维护的方法、过程、质量、检验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⑥测绘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其他技术要求。选项BCDE,正确。

  • 第2题:

    三级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规定相对中误差为()。

    • A、≤1/15000
    • B、≤1/10000
    • C、≤1/5000
    • D、≤1/2000

    正确答案:C

  • 第3题:

    简述导线测量法的主要技术要求?


    正确答案:1)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的边数
    2)导线宜布设成直伸形状,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
    3)当导线网用作首级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网,网内不同环节上的点不宜相距过近。

  • 第4题:

    路面水泥混凝土对碎石有很高的要求,规范中对碎石提出要求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


    正确答案: 碎石压碎值指标、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有机物含量。

  • 第5题:

    导线暗管敷设的技术要求有哪些?


    正确答案: 导线暗管敷设的技术要求有:
    (1)应采用镀锌钢管或经过防腐处理,暗敷设钢管壁厚不小于2mm,硬塑料管不小于3mm。
    (2)钢管埋设于现场浇制的混凝土的木模板内时,应抬高15mm以上,以防止浇灌混凝土后管子露出混凝土面破坏混凝土强度或管子脱出。预埋中在管子与管子出现交叉的地方,应适当加厚找平层,厚度应大于两管外径之和。
    (3)绝缘导线穿管数量及总截面要求与明管敷设要求相同。
    (4)导线或电缆进出建筑物,穿越设备基础,进出池沟及穿越楼板时,必须通过预埋的钢管。

  • 第6题:

    连杆检修的主要技术要求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同一台柴油机的连杆组其质量允差为0.3Kg。
    (2)轴瓦、连杆盖和连杆体装配后,相互间端面不平齐允差0.3mm。
    (3)杆身弯曲、翘曲、扭转总和允差1mm。
    (4)拧紧连杆时,每个齿面接触面不小于70%。
    (5)连杆螺钉应进行电磁探伤,不允许有裂纹和其他缺陷,探伤后应退磁。

  • 第7题:

    平面控制网布设的方法中,对导线测量法的主要技术要求不包括( )。

    • A、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
    • B、导线宜布设成直伸形状,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
    • C、当导线平均边长较长时,应控制导线边数
    • D、当导线网用作首级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网,网内不同环节上的点不宜相距过近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有()

    • A、平均边长
    • B、测距中误差
    • C、测回数
    • D、测角中误差

    正确答案:C,D

  • 第9题:

    多选题
    下列技术要求中,属于导线测量法主要技术要求的有()。
    A

    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

    B

    导线宜布设成直伸形状

    C

    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小

    D

    用作首级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

    E

    各等级三边网的始、终点之间的三角形的个数不得少于10个


    正确答案: C,E
    解析: 对照导线测量法的主要技术要求逐条分析,哪些符合,哪些不符合。A、B、D三条符合技术要求。C,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小,而技术要求却恰恰相反;E,各等级三边网之间的三角形个数不得少于l0个,而技术要求则是三角形的个数不得多于10个,一字之差却差别很大。故本题选A、B、D。

  • 第10题:

    单选题
    不符合导线测量法主要技术要求的是()。
    A

    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不应控制导线边数

    B

    导线宜布设成直伸形状,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

    C

    当导线网用作首级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网

    D

    环形网内不同环节上的点,不宜相距过近


    正确答案: D
    解析: 符合导线测量法主要技术要求的是导线宜布设成直伸形状,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当导线网用作首级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网、环形网内不同环节上的点,不宜相距过近

  • 第11题:

    多选题
    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有()
    A

    平均边长

    B

    测距中误差

    C

    测回数

    D

    测角中误差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导线直接传递测量法应符合要求。

    正确答案: (1)宜采用具有双轴补偿的全站仪,无双轴补偿时应进行竖轴倾斜改正;
    (2)垂直角应小于30°;
    (3)仪器和觇牌安置宜采用强制对中或三联脚架法;
    (4)测回间应检查仪器和觇牌气泡的偏离情况,必要时重新整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三角测量法的主要技术要求?


    正确答案:1)各等级的首级控制网,均应布设为近似等边三角形的网(锁)。
    2)其三角形的内角不应小于30度,当受地形限制时,个别角可放宽,但不应小于25度。
    3)加密的控制网,可采用插网、线形网或插点等形式。
    4)各等级的插点宜采用加强图形布设。

  • 第14题:

    导线选点的技术要求有:相邻点通视良好;(),便于扩展;分布均匀,密度适用。


    正确答案:视野开阔

  • 第15题:

    对导线接头的技术要求主要有哪些?


    正确答案:为了尽量避免事故发生,对导线接头的技术要求为:导线接触紧密,不得增加电阻;接头处的绝缘强度,不应低于导线原有的绝缘强度;接头处的机械强度,不应小于导线原有机械强度的80%。

  • 第16题:

    导线及避雷线连接的技术要求和压接后的质量要求?


    正确答案:技术要求:1.不同金属、不同规格和不同的导线避雷线不得在一个耐张段内连接。2.使用的接续管、耐张线夹及补修管的型号,尺寸必须与被连接的导线避雷线规格相匹配。3.在一个档距内每根导线或避雷线只允许有一个接头或三个补修管,而且各类管之间(包括耐张线夹)的距离,不宜小于15m。4.直线接续管或补修管与悬垂线夹的距离不小于5m,直线接续管或补修管与间隔棒的距离不宜小于0.5米。5.连接的导线避雷线应平整完好,不得有断股、缺股、折叠、腐蚀等缺陷。6.设计规定不允许压接的地段不得进行压接。质量要求:1.压接后试件的握着力均不应小于导线及避雷线保证计算拉断力的95%。2.液压管的压后对边距尺寸S=0.866×(0.993D)+0.2mm,三个对边距只允许有一个达到最大值,超过此规定时应更换钢模重新液压。3.液压后,不得有肉眼即可看出管子的扭曲和弯曲现象,弯曲度不得超过2%,有明显弯曲时应校直,校直后不得出现裂缝,否则应割断重新压接。4.整个连接管接头的测量电阻值,不应大于等长导线的电阻值,即比值不得大于1。5.液压操作人员自检合格后,在管子指定部位打上自己的钢印,并填好压接施工记录。

  • 第17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零件图技术要求的是()。

    • A、零件尺寸
    • B、技术要求
    • C、标题栏
    • D、零件序号表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以下一级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是正确的

    • A、导线长度4km
    • B、测角中误差2.5"
    • C、方位角闭合差(10√n ")
    • D、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15000

    正确答案:A,C,D

  • 第19题:

    导线外业测量工作有哪些技术要求?


    正确答案: 1)踏勘选点、建立标志--在选点前,应先收集测区已有地形图和已有高级控制点的成果资料,将控制点展绘在原有地形图上,然后在地形图上拟定导线布设方案,最后到野外踏勘,核对、修改、落实导线点的位置,并建立标志。选点原则:
    (1)相邻点间应相互通视良好,地势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
    (2)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安置仪器和保存标志的地方;
    (3)导线点应选在视野开阔的地方,便于碎部测量;
    (4)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其平均边长应符合规范要求;
    (5)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导线点位选定后,应根据要求埋设导线点标志并进行统一编号并绘制点之记。
    2)角度测量---一般采用测回法观测。在附合导线中一般测左角;在闭合导线中,一般测内角;对于支导线,应分别观测左、右角。不同等级导线的测角技术要求详见规范。图根导线,一般用DJ6经纬仪测一测回,当盘左、盘右两半测回角值的较差不超过±40″时,取其平均值。
    3)导线边长测量---可用钢尺直接丈量,或用光电测距仪直接测定。
    用钢尺丈量时,选用检定过的30m或50m的钢尺,导线边长应往返丈量各一次,往返丈量相对误差应满足规范的要求。
    用光电测距仪测量时,要同时观测垂直角,供倾斜改正之用。
    4)连接测量---导线与高级控制点进行连接,以取得坐标和坐标方位角的起算数据,称为连接测量。如果附近无高级控制点,则应用罗盘仪测定导线起始边的磁方位角,并假定起始点的坐标作为起算数据。

  • 第20题:

    填空题
    导线选点的技术要求有:相邻点通视良好;(),便于扩展;分布均匀,密度适用。

    正确答案: 视野开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对导线接头的技术要求主要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为了尽量避免事故发生,对导线接头的技术要求为:导线接触紧密,不得增加电阻;接头处的绝缘强度,不应低于导线原有的绝缘强度;接头处的机械强度,不应小于导线原有机械强度的8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导线暗管敷设的技术要求有哪些?

    正确答案: 导线暗管敷设的技术要求有:
    (1)应采用镀锌钢管或经过防腐处理,暗敷设钢管壁厚不小于2mm,硬塑料管不小于3mm。
    (2)钢管埋设于现场浇制的混凝土的木模板内时,应抬高15mm以上,以防止浇灌混凝土后管子露出混凝土面破坏混凝土强度或管子脱出。预埋中在管子与管子出现交叉的地方,应适当加厚找平层,厚度应大于两管外径之和。
    (3)绝缘导线穿管数量及总截面要求与明管敷设要求相同。
    (4)导线或电缆进出建筑物,穿越设备基础,进出池沟及穿越楼板时,必须通过预埋的钢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导线外业测量工作有哪些技术要求?

    正确答案: 1)踏勘选点、建立标志--在选点前,应先收集测区已有地形图和已有高级控制点的成果资料,将控制点展绘在原有地形图上,然后在地形图上拟定导线布设方案,最后到野外踏勘,核对、修改、落实导线点的位置,并建立标志。选点原则:
    (1)相邻点间应相互通视良好,地势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
    (2)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安置仪器和保存标志的地方;
    (3)导线点应选在视野开阔的地方,便于碎部测量;
    (4)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其平均边长应符合规范要求;
    (5)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导线点位选定后,应根据要求埋设导线点标志并进行统一编号并绘制点之记。
    2)角度测量---一般采用测回法观测。在附合导线中一般测左角;在闭合导线中,一般测内角;对于支导线,应分别观测左、右角。不同等级导线的测角技术要求详见规范。图根导线,一般用DJ6经纬仪测一测回,当盘左、盘右两半测回角值的较差不超过±40″时,取其平均值。
    3)导线边长测量---可用钢尺直接丈量,或用光电测距仪直接测定。
    用钢尺丈量时,选用检定过的30m或50m的钢尺,导线边长应往返丈量各一次,往返丈量相对误差应满足规范的要求。
    用光电测距仪测量时,要同时观测垂直角,供倾斜改正之用。
    4)连接测量---导线与高级控制点进行连接,以取得坐标和坐标方位角的起算数据,称为连接测量。如果附近无高级控制点,则应用罗盘仪测定导线起始边的磁方位角,并假定起始点的坐标作为起算数据。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