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市内的某二层办公楼,附带一层高的入口门厅,其平面和剖面如题4图所示。门厅屋面采用轻质屋盖结构。试问,门厅屋面邻近主楼处的最大雪荷载标准值sk(kN/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0.9B. 1.0C. 2.0D. 3.5

题目
新疆乌鲁木齐市内的某二层办公楼,附带一层高的入口门厅,其平面和剖面如题4图所示。门厅屋面采用轻质屋盖结构。试问,门厅屋面邻近主楼处的最大雪荷载标准值sk(kN/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0.9
B. 1.0
C. 2.0
D. 3.5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7.1.1条,雪荷载标准值sk=μrs0。
根据《荷规》第7.1.2条及条文说明,门厅屋面为轻质屋盖,对雪荷载敏感,应采用100年重现期的雪压,查《荷规》表E.5,s0=1.0kN/m2。
根据《荷规》表7.2.1第8项,高低屋面交界处的积雪分布系数为:
μr,m=(b1+b2)/(2h)=(21.5+6)/(21.)=3.44<4.0,且μr,m>2.0;则sk=μrs0=3.44屋面交界=3.44kN/m2。
选项中与结果最接近的是3.5,因此答案选D项。
【考点分析】
本题考点主要为雪荷载。对于轻质屋盖结构,雪荷载经常是控制荷载,极端雪荷载作用下容易造成结构破坏,后果特别严重,必须重视。
【解题思路】
本题解题分析步骤如下:
①轻质屋盖,对雪荷载敏感,应采用100年重现期的雪压;
②高低屋面处存在堆雪集中的情况,这种积雪情况同样适用于雨篷的设计。
更多“新疆乌鲁木齐市内的某二层办公楼,附带一层高的入口门厅,其平面和剖面如题4图所示。门厅屋面采用轻质屋盖结构。试问,门厅屋面邻近主楼处的最大雪荷载标准值sk(kN/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五层砖砌体房屋,各层层高均为3m,采用现浇混凝土楼、屋盖,横墙承重。该房屋位于抗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g的地区,计算简图如图所示。已知集中于各楼层、屋盖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相同,G1~G5=2000kN。[2011年真题]



    1.试问,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时,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2400
    B、2040
    C、1360
    D、1150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5.2.1条规定,多质点时,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为:Geq=0.85∑Gi=0.85×2000×5=8500kN;
    根据第5.1.4条规定,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应按表5.1.4-1采用。抗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g,则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α1=αmax=0.24;
    根据式(5.2.1-1)计算,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时,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为:
    FEk=α1Geq=0.24×8500kN=2040kN。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2题:

    在风荷载作用下,作用在排架上的荷载如图14所示,已知作用在每个计算单元上的集中力W=1.4×1.31=1.83kN(设计值)。在A轴线二层楼面处,由风荷载如题5图产生的弯矩值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0、83kN·m
    B、-6、03kN·m
    C、-7、74kN·m
    D、-15、93kN·m

    答案:D
    解析:
    迎风面排架柱所承受的风荷载标准值:w1k=βzμsμzw0×4=1×0.8×0.35×4=1.12kN/m;设计值:q1=1.4×1.12=1.57kN/m;背风排架柱所承受的风荷载标准值:w1k=βzμsμzw0×4=0.7kN/m;设计值:q2=1.4×0.7=0.98kN/m。
    由计算简图可知按照弹性方案计算:
    在柱顶处加不动铰支座,则由均布风荷载引起的反力:

  • 第3题:

    某五层砌体结构办公楼,计算简图如题图所示,各层计算高度均为3.3m,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采用底部剪力法对结构进行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时,假定,重力荷载代表值G1=G2=G3=G4=6000kN,G5=5000kN。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2000kN,截面抗震验算仅计算水平地震作用。试问,第二层的水平地震剪力设计值V2(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1650
    B. 1850
    C. 2200
    D. 2400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5.2.1条式5.2.1-1计算,砌体结构(其他房屋)δn取0.0。由结构力学知识可知,第二层的剪力等于二层及其上部作用力总和,故




    则第二层的水平地震作用剪力标准值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5.4.1条规定,仅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时地震作用分项系数为1.3,则水平地震剪力设计值为:V2=γEhV2k=1.3×1858.82=2416.47kN。

  • 第4题:

    某28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为H=93m,屋面重力荷载设计值为7000kN,其余楼层的每层重力荷载设计值均为10000kN。若某主轴方向结构受到沿高度方向呈倒三角形分布的水平荷载作用,水平荷载的最大值位于结构顶点处,其标准值qk= 100kN/m。该主轴方向的弹性等效侧向刚度=5.485x109kN . m2。试问,在该荷载作用下,考虑重力二阶效应时结构顶点质心的水平位移(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125
    (B) 133
    (C) 140
    (D) 150


    答案:B
    解析:
    (B) 解答: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 3—2002) 5.4.1条的条文说明: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 3—2002)第5.4.3条,需对u值乘以增大系数F1,

  • 第5题:

    一幢6层砌体房屋,其平面及剖面图如图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2g),每层建筑结构自重标准值为16kN/m2(包括墙体及楼面结构自重),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2.0kN/m2,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为0.5kN/m2。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由此可算得该房屋的底部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8500
    B. 7692
    C. 7500
    D. 7200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具体计算如下:
    ①各楼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G1~G5及屋顶层重力荷载代表值G6为:
    根据第5.1.3条表5.1.3可知,各楼层活荷载标准值的组合值系数应取0.5,屋顶层不计屋面活荷载标准值。
    G1=G2=G3=G4=G5=16×14×40+0.5×2.0×14×40=9520kN;
    G6=16×14×40=8960kN;
    ②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为:
    Geq=0.85(G1+G2+G3+G4+G5+G6)=0.85×(5×9520+8960)=48076kN;
    ③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为:
    根据第5.2.1条规定,对多层砌体房屋,有α1=αmax,根据第5.1.4条表5.1.4-1可知,8度(0.2g)抗震,αmax=0.16,则该房屋的底部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为:FEk=α1Geq=0.16×48076=7692kN。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6题:

    图所示为某市防灾应急指挥中心的结构平面布置图。该中心为普通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四层,首层层高4.2m,2、3、4层层高3.6m;该市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Ⅱ类。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假定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基本雪压0.75kN/m2,雪荷载准永久值系数分区为Ⅰ,混凝土强度等级C35,纵向受力钢筋和箍筋均采用HRB400,环境类别为二b。



    假定,屋面为平屋顶且不上人,屋面永久荷载标准值为7.0kN/m。(含楼板自重及建筑做法),屋面排水通畅,无机电设备,建筑周边环境洁净。试问,剖面A-A处外挑板根部(梁边截面)的弯矩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不考虑维修荷载和风荷载。

    A. 10.5
    B. 11.5
    C. 12.5
    D. 13.5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5.3.3条,不上人屋面的均布活荷载,可不与雪荷载同时考虑。
      根据《荷规》第3.2.3条,由于雪压大于活荷载,因此荷载基本组合为:
      ①根据《荷规》式(3.2.3-1),由可变荷载控制时,由于屋面为平屋顶且不上人,荷载标准值为:Sk=ur·S0=1.0×0.75=0.75kN/m2;荷载效应设计值为:1.2×7.0+1.4×0.75=9.45kN/m2。
      ②根据《荷规》式(3.2.3-2),由永久荷载控制时,荷载效应设计值为:1.35×7.0+1.4×1.0×0.7×0.75=10.19kN/m2。
      ①②两种组合中取最不利组合为:q=10.19kN/m2,故弯矩为:M=0.5ql2=0.5×10.19×1.52=11.46kN·m。
      选项中与结果最接近的是11.5,因此答案选B项。
      【考点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以下内容:
      ①正确选取最不利荷载组合;
      ②手算简单静定结构。
      【解题思路】
      本题解题分析步骤如下:
      ①根据《荷规》第3.2.3条,分别求出由可变荷载控制和由永久荷载控制下的荷载效应设计值;
      ②取最不利组合作用下的荷载设计值,计算剖面A-A处外挑板根部(梁边截面)的弯矩设计值M。

  • 第7题:

    某大城市郊区一高层建筑,平面外形为正六边形,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地上28层,地下2层,地面以上高度为90m,屋面有小塔架,如题图所示。
    提示: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作答,可忽略扭转影响。



    假定,作用于90m高度屋面处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叫Wk=2.5kN/m2;由突出屋面小塔架的风荷载产生的作用于屋面的水平剪力标准值△P90=250kN,弯矩标准值△M90=750kN·m;风荷载沿高度按倒三角形分布(地面处为0)。试问在建筑物底部(地面处)风荷载产生的倾覆力矩的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293250
    B.379050
    C.409500
    D.410550

    答案:D
    解析:
    高度90m处风荷载: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5.6.2条规定,取风荷载的分项系数yw=1.4,对结构底部取矩得风荷载产生的倾覆力矩的设计值:

  • 第8题:

    试问,设计120m高度处的遮阳板(小于1m2)时,所采用的风荷载标准值(kN/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98
    (B)-2.18
    (C)-2.65
    (D)-4.34


    答案:C
    解析:
    (C)解答: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第7.1.1-2条,当计算围护结构时,wk=βgzusluzw0
    由7.1.2条及条文说明,取wo= 0.6kN/m2,
    由《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第7.5.1条,βgz=1.0由7.3.3条,μsl=-2.0
    WK=1.0×(-2.0)×2.206×0.6kn/m2故选(C)

  • 第9题:

    某五层砌体结构办公楼立面简图见图。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各层层高及计算高度均为3.6m,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已知各种荷载(标准值):屋面恒载总重为1800kN,屋面活荷载总重150kN,屋面雪荷载总重100kN;每层楼层恒载总重为1600kN,按等效均布荷载计算的每层楼面活荷载为600kN;2~5层每层墙体总重为2100kN,女儿墙总重为400kN。采用底部剪力法对结构进行水平地震作用计算。试问,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kN),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楼层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时,集中于质点G1的墙体荷载按2100kN计算。

    A.1680
    B.1970
    C.2150
    D.2300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5.1.3条规定,计算地震作用时,建筑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应取结构和构配件自重标准值和各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
    各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应按表5.1.3采用,故:
    屋面质点处G5=1800+0.5×2100+0.5×100+400=3300kN,
    楼层质点处G1=1600+2100+0.5×600=4000kN,G2=G3=G4=4000kN。
    根据第5.2.1条及5.1.4条规定,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单质点应取总重力荷载代表值,多质点可取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85%。由G=∑Gi=4000×4+3300=19300kN,故Geq=0.85G=0.85×19300=16405kN。相应于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值,对于多层砌体房屋、底部框架砌体房屋,宜取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即α1=αmax=0.12。因此,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为Fek=α1Geq=0.12×16405=1968.6kN。

  • 第10题:

    某轻屋盖钢结构厂房,屋面不上人,屋面坡度为1/10。采用热轧H型钢屋面檩条,其水平间距为3m,钢材采用Q235钢。屋面檩条按简支梁设计,计算跨度l=12m。假定,屋面水平投影面上的荷载标准值:屋面自重为0.18kN/m2,均布活荷载为0.5kN/m2,积灰荷载为1.00kN/m2,雪荷载为0.65kN/m2。热轧H型钢檩条型号为H400×150×8×13,自重为0.56kN/m,其截面特性为:A=70.37×102mm2,IX=18600×104mm4,Wx=929×103mm3,Wy=97.8×103mm3,iy=32.2mm。屋面檩条的截面形式如图1-8所示。

    屋面檩条支座处已采取构造措施以防止梁端截面的扭转。假定,屋面不能阻止屋面檩条的扭转和受压翼缘的侧向位移,而在檁条间设置水平支撑系统,则檩条受压翼缘侧向支承点之间间距为4m。弯矩设计值My=0.3kN*m。试问,对屋面檩条进行整体稳定性计算时,以应力形式表达的整体稳定性计算值(N/mm2)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05 (B)190 (C)170 (D)145


    答案:C
    解析:

  • 第11题:

    某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各层层高均为3.6m,内外墙厚度均为240mm,轴线居中。室内外高差0.3m,基础埋置较深且有刚性地坪。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平面布置图和A轴剖面见图4-12所示。各内墙上门洞均为1000mm×2600mm(宽×高),外墙上窗洞均为1800mm×1800mm(宽×高)

    假定该房屋第二层横向(Y向)的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值V2k=2000kN。试问,第二层⑤轴墙体所承担的地震剪力标准值Vk(kN),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10
    B.130
    C.160
    D.180

    答案:C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某七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各层层高均为3.0m,内外墙厚度均为240mm,轴线居中。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采用底部剪力法对结构进行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时,结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各内纵墙上门洞均为1000mm×2100mm(宽×高),外墙上窗洞均为1800mm×1500mm(宽×高)。 已求得各种荷载(标准值):屋面板自重总重(含保温防水层)为1300kN,屋面活荷载总重130kN,屋面雪荷载总重100kN;每层墙体总重1900kN,女儿墙总重400kN。采用底部剪力法对结构进行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时,试问,其中质点G 7(kN),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2300

    B

    2700

    C

    2765

    D

    3650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一幢6层砌体房屋,其平面及剖面图如图4-33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2g),每层建筑结构自重标准值为16kN/m2(包括墙体及楼面结构自重),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2.0kN/m2,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为0.5kN/m2。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由此可算得该房屋的底部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


    A..8500
    B..7692
    C..7500
    D..7200

    答案:B
    解析:

  • 第14题:

    某多层砌体结构建筑物平面如题34~38图所示。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墙体厚度均为240mm,采用MU15级烧结普通砖,M7.5级混合砂浆。各层平面相同,首层层高3.6m,其他各层层高均为3.5m,首层地面设有刚性地坪,室内外高差0.3m,基础顶标高为-1.300m,楼、屋盖均为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



    假定,该建筑物按四层考虑,各楼层永久荷载标准值为14kN/m2,楼层按等效均布荷载计算的可变荷载标准值为2.0kN/m2,顶层重力荷载代表值G4=11580kN。试问,底部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6000
    B. 6600
    C. 7200
    D. 7800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5.1.3条,计算地震作用时,建筑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应取结构和构件自重标准值和各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楼面可变荷载组合值系数,根据《抗规》表5.1.3取为0.5。
      根据《抗规》第5.2.1条,本题结构为四层,属多质点,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Geq可取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85%。
      本题建筑物每层面积为:S=16.24×50.94=827.3m2。荷载为:G1=G2=G3=827.3×(14+2×0.5)=12409.5kN;G4=11580kN;Geq=0.85×(12409.5×3+11580)=41487.2kN。
      根据《抗规》第5.2.1条式(5.2.1-1),底部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为:FEk=α1Geq=0.16×41487.2=6638.0kN,其中α1为相应于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多层砌体房屋、底部框架砌体房屋,宜取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即α1=αmax=0.16。
      选项中与结果最接近的是6600,因此答案选B项。
      【考点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多层砌体结构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
      【解题思路】
      本题解题分析步骤如下:
      ①根据各楼层面积、永久荷载标准值及可变荷载标准值,计算各楼层重力荷载代表值。
      ②根据《抗规》第5.2.1条式(5.2.1-1),计算底部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 第15题:

    方案初期,某四层砌体结构房屋顶层局部平面布置图如图1-16所示,层高均为3. 6m。墙体采用MU10级烧结多孔砖、M5级混合砂浆砌筑。墙厚为240mm。屋面板为预制预应力空心板上浇钢筋混凝土叠合层,屋面板总厚度为300mm,简支在①轴和②轴墙体上,支承长度为120mm。屋面永久荷载标准值为12kN/m2,活荷载标准值为0.5kN/m2。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

    试问,突出屋面的楼梯间最少应设置的构造柱数量,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 (B)4 (C)6 (D)8


    答案:D
    解析:
    解答:根据《抗规》表7.3.1,楼梯间四角,楼梯段上下端对应的墙体处,应设置构造柱,共8个。根据《抗规》第7.3.8条第4款,突出屋面的楼梯间,构造柱应伸到顶部。所以,突出屋面的楼梯间也应设置8个构造柱。故选(D)

  • 第16题:

    某五层砌体结构办公楼,计算简图如题图所示,各层计算高度均为3.3m,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假定,各种荷载标准值分别为:屋面恒载为2000kN,屋面活荷载160kN,屋面雪荷载120kN;每层楼层恒载为1800kN,每层楼面活荷载为660kN;2~5层每层墙体总重为2400kN,女儿墙总重为600kN。抗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采用底部剪力法对结构进行水平地震作用计算。试问,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集中于质点G1楼层重力荷载代表值按3250kN计算。

    A. 2500
    B. 2800
    C. 3100
    D. 3400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5.1.3条规定,计算地震作用时,建筑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应取结构和构配件自重标准值和各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屋面活荷载不计入;屋面雪荷载组合值系数为0.5;楼层活荷载组合值系数为0.5。
    则屋面质点处:G5=2000+0.5×2400+0.5×120+600=3860kN。
    楼层质点处:G2=G3=G4=1800+2400+0.5×660=4530kN。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5.2.1条规定,采用底部剪力法时,各楼层可仅取一个自由度,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应按下列公式确定
    FEk=α1Geq
    式中,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Geq,对于多质点取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85%,即
    G=∑Gi=3250+3×4530+3860=20700kN
    Geq=0.85G=0.85×20700=17595kN
    根据第5.1.4条,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应按表5.1.4-1采用,查表得:α1=αmax=0.16。
    代入数据计算可得:FEk=α1Geq=0.16×17595=2815.2kN

  • 第17题:

    某11层住宅,采用钢框架结构,其结构质量及刚度沿高度分布基本均匀,各层层高如图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图}

    2.假定屋盖和楼盖处重力荷载代表值均为G,与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等效的底部剪力标准值FEk=10000kN,基本自振周期T1=1.1s。试问,顶层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11Ek(kN),与下列(  )项数值最为接近。

    A. 3000
    B. 2400
    C. 1600
    D. 1400

    答案:A
    解析: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98)第4.3.4条式(4.3.4-4)计算,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为:



    根据第4.3.4条式(4.3.4-3)计算,顶部附加地震作用为:ΔFn=δnFEk=0.15989×10000=1598.9kN;则顶层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为:



    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18题:

    某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对称轴以左平面如题图所示,各层平面布置相同,各层层高均为3.60m;底层室内外高差0.30m,楼、屋盖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板,静力计算方案为刚性方案。采用MU10级烧结普通砖、M7.5级混合砂浆,纵横墙厚度均为240mm,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



    33.假定,该建筑为办公楼,无地下室,地上共5层,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每层建筑物自重标准值(包括墙体、楼面、屋面结构及建筑做法等自重)为12kN/m2,按等效均布活荷载计算的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2kN/m2,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为0.5kN/m2。试问,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时,全楼结构总重力荷载代表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45000
    B.46000
    C.53000
    D.62000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5.1.3条可知,计算地震作用时,建筑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应取结构和构配件自重标准值和各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各楼层活荷载标准值的组合系数为0.5,屋面雪荷载组合值系数为0.5,屋面活荷载不计。结构重力荷载代表值:

  • 第19题:

    某11层住宅,采用钢框架结构,其结构质量及刚度沿高度分布基本均匀,各层层高如图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1.假定水平地震影响系数α1=0.22;屋面恒荷载标准值为4300kN,等效活荷载标准值为480kN,雪荷载标准值为160kN;各层楼盖处恒荷载标准值为4100kN,等效活荷载标准值为550kN。试问,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kN),与下列(  )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按《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98)底部剪力法计算。

    A. 8317
    B. 8398
    C. 8471
    D. 8499

    答案:C
    解析: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98)第4.3.4条式(4.3.4-1)计算,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为:FEk=α1Geq=0.22×0.8×(4300+4100×10+160×0.5+550×10×0.5)=8471kN。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20题:

    某轻屋盖钢结构厂房,屋面不上人,屋面坡度为1/10。采用热轧H型钢屋面檩条,其水平间距为3m,钢材采用Q235钢。屋面檩条按简支梁设计,计算跨度l=12m。假定,屋面水平投影面上的荷载标准值:屋面自重为0.18kN/m2,均布活荷载为0.5kN/m2,积灰荷载为1.00kN/m2,雪荷载为0.65kN/m2。热轧H型钢檩条型号为H400×150×8×13,自重为0.56kN/m,其截面特性为:A=70.37×102mm2,IX=18600×104mm4,Wx=929×103mm3,Wy=97.8×103mm3,iy=32.2mm。屋面檩条的截面形式如图1-8所示。

    试问,屋面檩条垂直于屋面方向的最大挠度(mm)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40 (B)50 (C)60 (D)80


    答案:A
    解析:
    解答:根据《钢规》第3.1.4条: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钢结构时,应考虑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
    根据《荷规》第5.4.3条:积灰荷载应与雪荷载或不上人的屋面均布活荷载两者中的较大值同时考虑。

    根据《荷规》第7.1.5条:雪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可取0.7。

    根据《荷规》第3.2.8条:作用在屋面檩条上的线荷载标准值为

  • 第21题:

    某轻屋盖钢结构厂房,屋面不上人,屋面坡度为1/10。采用热轧H型钢屋面檩条,其水平间距为3m,钢材采用Q235钢。屋面檩条按简支梁设计,计算跨度l=12m。假定,屋面水平投影面上的荷载标准值:屋面自重为0.18kN/m2,均布活荷载为0.5kN/m2,积灰荷载为1.00kN/m2,雪荷载为0.65kN/m2。热轧H型钢檩条型号为H400×150×8×13,自重为0.56kN/m,其截面特性为:A=70.37×102mm2,IX=18600×104mm4,Wx=929×103mm3,Wy=97.8×103mm3,iy=32.2mm。屋面檩条的截面形式如图1-8所示。

    假定,屋面檩条垂直于屋面方向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x=133kN*m,同一截面处平行于屋面方向的侧向弯矩设计值My=0.3kN*m。试问,若计算截面无削弱,在上述弯矩作用下,进行强度计算时,屋面檩条上翼缘的最大正应力计算值(N/mm2)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80 (B)165 (C)150 (D)140


    答案:D
    解析:

  • 第22题:

    五层砌体结构办公楼,立面简图见下图。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 震加速度值为0.15g。各层层高及计算高度均为3. 6m,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已知各种荷载(标准值):屋面恒载总重为1800kN,屋面活荷载总重150kN,屋面雪荷载总重100kN;每层楼层恒载总重为1600kN;按等效均布荷载计算的每层楼面活荷载为600kN;2~5层每层墙体总重为2100kN,女儿墙总重为400kN。采用底部剪力法对结构进行水平地震作用计算。试问,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楼层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时,集中于质点G1的墙体荷载按2100kN计算。
    (A)1680 (B)1970 (C)2150 (D)2300


    答案:B
    解析:
    (B)解答:根据《抗规》第5.1.3条规定.

  • 第23题:

    某办公楼为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安全等级为二级。其二层局部平面图、主次梁节点示意图和次梁L-1的计算简图如题1-3图所示,混凝土强度等级C35,筋均采用HRB400。

    假定,次梁上的永久均布荷载标准值qGk=18kN/m(包括自重),可变均布荷载标准值qQk=6kN/m,永久集中荷载标准值Gk=30kN,可变荷载组合值系数0.7。试问,当不考虑楼面活载折减系数时,次梁L-1传给主梁KL-1的集中荷载设计值F(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30
    B.140
    C.155
    D.165

    答案: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