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反补贴条例》的规定,政府采取的反补贴措施不包括( )。A.提供保证金或者保函作为担保B.承诺C.反补贴税D.限制进口

题目

根据《反补贴条例》的规定,政府采取的反补贴措施不包括( )。

A.提供保证金或者保函作为担保

B.承诺

C.反补贴税

D.限制进口


相似考题
更多“根据《反补贴条例》的规定,政府采取的反补贴措施不包括( )。A.提供保证金或者保函作为担保 B.承诺C.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临时反倾销措施不包括()。

    A.临时反倾销税

    B.价格承诺

    C.要求提供保证金或其他形式的担保

    D.要求提供保函


    参考答案B

  • 第2题:

    下列有关我国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三种贸易救济措施的比较正确的有、

    A、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的实质要件都包括损害,但是损害的具体意义不同,前两者的损害包括“对建立国内产业造成实质阻碍”,而后者不包括
    B、我国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的调查机关都是商务部
    C、临时反倾销措施、临时反补贴措施和临时保障措施的形式不同,前两者包括临时反倾销(或反补贴)税以及保证金、保函等担保;而临时保障措施仅包括提高关税
    D、三者终裁后的措施不同,前两者是反倾销或反补贴税,而保障措施则包括提高关税、数量限制等

    答案:A,B,C,D
    解析:
    倾销只有在造成国内产业损害,且损害和倾销之间有因果关系才可以使用反倾销措施。补贴也是只有造成损害,且补贴与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才可以使用反补贴措施。保障措施针对的是进口产品的数量增加,造成国内产业的损害,且数量增加与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时采取的救济措施。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可以连续使用,而保障措施不能连续采取,再采取时应当有时间的间隔。在救济措施方面,反倾销和反补贴均有临时措施、价格承诺或承诺以及最终措施,初裁后采取的是临时措施,终裁后采取的是最终措施,价格承诺或承诺应在初裁后采取,调查机构只能建议不能强迫出口商接受。反倾销和反补贴的纳税义务人是进口经营者。

  • 第3题:

    24.根据我国《反补贴条例》,采取反补贴措施的 补贴应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种?
    A.出口补贴 B.国内补贴
    C.出口国专向补贴 D.出口国普遍补贴


    答案:C
    解析:
    。《反补贴条例》第3、4条。

  • 第4题:

    法国波多集团是国际著名的时装设计和销售公司。2017年1月,得到法国政府大力财政支持的波多集团决定强势进入中国市场。商务部在我国相关企业的申请下启动了反补贴调查。在作出初裁决定前,商务部建议波多集团提出修改价格的承诺。商务部在法国政府没有任何表态的情况下接受了该价格承诺。由于价格承诺无法抵消补贴的影响,商务部决定采取临时反补贴措施。根据我国《反补贴条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商务部建议波多集团做出价格承诺的做法不符合我国法律的规定
    B.商务部接受承诺的做法不符合我国法律的规定
    C.法国政府可以作出承诺
    D.临时反补贴措施包括临时反补贴税和担保

    答案:A,B,C
    解析:
    选项A正确。根据我国《反补贴条例》第34条的规定,在作出肯定的初裁决定前,商务部不得寻求或接受承诺。题目中商务部在初裁决定前就提出修改价格承诺的建议,显然不符合我国法律的规定。选项B正确。根据我国《反补贴条例》第34条的规定,在出口经营者作出承诺的情况下,未经其本国(地区)政府同意的,调查机关不得寻求或者接受承诺。题目中商务部在法国政府未表态的情况下接受该承诺,显然不符合法律的规定。选项C正确。根据我国《反补贴条例》第32条的规定,承诺分为两种。一种是出口国(地区)政府提出的取消、限制补贴或者其他有关措施的承诺;另一种是出口经营者提出修改价格的承诺。法国政府显然是可以作出承诺的。选项D错误。根据我国《反补贴条例》第29条的规定,临时反补贴措施采取以现金保证金或者保函作为担保的征收临时反补贴税的形式。大家注意,这个句式的最终落脚点在“税”上面,只有税,没有担保。

  • 第5题:

    依照《反补贴条例》进行调查、采取反补贴措施的补贴必须具有专向性,根据《反补贴条例》的规定,下列情形中,具有专向性的有(  )。

    A.由出口国(地区)政府明确确定的某些企业、产业获得的补贴
    B.由出口国(地区)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某些企业、产业获得的补贴
    C.指定特定区域内的企业、产业获得的补贴
    D.以出口实绩为唯一条件或条件之一而获得的补贴

    答案:A,B,C,D
    解析:
    根据《反补贴条例》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具有专向性:(1)由出口国(地区)政府明确确定的某些企业、产业获得的补贴(选项A);(2)由出口国(地区)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某些企业、产业获得的补贴(选项B);(3)指定特定区域内的企业、产业获得的补贴(选项C);(4)以出口实绩为唯一条件或条件之一而获得的补贴(选项D);(5)以使用本国(地区)产品替代进口产品为条件而获得的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