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P190-192
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设计的一般流程如下:
(1)选择题目类型。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题目可以分为开放式问题、两难式问题、排序选择型问题、资源争夺型问题以及实际操作型问题。首先结合所招聘岗位的特点及该岗位直接上级领导的建议,选择本次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题目类型。(3分)
(2)编写试题初稿。题目类型确定后,开始收集材料、案例,尽可能多地占有相关信息,然后进行初稿的编写。(3分)
(3)进{试题复查。初稿谩计出来以后,应该采用多种方式,通过各种渠道,对试题进行复查。(3分)
(4)聘请专家审查。在进行测试之前,应该把方案提请有关专家进行初审复查,这样他的好处是尽量消除题目设计中常识性的错误,减少测试的次数。(3分)
(5)组织进行试测。初稿送请专家审间后,还需要进行测试,测试的效果直接关系到题目设计的成败。(2分)
(6)反馈、修改和完善。测试结束后,工作员工要收集测试结果及反馈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2分)
更多“(2017年5月)简述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的设计流程。(16分)”相关问题
  • 第1题: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评估包括( )和对考官表现的综合评价。

    A.看该题目是否有争辩的余地
    B.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的有效性
    C.对所提问题最有发言权的是测评专家
    D.考官对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的评价

    答案:B
    解析: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评估:1.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的有效性。
    2.对考官表现的综合评价。

  • 第2题:


    在设计无领导小组讨论题时,考官应该着重评估被评价者哪些方面的表现?并咨询哪些问题?(16分)




    答案:
    解析:

    答:


    (1)考官应该着重评估被评价者以下几方面的表现:①参与程度;②影响力;③决策程序;④任务完成情况;⑤团队氛围和成员共鸣感。


    (2)主要咨询以下问题:①题目是否与实际工作相联系,能否考察出被评价者的能力。②如果是资源争夺型问题或两难式问题,案例是否能均衡。③题目是否需要继续修改、完善。



  • 第3题:

    在设计无领导小组讨论题时,考官应该着重评估被评价者哪些方面的表现?并咨询哪些问题?


    答案:
    解析:
    (1)在设计无领导小组谈论题时,考官应该着从以下五个方面着重评估被评价者的表现:
    ①参与程度
    可以通过计时表的记录看出被测评者发言次数与时间,以此作为衡量参与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还需要观察的是在讨论的过程中有没有变化,一个人的参与量有没有转折,转折点在哪里;在讨论中那些表现不活跃的成员的态度是怎样的,原因是什么;在讨论遇到困难的时候,有没有人在故意推卸。
    ②影响力
    观测的指标不是发言的次数与时间,而是是否引起小组其他成员的注意,对达成意见是否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③决策程序
    测评者要观察在决策形成过程中,被测评者是否具有清晰的决策思路,是谁最后做的决策,最后决策时的依据是否充分,做决策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对小组其他成员的影响等。
    ④任务完成情况
    最终讨论的结果是考察讨论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要观察是谁为促成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好的建议。
    ⑤团队氛围和成员共鸣感
    测评者应观察讨论过程中的氛围如何,是混乱、沉闷、松散的,还是明晰、活跃、凝聚的。成员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如何。每个成员在形成一个有效团队的过程中是起了积极的作用还是消极的作用。
    (2)在进行试测之前,应该把方案提请有关专家进行初审复查,这样做的好处是尽量消
    除题目设计中常识性的错误,减少试测的次数。主要咨询以下问题:
    ①题目是否与实际工作相联系,能否考察出被测评者的能力;
    ②如果是资源争夺型问题或两难式问题,案例是否能均衡;
    ③题目是否需要继续修改、完善。

  • 第4题:

    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设计的一般流程


    答案:
    解析:
    1、 选择题目类型。 分为开放式、两难式、排序选择型、资源争夺型、实际操作型,结合岗位特点及领导的建议,选择题目2、 编写试题初稿。应注意团队合作和广泛收集资料3、 进行试题复查4、 聘请专家审查5、 组织进行试测6、 反馈、修改和完善

  • 第5题:

    简述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的设计流程。


    答案:
    解析:
    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设计的一般流程如下: (1)选择题目类型。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题目可以分为开放式问题、两难式问题、排序选择型问题、资源争夺型问题以及实际操作型问题。首先结合所招聘岗位的特点及该岗位直接上级领导的建议,选择本次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题目类型。
    (2)编写试题初稿。题目类型确定后,开始收集材料、案例,尽可能多地占有相关信息,然后进行初稿的编写。
    (3)进{试题复查。初稿谩计出来以后,应该采用多种方式,通过各种渠道,对试题进行复查。
    (4)聘请专家审查。在进行测试之前,应该把方案提请有关专家进行初审复查,这样他的好处是尽量消除题目设计中常识性的错误,减少测试的次数。
    (5)组织进行试测。初稿送请专家审间后,还需要进行测试,测试的效果直接关系到题目设计的成败。
    (6)反馈、修改和完善。测试结束后,工作员工要收集测试结果及反馈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

  • 第6题:

    下列属于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缺点有()

    • A、对讨论题目的要求较高;
    • B、对评价者的要求较高;
    • C、被评价者的表现往往受到同一小组中其他成员表现的影响较大。

    正确答案:A,B,C

  • 第7题:

    简述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操作流程。 


    正确答案: (1)前期准备:①编制讨论题目:题目必须具有争论性、题材要大家熟悉,保证人人有感可发,并且题目的内容不会诱发被测评者的防御心理。
    ②设计评分表:包括评分标准及评分范围,重点是确定测评能力指标。应从岗位分析中提取特定的评价指标;评价指标不能
    太多、太复杂,通常应将评价指标控制在10个以内,否则测评者无法在短时间内准确给出评判;确定个能力指标在整个能力指标中的权重以及其所占分数,然后根据优、良、中、差四等级分配值。
    ③编制计时表:用于控制整个讨论时间及记录各被评价者发言次数和时间,被测评人数为7人左右,讨论时间半小时左右。
    ④对考官的培训:深入理解观察方式和评分方法,必要时要进行模拟评分练习。掌握本次评分规则、各测评指标及评分标准。
    ⑤选定场地:安静、宽敞、明亮等,考场布置要得体庄重、朴素大方,不能让人产生压力感,座位无主次之分,123抽签。
    ⑥确定讨论小组:一般6-9人。分组时应将竞聘同一岗位的应聘者安排在同一小组,以利于相互比较,保证相对公平性。
    (2)具体实施阶段:①宣读指导语:介绍讨论题的背景资料、讨论步骤和讨论要求。主考官要用规范的指导语言,包括任务、时间、注意事项。
    ②讨论阶段:考官读完指导语后一般不做任何发言,不涉及讨论内容可以适当回复。讨论最后必须达成一致意见。测评者的观察要点为发言内容、发言的形式和特点、发言的影响。
    (3)评价与总结:考官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测评要素和观察点进行评价,最后召开评分讨论会,逐一评价被测评者。
    ①讨论过程中,考官应着重评估:参与程度、影响力、决策程序、任务完成情况、团队氛围和成员共鸣感。
    ②讨论会有两个作用:通过交换意见,测评者可以补充自己观察时的遗漏,对被测评者做出更加全面的评价;若不同测评者对同一被测评者的评价产生了分歧,他们可以进行成分的讨论。
    总之,评分讨论会可以使测评者对每个被测评者形成一个更加清晰、完整的评价。

  • 第8题: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讨论题的编制和评分表的设计,此阶段是整个过程的主要环节。


    正确答案:正确

  • 第9题:

    多选题
    下列属于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缺点有()
    A

    对讨论题目的要求较高;

    B

    对评价者的要求较高;

    C

    被评价者的表现往往受到同一小组中其他成员表现的影响较大。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操作流程

    正确答案: 答:1.前期准备:
    ⑴编制讨论题目(工作分析-素质界定-编制试题)
    ⑵设计评分表(评分标准、评分范围)
    ⑶编制计时表(发言时间是测试点之一)
    ⑷对考官的培训(培训与模拟评分)
    ⑸选定场地(环境与场地安排)
    ⑹确定讨论小组(6-9人同质陌生)
    2.具体实施阶段:
    ⑴宣读指导语(规范)
    ⑵讨论阶段(观察与讨论)
    3.评价与总结:考官从以下几方面评估
    ⑴参与程度
    ⑵影响力
    ⑶决策程序
    ⑷任务完成情况
    ⑸团队氛围和成员共鸣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的设计流程包括: ①向专家咨询; ②编写初稿; ③调查可用性; ④试测; ⑤选择题目类型; ⑥反馈、修改、完善。 排序正确的是()
    A

    ①⑤③②④⑥

    B

    ⑤②③①④⑥

    C

    ①⑤②③⑥④

    D

    ⑤③②①⑥④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的类型、设计原则和设计流程。

    正确答案: (1)题目的类型:开放式问题;两难式问题;排序选择型问题;资源争夺型题;实际操作型题目。
    (2)设计题目的原则:联系工作内容;难度适中;具有一定的冲突性。
    (3)题目设计流程:选择题目类型;编写初稿;调查可用性;向专家咨询;试测;反馈、修改、完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题目设计的一般流程


    答案:
    解析:
    以下是题目设计的一般流程:1、选择题目类型
    2、编写试题初稿
    3、进行试题复查
    4、聘请专家审查:题目是否与实际工作相联系,能否考察出被测评者的能力;如果是资源争夺型问题或两难式问题,案例是否能均衡;题目是否需要继续修改、完善。
    5、组织进行测试
    6、反馈、修改、完善

  • 第14题:

    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设计的一般流程包括:①向专家咨询;②编写初稿;③调查可用性;④测试;⑤选择题目类型;⑥反馈、修改、完善。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⑤②③④⑥
    B.⑤②③①④⑥
    C.①⑤②③⑥④
    D.⑤②③①⑥④

    答案:B
    解析:
    无领导小组的设计流程包括:选择题目类型、编写试题初稿、进行试题复查、聘请专家审查、组织进行试测、反馈、修改和完善。

  • 第15题:

    无领导小组讨论法的特点是( )

    A.具有人际互动效应
    B.讨论题目易于设计
    C.讨论过程生动真实
    D.被试难以掩饰自我
    E.易于进行客观评价

    答案:A,C,D,E
    解析:

  • 第16题:

    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的设计流程包括:①聘请专家审查;②编写试题初稿;③进行试题复查;④组织进行试测;⑤选择题目类型;⑥反馈、修改和完善。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⑤③②④⑥
    B.⑤②③①④⑥
    C.①⑤②③⑥④
    D.⑤③②①⑥④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的设计流程。

  • 第17题:

    无领导小组讨论法的特点有()。

    A.具有人际互动效应
    B.讨论题目易于设计
    C.讨论过程生动真实
    D.被试难以掩饰自我
    E.易于进行客观评价

    答案:A,C,D,E
    解析:
    无领导小组讨论法运用松散群体讨论的形式,陕速诱发人们的特定行为,并通过对这些行为的定性描述、定量分析以及人际比较来判断被评价 者个性特征。无领导小组讨论的优点是:(1)具有生动的人际互动效应。(2)能在被评价者之间产生互动。(3)讨论过程真实,易于客观评价。(4)被评价入 难以掩饰自己的特点。(5)测评效率高。其缺点有:(1)题目的质量影响测评的质量。(2)对评价者和测评标准的要求较高。(3)应聘者表现易受同组其他成 员影响。(4)被评价者的行为仍然有伪装的可能性。

  • 第18题:

    职位说明书和素质模型是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基础,它属于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设计步骤中的()

    • A、职位分析
    • B、材料收集
    • C、向专家咨询
    • D、测试讨论题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的设计流程包括: ①向专家咨询; ②编写初稿; ③调查可用性; ④试测; ⑤选择题目类型; ⑥反馈、修改、完善。 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⑤③②④⑥
    • B、⑤②③①④⑥
    • C、①⑤②③⑥④
    • D、⑤③②①⑥④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单选题
    职位说明书和素质模型是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基础,它属于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设计步骤中的()
    A

    职位分析

    B

    材料收集

    C

    向专家咨询

    D

    测试讨论题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设计的一般流程包括1向专家咨询2编写初稿3调查可用性4试测5选择题目类型6反馈修改完善。排序正确的是()。
    A

    152346

    B

    523146

    C

    152364

    D

    523164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在设计无领导小组讨论题时,考官应该着重评估被评价者哪些方面的表现?并咨询哪些问题?[2012年11月二级真题]

    正确答案: (1)在设计无领导小组谈论题时,考官应该着从以下五个方面着重评估被评价者的表现:
    ①参与程度
    可以通过计时表的记录看出被测评者发言次数与时间,以此作为衡量参与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还需要观察的是在讨论的过程中有没有变化,一个人的参与量有没有转折,转折点在哪里;在讨论中那些表现不活跃的成员的态度是怎样的,原因是什么;在讨论遇到困难的时候,有没有人在故意推卸。
    ②影响力
    观测的指标不是发言的次数与时间,而是是否引起小组其他成员的注意,对达成意见是否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③决策程序
    测评者要观察在决策形成过程中,被测评者是否具有清晰的决策思路,是谁最后做的决策,最后决策时的依据是否充分,做决策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对小组其他成员的影响等。
    ④任务完成情况
    最终讨论的结果是考察讨论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要观察是谁为促成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好的建议。
    ⑤团队氛围和成员共鸣感
    测评者应观察讨论过程中的氛围如何,是混乱、沉闷、松散的,还是明晰、活跃、凝聚的。成员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如何。每个成员在形成一个有效团队的过程中是起了积极的作用还是消极的作用。
    (2)在进行试测之前,应该把方案提请有关专家进行初审复查,这样做的好处是尽量消除题目设计中常识性的错误,减少试测的次数。主要咨询以下问题:
    ①题目是否与实际工作相联系,能否考察出被测评者的能力;
    ②如果是资源争夺型问题或两难式问题,案例是否能均衡;
    ③题目是否需要继续修改、完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的类型、设计原理和流程

    正确答案: 答:1.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的类型:
    ⑴开放式问题如,事业的成功取决于哪些因素?
    ⑵两难式问题两条信息上报一条
    ⑶排序选择型问题(多项选择问题,如遇险问题)
    ⑷资源争夺型题目6城市申办城市运动会
    ⑸实际操作型题目搭积木
    2.设计题目的原理:
    ⑴联系工作内容
    ⑵难度适中
    ⑶具有一定的冲突性
    3.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流程:
    ⑴选择题目类型
    ⑵编写初稿
    1)团队合作
    2)广泛收集资料a.与人力部门沟通b.与直接上级沟通c.查询相关信息
    ⑶调查可用性重要在于确认是否广为流传
    ⑷向专家咨询咨询以下内容:
    1)题目是否与实际工作相联系,能否考察出被评者的能力。
    2)如果是资源争夺型问题或两难式问题,案例能否均衡。
    3)题目是否需要继续修改完善
    ⑸试测题目的难度平衡性
    ⑹反馈、修改、完善
    1)参与者的意见
    2)评分者的意见
    3)统计分析的结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判断题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讨论题的编制和评分表的设计,此阶段是整个过程的主要环节。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