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工程测量时,道路直线段范围内,各类桩间距一般为( )。 ”相关问题
  • 第1题:

    混凝土预制桩采用静力压桩法施工时,其施工工序包括:①打桩机就位;②测量定位;③吊桩插桩;④桩身对中调直;⑤静压沉桩。一般的施工程序为:(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④
    D、②①③⑤④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打(沉)桩施工方法通常有:锤击沉桩法、静力压桩法及振动法等,以锤击沉桩法和静力压桩法应用最为普遍。
    锤击沉桩法的一般施工程序:确定桩位和沉桩顺序→桩机就位→吊桩喂桩→校正→锤击沉桩→接桩→再锤击沉桩→送桩→收锤→切割桩头。
    静力压桩法的一般施工程序:测量定位→桩机就位→吊桩、插桩→桩身对中调直→静压沉桩→接桩→再静压沉桩→送桩→终止压桩→检查验收→转移桩机。参见教材P52。

  • 第2题:

    测量工程轴线间距时,一般使用钢尺的长度为( )。

    A.2m
    B.3m
    C.5m
    D.20m

    答案:D
    解析:
    轴线定位尺长必须足够,以减少多次测量带来的误差,一般工程轴线长度均在5m以上,20m以下,故选D合理。

  • 第3题:

    安装路缘石的控制桩,直线段桩距宜为();曲线段桩距宜为();路口处桩距宜为()。


    正确答案:10~15m;5~10m;1~5m

  • 第4题:

    静力压桩的施工程序中,“静压沉管”紧前工序为()。

    • A、压桩机就位
    • B、吊桩插桩
    • C、桩身对中调直
    • D、测量定位

    正确答案:C

  • 第5题:

    在供热管网工程测量中支线段上的中线桩位的间距不宜大于(),根据地形和条件,可适当加桩。

    • A、30m
    • B、40m
    • C、50m

    正确答案:C

  • 第6题:

    静力压桩的施工程序为测量定位、()、再静压沉桩、终止压桩。

    • A、吊桩插桩
    • B、桩身对中调直
    • C、静压沉桩
    • D、接桩
    • E、预制桩

    正确答案:A,B,C,D

  • 第7题:

    道路工程施工中线桩的间距分别在直线段和曲线段取为()m,特殊情况应当加密。

    • A、10~20、10
    • B、10、10
    • C、20、20
    • D、50、20

    正确答案:A

  • 第8题:

    单选题
    在供热管网工程测量中支线段上的中线桩位的间距不宜大于(),根据地形和条件,可适当加桩。
    A

    30m

    B

    40m

    C

    50m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道路中线测量时,道路中桩可分为道路控制桩、()、加桩和断链桩。

    正确答案: 一般中线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静力压桩的施工程序中,“静压沉桩”的紧前工序为()。
    A

    压桩机就位

    B

    吊装送桩器

    C

    桩身对中调直

    D

    测量定位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采用静力压桩法施工时,其施工工序包括:①打桩机就位;②测量定位;③吊桩插桩;④桩身对中调直;⑤静压沉桩。一般的施工程序为:( )。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①③④⑤ 

    C

    ①②③⑤④ 

    D

    ②①③⑤④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桥梁工程施工测量中各类控制桩主要包括()。
    A

    起点

    B

    中桩

    C

    墩台中心桩

    D

    定位桩

    E

    终点


    正确答案: B,A
    解析:

  • 第13题: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采用静力压桩法施工时,其施工工序包括:①打桩机就位;②测量定位;③吊桩插桩;④桩身对中调直;⑤静压沉桩。一般的施工程序为:()。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④
    D、②①③⑤④

    答案:B
    解析:
    2018新教材P53,静力压桩法,一般的施工程序:测量定位→桩机就位→吊粧、插桩→桩身对中调直→静压沉粧→接桩→再静压沉粧→送粧→终止压桩→检查验收→转移桩机。

  • 第14题: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对于公路测量,定测中线桩位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线路中线桩的间距,直线部分不应大于50m,平曲线部分宜为20m。对于公路曲线半径小于30m、缓和曲线长度小于30m或回头曲线段,中线桩间距均不应大于()。

    A:5m
    B:10m
    C:20m
    D:50m

    答案:A
    解析: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第6.2.5条,定测中线桩位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线路中线桩的间距,直线部分不应大于50m,平曲线部分宜为20m。曲线部分,当公路曲线半径为30~60m时,其中线桩间距均不应大于10m;对于公路曲线半径小于30m、缓和曲线长度小于30m或回头曲线段,中线桩间距均不应大于5m。故选A。

  • 第15题:

    静力压桩施工程序为()(其中①测量定位;②吊桩插桩;③桩身对中调直;④压桩机就位;⑤静压沉桩;⑥终止压桩)。

    • A、①②③④⑤⑥
    • B、①④③②⑤⑥
    • C、①④②③⑤⑥
    • D、①④②⑤③⑥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静力压桩施工程序为() ①测量定位; ②吊桩插桩; ③桩身对中调直; ④压桩机就位; ⑤静压沉桩; ⑥终止压桩。

    • A、①②③④⑤⑥
    • B、①④③②⑤⑥
    • C、①④②③⑤⑥
    • D、①④②⑤③⑥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静力压桩的施工程序中,“静压沉桩”的紧前工序为()

    • A、压桩机就位
    • B、吊装送桩器
    • C、桩身对中调直
    • D、测量定位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护桩埋设于栏杆外道路两侧,护桩间距为1.5m,高于路面()。


    正确答案:0.85m

  • 第19题:

    道路中线测量时,道路中桩可分为道路控制桩、()、加桩和断链桩。


    正确答案:一般中线桩

  • 第20题:

    判断题
    圆曲线半径为30~60m、缓和曲线长为30~50m时,直线段中桩间距不应大于10m。()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静力压桩的施工程序中,“静压沉管”紧前工序为()。
    A

    压桩机就位

    B

    吊桩插桩

    C

    桩身对中调直

    D

    测量定位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静力压桩施工程序为() ①测量定位; ②吊桩插桩; ③桩身对中调直; ④压桩机就位; ⑤静压沉桩; ⑥终止压桩。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④③②⑤⑥

    C

    ①④②③⑤⑥

    D

    ①④②⑤③⑥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道路工程施工中线桩的间距分别在直线段和曲线段取为()m,特殊情况应当加密。
    A

    10~20、10

    B

    10、10

    C

    20、20

    D

    50、20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