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2岁,因“雷诺现象、小关节肿痛2年”来诊。患者于2年前无诱因出现雷诺现象,伴左手拇指、右手示指近端指间关节(PIP)肿痛。无发热,无脱发、皮疹、光过敏、口腔溃疡,无口干、眼干,无皮肤增厚、紧硬等伴随症状。食欲好,排尿、粪如常。既往体健。查体:一般情况好。双手指皮温低。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腹查体未及异常。各关节无畸形、肿胀、压痛、活动受限。双下肢无水肿。为明确诊断需进行的检查项目包括A、血、尿常规B、双手X线片C、心电图D、上肢静脉超声E、自身抗体检查F、胸部X线片提示实验室检查:血、

题目

患者女,32岁,因“雷诺现象、小关节肿痛2年”来诊。患者于2年前无诱因出现雷诺现象,伴左手拇指、右手示指近端指间关节(PIP)肿痛。无发热,无脱发、皮疹、光过敏、口腔溃疡,无口干、眼干,无皮肤增厚、紧硬等伴随症状。食欲好,排尿、粪如常。既往体健。查体:一般情况好。双手指皮温低。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腹查体未及异常。各关节无畸形、肿胀、压痛、活动受限。双下肢无水肿。为明确诊断需进行的检查项目包括A、血、尿常规

B、双手X线片

C、心电图

D、上肢静脉超声

E、自身抗体检查

F、胸部X线片

提示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正常,抗核抗体1∶320阳性(均质型),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心磷脂(ACL)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胸部X线片、双手X线片均正常。目前考虑最可能的诊断有A、系统性红斑狼疮

B、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C、血管炎

D、类风湿关节炎

E、系统性硬化

F、混合结缔组织病

此时可给予的治疗方法是A、大剂量激素冲击

B、输注环磷酰胺

C、吸氧

D、口服甲氨蝶呤

E、口服羟氯喹

F、小剂量激素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女,32岁,因“雷诺现象、小关节肿痛2年”来诊。患者于2年前无诱因出现雷诺现象,伴左手拇指、右手示 ”相关问题
  • 第1题:

    以下有关雷诺现象与雷诺病的区别,错误的是

    A、雷诺现象发病年龄早

    B、雷诺现象男性多见

    C、雷诺现象常呈非对称分布

    D、雷诺现象组织坏死常见

    E、雷诺现象病情重


    参考答案:A

  • 第2题:

    女,25岁,雷诺现象3年伴双腕、双膝、手的小关节游走性疼痛。检查示:血沉45mm/h,ANA1:640颗粒型,该患者应该考虑( )。

    A.硬皮病

    B.类风湿性关节炎

    C.OA

    D.SLE

    E.风湿性关节炎


    正确答案:D

  • 第3题:

    女性,20岁。以双手关节肿痛伴发热2周来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三系均减低,ANA阳性,RF35IU/L,补体C3、C4减低。以下哪种特征性皮肤改变支持本病的诊断()

    A蝶形红斑

    B结节性红斑

    C网状青斑

    D环形红斑

    E雷诺现象


    A
    患者为年轻女性,有发热,关节痛,实验室检查示血液系统明显受损,抗核抗体阳性,补体减少。这些均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表现。蝶形红斑是此病的特征性皮疹。

  • 第4题:

    患者女,42岁,因“出现雷诺现象5年,多关节肿痛6个月,伴肌痛,双手手指呈腊肠样肿胀”来诊。诊断最重要的检查是

    A、抗双链DNA(dsDNA)抗体

    B、抗U1核糖核蛋白(U1RNP)抗体

    C、抗U2核糖核蛋白(U2RNP)抗体

    D、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

    E、抗RA33抗体


    参考答案:B

  • 第5题:

    类风湿关节炎案例:
    病例摘要:患者,女性,55岁,一因多关节肿痛4月余来诊。4个月前出现右手近端指间关节(PIP)(4、5)、掌指关节(MCP)(1、2)肿痛,晨僵10分钟。此后右膝关节肿痛。逐渐加重,伸屈明显受限,局部皮温增高,抗感染治疗无效。2个月前双腕、右踝及右足跖趾关节(MTP)肿痛,伴双肩、左足MTP、左手PIP(3)及颈部疼痛。无皮下结节、光过敏、雷诺现象及口眼干。既往患。“白癜风”6年。
    查体:一般状况可,颜面、颈背、四肢远端见多发大小不等片状色素脱失斑。心、肺及腹部未见异常。双腕关节肿(+),压痛(++),背伸受限;右手PIP(4、5)、左手PIP(3)关节肿(+),压痛(+);右手MCP(1、2)关节压痛(+);右膝关节肿(++),压痛(++),伸屈受限;右踝关节肿(++),压痛(++);右足MTP关节(++),压痛(++)。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正常;ESR 97mm/h:CRP 13.8 mg/dl;RF265.1μ/ml。


    答案:
    解析:
    分析步骤:
    1.诊断及诊断依据 本例初步诊断是类风湿关节炎,其诊断依据:
    (1)中老年女性,缓慢起病,逐渐加重。
    (2)以多个外周关节受累为主、对称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主要累及手足小关节(MCP、PIP、MTP、腕和踝关节),关节肿痛和压痛明显。
    (3)ESR和CRP显著增高。RF高效价阳性。
    2.鉴别诊断
    (1)骨性关节炎 主要累及膝、髋等负重关节,手以远端指间关节骨性膨大为特点,ESR、CRP增高不明显,RF阴性。
    (2)强直性脊柱炎和银屑病关节炎 多有家族史,以脊柱炎和骶髂关节炎为特点,血清RF阴性。
    (3)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等结缔组织病 关节外表现较突出,血清抗核抗体、抗ds-DNA、抗ENA抗体阳性。
    3.进一步检查(1)抗CCP抗体高滴度阳性对RA诊断特异性较高,且提示病情进展快、易出现关节骨破坏,需要积极治疗。
    (2)X线检查 双手(包括腕关节)、双足(包括踝关节)X线正位像对RA诊断、关
    节病变分期很重要。
    4.治疗原则 尽早应用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及非甾体抗炎药联合治疗,必要时加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泼尼松不超过10mg/d)以减轻关节炎,若治疗3个月后关节炎仍活动,建议加用抗肿瘤坏死因子α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