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8岁男性青年,一直佩戴近视框架眼镜,近1年视力下降明显,配过多次眼镜,视力无法达到1.0。验光结果:右眼-3.75/-4.25×180°=0.5;左眼-3.25/-2.75×125°=0.6,裂隙灯检查正常,眼底无明显改变。应首选A.框架眼镜B.软性角膜接触镜C.硬性角膜接触镜D.角膜塑型镜E.屈光手术

题目

一18岁男性青年,一直佩戴近视框架眼镜,近1年视力下降明显,配过多次眼镜,视力无法达到1.0。验光结果:右眼-3.75/-4.25×180°=0.5;左眼-3.25/-2.75×125°=0.6,裂隙灯检查正常,眼底无明显改变。应首选

A.框架眼镜

B.软性角膜接触镜

C.硬性角膜接触镜

D.角膜塑型镜

E.屈光手术


相似考题
更多“一18岁男性青年,一直佩戴近视框架眼镜,近1年视力下降明显,配过多次眼镜,视力无法达到1.0。验光结 ”相关问题
  • 第1题:

    近期网上流传一种观点,认为暴利的眼镜行业造就了99%的近视眼。一些网友称商家只会一味推销眼镜,其实近视后视力仍可恢复,但眼镜戴了就摘不下来了,因此能不戴眼镜尽量不要戴。这引发不少人对眼镜店唯利是图、赚取暴利的斥责,进而引起关于“越戴眼镜越近视”的讨论。然而临床研究表明,当青少年时期近视现象被诱发出来后,不管戴不戴眼镜,近视程度都会不断加深。这是因为正在成长发育的青少年,他们的眼球也在发育,因而近视的度数并不稳定。但只要准确检测出近视度数,眼镜不会成为加深度数的罪魁祸首。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佩戴近视眼镜之后仍可以恢复视力
    B.佩戴眼镜与近视加深完全没有关系
    C.近视加深与佩戴眼镜没有必然联系
    D.眼镜商家并非仅因暴利而推销眼镜

    答案:C
    解析:
    文段首先给出了一种网上流传的观点,即“能不戴眼镜尽量不要戴”。并且进一步指出,这种观点引起了“越戴眼镜越近视”的讨论。后文通过转折词“然而”引出作者观点,即“当青少年时期近视现象被诱发出来后,不管戴不戴眼镜,近视程度都会不断加深”、“只要准确检测出近视度数,眼镜不会成为加深度数的罪魁祸首”。即只要满足一定条件,近视与戴不戴眼镜并无必然联系。同义替换,C项正确。

    A项,无中生有,文段并未提及,故排除A项。

    B项,为干扰项。根据文段,要想得出配戴眼镜与近视加深没有关系的结论,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当青少年时期近视现象被诱发出来后”、“只要准确检测出近视度数”等,因此“完全”一词表述过于绝对,与文段不符。故排除B项。

    D项,“眼睛商家”的做法并非文段重点讨论的话题,且为转折之前的内容,并非文段重点,故排除D项。

    故本题答案为C选项。

  • 第2题:

    病人50岁,双眼戴-5.00D近视眼镜,矫正视力1.0,其用眼镜度数应为

    A.+3.00D
    B.+2.00D
    C.-3.00D
    D.不用戴眼镜
    E.-2.00D

    答案:C
    解析:

  • 第3题:

    3、对于老视眼,可采用常规角膜接触镜矫正远视力,配合下列哪种镜片矫正近视力

    A.单焦点老视框架眼镜

    B.常规远用框架眼镜

    C.渐变焦接触镜

    D.单眼视型接触镜


    单焦老视框架眼镜

  • 第4题:

    近期网上流传一种观点,认为暴利的眼镜行业造就了99%的近视眼。一些网友称商家只会一味推销眼镜,其实近视后视力仍可恢复,但眼镜戴了就摘不下来了,因此能不戴眼镜尽量不要戴。这引发不少人对眼镜店唯利是图、赚取暴利的斥责,进而引起关于“越戴眼镜越近视”的讨论。然而临床研究表明,当青少年时期近视现象被诱发出来后,不管戴不戴眼镜,近视程度都会不断加深。这是因为正在成长发育的青少年,他们的眼球也在发育,因而近视的度数并不稳定。但只要准确检测出近视度数,眼镜不会成为加深度数的罪魁祸首。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佩戴近视眼镜之后仍可恢复视力
    B.佩戴眼镜与近视加深完全没有关系
    C.近视加深与佩戴眼镜没有必然联系
    D.眼镜商家并非仅因暴利而推销眼镜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介绍网上有人说眼镜行业造就了99%的近视眼,所以能不戴眼镜就不要戴眼镜。之后通过转折介绍临床试验表明,近视程度与戴不戴眼镜无关,并对这一观点进行解释说明。文段结构为“分—总—分”,重在强调近视加深和戴眼镜没有什么关联。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 第5题:

    病人50岁,双眼戴-5.00D近视眼镜,矫正视力1.0,其近用眼镜度数应为

    A.+3.00D
    B.-3.00D
    C.-2.00D
    D.不用戴眼镜
    E.+2.00D

    答案:B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