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庭组成后,碧溪公司认为某一仲裁员具有法定的回避情形,于是提出回避申请。关于回避申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回避申请应在首次开庭前提出,如果回避事由在首次开庭后方才知晓,可以在最后一次开庭终结前提出B.回避申请既可以用书面方式提出。也可以用口头方式提出C.申请仲裁员回避,应当向仲裁庭提出,由仲裁委员会主任决定该仲裁员是否回避D.仲裁委员会主任担任仲裁员时,其是否回避,由仲裁委员会集体决定

题目

仲裁庭组成后,碧溪公司认为某一仲裁员具有法定的回避情形,于是提出回避申请。关于回避申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回避申请应在首次开庭前提出,如果回避事由在首次开庭后方才知晓,可以在最后一次开庭终结前提出

B.回避申请既可以用书面方式提出。也可以用口头方式提出

C.申请仲裁员回避,应当向仲裁庭提出,由仲裁委员会主任决定该仲裁员是否回避

D.仲裁委员会主任担任仲裁员时,其是否回避,由仲裁委员会集体决定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BD
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并在首次开庭前提出,回避事由在首次开庭后知道的,可以在最后一次开庭终结前提出。当事人的回避申请既可以用书面形式提出,也可以用口头形式提出。当事人申请仲裁员回避的,应当向仲裁委员会提出,由仲裁委员会主任决定该仲裁员是否回避。仲裁委员会主任担任仲裁员时,其是否回避,由仲裁委员会集体决定。
更多“仲裁庭组成后,碧溪公司认为某一仲裁员具有法定的回避情形,于是提出回避申请。关于回避申 ”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律师乙的回避申请,不列表述正确的是()。

    A.乙有权提出回避申请

    B.乙无权提出回避申请

    C.是否批准回避申请,由检察长决定

    D.法庭应当当庭驳回乙的回避申请


    正确答案:BD

    本题考核的考点是回避。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申请回避是当事人的一项诉讼权利。在审判过程中,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出庭的检察人员、书记员提出回避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指派该检察人员出庭的人民检察院,由该院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因此,申请回避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权利,辩护人无权直接行使,并且最终是否回避应当是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回避申请,法庭应当当庭驳回。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D。

  • 第2题:

    某区法院审理原告许某与被告某饭店食物中毒纠纷一案。审前,法院书面告知许某合议庭由审判员甲、乙和人民陪审员丙组成时,许某未提出回避申请。开庭后,许某始知人民陪审员丙与被告法定代表人是亲兄弟,遂提出回避申请。关于本案的回避,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许某可在知道丙与被告法定代表人是亲兄弟时提出回避申请
    B.法院对回避申请作出决定前,丙不停止参与本案审理
    C.应由审判长决定丙是否应回避
    D.法院作出回避决定后,许某可对此提出上诉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回避制度。根据《民事诉讼法》第48条、第44条以及《关于审判人员在诉讼活动中执行回避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条的规定,丙作为被告法定代表人的近亲属,需要回避;另根据《民事诉讼法》第45条的规定,许某在开庭后才知回避事由,在法庭辩论终结前,其可以提回避申请,故A选项正确。根据《民事诉讼法》第45条的规定,在是否回避的决定作出之前,被申请人应当暂停本案审理,故B选项错误。根据《民事诉讼法》第46条的规定,丙是人民陪审员,属于审判人员,其回避应由院长决定,故C选项错误。根据《民事诉讼法》第47条的规定,申请人对回避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一次,而不能上诉,故D选项错误。

  • 第3题:

    中国甲公司诉某国乙公司侵犯其商业秘密案件,由于属于重大涉外案件,所以一审由某中级人民法院审理:

    该案判决作出并生效后,甲公司申请再审,法院同意再审。再审审理一审后乙公司提出上诉,乙公司发现该案再审的上诉审的审判人员是第一次二审时参与过案件审理的院长方某和审判员常某面对乙公司的如下申请,法院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乙公司申请院长方某回避。法院认为不属于法定的回避事由,决定不予回避
    B.乙公司申请院长方某回避。法院认为院长方某属于参与过审判工作的审判人员,因此决定方某回避
    C.乙公司申请审判员常某回避。法院认为不属于法定的回避事由,决定不予回避
    D.乙公司申请审判员常某回避。法院认为审判员常某属于参与过审判工作的审判人员,因此决定常某回避

    答案:A,C
    解析:
    考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民诉解释》)中关于回避申请的规定。《民诉解释》第45条规定,在一个审判程序中参与过本案审判工作的审判人员,不得再参与该案其他程序的审判。发回重审的案件,在一审法院作出裁判后又进入第二审程序的,原第二审程序中合议庭组成人员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由于本案属于45条第2款规定的情形,因此审判长常某与审判员方某均不受第45条第1款规定的限制,因此可以继续参加审理。所以本题答案应当为AC。

  • 第4题:

    甲公司与乙公司因合同纠纷向某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第一次开庭后,甲公司的代理律师发现合议庭首席仲裁员苏某与乙公司的老总汪某在一起吃饭,遂向仲裁庭提出回避申请。关于本案仲裁程序,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苏某的回避应由仲裁委员会集体决定
    B、苏某回避后,合议庭应重新组成
    C、已经进行的仲裁程序应继续进行
    D、当事人可请求已进行的仲裁程序重新进行

    答案:D
    解析:
    选项A错误,《仲裁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仲裁员是否回避,由仲裁委员会主任决定;仲裁委员会主任担任仲裁员时,由仲裁委员会集体决定。该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约定由三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的,应当各自选定或者各自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一名仲裁员,第三名仲裁员由当事人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第三名仲裁员是首席仲裁员。题干中并未明示“首席仲裁员苏某为仲裁委员会主任”,故其回避不一定由仲裁委员会集体决定。
    选项B错误,《仲裁法》第三十七条第一款规定,仲裁员因回避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职责的,应当依照本法规定重新选定或者指定仲裁员。据此可知,苏某回避后,重新选定或指定1名仲裁员即可,无需重新组成合议庭。
    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仲裁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因回避而重新选定或者指定仲裁员后,当事人可以请求已进行的仲裁程序重新进行,是否准许,由仲裁庭决定;仲裁庭也可以自行决定已进行的仲裁程序是否重新进行。

  • 第5题:

    王某和张某产生合同纠纷,根据事先达成的仲裁协议提交仲裁机构处理。在仲裁过程中,王某发现仲裁员刘某私下接受张某代理人的请客,于是向仲裁庭提出申请,要求仲裁员刘某回避。对于刘某的回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刘某的回避由仲裁庭决定
    B:刘某的回避由仲裁委员会主任决定
    C:如果刘某是仲裁委员会主任,其回避由仲裁庭集体决定
    D:以上说法均错误

    答案:B
    解析:
    根据《仲裁法》第36条的规定:仲裁员是否回避,由仲裁委员会主任决定;仲裁委员会主任担任仲裁员时,由仲裁委员会集体决定。所以刘某的回避应该由仲裁委员会主任决定。如果刘某是仲裁委员会主任,其回避应该由仲裁委员会集体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