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70岁,因脑血栓卧床1年余。时有咳嗽、咳黄色黏痰,经抗生素治疗症状可减轻,但近2个月来咳嗽,咳黄色黏脓痰明显加重。查体:患者慢性病容,发热、双肺下叶可闻及湿啰音;X线片示双肺不规则小片状模糊阴影,下叶和背侧的片状阴影较大,该病例肺组织疾病最大可能为A、大叶性肺炎B、支气管扩张C、小叶融合性肺炎D、慢性支气管炎E、肺气肿

题目

女性,70岁,因脑血栓卧床1年余。时有咳嗽、咳黄色黏痰,经抗生素治疗症状可减轻,但近2个月来咳嗽,咳黄色黏脓痰明显加重。查体:患者慢性病容,发热、双肺下叶可闻及湿啰音;X线片示双肺不规则小片状模糊阴影,下叶和背侧的片状阴影较大,该病例肺组织疾病最大可能为

A、大叶性肺炎

B、支气管扩张

C、小叶融合性肺炎

D、慢性支气管炎

E、肺气肿


相似考题
更多“女性,70岁,因脑血栓卧床1年余。时有咳嗽、咳黄色黏痰,经抗生素治疗症状可减轻,但近2个月来咳嗽,咳 ”相关问题
  • 第1题:

    可待因可用于治疗

    A、痰多咳嗽

    B、无痰轻咳

    C、哮喘咳嗽

    D、无痰剧烈干咳

    E、痰多剧咳


    参考答案:D

  • 第2题:

    女性,1个月来经常咳嗽,咳白色粘痰,平素喜食辛辣之品,近3天来,突发寒战,高热,呼吸气促,胸痛,咳嗽,吐黄色浊痰,稍有腥味,口干咽燥,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当诊断为

    A.肺痈成痈期
    B.肺痈溃脓期
    C.喘证之痰热蕴肺
    D.肺痈初期
    E.痰热咳嗽

    答案:A
    解析:
    考点:
    1.肺痈是指由于热毒瘀结于肺,以致肺叶生疮,肉败血腐,形成脓疡,以发热,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浊痰,甚则咯吐脓血痰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2.病因病机:(1)感受外邪,多为风热外邪。(2)痰热素盛。(3)正气虚弱,外邪易乘虚侵袭,是致病的重要内因。(4)病位在肺,病理性质属实、属热。成痈化脓的病理基础,主要在热壅血瘀。(5)初期出现恶寒、发热、咳嗽等肺卫表证。成痈期现高热,振寒、咳嗽、气急、胸痛等痰瘀热毒蕴肺的证候。溃脓期排出大量腥臭脓痰或脓血痰。恢复期邪毒渐尽,病情趋向好转,但因肺体损伤,故可见邪去正虚,阴伤气耗的病理过程。
    3.临床表现:热毒瘀结,血败肉腐成痈所引起的肺痈症状,如发热,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痰等,是肺痈的临床表现特征。
    4.验痰:脓血浊痰吐入水中,沉者是痈脓,浮者是痰;口啖生黄豆或生豆汁不觉有腥味者,便为肺痈。
    5.鉴别诊断:(1)风温:风温初起以发热,咳嗽,烦渴或伴气急胸痛为特征,与肺痈初期颇难鉴别。但风温经及时正确治疗,一般邪在气分即解,多在1周内身热下降,病情向愈。如病经1周,身热不退或更盛,或退而复升,咯吐浊痰腥臭,胸痛不解,应考虑肺痈的可能。(2)其他痰热蕴肺证。
    6.辨证要点:(1)本病为热毒瘀结于肺,但应辨别痰、热、毒、瘀的主次及注意有无气阴的伤耗。(2)辨别病期。
    7.治疗原则:清热散结,解毒排脓以祛邪,是治疗肺痈的基本原则。忌用辛温发散之品以退热。同时,亦不宜早投补敛之剂,以免助邪资寇。
    8.分证论治:初期,清热散邪;银翘散。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恢复期,益气养阴清肺;沙参清肺汤合竹叶石膏汤。
    9.转归预后:溃脓期是病情顺逆的转折期,其关键在于脓液能否通畅排出。

  • 第3题:

    可待因可用于治疗

    A:痰多咳嗽
    B:无痰轻咳
    C:哮喘咳嗽
    D:无痰剧烈干咳
    E:痰多剧咳

    答案:D
    解析:

  • 第4题:

    患儿4岁,咳嗽近一周,咳嗽痰多,稠黏难咳,伴发热面赤,口苦作渴,烦躁,查体:舌红苔黄脉滑。此病例应诊为

    A.外感风热咳嗽

    B.外感风寒咳嗽

    C.痰湿咳嗽

    D.痰热咳嗽

    E.肺虚久咳


    正确答案:D

  • 第5题:

    痰浊阻肺常见的症状有

    A:气喘胸满,苔白腻
    B:咳喘,咳吐脓血臭痰
    C:咳嗽痰多,色白易咳
    D:痰少而黏,缠喉难出
    E:痰多黄稠,不易咳出

    答案:A,C
    解析:
    中医诊断基础·辨证痰浊蕴结,肺气阻滞,以胸闷、咳嗽气喘、吐白痰量多、苔白滑腻、脉滑等为常见的证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