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筑物中不同部位的接缝,对密封材料的要求不同,如伸缩缝选用的建筑密封材料应有( )特性。A.较好的耐候性 B.较好的弹塑性 C.较好的耐老化性 D.较好的耐高低温性 E.较好的拉伸-压缩循环性能

题目
根据建筑物中不同部位的接缝,对密封材料的要求不同,如伸缩缝选用的建筑密封材料应有( )特性。

A.较好的耐候性
B.较好的弹塑性
C.较好的耐老化性
D.较好的耐高低温性
E.较好的拉伸-压缩循环性能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B,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建筑密封材料。建筑物中不同部位的接缝,对密封材料的要求不同,如室外的接缝要求较高的耐候性,而伸缩缝则要求较好的弹塑性和拉伸-压缩循环性能。
教材页码:P163-166
更多“根据建筑物中不同部位的接缝,对密封材料的要求不同,如伸缩缝选用的建筑密封材料应有( )特性。”相关问题
  • 第1题:

    自粘SBS卷材搭接宽度和接缝口密封材料封严宽度应满足什么要求?


    正确答案:
    自粘SBS卷材搭接宽度为80mm(1分),接缝口用密封材料封严,宽度不小于10mm(1分)。

  • 第2题:

    根据建筑物中不同部位的接缝,对密封材料的要求不同,如伸缩缝选用的建筑密封材料应有( )特性。

    A:较好的耐候性
    B:较好的弹塑性
    C:较好的耐老化性
    D:较好的耐高低温性
    E:较好的拉伸一压缩循环性能

    答案:B,E
    解析:
    2019版教材P165
    为保证防水密封的效果,建筑密封材料应具有高水密性和气密性,良好的黏结性、耐高低温性和耐老化性能,一定的弹塑性和拉伸一压缩循环性能。建筑物中不同部位的接缝,对密封材料的要求不同,如室外的接缝要求较高的耐候性,而伸缩缝则要求较好的弹塑性和拉伸一压缩循环性能。

  • 第3题:

    建筑密封材料可以使建筑上的()保持水密、气密性能。

    A、裂缝
    B、沉降缝
    C、施工缝
    D、伸缩缝
    E、抗震缝

    答案:A,B,D,E
    解析:
    2018新教材P41,建筑密封材料是一些能使建筑上的各种接缝或裂缝、变形缝(沉降缝、伸缩缝、抗震缝)保持水密、气密性能,并且具有一定强度,能连接结构件的填充材料。故选ABDE

  • 第4题:

    门窗与墙体应连接牢固,且满足抗震、水密性、气密性的要求,对不同材料的门窗旋转相应的密封材料。


    答案:错
    解析:
    门窗与墙体应连接牢固,且满足抗风压、水密性、气密性的要求,对不同材料的门窗旋转相应的密封材料。

  • 第5题:

    根据密封的阻隔机理,造成泄漏的原因有:一是密封面上有间隙;二是密封两侧有压力差或()。

    • A、浓度差
    • B、介质
    • C、密封材料不同
    • D、密封材料老化

    正确答案:A

  • 第6题:

    下列关于密封材料的选用的描述.不合理的是()。

    • A、选用建筑密封材料,首先要考虑它的粘结性能和使用部位
    • B、丙烯酸酯密封膏尤其适用于玻璃、金属材料以及机场跑道的补缝和接缝
    • C、塑料止水带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耐久性好
    • D、聚氨酯密封膏尤其适用于水池的补缝

    正确答案:B

  • 第7题:

    ()适用于各类防水接缝,特别是受疲劳荷载作用或接缝变形大的部位。

    • A、丙烯酸酯密封材料
    • B、乳化石油沥青
    • C、聚硫橡胶密封材料
    • D、沥青胶

    正确答案:C

  • 第8题:

    下列关于建筑密封材料说法错误的是()

    • A、建筑密封材料主要用于混凝土等构配件的拼接缝
    • B、建筑密封材料只单独用作防水层
    • C、定型密封材料包括密封条、止水带和沥青嵌缝油膏
    • D、止水带一般用于处理建筑物或地下构筑物的防水和止水
    • E、密封材料与被粘基层的良好粘结是保证密封的必要条件

    正确答案:B,C

  • 第9题:

    多选题
    建筑密封材料可以使建筑上的()保持水密、气密性能。
    A

    裂缝

    B

    沉降缝

    C

    施工缝

    D

    伸缩缝

    E

    抗震缝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适用于各类防水接缝,特别是受疲劳荷载作用或接缝变形大的部位。
    A

    丙烯酸酯密封材料

    B

    乳化石油沥青

    C

    聚硫橡胶密封材料

    D

    沥青胶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密封材料的选用的描述.不合理的是()。
    A

    选用建筑密封材料,首先要考虑它的粘结性能和使用部位

    B

    丙烯酸酯密封膏尤其适用于玻璃、金属材料以及机场跑道的补缝和接缝

    C

    塑料止水带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耐久性好

    D

    聚氨酯密封膏尤其适用于水池的补缝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密封材料是能承受接缝位移达到()、()目的而嵌入建筑接缝中的材料。

    正确答案: 气密,水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根据建筑物中不同部位的接缝,对密封材料的要求不同,如伸缩缝选用的建筑密封材料应具备( )特性。
    A、较好的耐候性
    B、较好的弹塑性
    C、较好的耐老化性
    D、较好的耐高低温性
    E、较好的拉伸-压缩循环性能


    答案:B,C,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建筑密封材料。为保证防水密封的效果,建筑密封材料应具有高水密性和气密性,良好的粘结性,良好的耐高低温性和耐老化性能,一定的弹塑性和拉伸—压缩循环性能。参见教材P158。

  • 第14题:

    建筑密封材料可以使建筑上的( )保待多密、气密性能。
    A、裂缝
    B、沉降缝
    C、施工缝
    D、伸缩缝
    E、抗震缝


    答案:A,B,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防水卷材。建筑密封材料是一些能使建筑上的各种接缝或裂缝、变形缝(沉降缝、伸缩缝、抗震缝)保持水密、气密性能,并且具有一定强度,能连接结构件的填充材料。常用的建筑密封材料有硅酮、聚氨酯、聚硫、丙烯酸酯等密封材料。参见教材P41。

  • 第15题:

    关于屋面接缝密封防水的设计要求中,接缝部位外露的密封材料上宜设保护层,其宽度不应小于( )mm。

    A.50
    B.100
    C.150
    D.200

    答案:D
    解析: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第6.2.5条规定,接缝处的密封材料底部应填放背衬材料,外露的密封材料上应设置保护层,其宽度不应小于200mm。

  • 第16题:

    根据密封的阻隔机理,造成泄漏的原因:一是密封面上有间隙;二是密封两侧有压力差或()

    • A、浓度差
    • B、介质
    • C、密封材料不同
    • D、密封材料老化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卷材接缝口应用密封材料封严,密封材料宽度不小于()mm。

    • A、5
    • B、10
    • C、15
    • D、20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关于屋面接缝密封防水的设计要求中,接缝部位外露的密封材料上宜设保护层,其宽度不应小于()mm

    • A、50
    • B、100
    • C、150
    • D、200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是处理建筑物或地下构筑物接缝(伸缩缝、施工缝、变形缝等)永的一种定形防水密封材料。

    • A、防水带
    • B、防渗带
    • C、止水带
    • D、防潮带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对不同级别的水工建筑物,在抗御洪水能力、(),()、()和()方面应有不同的要求。


    正确答案:结构强度;稳定性;建筑材料;运行可靠性

  • 第21题:

    单选题
    建筑密封材料根据组成材料可分为()。
    A

    溶剂型、乳液型和反应型

    B

    单组分密封材料和多组分密封材料

    C

    改性沥青密封材料和合成高分子密封材料

    D

    丙烯酸类密封材料和硅酮类密封材料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关于屋面接缝密封防水的设计要求中,接缝部位外露的密封材料上宜设保护层,其宽度不应小于()mm
    A

    50

    B

    100

    C

    150

    D

    200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对不同级别的水工建筑物,在抗御洪水能力、(),()、()和()方面应有不同的要求。

    正确答案: 结构强度,稳定性,建筑材料,运行可靠性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