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心肺复苏的正确方法包括A、两拇指放在胸骨中部,余四指在背后支持B、加压深度1~2cm,频率100~120次/分C、可间歇作用电除颤D、胸外心肺挤压与人工呼吸之比为5:1E、复苏用药时采取心脏穿刺给药

题目
新生儿心肺复苏的正确方法包括

A、两拇指放在胸骨中部,余四指在背后支持

B、加压深度1~2cm,频率100~120次/分

C、可间歇作用电除颤

D、胸外心肺挤压与人工呼吸之比为5:1

E、复苏用药时采取心脏穿刺给药


相似考题
更多“新生儿心肺复苏的正确方法包括 ”相关问题
  • 第1题:

    心肺复苏最后成功的关键是( )

    A、脑复苏

    B、心复苏

    C、肺复苏

    D、肾复苏

    E、心肺复苏


    参考答案:A

  • 第2题:

    现场急救基本方法主要包括( )。

    A.心肺复苏
    B.止血
    C.搬运
    D.手术
    E.临床诊断

    答案:A,B,C
    解析:
    现场急救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五大类

  • 第3题:

    基础心肺复苏的主要措施包括:()、()、()。
    A畅通气道;B人工呼吸;C胸外心脏按压

  • 第4题:

    心搏骤停患者的年龄不同,心肺复苏的操作也有所不同,下列不属于按年龄划分的是

    A、成年人心肺复苏

    B、老年人心肺复苏

    C、儿童心肺复苏

    D、婴儿心肺复苏

    E、新生儿心肺复苏


    参考答案:B

  • 第5题:

    现场心肺复苏术操作方法


    答案:
    解析:
    心肺复苏(CPR)是一个连贯、系统的急救技术,各个环节应紧密结合不间断地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术的步骤如下:
    1.证实 迅速用各种方法检查患者,确定是否意识丧失,心跳、呼吸停止。主要采取“一看”:看形态、面色、瞳孔;“二摸”:摸股动脉、颈动脉搏动;“三听”:听心音。证实患者心跳停止后应立即进行抢救。
    2.体位 一般要去枕平卧,将患者安置在平硬的地面上或在患者的背后垫一块硬板,尽量减少搬动患者。
    3.畅通呼吸道 其操作方法是仰额举颌法:一手置于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示指与中指置于下颌骨近下颏或下颌角处,抬起下颏(颌)。有假牙托者应取出。
    4.人工呼吸一般可采用口对口呼吸、口对鼻呼吸、口对口鼻呼吸(婴幼儿)。
    方法:
    (1)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位置下进行;
    (2)用按于前额之手的拇指和示指,捏住患者的鼻翼下端;
    (3)术者深吸一口气后,张开口贴紧患者的嘴,把患者的口部完全包住;
    (4)深而快地向患者口内用力吹气,直至患者胸廓向上抬起为止;
    (5)一次吹气完毕后,立即与患者口部脱离,轻轻抬起头部,面向患者胸部,吸人新鲜空气,以便作下一次人工呼吸。同时使患者的口张开,捏鼻的手也应放松,以便患者从鼻孔通气,观察患者胸廓向下恢复,并有气流从患者口内排出;
    (6)吹气频率12~20次/分,但应与心脏按压成比例。单人操作,心脏按压15次,吹气2次(15:2)。双人操作按5:1进行。吹气时应停止胸外按压;
    (7)吹气量一般正常人的潮气量500~600ml。目前比较公认以每次800~1 200ml,绝对不能超过每次1 200ml,以免引起肺泡破裂。
    5.胸外心脏按压在人工呼吸的同时,进行人工心脏按压。
    (1)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的正中线上或剑突上2.5~5cm处。
    (2)按压方法①抢救者一手的掌根部紧放在按压部位,另一手掌放在此手背上,两手平行重叠且手指交叉互握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②抢救者双臂应绷直,双肩中点垂直于按压部位,利用上半身体重和肩、臂部肌肉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4~5cm(5~13岁3cm,婴幼儿2cm);③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下压与向上放松时间相等。按压至最低点处,应有一明显的停顿,不能冲击式的猛压或跳跃式按压;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但应尽量放松,务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④按压频率:传统惯用80~100次/分,小儿90~100次/分,按压与放松时间比例以3:2为恰当,按压与呼的比例同上述。
    (3)按压有效的主要指标①按压时能扪及大动脉搏动,收缩压>8.0kPa;②患者面
    色、口唇、指甲及皮肤等色泽再度转红;③扩大的瞳孔再度缩小;④出现自主呼吸;⑤神志逐渐恢复,可有眼球活动,睫毛反射与对光反射出现,甚至手脚抽动,肌张力增加。
    (4)在胸外按压的同时要进行人工呼吸,更不要为了观察脉搏和心率而频频中断心肺复苏,按压停歇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s,以免干扰复苏成功。